獼猴桃花腐病是獼猴桃常見的病害之一,近年來有加重發生趨勢,需引起廣大果農的高度重視。加上今年潰瘍病發生較往些年份嚴重,大家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開花前的花蕾期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花腐病一旦發生,將直接導致果園減產,毫無挽救的餘地。在生產中可採用以下防控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
獼猴桃枝條萌芽率高,計劃生育工作是避免不了的。為了保證結果枝完全展葉後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大概隔一個芽抹一個,注意選留長勢良好的芽,抹芽主要是掰掉畸形、密生、弱小的花蕾,掰掉兩邊的側花蕾。一般結果枝基部和最上端的花蕾會比中間的花蕾長勢弱,可結合目標產量儘量選留中間發育較好的花蕾。不管是抹芽還是疏蕾,切記不能捨不得。
1要合理抹芽,改善通風透光。花蕾期,待主花授粉後,再進行疏花,若主花出現花腐,可以留側花。
2.結果母枝開花所需時間越長,發生花腐病的機率越大,主幹上萌發的芽一定要及時抹掉;主蔓上的芽可根據周圍空間考量是否選留,結果母枝長度只留50-60 cm,開花快而健壯,整個花期能縮短2-3 天,同時減少了發病機率,為保證產量和品質,強樹留10-12條母枝,弱樹留6-8條母枝。但後期要注意捏尖控制長勢,避免長成徒長枝。抹芽建議在晴朗的天氣進行,只要能區分出芽的質量好壞,抹芽時間越早越好。
3.個別樹體發生較小的花腐病,可人工剪除病枝,防止雨水帶菌傳播。儘量減少樹體傷口。
4.採果後到上凍前,認真清除園內雜草、殘葉、殘果、病蟲枝、乾枯枝,集中於園外燒毀或深埋,防止病菌傳播。冬至前後集中時間冬剪,按照多芽少枝的方法進行縮、截、疏,減少花腐病發生概率。
5.加強果園水分管理,下雨時要及時排水,降低園區溼度。及時將病花撿出果園處理,減少病原數量。南方雨水充沛地區,建議搭簡易避雨棚,可有效減輕花腐病發生。
藥劑防治:
獼猴桃花腐病防治藥劑: 現蕾初期全園噴布殺菌劑,如嘧黴胺、大蒜素、喹啉銅、中生菌素、春雷黴素,多抗黴素等配伍海精靈葉面肥,既能提高防效 ,又能增強植物抗性,還可預防低溫霜凍,並促進開花、授粉、坐果,提升果實商品率。
1.正常的花苞應採用葉面噴霧臺灣共享(紅硼+葉肥素三號+細胞活化劑)葉面肥,至少進行兩次噴霧,間隔十天,不僅可以促進花芽分化,還可以使花更加健壯,增強花的抗病能力。
2.對發病嚴重的地塊或品種,建議是保護劑(常用的有炳森鋅、代猛懸浮劑等)和治療劑混合使用,以達到治療兼保護的目的。在展葉後開花前的現蕾期,選用46.1%氫氧化銅(可殺得三仟)WG1000-1500倍液,以及40%春雷.噻唑鋅SE1000-1500倍、3%中生菌素WP800-1000倍液等,間隔7-10天,噴施2-3次。
3.噴藥時要認真,不能走馬觀花走過場,藥劑要輪換使用。《以上僅供參考》近幾年,春季低溫多雨,紅陽獼猴桃花腐病發生嚴重,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造成獼猴桃產量下降,使得種植戶的收益大大減少。
注意謹慎用藥
濃度花期用藥風險較大,藥時間建議選在花前和花後是多種病害防治的最好時期,用藥濃度、藥劑混配一定要保證安全性,此時枝葉幼嫩,抗藥性要稍弱些。很多貯藏期病害的病原菌在此時開始侵染潛伏;氣溫回升後,金龜子、椿象等害蟲的越冬成蟲開始活躍,也需要用藥防治。
獼猴桃鮮花最佳採摘時間,花粉製作過程中如何避免花粉喪失活性
花腐病的表現,該病主要危害獼猴桃的花芽和葉片嚴重可能導致減產
獼猴桃花腐病的簡介,什麼樣的果園易發生花腐病?和環境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