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登月,我們首先能想到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乘坐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留下來人類第一大步。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承載著人類對月球以及對外太空的所有好奇和希望。
按理說,這一大步成功過邁出去了就應該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可誰知短短幾十年時間裡,過於自傲的美國活生生將登陸月球這個「燙手山芋」直接砸在了自己手裡。
在2003年裡,美國遭遇了一起最大的航天事故,讓所有航天員和科學家都對登月開始望而止步。因此在1972年的登月記錄從第五次變成了最後一次!
從1969年開始,美國對登月這事卯足幹勁,短短3年時間它就成功做到登月5次,吸引了無數粉絲。可為何在2003年科技更發達的時代出現失敗,這讓人類開始產生質疑:美國到底有沒有登上月球?有些網友更是翻閱舊時報導,發現了有4點疑處進行分析!
1、月球上連正常空氣都沒有,只剩泥沙和小山丘,太空人怎麼做到讓旗幟動起來?
太空人到達月球時,走路都是輕飄飄的,很明顯表示月球根本沒空氣。那可以推測一下讓旗幟飄動的可能根本不是風,只是太空人揮動旗幟時動作受限,產生的抖動會持續很長時間,加上空氣對流緩慢,我們看起來旗幟是隨風飄蕩的,實際上只是一個慢動作而已。
2、月球緊隨太陽腳步發亮,應該只有一個影子,為何太空人卻能折射出物體多個影像?
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給自己開一個檯燈並左右移動,放一個代替物在平坦的桌面上,可以發現這個代替物的影子是平行的。但換成一個坑窪的桌面,明顯可以感覺到代替物的影子多了好幾個。
相同道理用在月球上,它用來找東西的「燈」只有太陽這麼一個「大檯燈」,加上自己又是坑窪的「大臉蛋」,那麼太空人肯定能出現物體多個影像。
3、為什麼月球上看不到星星?
人類不管離不離開大氣層,都能夠看到外太空數不勝數的星星,可為何在月球上這麼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太空人拍照拍出來卻是一片漆黑呢?
其實在月球上也是有分早晚之分,只是周圍環境不明顯,讓人誤以為它只有黑夜。在白天的時候拍照當然是看不見星星了,甚至還會因太陽光折射拍出一片漆黑的照片。
4、月球上的石頭和地球上的石頭有區別嗎?
根據密度分析,月球上的石頭比地球上的密度小;根據石頭雜質分析,月球的石頭比地球的石頭豐富幾十倍。外加至今登陸月球的人類只有12個,拿回的月球石頭只有那麼幾顆,以至於它被全球認為是無價的,僅3塊0.2克的標本就被喊出了442500美元的價格!
雖說如今人類目前無法踏入月球,但是人類注入到月球的儀器設備是數不勝數的,每一個機器都有著自己的任務,這幾點都可以充分證明人類確實去過月球!但大家都是聰明人,登陸月球耗資巨大,幾乎虧本做事業,再去月球撿石頭已經毫無意義。
未來人類能夠發現更多可代替能源,降低巨大成本,或許登陸月球的小火苗還會再次燃起,更是有希望迎來女太空人登上月球!你期待誰能夠登陸月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