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在大洋上生活的150天

2021-01-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夏彩雲】過去的一年裡我有將近150天生活在海上,跟隨遠望號船隊一起斷網斷通訊乘風破浪走遍了中國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總航程累計近5萬海裡。因為疫情,這段特殊海上生活的記憶尤為刻骨銘心。

首次出航感受26年船齡老船的艱苦

遠望號船隊包括7艘航天遠洋測量船和2艘火箭運輸船。眾所周知,海洋佔地球表面71%的面積,從陸地發射升空的太空飛行器必然會經過海洋,這遠遠超出國家陸地測控站的範圍,因此遠洋測量船成為中國航天任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記者,我首次出海是2019年12月1日跟隨我國第二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船,它於1994年下水1995年底投入使用,船長180米、滿載排水量1.7萬噸、吃水深度8米。船上住艙狹小,通常為4-6人間,大部分船員需要在船內的大澡堂洗漱。據船員介紹,有時因任務需要,隨船出海人員多,住艙嚴重飽和,大家會在活動室打地鋪。近年來,我國航天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已進入高密度發射常態化階段,因此遠望號船隊每次出航都有將近45天。從母港帶出去的生活用水很快就會耗光,遠望3號船在有動力航行期間會淨化海水,這些淡化後的海水通常用來洗漱。當航程過半開始用淨化水洗澡時,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區別,被水淋過的身上永遠滑溜溜的,就像剛塗上沐浴露。對於長發的女生這種煩惱會更多,頭髮似乎永遠衝不乾淨。

遠望3號船於2020年1月20日返航,斷網出海執行任務的我終於結束了「海上衝浪」,重返「網上衝浪」。剛靠岸時,大家還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只想著終於趕上節前回到陸地同家人一起過春節。然而2020年1月22日武漢「封城」,所有船員被緊急召回進入隔離。

在遠望號火箭運輸船上守著火箭過春節

2020年1月23日下午我登上停靠在天津港的遠望21號船,遠望21號是我國第一艘新一代運載火箭運輸船,還有一艘同型船遠望22號姊妹船。火箭運輸船建造的初衷是因為傳統的幾大發射場酒泉、太原和西昌都需要面臨陸路運輸的隧道問題,隧道直徑決定了允許通過的火箭最大殼體直徑。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投入使用,經由海運從天津到海南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2020年的春節我是在遠望21號船上過的,此時火箭已經裝入船艙,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能夠陪火箭一起過春節,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我是遠望21號船本航次唯一跟外界接觸過的船員,所以大家尤為關注我的每日體溫。有一天鬧了個大烏龍,滿頭大汗的我用電子測溫儀測的體溫達37攝氏度,導致大家一陣緊張,連忙用水銀溫度計再次測量,還好有驚無險。因疫情防控,這個航次不允許船員聚集,大家都躲在自己的房間。

將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通過海上運輸到文昌的港口,接下來運輸船船隊還要繼續在海上生活。船上僅接受了陸地單位提供的口罩等防疫用品,讓他們放到碼頭等人員走遠才放下舷梯,完全消毒後再搬到船上。本航次開始火箭的全部吊裝作業均由本船人員獨自完成,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我的海上生活至此也暫告一段落。

橫跨三大洋,單航程90多天

在經歷半個月的隔離及兩次核酸檢測後,2020年7月11日我來到了遠望6號船,這是我國第二艘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2007年下水,船長222.2米、排水量2.5萬噸,可供400人在船上長期生活和航行。住艙多為2-4人間,擁有獨立衛生間,可供應24小時熱水。相比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這樣的生活已經很好了,聽老船員介紹,第一代船上沒有女船員,船上無法提供24小時熱水。船舶航行到雨區時會減速,通知大家拿著洗髮水走上甲板,脫光衣服淋雨洗澡。在海上,雨水是最乾淨的淡水資源。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樣的生活條件遠遠不夠。聽同船的人介紹,中國第三艘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船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疫情初期出航,在海上航行到5月,因發射任務一推再推,船舶在測控任務海域附近等待差不多大半個月,船上已經沒有了新鮮蔬菜,只好吃速凍食品。船上淡水和馬桶用水開始嚴格限制使用,每天只限三個時段,共3個小時供應。受疫情影響,就近的國外港口不允許中國船隻靠岸補給,遠望7號船一直在錨地邊緣錨泊,無動力狀態下無法進行淨化海水。等待港方通過小拖船運送補給,卻由於天氣惡劣浪湧撲騰而大費周折。

食物短缺的情況同樣影響了遠望6號船,出航時我們就知道冷凍生鮮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因此在國內母港已經將足夠多的冷凍肉類食品放入零下18攝氏度的凍庫,大家做好了無法在國外港口補給冷凍品的準備。出航後一個月,國外疫情嚴重,出於安全考慮,船上決定只在國外港口補給必要的蔬菜,上船後進行消毒焯水熱處理後再食用。對於生吃的水果將不會進行補給。船上先是吃不到一個完整水果,後來是對半切,再後來的標準變成了手指粗細月牙狀可以立住的切片,每人一天一片。

那麼蔬菜呢?哪怕再先進的保鮮技術,面對將近百天的航程依舊會不足。葉片蔬菜脫水相對較早,船上通常採購帶根的綠葉蔬菜,能保存20天左右,也會在出航早期先將他們烹調食用。白菜、土豆、茄子等可以保存兩個月以上。航程時間超過70天後,每天蔬菜限量供應僅兩三種。平淡的海上生活導致航程後半段大家味覺不再靈敏,此時夥食會開始偏油酸鹹辣重口味。西藍花這樣的蔬菜雖然單個密封保存,但儲存時間過長會逐漸發黃變幹,甚至有些異味,經過篩選後跟臭皮蛋進行烹調,別有一番味道。每日進食的蔬菜越來越少,大家的夥食中麵食、肉類佔主角,雖然船上會供應複合維生素泡騰片,但這遠遠不夠,船員陸續出現上火、口腔潰瘍及痔瘡。

執行任務的遠洋航天測量船在海上航行時速度較快,加上航程內跨越緯度大,室外溫差大、氣象情況複雜,通常不建議在室外行走,更不允許拋竿釣魚。任何從船上拋落的東西都會瞬間吸入船底絞成碎片被海水吞噬。長期出海這樣生活雖然單調,經驗豐富的船員卻會自己充實豐富,超長的航程使得船員尤其熱愛運動。遠望6號船的上甲板很寬闊,剛出航在太平洋時風平浪靜,每天下午船員們都會出來跑步,順便看看每日不同的海上日落。不少船員經常會每天跑幾十圈,大量運動助於分散精力。隨著一路南下航行至印度洋,海況變惡劣,單單是普通的行走都變得艱難。隨著船左右搖擺上下起伏,行走時深一腳淺一腳,這樣的環境非常傷膝蓋,船員只能在室內做地面運動。

等到我們圓滿完成各項海上任務,終於可以在10月返航時,臉色蠟黃的船員看到綠色的陸地,眼中重新有了光芒。而此時的中國,已漸漸走出疫情陰霾,一副生龍活虎的模樣。

相關焦點

  • 漂泊信天翁:大洋上的孤獨遊魂
    南半球的初夏,一對漂泊信天翁夫婦在巢內產下了一枚蛋,父母雙方輪流孵化11周後,小信天翁破殼而出,待它長大到足以保護自己,它的父母就會離開輪替一長一短的路線外出覓食,保證小信天翁的食物供應。龐大的身軀5年的時間裡,漂泊信天翁獨自在大洋上遊蕩,捕食、睡覺、飛翔,一天可輕鬆飛行900公裡。六歲,它回到出生的島嶼,沒人知道它是怎麼記住這茫茫大洋上的一個小點的。它不靠磁場,似乎也不能用星星和太陽,這種能力或許是一種刻在基因裡的守望。
  • 疫情下,一條狗的42天|百家故事
    這天是2020年1月21日,我收拾好全部行裝準備回老家鄉下過年,滿懷回家的欣喜,但是卻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那就是寵物狗「小白」的安排。由於老家路遠,無法將它帶回去,所以我決定找一個人在我們回老家期間幫忙來餵養它,於是我按照小白的飯量,去小店裡買了200元的熟雞腿,十幾天應該夠它吃了。
  • 泰國100多隻大象疫情下失業,首都待不住了,徒步150公裡回老家
    據外媒5月7日報導,由於新冠疫情泰國數百萬人失業,其中還包括了大象,由於外來遊客數量減少,商業大象營地和保護區缺乏資金來維持它們的生活,100多隻大象跋涉150公裡回到它們的家。她的團隊提倡將大象安置在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社區中,讓它們與村民一起生活。據悉,薩杜德·塞裡奇維在清邁的湄汪河區擁有四隻大象,他用從夜佔(他妻子的村莊)裡帶來的大象,建立起了自己的大象體驗公園。薩杜德表示:「起初我以為疫情會在一兩個月內恢復正常。但到4月底,我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 大學生競賽知識點:極地大洋
    中山站位於南極圈內普裡茲灣畔,在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 (69°22'24"S,76°22'40"E),建成於1989年2月26日,是在中國第5次南極考察期間,在極地號考察船的支持下建設的。643.南大洋主要有哪些海流?南大洋的海流主要有南極繞極流和南極沿岸流。644.極近岸的表層水總是很冷嗎?
  • 台州大叔背著老伴,戀上小20歲女網友!8天被掏走150萬
    來源標題:台州大叔背著老伴,戀上小20歲女網友!8天被掏走150萬 對浙江台州椒江60歲的李國明(化名)來說,微信是他日常打發寂寥的主要工具。
  • 學姐來了|西雅圖日記——疫情之下的海外生活
    導語:在國內疫情趨於平穩的時候,國外的疫情卻突發猛漲。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令人無法忽視。本期專欄,學姐採訪了居住在美國西雅圖的許白(筆名)老師,通過她的講述,我們可以了解疫情之下當地人的真實生活,此外,還有學姐專欄的科普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 「疫情開始以後,我連續十幾天深夜遛狗」——疫情下昆明寵物飼養者...
    雲上融媒新媒體中心發布2020年1月30日,名為「寵物幫萌星球」的微博帳號爆出:由於某媒體篡改李蘭娟院士採訪原話,改成「貓狗會感染疫情」,造成居民恐慌,目前已出現飼主將自家寵物摔死的情況。疫情之下,人人自危,不少人更是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寵物,他們認為,貓狗也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這讓養寵人的處境變得尷尬了起來。我們採訪了幾位來自昆明的養寵人, 請他們分享疫情之下自己和寵物的故事。1「疫情爆發後,我在家穿上運動鞋遛狗。
  • 高考延期一個月:疫情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但人生不會暫停
    2020年2月27日,距離高考100天;3月31日,距離高考98天——這不是魔幻,是因為今年高考推遲一個月。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 花卉園藝直播開啟疫情下的「雲端生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花卉園藝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  行業展會、研討會紛紛延期舉行,花卉企業難以外出學習和展示;企業員工無法順利返崗、傳統花卉批發市場延期開市,線下花卉門店和生產商憂心忡忡。
  • 「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 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青島6月23日電 題:「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劉詩平、張旭東  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全體科考隊員23日順利返回青島,這標誌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
  • 田軍:我們的徵途是有光的深海|深潛器|蛟龍號|大洋_網易訂閱
    2012年,田軍教授曾在參加 國際大洋綜合鑽探計劃年度會議時向日本女觀察員豪言中國要衝擊萬米,如今預言成真了!  我進入海洋研究領域,源自碩士導師龔一鳴教授的推薦。  進入同濟大學之前,我跟隨張克信教授的團隊在東崑崙山無人區填圖,每天翻山越嶺幾十公裡。1996年和1997年的中國,科研人員的物質生活比較清貧,無人區裡的艱辛讓我產生了換一個學習方向的念頭。
  • 關於做好全縣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開展線上訂購線下配送的通知
    寧晉縣商務局關於做好全縣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開展線上訂購線下配送的通知全縣居民和相關單位:當前
  • 疫情封鎖下的印度生活:畫地為牢、樹上隔離、喝牛尿、練瑜伽……
    3月24日晚間,印度總理莫迪發表電視演講,宣布全境封鎖 21天,要求民眾取消一切社交活動,除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況外一律不要外出。莫迪在電視演講後,發布推特告訴民眾不必恐慌,「重要商品如藥物、食物等仍會照常供應。」但仍有許多民眾不顧夜深,急忙上街採買封城期間所需的食物。
  • 新冠疫情下,一位「老長沙」的生活與感悟
    橫行肆虐蔓延的疫情,迫使人們只能選擇「宅」在了家裡。我寫這篇文章時,抗擊疫情的這場無硝煙的戰爭尚在繼續,此文既不是「紀實文學」,也不是「通訊報導」,而是一位身為老長沙的市民,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籠罩的日子裡,所記敘的有限實情。 2019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我和「另一半」撤下舊掛曆,把鼠年2020年的新掛曆端端正正地掛上。
  • 杭州,疫情下的「外國專家」們|拉菲格·阿扎姆|疫情|杭州|杭州市...
    在此次疫情中,這些外國專家和高層次人才,有的忙籌集抗疫物資,有的忙復工復產,成為疫情下的一道「風景」。一封來自杭州的郵件「錢江友誼使者」在德國搶購口罩2月8日,中國的元宵節。2月2日,阿扎姆收到了胡輝的一封郵件:「親愛的拉菲格,正如你所知道的,中國當前正面對著嚴重的疫情,我們需要大量的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我想拜託你聯繫那些生產這些物資的廠家……」此時,德國醫用口罩也已「一罩難求」,阿扎姆先後聯繫了德國40多家口罩廠商和代理商,都已斷貨。於是,他又發動家人和朋友去線上線下「搶購」,最終搶到了十幾個訂單,共計5000多個口罩。
  • 深海鐵拳,大洋角逐我爭雄
    原標題:深海鐵拳,大洋角逐我爭雄 月光皎潔,海軍372潛艇抖落一身海水浮上水面,似一柄長劍寒光四射,又似一隻鐵拳沉靜剛毅。 組建以來,官兵們騎鯨蹈海馳騁大洋。
  • 山東「雲」連線在厄瓜多華人華僑:給大洋彼岸親人送去家鄉溫暖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0日訊 北京時間6月30日上午,厄瓜多時間6月29日晚,山東省與駐厄瓜多大使館聯合舉辦「來自家鄉的問候:山東省與駐厄瓜多中資企業、華人華僑 心手相連 共抗疫情視頻交流會」。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厄瓜多不斷蔓延,厄面臨巨大的疫情防控壓力。截止目前,厄瓜多確診病例已超過5萬例。山東省海爾集團、兗礦集團、招金集團等在內的多家駐厄中資企業、教育機構和當地華人華僑的生產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幫助在厄公民和當地華人華僑解決個人防護等實際困難,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與駐厄大使館共同商定舉辦此次視頻交流會。
  • 疫情下的舊金山「非常假期」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舊金山「非常假期」  中新社舊金山11月30日電 題:疫情下的舊金山「非常假期」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只要結局圓滿,便皆大歡喜!」
  • 泰國大象疫情失業徒步150公裡回家,與殘忍訓練比算是因禍得福吧
    你所認識的大象大抵是這個樣子的:(2016年拍攝於雲南西雙版納野象谷的大象表演)泰國大象疫情失業徒步150公裡回家(上圖是2013年拍攝於長隆大馬戲,亞洲象單腳支撐龐大的身體。感謝亞洲動物基金供圖。)感謝PETA亞洲善待動物組織供圖)(逼小象屈服的繩索和象鉤,拍於雲南西雙版納野象谷)(這是一頭來自野外的非洲象,現生活在太原動物園,遙遠的家鄉和親人只能在日漸模糊的回憶中)編輯(腳鐐以及病變的腳趾,如果你細心,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象的耳朵後面與大腿上滿滿的都是象鉤插出來的
  • 一場疫情,有多少線下消費場景「移民」線上
    具體而言,為期7天的唱吧Live House「摩登OK!」專場將於每晚7點半在唱吧APP開啟直播,每晚推出3至4組藝人,每組藝人在線演出30分鐘,摩登天空旗下的重塑雕像的權利、滿舒克、馬頔、阿肆、堯十三、彭坦&春曉等音樂人均將登陸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