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2021-01-09 科學獵奇

「入侵物種」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亞的穴兔、我國的福壽螺、德國的大閘蟹、英國的小龍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種。尤其是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儘管澳大利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滅殺穴兔,但是穴兔的數量依然維持在100億隻左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那麼,什麼是入侵物種呢?所有的入侵物種都是成功的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入侵物種」?

簡單來說,入侵物種就是一個物種從原生環境到了一個完全沒有該物種存在的新環境中,並且由於種種原因,該物種在新環境下成功的生存了下來。在其中有幾個關鍵的點,第一個就是並不是國外的物種來到我國才算入侵物種,即使在同一國家內,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去到新的野生環境中,並且成功的存活下來,就算是入侵物種。第二個就是入侵物種不一定是人為的,有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的入侵,比如鳥可以將一些區域性分布的魚的卵帶到新的野生環境下,風也可以把一些區域性分布的植物種子帶到其他沒有分布的地區等等。

關於同一個國家內的「入侵物種」,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生活著一種可愛的蛙類非洲爪蛙,非洲爪蛙與我們常見的蛙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是用舌頭捕獵的,而是用自己的前肢,由於非洲爪蛙的前肢以及異化為尖利的爪子(每條前肢上有三根尖利的爪),所以這成為了它的捕獵「利器」。非洲爪蛙的皮膚大都呈淡黃色,從外觀上看非常的漂亮,因此在非洲,它成為了許多人的寵物。但是就是因為如此,它們被成功地帶到了南非,進而進入了野生環境中。一般來說,蛙類大都以昆蟲為食,即使將非洲爪蛙放到沒有分布的南非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人們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南非的一些水域中,只要有非洲爪蛙的地方,其他的蛙類大幅度的減少。經過研究發現,非洲爪蛙竟然有捕獵其他蛙類蝌蚪以及進食其他蛙類的卵的習性。所以,到現在,南非已經將非洲爪蛙列入了禁養名單中,並且嚴禁放生。

因此,嚴格意義上說,所有有明顯區域性分布的物種都有可能會成為其他地區的入侵物種,而想要成為真正的入侵物種,就必須在新環境下紮根。

(上圖為非洲爪蛙)

「入侵物種」影響

上面我們說了,入侵物種必須要在新環境中「紮根」,而紮根的意思就是適應了新環境並且能夠很好的繁衍生息。眾所周知,無論是整個大自然還是一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都是不同的物種經過長期的磨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物種的進入勢必會打破這個平衡,而且大多數的入侵物種由於新環境中缺乏制約它們的天敵,會導致迅速的泛濫成災,對本土的相近物種造成滅頂之災。比穴兔進入澳大利亞後就是因為缺乏天敵,再加上自身的超強的繁殖能力,才膨脹到上百億隻,如此龐大數量的穴兔除了給植物造成了過量的消耗,還因為過多的洞穴造成了土地的貧瘠,植物的減少進而影響到了本土食草動物的發展。

所以,入侵物種一旦在新環境中形成氣候,就會對生態帶來嚴重的影響。

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隨著人類的進步,交通的便利,這讓動物跟隨人到達它們從未去過的地方成為了可能,所以物種的入侵的機率也大大的增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夠成功入侵,下面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01 小龍蝦

小龍蝦的原產地是美洲,它們來到亞洲已經有100多年了。最初,小龍蝦是在1918年由日本從美國引入了本土的,引入的目的比較的簡單,就是養來吃。到了1929年,又由日本帶入到我國。起初,小龍蝦作為一種我國從未見過的物種,沒有人把它跟吃聯繫到一起,在加上小龍蝦超強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迅速的在我國泛濫成災。但是,在我國博大精深的烹飪文化下,小龍蝦被研究出來N種吃法,到現在小龍蝦在我國已經成為需要大量的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存在了。

02 牛蛙

牛蛙與小龍蝦一樣都是來自於美洲的物種,作為整個北美洲最大的蛙類,牛蛙有著平均20公分的體長。與其他的蛙類不同的是,牛蛙非常的兇猛,它的主要食物不僅僅是昆蟲、還包括其他蛙類,因此,牛蛙被稱為蛙類的天敵。

正是因為如此兇猛的性格,牛蛙早就被世界動物保護聯盟列入了全球100大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種中。儘管如此,牛蛙還是早在20世紀的50年代就被引入了我國,但是如今60多年過去了,牛蛙依然沒有威脅到我國的生態,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在許多人眼中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總結

除了以上兩個物種外,還有很多入侵失敗的物種,它們大都是因為無法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沒有形成氣候,但是,這些入侵失敗的物種在我國失敗的主要原因大都是被吃的。

當然,吃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解決物種泛濫的問題,但是也有著較大的局限性,比如澳大利亞已經泛濫到上百億隻的穴兔,並不是靠吃就能解決的了。其次,在我國也不是沒有成功入侵的物種,比如清道夫、福壽螺等等,這些物種都是我國原本沒有,而且在當下已經呈泛濫趨勢的物種。

相關焦點

  • 繼水葫蘆後又一入侵物種,在農村地區泛濫成災,至今沒有天敵
    雖然說中國是一個吃貨非常多的國家,有些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用吃解決了,比如說小龍蝦和牛蛙,在很多國家都是入侵物種,但來到中國後,卻被吃得需要養殖為生,但其實中國是一個入侵物種非常多的國家,全球百大入侵物種,有超過一半來到中國,很多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危害。
  • 史上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小龍蝦,明明想入侵,卻被端上餐桌
    說起入侵物種,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水葫蘆,短短一夜之間就能夠布滿整條河流或者是一大片海域,被譽為十大惡性入侵雜草之一,也有可能會想到美國白蛾,一種引發人蟲大戰,甚至是動用飛機圍剿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繁殖力特強,年平均繁殖三千萬隻,甚至能夠達到億隻以上,並且對於樹林有著極大的毀滅性,這些實例都讓我們對於入侵物種心生恐懼
  • 同樣是物種入侵 為什麼「清道夫」沒有泛濫成災?
    ,還被不少人放生到水域中,清道夫也逐漸開始泛濫了,給各大水域都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有很多人也嘗試著像解決小龍蝦泛濫一樣尋找製作清道夫的吃法,網絡上也迅速發酵,不少網友都支招各種食用方法。,清道夫的全身都是骨骼包圍,肉非常少,只有骨骼下面有一定的肉,整條魚加起來都只有一小片肉這還是其次,重點是因其常年在河底吃垃圾和其他魚蟲屍體等,肉的腥味根本沒法祛除,而且身體內也會有很多的寄生蟲等,所以一直都沒有找到食用方法。
  • 九大入侵物種,松鼠居然也成了入侵者?
    九大入侵物種,松鼠居然也成了入侵者?生物圈中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著天敵關係,人們面對許多泛濫成災的動物時,會採用天敵消滅法減少另一種動物的數量,維持生態平衡。許多泛濫成災的動物會成為入侵者,下面一起來看看九大入侵物種吧!
  • 彭于晏帶蘋果過關,引發物種入侵討論,為什麼入侵物種如此強勢
    對兔子而言,澳大利亞簡直就是它的天堂,沒有天敵,到處是青草,於是,不到幾年的時間,可愛的兔子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直接導致澳大利亞多種本土生物滅絕或瀕臨滅絕。可怕吧,這就是生物入侵的一個典型案例。有人會問:我們沒有攜帶兔子這樣的生物入境,只是帶了水果也不行嗎?
  • 此入侵物種給我國帶來了「福」,卻被日本人當作肥料,真暴殮天物
    作為入侵物種,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相對於本土物種來說,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缺乏天敵。「成功入侵」對於它們來說就如家常便飯,少有入侵失敗的例子。如果不加以控制,「泛濫成災」也是它們極易做到的事情。所以,對於入侵物種,人們一般都是諱莫如深。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中國也是一個經常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畢竟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國內的自然環境有多種多樣,很多外來物種來到中國也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如今我國的入侵物種已經達到了500多種,每年造成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生態建言】    自然保護區通常位於偏遠、人跡罕至的地區,主要用來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則是本地沒有自然分布,通常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引入並建立自然種群,給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
  • 有沒有入侵物種「變廢為寶」的案例?
    問題:請問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是否存在哪些積極作用?有哪些將其 「變廢為寶」的成功案例麼?
  • 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
    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作為一個十足的吃貨,大家對於美食的追求是越來越高,而且我國地大物博,很多美食也都可以做的,特別新穎,口味奇葩,不管是我國本土的還是外來的美食,都讓我們吃得特別過癮,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小龍蝦入侵中國,失敗後又來新物種,古巴直呼中國廚師求吃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這一次,換我國被入侵物種「吃」了?
    導讀:在野生植物中,有一類植物是比較特殊的,它們雖然具有一定的價值,危害卻極大,不管是對農作物的生長還是其他植物的。比如構樹、菟絲子等,這類野生植物要麼適應性和繁殖力極強,要麼就是靠寄生其他植物為生,當然它們與外來入侵物種相比的話,無疑顯得「可愛」多了。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似乎很少看到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的新聞。有人說,這是因為即使有外來物種進來了,也會被中國的吃貨們吃成絕戶。可不是麼?這幾年來,一旦風聞哪個國家有動物泛濫成災,一些中國網友就恨不得馬上飛過去大吃一頓,幫助他們吃光入侵物種。要知道,在我國很多地方,天牛幼蟲就是一道頂級的美味佳餚!
  • 盤點那些入侵失敗的物種,第一名最可憐,差點被吃到滅絕
    眾所周知羅非是一種入侵物種,原產地是非洲,我看網上很多文章說羅非是個入侵失敗的物種,但實際上我覺得它並不算失敗。像很多地區羅非已經泛濫到在家門口的小河溝裡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而釣魚人想釣一些其他本土魚種都深受羅非幹擾,我不明白它怎麼就入侵失敗了。
  • 生物入侵知多少?我國每年因入侵物種損失1200億
    然而,我國對於生物入侵的現狀並不完全了解,相關控制方法也並不健全。我們熟悉的福壽螺、小龍蝦等生物,都曾因生物入侵帶來威脅。  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對各種環境有較強的忍耐力、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能迅速產生大量後代。它們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建立優良種群,從而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就可能給本地生態系統平衡帶來巨大衝擊。  什麼是生物入侵,它有哪些危害?是怎樣形成的?
  • 美味多汁的大閘蟹居然是入侵物種?
    近日,據西班牙《歐華報》綜合當地媒體報導,西班牙自然保護委員會和警方聯手,對一家華人倉庫進行突查,收繳了80公斤大閘蟹,指控華人「物種入侵」。看到這個信息,估計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什麼,大閘蟹居然是入侵物種?肉質肥美的大閘蟹,中國的桌上美味佳餚,居然是入侵物種之一。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物種入侵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物種入侵」。   物種入侵   物種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範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
  • 珠江水葫蘆成災 外來物種入侵致年損失千億(圖)
    彭少麟指出,由於現在人工飼料在養豬業的使用變得普遍,水葫蘆所含的植物蛋白太少,所以也就慢慢不再被打撈使用,「再加上水葫蘆不是『土著』植物,沒有經歷當地生態長期物種進化的過程,缺少天敵,而且繁殖能力旺盛,因此就泛濫成災」。目前在遼寧南部、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蹤影。
  • 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連吃貨都拿它沒辦法
    中國吃貨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沒有他們不敢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像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讓外國人困擾不已,但是當小龍蝦到了中國後,就被吃貨們三下五除二給解決掉了,完全解決了外國人的難題。但是這一次,中國吃貨也遇到了難題,國外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吃貨們已經拿它沒有辦法了。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