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換我國被入侵物種「吃」了?

2021-01-21 農本紀

導讀:在野生植物中,有一類植物是比較特殊的,它們雖然具有一定的價值,危害卻極大,不管是對農作物的生長還是其他植物的。比如構樹、菟絲子等,這類野生植物要麼適應性和繁殖力極強,要麼就是靠寄生其他植物為生,當然它們與外來入侵物種相比的話,無疑顯得「可愛」多了。很多外來入侵物種都是沒有價值的,就比如一種叫做「薇甘菊」的植物,讓人們十分痛恨卻無可奈何。

一聽薇甘菊這個名字,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以為是屬於菊花一類的植物,畢竟我國就有甘菊這種極富藥用價值的農作物,但實際上不是。薇甘菊是菊科多年生灌木狀攀緣藤本植物,民間的叫法為 「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原產自南美洲和中美洲。薇甘菊和我國的其它外來入侵物種不同,它並不是我們主動引進的,而是其他地區的人帶過來的,至於是誰至今未知。根據資料記載,薇甘菊在1919年作為雜草在我國的香港地區出現,1984年在深圳也發現了,2008年以後,它已經廣泛地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部分南方農村地區。據了解,薇甘菊已經在全球泛濫成災了,被列入了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以及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薇甘菊的繁衍周期極短,15天就可以進行第二輪地傳播,而它的繁衍量也很大,據資料記載只要有1平方米的面積,薇甘菊就可開出超過50萬朵的小花,在這種情況才所產生的種子高達百萬粒。薇甘菊莖上的節點可以進行無性繁殖,進而生出跟來。據了解薇甘菊莖上的一個節,一天就能夠長出20釐米左右,而一個節一年中分出來的所有節,生長總長度為1007米,如果算上其他節的話,一株薇甘菊一年就可以生長几千米長。薇甘菊不僅會將根伸入土壤中汲取營養,還會攀援纏繞在其他植物身上,重壓在其它植物的冠層頂部,阻礙植物的光合作用,簡直就像是在「謀殺」其它植物!

目前我國的南方地區深受薇甘菊的侵害,主要危及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各類果樹、農作物,至今仍沒有消除它的可行辦法。這一次,換我國被入侵物種「吃」了嗎

本文由「農本紀」傳作,從農本不易,與爾比肩立

相關焦點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入侵我國最失敗的4個物種,被稱最危險外來物種,快要被吃到絕種
    而在早前,我國公認的入侵物種,就達到了500多種,而造成嚴重危害的就打到了100多種。我們就拿薇甘菊來說吧,這種生物曾經入侵我國廣東的珠江三角洲,繁殖的速度非常快,是我國第一批入侵的物種之一,知道現在,它還非常的讓人頭疼,因為這種生物可不是什麼「溫柔」的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這幾種來勢兇猛,卻成了入侵失敗者
    伴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交通運輸越來越便捷之後,人口的流通越來越頻繁,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外來物種入侵。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一些物種被人類從自己的生存地帶走,去往一個新的地方,然後入侵到當地的生態系統之中,對當地的物種和生態環境都構成極大的威脅。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物種入侵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以前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一般都是依靠自然媒介,但現在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這些外來物種逐漸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別的地區。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針對上述公眾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入侵物種」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亞的穴兔、我國的福壽螺、德國的大閘蟹、英國的小龍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種。尤其是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儘管澳大利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滅殺穴兔,但是穴兔的數量依然維持在100億隻左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到底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美國遭物種入侵,連水泥都吃,我國人也沒辦法,但在非洲活不下去
    在全球化時代到來之後,因為國與國之間要進行密切的交流,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在頻繁的發生,就比如在我們中國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小龍蝦,就是一種入侵我國的物種,不過最後還是被我國的吃貨大軍輕鬆解決了。而這次我們要講的是美國的一種入侵物種,連水泥都吃我們國人看見也沒辦法,這種物種就是非洲的大蝸牛,因為在美國是入侵物種,所以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方面非洲大蝸牛都是極強的。值得一提的還有這種蝸牛的吃飯能力,可以說根本就不挑食,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林木都可以是食物,有時候甚至就連水泥都吃,而美國人面對這樣的入侵物種也是束手無策。
  • 生物入侵知多少?我國每年因入侵物種損失1200億
    然而,我國對於生物入侵的現狀並不完全了解,相關控制方法也並不健全。我們熟悉的福壽螺、小龍蝦等生物,都曾因生物入侵帶來威脅。  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對各種環境有較強的忍耐力、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能迅速產生大量後代。它們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建立優良種群,從而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就可能給本地生態系統平衡帶來巨大衝擊。  什麼是生物入侵,它有哪些危害?是怎樣形成的?
  •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將加大
    近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在廣西舉辦了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圍繞農業主要外來入侵植物危害識別與防治技術、外來物種入侵形勢與對策分析、中國主要外來入侵生物動態分布與資源庫建設及科學管理等專題開展培訓,並印發了前期遴選形成的《農業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典型技術和模式》。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但要是有其它的物種被引入進來,可能就會導致生物鏈體系的破壞,甚至會有一些物種因此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這樣的例子在現在看來,確實有不少,有時候給人們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它就有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福壽螺、巴西龜危害不容忽視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南方遍地福壽螺卵觸目驚心
    由於小龍蝦、羅非魚等物種的存在,國內許多人對入侵物種有莫名的輕視。實際上,多數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的破壞性巨大。據最新數據,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6月2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稱,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此入侵物種給我國帶來了「福」,卻被日本人當作肥料,真暴殮天物
    作為入侵物種,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相對於本土物種來說,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缺乏天敵。「成功入侵」對於它們來說就如家常便飯,少有入侵失敗的例子。如果不加以控制,「泛濫成災」也是它們極易做到的事情。所以,對於入侵物種,人們一般都是諱莫如深。
  • 我國最「放肆」入侵物種,走進了家庭當寵物,吃貨也對它視而不見
    國與國之間在進行不斷的貿易和交流的同時,各種外來入侵物種現在也呈現著全球化的蔓延趨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類外來物種因為具備著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一度讓各國十分的煩惱。而我們國家本身就因為地大物博的原因,再加上頻繁的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合作,導致了我們中國是一個深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世界上100多種最嚴重的入侵物種,其中我們中國就佔了一半以上,這讓我們十分的苦惱。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30%的魚類因此瀕危
    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6月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物種——小龍蝦。小龍蝦竟也是外來物種?說起來,中國的小龍蝦是從日本傳入我國的。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生態平衡已受威脅,這些危機鮮有人知
    我國已經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根據《環球網》6月2日報導,生態環境部於北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中,發布了《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其中提到,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在這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中,發現有71種外來入侵物種對自然生態環境已造成或存在潛在威脅,已經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而從我國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調查中,存在215種外來入侵物種,也就是說,這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經進入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其中有41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
  • 超半數最具威脅物種入侵我國—新聞—科學網
    今年前8個月廣東旅檢口岸查獲違規攜帶物4.3萬批次 珠江上水葫蘆阻塞航道、吳川紅火蟻咬傷村民、海南被椰心葉甲危害過的椰子樹就像被火燒過一樣慘烈……造成這些觸目驚心現象的罪魁禍首有個共同的名字——外來入侵生物。 據統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