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皇軍」
日本「靖國神社」風波不斷,最近臺灣原住民代表由立委高金素梅帶隊赴日,要求「還我祖靈」,向大阪高等法院陳述,「臺灣原住民不是日本人」。靖國神社內有二戰臺籍兵和軍夫的亡靈,與日本侵略者一起受拜祭,荒謬絕倫,有辱中國人。高金素梅三年來已七次組團赴日抗議興訟,但都無功而返。
在靖國神社內,有大約二萬八千名臺籍士兵及軍夫的亡靈,他們是二戰時被日軍驅使上戰場的犧牲者。當年日本把這些臺兵稱為「高砂義勇隊」,逾數萬人之多,大多數臺兵被派往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等地作戰。
每個成員都被改用日本名,以便易於隱瞞強迫臺灣人當炮灰的事實。
「高砂」是日文,風景美麗之意。一九二三年,當時日本皇太子裕仁(後來的日皇裕仁)赴臺灣巡視,以原住民居住地風景秀麗,景觀十足日本高砂地方,遂以「高砂」稱呼原住民。一九三六年,臺灣總督府宣布把原住民「蕃人」改稱高砂族,目的在於加強同化,並討日皇歡心。後來日軍徵募大批「高砂」青年入伍,稱之為「高砂義勇隊」。日軍戰敗投降後,毀滅有關「高砂義勇隊」資料,企圖使這段歷史模糊化。戰後將近三十年,甚少人注意數以千計臺灣菁英戰死在西太平洋的島嶼。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一名印尼軍官在摩羅泰島上發現最後一名活的「日本皇軍」,後來又經眾多生還者或死者後人口述,才拼湊出「高砂義勇隊」的悲慘圖象。
上述在印尼叢林獨居三十一年才被發現的日本兵中村輝夫,其實是「高砂義勇隊」成員、臺灣山胞李光輝。他被發現時赤身如野人,由於與世隔絕三十一年,過非人生活,所住的竹搭小屋,仍有戰時所用的三八式步槍、十八發子彈、軍用水壺和鋼盔等。
李光輝於一九四三年離開花蓮老家上戰場,當時二十五歲,一九七四年才被發現,尚不知戰事已結束。他走出叢林事件,成為戰爭史上奇,震驚世界。李光輝是阿美族人,他選擇回老家生活。
幾位日本記者循李光輝重返現代社會的線索,發掘臺灣原住民戰時為日軍血濺沙場的秘辛。(一)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2005 06 34 文/李集慧
轉自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