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不會寫導致錢收不回來?這份借條模板,讓借錢者無法耍賴皮

2021-01-07 伯君財稅

臨近年底,很多人都在發愁,借出去的錢怎麼才能收回來呢?

這年頭,如何最快看清一個人的真實嘴臉?最好的方式就是借錢。在現實生活中,借錢的時候是孫子,還錢的時候是大爺。

對於不少借錢的人來說,人家還振振有辭的說:我憑本事借的錢,憑什麼要還給你。這種極其欠揍的話,不知道他們是憑什麼說出來的。

更多時候,被借錢的那個人,如果真的遇上了這種人,經常出現吃啞巴虧的情況。而且借錢和被借錢人的關係,往往還都是親朋好友,最後卻因為借錢這件事,兩個人關係惡化,分道揚鑣,錢沒了,朋友也沒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說有一個人去借錢,被借錢的人讓借錢者寫一個借條,沒想到對方直接發飆:你什麼意思?咱們兩家這關係,我借錢你居然還要讓我寫借條,你是怕我不還你嗎?說完摔門而出,揚長而去。

我看到這種新聞,我就想不通了,你借錢還借的理直氣壯,借錢寫借條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人家讓你寫,這也無可厚非,不讓你寫,那是信任你,看在你們關係好的份上。

因此寫借條這件事,讓寫是本分,不寫是情分,而且只能由被借錢者提出來,你一個借錢的人還在這裡討價還價。

這就和「能者多勞」這句話一樣,你不能把這句話說給某個人,從而讓別人多幹活,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這個社會,多少關係因為錢而變得疏遠,甚至反目成仇。可以說,在當下,錢是檢驗兩個人關係的最好方式。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任何人都有可能要面臨借錢或者被別人借錢的情形,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遇上難處和燃眉之急。

那麼當我們在借錢,或者別人向我們借錢的時候,為了兩人的關係,也為了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最好還是約定寫一份借條。

那麼一份完美的借條該怎麼寫呢?相信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說實話,有些人寫的借條,簡直不忍直視,十分潦草,比如下面這張借條:

相信不少人都寫過這種借條,說實在的,這種借條也太潦草了吧。而且對於有些心懷不軌的人來說,還喜歡在借條上玩文字遊戲,比如寫什麼「原來借款10萬元,『還』欠款2萬元」,這個「還」是多音字,那麼到底是還(huan)了2萬元,還是還(hai)欠款兩萬元。如果是huan了2萬元,那麼欠款還有8萬元,如果是hai欠款2萬元,那麼等於還了8萬元。就因為一個字的不同,這可就差了6萬元。

這要是沒有現場錄音或者視頻,誰說都有理,這就給法院的判決造成了難度。

為了讓被借錢的人不受財產損失,也讓借錢者不能夠偷奸耍滑,更防止有的人在別人困難時發橫財,故意在借條中寫了超高的利率利息,接下來就給各位詳細說說,一份完美的借條該怎麼寫?

在寫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國家給出的解釋,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31日,國家對於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做了修改和規定。

主要修改了其中兩點,一個是時間節點:利率保護上限以2020年8月20日為界,前後有別。另一個是刪除了《820規定》第十條。

那麼我們來看看修正以後是怎樣的:

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先解釋一個概念,什麼是LPR?相信很多購房者都知道這個概念。不少購房者也已經將原來的固定還款利率變更為了LPR利率。

LPR一般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在以前的民間借貸利率上,最高的有可能達到24%和36%,對於很多不得已借貸的人而言,這樣的利率顯然非常高了,而本次的調整,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比之前的借貸利率大大降低。

比如在第二十五條中,關於利息就做了新的規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說完政策,我們再來看看,一張完美的借條到底長什麼模樣?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那麼①至到底是怎麼解釋的呢?我們一一來看!

①憑證名稱:借條

很多人看到這裡不僅噗嗤一笑,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借錢嘛?當然是寫借條了。話雖沒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人將借條寫成了「欠條」,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借條是在借貸關係中債務人向出借人出具的表明債務人有到期「還款贖條」義務的借款憑證,它反映的是借貸關係。而欠條是交易過後產生的應付帳款的一方向債權人開具的證明其欠款事實,同時表明開具人有到期「還款贖條」義務的憑證,它反映的是欠款關係。

而且一旦因為借錢事情鬧到法院,如果是借條,債務人只需要向法官陳述借款經過即可。如果是欠條,債務人除了向法院陳述事實之外,如果對方否認,則債務人還需要進一步提供其他證據。

除了「欠條」和「借條」之外,還有一種是不少人犯的錯誤,那就是寫成「收條」,「收條」反映的是給付關係,不能夠反映債權和債務關係,不但如此,「收條」反而消滅債權的。而且一旦債務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也不會去支持。

②借款事由

寫明借款事由最大的好處就是防止將來借款人用其他事由抗辯,如果是金額特別大的,最好寫清楚,寫詳細。如果借款的金額不大,或者不寫借款事由的,那麼就可以直接寫:茲向某某借款...

還有一種情況是現在特別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對於夫妻婚後生活借款的,對於借款該怎麼認定。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③交付的方式

現在的支付方式多種多樣,現金、銀行、支付寶、微信等。用銀行、支付寶、微信轉帳時,還可以查到轉帳的憑證,而如果是小額資金的話,通常會使用現金支付,這樣留下證據就比較難了。

如果真的出現了對方賴帳的情況,那麼憑藉借條和銀行、支付寶、微信轉帳憑證,對方想賴也賴不了。

但是如果是現金的話,就需要債權人在支付現金的時候,留好證據,比如電話錄音或者視頻,不然到時候不能舉證,債權人幹吃啞巴虧。

像之前銀行、支付寶、微信轉帳還不普及的時候,大多數人用的都是現金支付,最後因為拿不出其他的證據,導致法院不支持。

④借貸人關係

為啥要確定兩個人的關係呢,主要是國家規定了,如果借款是以營利為目的,經常發放貸款的,很有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

而怎麼才算是經常性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呢?2年內借款超過10次以上。

而通常情況下,借款通常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向銀行借款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因此聲明二人的關係,僅僅是為了證明並非是向「不特定多人」出藉資金。

⑤出借人

出借人就不用說,自己借給被人錢,肯定要寫自己的名字了。

⑥借款金額

借款金額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填的項目之一。

在寫借款的時候,對於借款金額一定要寫明幣種。為何這麼說,因為現實社會中,已經出現了很多賴皮的現象,比如說我借了你5萬元,我可沒說借的是人民幣還是美元,或者是日元,別不信,真有這種賴皮。

而且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在寫收據的時候,經常是阿拉伯數字和中文大寫兩種方式,就是為了保險起見,防止出現偏差和誤解。

但是前幾天也出現了一則新聞,那就是借款金額的大小寫不一致,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通常情況下一般以大寫金額認定,除非有其他證據表明借款金額是小寫金額。

為何這麼規定呢?因為寫大寫金額的時候,出借人和借款人往往都看的仔細,而且由於書寫不好改動。

⑦利息

前面的修正表中也寫的十分詳細,2020年8月20日是時間節點,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不過很多情況下,借錢的都是親朋好友,很多時候也不會要利息,因此在借條上也不會說明。

雖然這麼說,還是要提防有些別有用心之人,如果雙方本來沒有約定利息,但是出借人事後卻想要利息,法院是不支持的;還有一種是雙方對於利息約定不明的,出借人事後想要利息,法院也是不支持的。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利息,雙方在寫借條的時候,就應該協商好寫在借條上。

⑧借款期限

借條一旦寫明了還款的期限,那麼訴訟有效期是還款期滿之後的三年,如果借條上沒有寫明還款時間,那麼出借人可以隨時要求對方還款,最長訴訟時效長達20年,這對於借款人來說是一個明確的警告,不要妄想著3年以後,訴訟時間就失效了。

那麼當約定了還款期限以後,期限到了,對方卻沒有還款,那麼訴訟時間生效,可3年即將過去,對方還沒有還錢的意思,企圖讓3年訴訟時間失效,那麼出借人就應該及時向對方催收,並保留證據,那麼訴訟的失效就可以重新延續了。

⑨逾期利息

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是以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為限。

⑩實現債權的費用

一旦真的到了付諸公堂時,這一條就非常重要了,一旦需要打官司、請律師,甚至期間發生的任何費用,按照之前的法律,一切費用都可以要求借款人承擔。

但是在最新的規定中,一旦出現了逾期,出借人可以要求逾期利息、違約金等其他費用,但是總計不能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否則法院不予支持。

其實在我看來,這有點縱容那些借錢逾期不還的,以前只要是你逾期了,對方起訴發生的任何費用借款人都要承擔,而現在有個上限。

可能很多人說這樣才合理,但是我覺得,你要是按照正常時間把錢還了,那不是啥事都沒有,為什麼非要逾期呢?

送達

通常借錢都是親朋好友之間進行的,很多人說沒有必要寫這段吧。但是本著我不求借錢的人給我利息,只求對方能夠按時還我錢的原則,這一條還是有必要的,看似少了點人情味兒,實則是保護雙方的利益。

書寫這一條,就確保了對方故意賴帳不還錢,還想跑路,經常面臨借款人缺席,或者是法院傳票無法送達的情況。這一條就有效規避了這個問題,寫上這一條,法院不用擔心送達難的問題,出借人也不用擔心被拖延時間。

微信

很多人看到微信十分不解,為什麼不加上銀行和支付寶呢?主要是隨著微信的普及,微信的聊天記錄和轉帳也被認定為有效的關鍵證據,但是目前微信並沒有要求實名認證,雖說不能進行轉正、發紅包等操作,但是聊天記錄卻至關重要。

因此一旦出現了糾紛,微信到底是誰的,這就很難界定了,而支付寶和銀行卡都是實名認證的,因此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很多人也不要想當然,說認識這個人很多年了,他一直用這個微信號,法庭上要求講證據,而不是你覺得。

正是因為微信沒有實名認證,因此書寫上微信名就規避了「他不是他」的問題。

借款人

最後一個關鍵點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你借錢當然是要寫名字的,不但要籤名,而且還要捺印。籤名也必須寫在「借款人」後面寫全名,並且一定要和身份證上一致,再加上身份證號,借款人在名字上捺手印,這樣做就萬無一失了。

這一條至關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假設某個人和你認識很多年,而他悄悄改名字,身份證也換了,你卻不知道,但你還一如既往的叫他原來的名字。

如果他向你借錢,寫的還是原來的名字,當他不還錢的時候,如果名字寫錯,還沒有寫身份證號,那就會出現「魯迅借你的錢,和我周樹人有什麼關係」的情況。

可見一張小小的借條,裡面都包含著這麼大的學問,當以後有人借你錢的時候,你就可以按照文章中的借條模板讓對方寫,這樣做並不是冷血無情,或者被說成是沒有人情味兒,而是為了不傷害兩人的關係,更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

因此借錢這件小事,最好是「救急不救窮」,關係不到,儘量不要輕易借錢,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你們關係破裂的開始。

畢竟這年頭,人情在錢面前算個啥啊!

相關焦點

  • 朋友找你借錢,借條如果這樣寫,暗示準備坑你了...
    錢,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為錢,也能認清身邊的人。借錢時見人心,還錢時見人品。如果有人向你借錢,應該寫借條還是欠條?怎麼寫?  龍天稱,借條確實是他寫的,但是楊山並沒有把錢借給他,他不需償還楊山借款本息,雙方沒有形成借貸關係。  法院說法: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原、被告雙方對書寫「借條」當天未交付借款的事實沒有異議。
  • 朋友借錢不還?民法典:牢記這三點,教你「不傷和氣」把錢要回來
    而且如果朋友不還錢,你用法律手段,把官司打回來,那更是難堪,以後兩個人也會是老死不相往來。但只要你懂得一些借錢的法理,並以此為支撐,就能有理有據,無憂無慮地大膽借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三點「借錢注意事項」,在這裡將會毫無保留的教你。一、不好意思打借條?沒關係,但切忌不要給現金許多時候,朋友找你借錢,你也不好意思讓他打借條,朋友也常常不會想到要借給你。
  • 「借條」江湖兇險 網絡出借人:學生是最好獵物
    記者發現,僅在百度貼吧以 「借條」為名的主題吧就多達30餘個,這些主題吧平均關注人數和發帖數雙雙破萬,其中「信譽借條吧」、「借條ok吧」、「誠信借條吧」等關注人數甚至達10萬以上,發帖數在20-30萬不等,這些貼吧中的內容主要以借款廣告和求款信息為主。   借款人:一旦陷進去就沒有出路   「主要想借錢,各種公司就蜂擁而上,根本不愁借不到錢。」
  • 朋友借錢不還過期2年就要不回來?《民法典》: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說到借錢,基本上人人都頭疼!有句俗話說,「借錢是大爺,要債成孫子」,很多人都深有體會。一開始,你是出於信賴朋友,才借錢給他。沒想到,別人到期不還錢,你多次要錢都要不回來,最終彼此急紅了臉,鬧出了矛盾,甚至於打起了官司,朋友關係也到頭了。可以說,借錢給別人,相當於花錢培養了一個仇人。要是把錢借出去,就需要做好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
  • 白紙黑字的借條訴至法院卻被駁回,真相是...
    白紙黑字的借條訴至法院卻被駁回,真相是......案情回顧2014年4月25日,被告譚某向原告錢某借款6萬元,雙方約定了還款期限為2015年12月底。在錢某將6萬元交付給譚某後,譚某便書寫了一張借條交給錢某收執,借款到期後,錢某聯繫不到譚某了。為了維護自身權益,2020年1月10日,錢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 朋友借43萬遲遲不還,拿著借條起訴卻被法院駁回?!
    2008年5月31日,好友陳先生因為經營需要向台州臨海市的王女士借了43萬元周轉,當時王女士手頭比較松,好友有需要便答應借錢。陳先生白紙黑字寫了一張借條給王女士。雙方約定,所有借款要在3年內還清。然而,在借錢期間陳先生因為經營出現狀況等原因,一直沒辦法將錢償還給王女士,當時不著急用錢的王女士也是念朋友之情,沒有給陳先生施加太多的還款壓力。畢竟一張借條附帶的法律效應,怎及得上朋友的感情。
  • 手印與借條,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手印與借條之間不得不說的「愛恨情仇」。1借條上必須按手印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人提到,一定要按手印,這樣比較「把握」。實際上,借條上按手印不是必須的,僅有籤名也是可以的,不會影響借貸合同的生效。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人強調要按手印呢?
  • 借條上沒寫出借人的名字,打官司能贏嗎?認真看看才行!
    我們知道,借條對於借貸關係的雙方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借款時寫借條需要規範,可能幾個字的錯誤就導致欠款追不回來。在籤訂借條的過程中,有的出借人出於某種原因不在借條上寫自己的名字,那麼這樣的借條還有效嗎?拿著沒出借人名字的借條打官司,能贏嗎?現在就由找法網來告訴你吧。
  • 【乾貨】法寶手把手輔導出具完美借條
    元旦三天假期,不知道各位法絲er(註:法寶的粉絲兒這種群體或許不明顯,但至少真實存在於法寶的信念裡)在填寫時間的時候會不會還習慣性地劃出2020,新年第一天法寶已經被迫與過去的時光劃清界限。事情還要從眾多複製粘貼的新年祝福中脫穎而出的對話說起:
  • 別人找你借錢,不想借怎麼辦?高情商巧妙應對不得罪人
    有些人借錢的時候客客氣氣,滿口承諾,當錢拿到手,從此消失不見。大多數情況下借出去的錢,很少有準時歸還的。更多是借了不還,或者超過承諾時間很久才歸還,並且隻字不提「利息」2字,甚至歸還時候對方還覺得自己是做了好事,一副施捨的模樣更讓人難受。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不願輕易借錢,但人總逃不過人情世故,不借有時候面子上過不去,借了又覺得要不回來,陷入左右為難,怎麼辦?
  • 為什麼有人寧願不做朋友也不願意借錢給別人?看完真的明白了!
    我想很多人都幫助過別人,借錢給朋友或親戚。我也不例外,之前借了很多錢給別人,現在基本不再幫了。為什麼不幫?首先是收錢難,借出去的錢想收回來真的難,很多人借錢時說好了期限,結果逾期很久也沒見他提過。然後你提醒他該還錢了,別人還覺得你小氣,你不找他還錢還和你聯繫,等你催他還錢後人就不見了,甚至還故意躲你,打電話不接(接也是很忙或有事),搞的朋友親戚都沒得做。你看好心幫別人,借了錢後變了質,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而借錢的人不在少數,借錢首先的看人,陌生人那些最好不要借錢,特別是大數字的錢,一定不要借,借了,那麼收回來的可能性也只有1%不到吧,還有99%都收不回來的。
  • 借款人3月死亡,借條籤寫時間為同年9個月之後,死者如何寫借條?迅速...
    於是,柯某出具一張向潘某借款10萬元,月息按2%,借款人為柯某、王某,借款日期為2005年12月26日的借條。拿到借條的潘某向鐵山區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後要求強制執行。2008年7月14日,潘某收到法院給付執行款10萬餘元。潘某扣除自己實際出借給柯某的4.5萬元後,將其中3.5萬元交付柯某,並告知柯某隻領到了8萬元(潘某實得6.5萬元)。
  • 終於講清楚:借條上必須有借款人按手印才有效嗎?
    綜上所述,借條是否有效的關鍵是債權債務關係的雙方是否籤字確認,或者說是債務人是否籤字確認。因為指印是唯一的,在籤字上加按手印增加了借條的證明效力,更加印證了借條的真實性,但是按手印並不是借條必要的,即便沒有按手印也不影響借條的成立和效力。
  • 「妹夫,39萬借給你們家六年了,還我養老錢」「我老婆說不清楚」
    「妹夫,39萬借給你們家六年了,還我養老錢」「我老婆說不清楚」情起相思: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君知否,願我的文字有溫度,融化你的寂寞孤獨本期情感調解是姐妹間的借債糾紛大姐在六年前借給了小妹39萬,當時大姐準備讓小妹寫上借條,但是三妹說朋友之間借錢都不用寫借條的
  • 有脈、米房被查之後,一家借條平臺創始人被判25年!
    該團夥劣跡斑斑,其受害人包括39名在校大學生,其犯罪活動直接導致1名在校大學生自殺身亡,1名在校大學生跳樓致傷、3名在校大學生自殺未果,18名被害人受影響退學、休學。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報《檢察日報》5月13日在《精準打擊校園「套路貸」背後的黑惡犯罪》一文中披露,胡劍冰夥同他人開發了 「憑證雲」的借條系統,為實施「套路貸」積累客源。
  • 360借條逾期影響個人徵信,千萬不要當網貸老賴
    相信有過網貸經驗的人們都聽說過 360 借條這個比較知名的網貸口子, 360 借條可以為借貸者提供高達 20 萬額度的借款,同時 360 借條的申請也相對簡單,所以一直受到許多人的關注和追捧。
  • 快年底了,年初借錢給同學,現在他不還錢了,我該怎麼要帳呢?
    因為以前住在一起,大家知根知底的,我二話沒說,把錢轉給了他。如今快到年底了,找他還錢,他說:「我什麼時候找你借錢了?」還把我微信拉黑了,電話也不接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之前他說一個星期還錢的,因為知道今年疫情的原因也沒急著找他要,但現在年底了,我們也要花錢了,現在該怎麼辦呢?
  • 「新四軍借條」事件進展:經鑑定為現代仿製品
    「新四軍借條」事件進展:經鑑定為現代仿製品 2015-01-23 15:20:35對此鑑定結果,收據持有者張志良表示難以置信,鑑定結果令其不滿意,張志良認為老一輩傳下的收據不會有假。  2014年11月4日,光山縣村民張志良向媒體反映稱,家中有一張1946年由新四軍開出的借條,至今已保存了68年,借條顯示其爺爺曾借給新四軍3萬元,該村民多年向政府要求兌現無果。這張「新四軍借條」披露後,隨即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 浙江慈谿一夫妻鬧離婚同一張借條分頭收債
    前幾年因為兒子結婚,她確實向街坊大姐阿菊(化名)借過錢,但之後已連本帶利還上,只是因故沒能收回借條。同一張借條又來討債,難道只能當「冤大頭」了。了解完這樁案子的來龍去脈,就會發現事情緣起債主老夫妻間鬧離婚。  阿菊和丈夫老韓(化名)現已是七旬老人。近30年前,兩人各自喪偶後走到一起。再婚後的日子過得一直還算平穩。前幾年,方女士因兒子的婚事還缺一筆錢,便開口向阿菊借了3萬元。
  • 怎麼借給別人錢才最保險
    沒錢和借給別人錢,哪個更糟心呢?生活中無數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不掌握好出借錢款的正確「姿勢」,極容易在借錢後面臨法律風險——借款無法要回,朋友親人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