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遭黑色物種入侵,食量龐大捕食能力強,不能吃又不能殺!

2020-12-05 海琪看世界

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大自然中有著許多奇特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和探索。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我們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

說到澳大利亞,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澳洲是一個動物非常多的國家,所以會經常遭受物種的入侵,例如之前的小龍蝦入侵,就對澳洲當地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澳洲遭黑色物種入侵,食量龐大且捕食能力極強,不能吃不能殺的情況,讓澳洲人可謂是非常苦惱。

這種黑色的物種便是海豹,海豹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比較可愛的動物,滑稽的形象給不少遊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過無論什麼物種多起來,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澳洲就出現了海豹泛濫成災的情況,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海豹的食量非常龐大,並且魚類很難從它精湛的捕食能力中逃脫,而數量龐大的海豹群,佔據了澳洲的沙灘,在那片區域基本上見不到魚類了,極其影響生態的平衡。但無奈海豹不能吃也不能殺,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存在於此地。

由此可見,無論是什麼樣的動物,都需要有一個量在那裡,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影響正常的生態平衡。估計澳洲也只能期待這些海豹,在捕食完這片區域後分散離開,才不會聚集在一起,畢竟大批量的海豹存在於一個區域,對環境的破壞性還是非常大的。

不得不說,世界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萬萬沒想到澳洲物種泛濫的情況,居然會出在海豹身上,著實讓人大開眼界了。對於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和見解,與小夥伴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不能沒有澳洲野狗 20:55【澳洲野狗:野性的魅力】
  • 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但要是有其它的物種被引入進來,可能就會導致生物鏈體系的破壞,甚至會有一些物種因此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這樣的例子在現在看來,確實有不少,有時候給人們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它就有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 中國十大入侵危害物種,不是吃就能解決問題的!
    如果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後,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發生了許多外來物種入侵造成危害的情況。但成年後食量巨大,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能大量吞食魚苗,在國內沒有天敵,很容易大量繁殖,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俗稱小龍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生態環境中成為絕對競爭優勢。
  • 彭于晏帶蘋果過關,引發物種入侵討論,為什麼入侵物種如此強勢
    1859年,一名英格蘭農場主來到了澳洲,為了能繼續自己打獵的愛好,便從英格蘭帶回幾隻兔子,並放養在自己的領地中。對兔子而言,澳大利亞簡直就是它的天堂,沒有天敵,到處是青草,於是,不到幾年的時間,可愛的兔子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直接導致澳大利亞多種本土生物滅絕或瀕臨滅絕。可怕吧,這就是生物入侵的一個典型案例。
  • 澳洲遭「大黃」入侵,吃鯊魚就像吃辣條,網友:中華田園犬的勝利
    比如說澳洲人就對這種入侵進來的大黃狗感覺非常的懊惱,因為他們沒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這些入侵澳洲的大黃狗戰鬥力十分驚人,可以說它們吃鯊魚就像是吃辣條一樣輕鬆寫意,而且繁殖能力也很強,很多網友表示這簡直就是中華田園犬的勝利。也有人表示澳洲的大黃狗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 澳洲遭「大黃」入侵,吃鯊魚就像吃辣條,網友:中華田園犬的勝利
    比如說澳洲人就對這種入侵進來的大黃狗感覺非常的懊惱,因為他們沒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這些入侵澳洲的大黃狗戰鬥力十分驚人,可以說它們吃鯊魚就像是吃辣條一樣輕鬆寫意,而且繁殖能力也很強,很多網友表示這簡直就是中華田園犬的勝利。
  • 生物入侵!100億隻兔子泛濫成災,澳洲全境被攻佔
    18世紀以前,澳洲是沒有兔子這種生物的,後來英國將澳洲作為殖民地,流放犯人,歐洲的兔子也被帶到了澳洲,但這時兔子都被圈養起來,並沒有放到野外,因此這些兔子也並沒有泛濫。但1859年一位英國農場主的到來改變了澳洲的現狀,為了狩獵,他將帶來的24隻家兔及5隻野兔一同釋放到了澳洲的野外,自此拉開了澳洲百年人兔大戰的序幕。
  •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你們對魚類有什麼樣的了解呢?你們喜歡魚類嗎?聽說世界上還有有一些外來入侵魚類呢?下面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外來入侵魚類,它們競爭力強,繁殖迅速,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海淘」大蟑螂:外來入侵物種不能當寵物
    原標題:「海淘」大蟑螂:外來入侵物種不能當寵物   記者 盛 利   16日,成都海關駐郵局辦事處的關員在郵包查驗現場查獲一批活體昆蟲,隨包裹郵寄說明書註明這批昆蟲為蟑螂,由德國始發,其體型較國內常見的蟑螂大出約3倍,經郵政平郵掛號的方式輾轉入境成都。
  • 美國遭4億海膽入侵,5年翻一百倍,日本吃貨:這次不需要中國人
    在過去由於交通不是很便利,一個地區的物種是很難到另一個地區,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非常少,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地區的人來往都變得更加密切,而外來物種也開始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到了不同的區域,這些外來物種進入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卻經常給別的地方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我以為網友們也有足夠的分辨能力,能分清段子和事實,但是這幾年此類言論更加甚囂塵上,我才發現,很多網民居然將段子信以為真了,還到處去宣揚。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
  • 外來物種入侵或導致地球毀滅 絕不是危言聳聽
    A 入侵生物適應力強危害大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如南美的食人魚卻出現在中國的廣西柳州。  能夠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可以在爭奪養料,陽光,空間,水或食物中戰勝當地物種。
  • 盤點那些入侵失敗的物種,第一名最可憐,差點被吃到滅絕
    但實際上吃這種魚的人也很多,我們在臭水溝、水質很差的地方能夠見到它,不是說它喜歡待在這些地方,只能說人家生存能力強而已。 水質好的地方,這種魚也有,而且肉質也不錯的,或者你從水質不好的地方釣起來,養在自家魚池裡一段時間就行了。有句話不是說「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嘛,水好、魚也會好,加上做法得到它就是一道美食。
  • 闢謠:澳洲兔子泛濫,引進愛吃兔子的猞猁就能解決?
    生境內的食物無法養活這麼多兔子,隨著猞猁捕食的增加和饑荒的開始,雪靴兔種群開始下降。猞猁密度下降要比雪靴兔滯後一兩年。當兔子剛開始減少的時候,猞猁仍然吃得很好,因為它們很容易捕到飢餓的兔子。但隨著兔子種群的崩潰,猞猁最終也會減少。雪靴兔密度高峰期,加拿大猞猁幾乎只吃兔子,平均每三天抓兩隻兔子。
  • 澳洲野貓有多狠?小動物快吃瀕危了,只能靠防貓「長城」!
    如果只是活動範圍廣,隨處可見也就罷了,事實上,這些看起來萌萌噠的貓咪,在遙遠的澳大利亞,卻成為了某些物種的噩夢,是十足的殺手級的生物。具體情況比很多人想像的要更為可怕,作為澳洲爬行動物的噩夢,澳洲的野貓一年可以吃掉上億隻的獵物,而且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生態系統比較脆弱,一旦某種物種泛濫,哪怕不是食肉類的,也會造成當地生態系統的崩潰。
  • 非洲大蝸牛大如雞蛋「入侵」莆田 不能摸和吃
    當地村民說,從沒見過體形如此大的蝸牛大如雞蛋,長約10釐米;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專害農作物,還會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不能摸,更不能吃海峽都市報(微博)8月12日訊 上周六,莆田涵江區國歡鎮的林女士在工廠食堂的洗菜池旁,「擒獲」一隻體形碩大的蝸牛,好奇的她將這隻大蝸牛帶回家中,準備給剛上初中的兒子當寵物玩。
  • 澳洲除兔史:還原野兔的發展過程,及控制「兔災」的手段
    澳洲兔子的擴張趨勢圖澳洲野兔泛濫的先決條件生物入侵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比如我國的水葫蘆、薇甘菊等,就是外來物種,至今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有40種動物,300種植物,是世界上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不能放生的恐怖外來物種
    金魚:金魚在觀賞魚之中是比較常見的,相信大家也不會把金魚跟外來物種聯繫到一起,但事實上,金魚卻是最可怕的外來物種之一,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面臨著金魚的入侵;在人們的印象中,金魚的形象是小巧、溫和、可愛的,很受歡迎,但這是金魚在魚缸中的形象,如果金魚擺脫了魚缸的束縛,被放歸到大自然,它們就像被解除了封印一樣,開始了瘋狂的生長與繁殖,並且會迅速的霸佔當地河流中的各種生產資源
  • 大口黑鱸是「外來物種」不能再作為路亞對象魚了嗎?
    外來物種黑鱸如今在我們市場上最常見的淡水「鱸魚」並不是我們國家的本土物種,而是來自美國的大口黑鱸,它在中國是不折不扣的外來物種。鱸魚肉質不錯,沒有什麼骨頭,價格也比同類產品便宜很多,是日常吃魚不錯的選擇。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入侵物種」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亞的穴兔、我國的福壽螺、德國的大閘蟹、英國的小龍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種。尤其是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儘管澳大利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滅殺穴兔,但是穴兔的數量依然維持在100億隻左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