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城市經濟競爭力榜 臺北第7臺中潛力被看好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日報社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以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2大指標,評估海峽兩岸四地291城,深圳、香港、上海是綜合競技利前3,臺北該項排第7;可持續競爭力,即長期可以相對其他城市維持發展優勢,臺北僅次香港、深圳,名列第3。

    綜合經濟競爭力前3名已經連5年陣容不變,前10名依序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臺灣其他城市,高雄、臺中、新竹、臺南也在前50名內,分別名列第23、31、37、41名。整體而言,大陸北方城市有6成排名下降,南方城市有83%排名上升。

    相較於反映現況的綜合競爭力,評量長期優勢的可持續競爭力上,香港力壓深圳奪榜首,臺北也優於上海、北京。臺灣城市中僅次臺北者是臺中,名列第12,高雄、臺南、新竹分別是第18、27、50名,除新竹外,都出現遠優於綜合競爭力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南強北弱也存在,61.54%北方城市排名下滑,南方城市排名下滑則是36.02%,南方城市不僅經濟現況,連發展前景也較北方好。

    2大指標之外還有多個分向指針,經商硬體環境前5是上海、香港、天津、深圳、臺北;經商軟體環境前5是北京、香港、上海、臺北、杭州;衡量包括人才量、融資是否便利的當地要素競爭力前5是深圳、上海、北京、香港、廣州,臺北第6

    臺灣城市在生活環境、社會包容競爭力上表現最佳,生活環境前5名是臺北、香港、臺南、高雄、臺中,新竹也名列第8;社會包容前5名是臺北、臺南、臺中、西安、高雄,新竹也名列第12。衡量與國際連動的全球聯繫排名是臺灣城市較大弱點,此項前5分別是上海、香港、北京、廣州、深圳,臺北只排第12,高雄、新竹、臺南分居第33、40、49位。

 

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三大城市臺中,這城市建設看起來不錯,有一種很發達的樣子
    臺灣曾經是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很多人都想去臺灣看看,大概去臺北、高雄等大城市,其他臺中、臺南、新北相對較少,臺中是臺灣第三大城市,被稱為第二大城市,因為人口超過了高雄,不管怎樣,城市的大小都會根據城市建設區來計算。
  • 全球餐飲動態:臺北臺中米其林2020出爐
    撰文:Juliette Zhu 感謝Peray Hsiao提供臺北臺中米其林現場照片 1 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發布
  • 臺中廈門關係密切 續做兩岸交流先行城市
    胡志強說,非常歡迎陳炳發一行到臺中。他說,臺中廈門兩地關係密切,大家都用閩南話「話仙」,都愛聽「歌仔戲」,都愛唱「愛拼才會贏」,他本人去得最多次的大陸城市也是廈門。胡志強說,臺中和廈門是好朋友,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非常密切,兩岸三通後,廈門對臺中更具意義。  陳炳發向胡志強市長轉達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和市長劉賜貴對他的問候。
  • 臺中市長胡志強:體驗臺灣生活 臺中是首選
    2010年底,原臺中市與臺中縣合併為大臺中市,轄區面積2214平方公裡,人口2646萬,作為臺灣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顯。主掌這個「中部中心」的,是先前已擔任兩屆原臺中市長的胡志強。他日前在臺中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專訪,就臺中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區域經濟整合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做好市政、提高競爭力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臺灣這座城市城建很不錯,跟臺北高雄相比毫不遜色,你知道是哪嗎
    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很多人喜歡去臺灣看看,但大都是去臺北、高雄這些大城市,其他臺中、臺南、新北就比較少去了。臺中是臺灣第三大城市,又有人說是第二大城市,因為它的人口超過高雄了,不管怎麼樣,我認為城市大小是按城市建成區來算的,臺中還是不如高雄大。
  • 臺中首條地鐵將通車 遊客贊:超越臺北 好有城市感
    華夏經緯網11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中地鐵綠線在本月16日進行1個月的試營運,開放民眾試乘,隨即將在12月19日正式通車。在首日就傳出總運量達7萬5435人次的好消息,反映出市民熱烈搶先體驗。近日一位網友到臺中遊玩後,從各面向都給予好評,更直呼「好有城市感」,臺中似乎快要超越臺北了。
  • 臺媒評臺灣各縣市生育競爭力 宜蘭臺中彰化表現佳
    臺灣康健雜誌最近評比臺灣各縣市的「生育競爭力」,其中宜蘭縣、臺中市和彰化縣整體表現最佳,最不利於生養小孩的縣市則是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和高雄市。至於年底選戰激烈的「五都」,只有臺中市表現較佳。  臺灣康健雜誌最近從「兒童照顧」、「生育保健」、「經濟支持」、「育兒環境」等四大面向替各縣市評分,抽樣調查超過1.3萬位民眾。結果發現,從「兒童照顧」來看,臺中市的託育服務做的最好。
  • 臺北內湖線即將通車 兩岸一日生活圈更便捷(圖)
    臺北內湖線即將通車 兩岸一日生活圈更便捷(圖) 2009年07月01日 11:0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福建平潭打造對臺交流主通道 實現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
    繼1月20日臺灣高雄至福建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首航成功後,再次裝載著高雄農漁產品的「臺北快輪」經過9個小時航程,於2月24日8時抵達平潭,這標誌著高雄到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進入常態化運營。  由此,平潭實現了平潭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
  • 『聚焦』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
    (雙城論壇)7月22日上午10時在臺北晶華酒店登場。臺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市長龔正以視訊連線,先後發表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       此次論壇主題為「城市防疫交流與經濟發展」。在主要論壇結束後,4個分論壇也會緊接在上午11時展開,四個主題分別為衛生醫療、產業經濟、智慧交通、區域治理等。
  • 大猜想:福州直達臺北海上高速公路,泉州到臺中,廈門到臺南
    之前,中國有9個中心城市,他們輻射並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關中平原經濟區,他們是中國最發達、最具活力和最具潛力的地區。福州一直在努力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作為福建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也是城市的樞紐。
  • 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發布,粵菜餐廳又是唯一三星
    近日,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連同必比登推介,共有臺北 170 個店家、以及臺中 56 個店家入選。 其中,位於臺北的粵菜餐廳「頤宮」保持了三星的榮譽。下面,就來看看今年臺北臺中的雙城米其林指南吧~2018 年《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臺北版(和廣州同年),到這次第 3 年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把臺中也包括了進來(類似香港、澳門的米其林指南)——進一步擴大了評選範圍,也是這次頒布活動安排在臺中舉行的原因。
  • 「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舉行
    「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舉行 時間:2020-07-23 15: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7月22日電(記者楊愷 潘清)以「城市防疫 智慧經濟」為主題的「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22日通過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
  • 臺灣最宜居的城市:臺中蟬聯第一 桃園市墊底
    「新臺灣國策智庫」昨天公布民調,臺中市連續兩年在「宜居城市」中排名第一,逾8成臺中市民認為臺中是「六都」中最宜居的城市,市民光榮感也最高,宜居城市排名第2的是臺北市,桃園市則在「六都」中墊底。據報導,「新臺灣國策智庫」昨天公布「六都市長就任兩周年施政滿意度」調查,凱達格蘭基金會董事長高志鵬表示,在「六都」民眾整體心目中的「宜居城市」近兩年內並無太大變化,有21.7%民眾認為臺中為最佳宜居城市,臺北市16.9%、高雄市15.2%、新北市14.9%、臺南13.7%、桃園以9.6%墊後。
  • 上海臺北之後,廈門高雄能否上演「雙城會」?
    12月20日,「2018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在臺北舉行,備受兩岸關注。臺灣「九合一」選舉後,絕大多數國民黨當選縣市長都表態,願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強兩岸交流。臺灣學者陳育霖、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等人日前建議,高雄廈門可辦「雙城論壇」。
  • 臺灣省No.1城市臺北,比不了新一線,二線城市能排第幾?
    我國臺灣自上世紀60年代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逐漸轉變經濟模式,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到上世紀90年代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在IT、半導體、電子工業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我國臺灣省也被世界經濟組織認定為經濟發達地區。
  • 山東省經濟合作交流團到臺北、臺中、高雄參訪
    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等與山東省經濟合作交流團合影。(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臺北訊 6月23日至25日,山東省委常委、副省長於曉明率山東省經濟合作交流團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地,實地考察汽車電子、漁業、環保產業和社區等,就推動魯臺經濟、文化合作與臺灣各界人士深入座談交流。
  • 第十四屆海圖會臺北登場 打造兩岸出版交流盛會
    新華社臺北8月17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書香兩岸,情系中華」,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圖會」)臺北主會場17日正式開展。海峽兩岸約300家出版社、版權機構和圖書館參與這場兩岸圖書交流嘉年華。  本屆海圖會臺北主會場面積達8000平方米,設立大陸圖書展銷區、臺灣圖書展銷區、湖北主賓省展區等主題展區。
  • 10月30日 梁國揚:兩岸產業合作亟待加強 兩岸珍貴銀行文物匯聚臺北
    兩岸交流   田承忠:文化、經濟聯袂並行 推動鄂臺交流合作   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表示,近些年來,湖北緊緊圍繞中央對臺工作大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推動鄂臺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全省各項對臺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更呈現良好成長勢頭。
  • 臺北市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42綜合實力與北上廣深香港並列一線城市
    臺北市總面積271.8平方公裡,雖然人口只有275萬人,但是卻是臺灣第一大城市,。2019年臺北地區生產總值5412.65億元人民幣,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42位,人均GDP19.682萬元人民幣。臺灣第一城市臺北市一個不到三百萬人口城市,經濟總量也僅有5000多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