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傷記住「十日觀察法」

2020-11-25 金羊網

被狗咬傷記住「十日觀察法」

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6-30

「走路時不小心踩到狗屎,恰好腳上有傷,要不要打狂犬疫苗?」這樣奇葩的問題,你一定想了解。

圖/視覺中國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走路時不小心踩到狗屎,恰好腳上有傷,要不要打狂犬疫苗?」這樣奇葩的問題,你一定想了解。「寶寶接種疫苗後,為什麼一定要等30分鐘才能離開醫院?」這樣的常見問題,你也一定很關心。「接種HPV疫苗,就能一勞永逸,百分百遠離宮頸癌?」這樣的熱門問題,你也一定不可錯過。

近日舉行的「2020年廣州市預防接種科普講解大賽」決賽上,各種關於疫苗與接種的知識,讓人大長見識。

疫苗的誕生過程可不簡單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與病毒作鬥爭,也逐漸發現了制勝法寶——疫苗。疫苗的產生方式有好幾種,這裡以其中一種——滅活疫苗為例,講講疫苗的誕生。

首先科學家們要從傳染源身上分離病毒,分離出的病毒還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過處理後再篩選出理想的毒株;然後把這些毒株放在細胞基質上進行培養繁殖;這些毒株裡含有一些雜質,還需要通過過濾把多餘雜質去除掉;然後用甲醛等溶液處理,使毒株失去致病力而又保留抗原性;最後再通過一系列加工,滅活疫苗才能誕生。

但這時還不能將此疫苗注入人體。為了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疫苗還需要經過層層嚴格的試驗。第一關便是動物試驗,通過了動物試驗後,才可以上報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開展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又共分三期。這是為了安全性,要讓受試人群呈階梯式增長。一期臨床試驗確保安全後,才可以開展研究其有效性的二期臨床試驗,最後的三期需要在更大範圍人群中,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的設計,全面評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部臨床試驗一般耗時至少3-8年,有的甚至長達10年以上。如果疫苗在試驗中達不到要求,就會被叫停甚至被終止。

通過以上層層試驗後,還需要經過企業自檢、專家評審、藥監局現場檢查、中檢院鑑定等,確認疫苗安全有效、工藝真實、質量可控,這時疫苗才可以正式上市推廣使用。

現在的孩子剛出生不久已開始接種疫苗,以預防各種疾病。有一個現象最為普遍,寶寶在醫院打完疫苗後通常被要求不能馬上回家,至少在觀察室裡觀察30分鐘後才可以回家。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疫苗還有什麼不安全的問題嗎?其實接種疫苗後是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的,只是發生概率很低。不良反應大致包括兩種,一種是相對比較常見的一般反應,譬如發燒、打針部位紅腫、食慾不好等;還有一種叫做異常反應,是指疫苗是合格的,接種過程是規範的,但卻給寶寶的身體帶來了一定的損害。而這兩種反應都屬於「雙方沒有過錯的藥物不良反應」。

如果寶寶的體溫沒有超過38℃,可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注意休息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接種部位發生紅腫硬結,一般不用處理,而且還要特別注意,接種卡介苗後是禁止熱敷的;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或者全身反應比較嚴重,就應該立即就醫,不能拖延。

所以,打完疫苗後不要馬上回家,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腳上有傷時踩到狗屎,沒必要打狂犬疫苗

一位番禺選手給大家普及狂犬疫苗的接種問題時,提到了一個以前大家不太了解的新知識點:被狗咬了,可以觀察那隻狗十天,如果狗沒有發病,那麼我們已開始接種的狂犬疫苗剩下的幾針就不用再繼續打了。

我們知道,中國95%的狂犬病是由病狗傳播的,其次是通過一些食肉類的哺乳動物,如貓、蝙蝠、狐狸、狼、浣熊等來傳播的。冷血動物比如禽類、魚類、昆蟲都不會感染和傳播狂犬病。被嚙齒類動物、家兔、野兔咬傷後也無需打狂犬疫苗。而那些狗、貓等動物的傳染病通常也是外界動物傳播給它們的。一旦貓或狗被傳染源動物咬傷,一般病毒在它們體內的潛伏期要超過一個月,但只有在發病前3-5天的貓或狗的唾液裡,才可能會攜帶有狂犬病毒。所以,對一些確定是健康的貓狗,比如來歷清楚、不是散養或流浪的、不曾被疑似狂犬病的動物咬傷過的、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的家貓、家狗,被這些貓或狗咬傷,是不需要打狂犬疫苗的。

有人問:「走路時不小心踩到狗屎,恰好腳上有傷,要不要打狂犬疫苗?」其實也是不用打狂犬疫苗的。但最好及時處理乾淨傷口,以防其他病菌的感染。

不過大多數人在被動物咬之後都不能確定咬人動物是否健康,因此第一時間會想到接種疫苗,這當然是對的。但是狂犬疫苗全程打下來要打5針,每兩針之間還有一個間歇期,所以不僅要花錢,還要花時間。這裡就有一個「十日觀察法」值得關注——

首先你為了安心,可以先去打疫苗,同時把那隻咬人的狗關起來觀察;如果這隻狗十天後仍然十分健康,證明咬人的狗在事發時,並不在狂犬病傳染病傳染期內,那麼你餘下的狂犬疫苗就不需要再打了。如果在觀察期內,這隻狗出現了異常,那麼你的疫苗就一定要堅持打完。

接種HPV疫苗並不能百分百遠離宮頸癌

喜歡「定居」在女性宮頸的HPV病毒,學名叫人乳頭瘤病毒,它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根據2018年發布的ICO(加泰隆尼亞腫瘤研究所)中國HPV和相關疾病報告顯示,中國98%的宮頸癌都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導致的。目前還沒有針對HPV感染的特效藥。不過人類已研發出HPV疫苗,接種該疫苗後,就能夠讓身體產生消滅高危型HPV的抗體,從而達到預防宮頸癌的作用。

人們已經知道,HPV病毒的家族成員其實超過200名,真正能夠在人類宮頸上「興風作浪」的只有十四種。這十四種就被稱為高危型HPV,其中最厲害的是HPV16、18這個,69%的宮頸癌歸功於它們。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有2價、4價、9價。打了2價和4價,就可以預防約70%的宮頸癌;4價疫苗還多了預防十四種高危型HPV中的6/11型,就可以預防由這兩型病毒引起的性病;9價在4價的基礎上又多了預防31/33/45/52/58型的作用,可預防92%的宮頸癌。HPV疫苗理想接種時間是在有性行為之前,即首次暴露於HPV感染之前,但有過性生活的女性同樣能夠通過接種HPV疫苗獲益。

人體內為什麼會出現HPV?主要是通過性行為,或者接觸了不潔淨的衛生潔具或者用品。值得注意的是,性生活活躍、性伴侶多的女性尤其容易被感染。但並不是感染了高危型HPV,就等於得了宮頸癌。只有10至20年的時間跨度上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才會自然演化發展成為癌症。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的機體功能都可以清除HPV。

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打了HPV疫苗也不是一勞永逸的。HPV病毒家族「人多勢眾」,仍有約7%的宮頸癌暫時不能通過接種HPV疫苗預防。所以如果已經到了需要做定期篩查宮頸癌的年齡,就該記得定期篩查。如果說接種HPV疫苗是對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定期宮頸癌篩查就是二級預防,只有做好了一級和二級預防,才不會輕易遇見宮頸癌這個「大魔王」。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專家:接種疫苗更安全
    微信朋友圈近日熱轉「十日觀察法」,不少愛寵人士如獲至寶。「十日觀察法」靠譜嗎?昨天記者採訪了疾控部門專家。  狂犬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合肥市民孫女士的愛犬向來性情溫順,但是也有偶爾發脾氣的時候,就是這一次偶然引起了她不小的驚慌:「我頭兩天逗它玩兒,它不知道怎麼就發怒了咬了我一口。
  •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推行難 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
    中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年來,我國狂犬病死亡病例每年都保持在2000多例,成為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而世衛組織專門針對狂犬病推出的「十日觀察法」已經在許多國家推廣和應用,但在中國卻遭遇「難產」。    其實一般我們在被狗咬傷之後都會主動去注射狂犬疫苗,標準的療程是5針。
  •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推行之困
    資料圖片 郭鐵流 攝 核心提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狂犬病防治辦法 「十日觀察法」,在國內遇到瓶頸。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是「十日觀察法」的障礙。被狗咬傷後,中國通行的辦法還是清洗傷口,儘快打疫苗。中國也保持著世界最高的人用狂犬疫苗使用份額。
  • 犬只量龐大免疫率低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遇瓶頸
    [核心提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狂犬病防治辦法——「十日觀察法」,在國內遇到瓶頸。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是「十日觀察法」的障礙。被狗咬傷後,中國通行的辦法還是清洗傷口,儘快打疫苗。  「被狗咬傷,應怎麼辦?」  有專家說,應趕緊打疫苗。對這種死亡率100%的傳染病,大多數人也都會如此回答。  但是,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究員嚴家新提出,要進行「十日觀察法」。  他說,被咬傷後可邊打疫苗,邊觀察。咬人的犬十天後還健康沒有發作狂犬病,被咬者就可不用再打剩下的幾針。  這種防治狂犬病的方法並非嚴家新首創。
  • 世界狂犬病日 常被我們誤解的「十日觀察法」
    原標題:世界狂犬病日 聊聊常被我們誤解的「十日觀察法」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今天是第10個「世界狂犬病日」。為了預防和控制狂犬病,力爭使它在地球上絕跡,每年的9月28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世界狂犬病日。
  •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專家:不要存僥倖
    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  被寵物抓傷後,可以先觀察,如果十天後寵物仍健康,傷者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這種說法靠譜嗎?  女子被貓抓傷手 很忐忑  劉小姐家住武昌,平時很喜歡貓、狗等小動物。
  • 9歲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到底有沒有用?
    有人質疑,根據學術界公認的狂犬病「十日觀察法現在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如果在外面被別人家的狗咬傷,要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國外確實有「十日觀察法」,但我國的狗免疫率較低,我們一時間也無法確定這隻咬人的狗是否接種過有效的狂犬病疫苗。還有一部分流浪狗貓,咬完人就跑了,沒法觀察。那如果是被家養寵物抓傷咬傷也要就醫嗎?
  • 問答|網傳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到底有用嗎?
    問答|網傳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到底有用嗎?有人質疑,根據學術界公認的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凡有傳染性的狗自己也活不過10天。這第二隻狗一直存活,就可證明它一個多月前舔舐小楠時絕不可能攜帶狂犬病毒。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李智醫師指出,就這個案例來說,小孩被第二隻狗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但要確診還需動物管理部門進行檢測。
  • 世界狂犬病日 聊聊常被我們誤解的「十日觀察法」
    常被誤解的「十日觀察法」   疾控專家指出,如果一旦被狗咬傷或抓傷,應該立即用20%肥皂水反覆衝洗傷口,在傷口處塗2%-3%碘酒或75%酒精進行消毒,並立即到指定的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進行傷口處置和接種狂犬病疫苗。
  • 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遇瓶頸
    本報資料圖片 郭鐵流 攝  - 核心提示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狂犬病防治辦法「十日觀察法」,在國內遇到瓶頸。  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是「十日觀察法」的障礙。  被狗咬傷後,中國通行的辦法還是清洗傷口,儘快打疫苗。中國也保持著世界最高的人用狂犬疫苗使用份額。
  • 「十日觀察法」在中國不適用?
    事件引發了一些迷思:當提起被狗咬傷要立即接種狂犬疫苗時,有人可能會講:瞎說,現在都提倡用「十日觀察法」,如果被咬以後十天內狗沒死,我就不用打狂犬疫苗!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十日觀察法」是這樣講的:如果可能,應告知獸醫部門,查明咬人的動物,並將此動物(健康的狗或貓)進行隔離觀察。
  • ...病疑似病例的餘波:請勿重複中國《狂犬病指南》對十日觀察法的...
    而該指南存在對WHO關於十日觀察法的誤解,對十日觀察法只是抽象地肯定,而在具體執行上則是全盤否定。這些解釋十日觀察法的文章大都只是重複中國《狂犬病指南》對十日觀察法的誤解。 本人是該指南的5名審核專家之一(另4位專家是唐青、扈榮良、董關木和俞永新)。
  • 被狗咬傷後採用「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專家:主要看這件事做沒做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狂犬病是否要接種疫苗的「十日觀察法」是否適用我國?十日觀察法在我國存在著一個誤區,是一旦被動物抓傷咬傷,大家會先觀察動物10天內是否健康,認為如果10天後動物依然健康,就不必打疫苗,如果10天後動物死亡,被咬傷的人才需要接種疫苗。
  • 世界狂犬病日:淺談十日觀察法與狂犬病預防
    世界狂犬病日:淺談十日觀察法與狂犬病預防原創 小魚 寵安家領養平臺 昨天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並被世界各國衛生組織廣泛認可的識別動物是否具有傳染性的方法是「十日觀察法」。目前國內外尚未有任何一例案例駁斥這一驗證方法。由於狂犬病致死率極高,病程非常短。
  • 被貓狗抓傷,「十日觀察法」有用嗎?
    01不能用十日觀察法嗎?很多人都聽說過「十日觀察法」,它是 WHO 以及 CDC 等權威機構的官方指導意見之一,但有比較嚴格的實施條件。「十日觀察法」指的是:在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立即將此動物進行隔離觀察,或者對此動物採取安樂死措施,立即化驗檢查;在 10 天觀察期或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繼續採取預防措施;如果動物經證明未患狂犬病,可以停止治療。首先,劃重點:在 10 天觀察期或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繼續採取預防措施。
  •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這個問題我今天好好說一下,其實對老鏟屎官們來說,這個問題應該都不是問題了。新加入鏟屎官的朋友們,下面的幾種情況請記住:第一種情況:如果是被自己家養的貓咪或者狗狗,抓傷、咬傷、不管是有紅道子、紅印、破皮、流血,甚至很深很深的咬傷抓傷,都別驚慌,
  •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靠譜嗎?提醒:靠譜,但要走出這個誤區
    十日觀察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狂犬病防治方法,但不少網友就「十日觀察法」靠不靠譜存在有不少爭議。那麼,究竟「十日觀察法」靠不靠譜呢?針對網絡上流傳的「十日觀察法」靠不靠譜,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醫生。醫生表示,「十日觀察法」理論上是完全正確的,但很多時候由於宣傳不到位就會有很多誤解,人們常常將其理解為被咬傷後什麼都不做,只把咬人的貓狗關起來觀察十天,動物沒事了人就沒事,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那麼,十日觀察法的正確操作是什麼?
  • 【科普】被貓狗咬傷後,「十日觀察法」到底有沒有用?
    【科普】被貓狗咬傷後,「十日觀察法」到底有沒有用?世衛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在國內是否適用?我們請專家講一講。什麼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獸都可以感染,又稱恐水病、瘋狗病等。該病主要是通過動物咬人時牙齒上帶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體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發病,病死率為100%。
  • ...血清|免疫球蛋白|較真|狂犬病|狂犬病疫苗|十日觀察法|抓傷|身亡
    根據「十日觀察法」(下文詳細說明),小狗舔舐傷口導致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小男孩自己回憶的暴露情形可能存在偏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小男孩感染狂犬病,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結論。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狂犬病專家諮詢》,將人與攜帶狂犬病病毒(疑似或確認)的動物接觸分為三種情形,分別是:I級:接觸或者餵養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動物舔。
  • 什麼是十日觀察法?
    十日觀察法傳說中有一種叫「十日觀察法」,說的是,被咬傷後先觀察十天,如果咬人的動物死了,那你就趕緊去接種疫苗,要是沒死,你就不要接種疫苗。醫學上,這種觀察法本身是對的,但是被很多人誤解了。正確的「十日觀察法」,是這樣理解的,被動物抓傷、咬傷後,第一時間去醫院接種狂犬疫苗,之後再使用「十日觀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