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童心未泯的簡單快樂

2021-01-08 草木衛央

文/草木衛央

我們總說,越長大越孤單,越成熟越不安。但我們卻時常忘了,從出生那刻起的初心,活著,這回事,本來是如此單純。人生至誠、至簡莫過於純真。

最近讀《緣緣堂隨筆》,因豐老的故鄉石門灣,也是我家鄉,所以讀著那些日常平和的文字,會倍感親切與溫暖。書中的漫畫更是溫馨無比,仿佛時光一下子穿越到小時候的美好場景。

我不僅喜歡他的漫畫,也愛他的文字。喜歡他有趣、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學,願做一個與世無爭、無所不愛的人,擁有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般的心。

01 愛孩子,就是愛自己

每一個大人也曾都是小孩,在《給我的孩子們》的信中,豐子愷這樣寫道:「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悲哀的事啊!」

在他眼中,孩子們的傻氣、率真、自然、熱情是何等可貴,但一不留神,蹣跚學步的孩子就長成大人模樣,他痴心要為他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畫冊上,所以用一支筆描繪出孩子們童真世界的純淨爛漫。

在他的兒童漫畫作品中,我們仿佛覺得年華倒流,從前的憧憬,童年的遊戲,依然活躍在我們的心中。

我的童年,都在石門灣外婆家度過,兒時的種種記憶,深深地刻在我的印象中無法抹去。

那時我十來歲,提著小籃子跟著外婆割草、挑馬蘭頭。春天採桑養蠶,順手摘桑果吃,吃的滿嘴唇都是褐紫色的。但我永遠也忘不了它,它是我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最溫暖的一束光。夏天晚上滿天星鬥的時候,一邊賞月一邊聽外婆講故事,會想長大了會怎麼樣呢?

穿越30年的時光,外婆不在了,再也吃不到外婆做的菜,也再不能聽到外婆和藹可親的聲音。今天我可以回答當年小姑娘,請你不要長大。

等你看似強大,看似富足、看似擁有一切,你才明白童年的清貧才是人生中最與世無爭的快樂時光。

02 見素抱樸,不忘初心

豐子愷曾說:這個世界不是有錢的人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在豐老那裡,貓兒打架了、看螞蟻搬家、春困的懶腰都可入畫,市井的閒情、孩子們的夢話和窗前的梧桐樹也都可以寫成散文。

熱愛生活的人,並不是簡單地享受主義,而是有一顆去發現生活美意和善意的心。然後把這種美意和善意傳達出去,這也許就是豐老可愛的地方。

在這個愈來愈喧囂的時代,還有幾人能夠回到質樸初心。李健無疑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他安靜地生活,任憑外界浮躁喧囂,他始終寧靜致遠,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除了出新歌出來宣傳之外,每天的時間就是用來練琴、寫歌、看書。他的微博,被粉絲稱為「季更」,他的手機,幾小時才看一次,上《我是歌手》時還拍到用的是「諾基亞老人機」。

他永遠自成一派,做著自己喜愛的音樂,絕不為了流行趨勢而改變,也不為迎合大眾而放棄自己的風格。

他的音樂如他人一般,低調、沉穩,依舊保持熱愛生活的天真。現在,他憑藉著自己的音樂風格,收穫了大批粉絲。

人只要懷抱一顆簡單的人,始終堅守著心中的那一方美好,就能帶給別人溫暖與陽光。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本來應有的樣子,做好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只有保持自己的人格,才能成就自己獨特的姿態。

03 慈悲之心,善感以恩

豐子愷曾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待人處事。

著名的《護生畫集》是豐老和恩師李叔同的巔峰巨作,豐老作畫,李叔同題寫詩文,意在提倡仁愛、勸人戒殺從善,建立人與動物平等的觀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豐老這樣解釋,「護生」實為「護心」,不殺螞蟻不是為了愛惜螞蟻的生命,而是愛護自己的心,不讓自己有殘忍之心。簡單樸素的寥寥數筆卻勾畫出悲憫和仁愛之情。

《孟子·盡心上》中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意思是說:只有當你學會愛親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愛百姓;只有當你能夠仁愛百姓時,才有可能愛惜萬物。

用豐老《不寵無驚過一生》寫的一句話來總結他的藝術人生:「善寬以懷,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業。」胸懷寬闊,懂得感恩,善於搏擊,精於事業,是他豁達、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

讀豐老的文章,樸實、通俗的文字擁有著煙火氣的溫情,傳達著淡然、豁達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理。

當你被現實世界的複雜搞得筋疲力盡的時候,你會明白他說的,「不要因為世界太複雜,而背叛了你的單純。」

看豐老充滿童趣的漫畫,你會莫名感動,原來生活美好無比。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當你越長大覺得迷茫無助找不到意義時,你會明白他說的,「你若愛,生活哪裡都有愛。」

豐老說,要像個大人生存,像個小孩生活。

用一顆簡單的心面對複雜的世界,生活越簡單就越美好。

願我們永葆童真,並樂此不疲地去生活。

草木衛央,熱愛生活和文字,希望以真誠樸素的心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魯迅的弟弟對豐子愷有那麼多的偏見?
    #豐子愷#身上有諸多「頭銜」。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漫畫家、音樂家、文學家,豐子愷同時也是一位翻譯家,曾將世界上第一本長篇小說《源氏物語》譯為中文並出版。面對這樣的「功績」,同時代的周作人卻並不認可豐子愷的翻譯文學,甚至對他的畫作也評價極低,形容其畫作是「油滑、膚淺」的。那麼,周作人與豐子愷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他對豐子愷的「惡評」又該被如何解讀?
  • 簡約不簡單的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他不僅是中國漫畫藝術的開山大師,而且多年從事藝術教育,獻身美育的實踐,他強調師法自然,重視自然美;崇尚藝術創作中形與態的自然,而非矯飾、斧鑿、造作的天然之態;憎惡卑俗的美、病的美,執著追求健全的美。01 強調師法自然,崇尚自然美豐子愷的家鄉在浙江杭嘉湖平原上的石門灣。
  • 六一發朋友圈的暖心句子,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勇敢前行如戰士!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六一發朋友圈的暖心句子,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勇敢前行如戰士!一、不管發生什麼,都不要放棄,堅持走下去,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風景。六一到了,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勇敢前行如戰士!六一兒童節快樂!二、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未來的幸運都是過往努力的積攢。六一到了,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勇敢前行如戰士!六一兒童節快樂!
  • 人生若覺不快樂,願君讀讀豐子愷
    今天——2018年11月9日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正是讀書時》邀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曹煊一誦讀豐子愷的《秋》,循著他的作品發現這個世界本真的美好。誦讀文本秋 節選自從我的年齡告了立秋以後,兩年來的心境完全轉了一個方向,也變成秋天了。然而情形與前不同:並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與焦灼。
  • 豐子愷:做人若像豐子愷,生活哪裡都可愛
    >今天詩詞君精選了他的漫畫作品帶你領略這位可愛老頭眼中的可愛生活小孩擅長模仿大人,比如拿了父親的呢帽,母親的紅包袱布,裝扮一番,就拜天地入新房。豐子愷住得靠近火車站,孩子們耳濡目染,有時把椅子當買票的窗口,小紙當票,積木做火車。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方式,笨拙的模仿裡,卻有一種天真和自然。
  • 豐子愷的交友之道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豐子愷的交友之道是什麼?豐子愷,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 豐子愷漫畫展在京展出百餘原作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童聲合唱聲中,「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覽昨天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首膾炙人口的《送別》,就出自九十多年前豐子愷整理出版的歌曲集。豐子愷生於清末,逝世於上世紀70年代,是中國現代文化藝術史上傑出的大家。
  • 豐子愷如何評價印象畫派?
    [摘要]比起技術的革新,豐子愷更關懷「生命的真實」,他稱讚後期印象派是西洋畫界中的最大革命,因為這一畫派「開始注意畫家的主觀的內心的表現了」。豐子愷評價塞尚「偉大的藝術透感著這真的實在。」該書圖文並茂、裝幀精美,以豐子愷的講話解析名畫的內涵,以名畫佐證豐子愷的思想,可謂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豐子愷的作品素來簡練清晰,這在本書中亦充分體現。印象派可細分為印象派、新印象派(點描派)和後期印象派。豐子愷細縷分析,由時代背景入手,闡釋文化思潮的變化,而後具體介紹流派的產生與發展,重點論述幾位代表性畫家及其作品,既突出畫派本身的共性特徵,又著重刻畫畫家本身的個性特點。
  • 遇見豐子愷那樣有趣的靈魂
    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有一集嘉賓是豐子愷先生的外孫宋菲君。宋菲君中學時對天文感興趣,用幾塊放大鏡製作了一個望遠鏡,豐子愷也很支持,還給他畫過「自製望遠鏡,天空望火星,仔細看清楚,他年去旅行」的漫畫。豐子愷的很多漫畫是以家裡的孩子為模特的,記錄兒孫一點一滴的趣事,留住了他們的童年記憶。  豐子愷有一句名言:「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 浙江桐鄉豐子愷藝術中心向全國徵集豐子愷作品
    「豐子愷是令人敬仰的藝術大師,作為桐鄉人,將他的作品捐贈出來,有利於對豐子愷先生的研究,也是對豐子愷藝術成就和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12月30日,繼豐羽先生決定將收藏的520件豐子愷先生書畫作品、書信等文物存放於建成後的豐子愷藝術中心之後,浙江省桐鄉市民張金榮也選擇把自己收藏的《豐子愷致遜齋書信》捐贈出來。
  • 大家知道豐子愷是什麼家嗎?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說豐子愷是畫家是有所依據的,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在上學期間,跟隨老師李叔同一直專心研究,畫技也慢慢的成熟起來,在1926年就已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漫畫作品《豐子愷漫畫》。豐子愷的作品雖然一眼看上去很是簡單,但是細細品味之下,就會發現裡面深層次的東西。尤其是以兒童為題材的漫畫,生動形象,細緻入微,讓人看了忍不住感嘆畫技的高超和意境的深遠。
  • 近現代著名連環畫人物畫家豐子愷,精品國畫作品欣賞!
    豐子愷是我國現代著名連環畫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漫畫家,豐子愷,豐潤,又名仁、仍,字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曾任上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等。下面我們來欣賞豐子愷作品。
  • 豐子愷作品的市場走向
    豐子愷的漫畫取法民初曾衍東(七道人),兼受日本畫家竹六夢二影響,單線平塗,用筆流暢,線條簡練,民間色彩濃。特別的是,豐子愷的作品大都不畫出臉上五官的表情,而是讓看畫的人自己推想,引人思索,這成為了豐子愷人物畫的一大特色。豐早期漫畫多暴露舊社會黑暗,針砭時弊,入木三分。後期常作古詩新畫,既幽默,又富哲理。葉聖陶講:「他的畫,古今都沒有,很新。
  • 用簡單的心境,過簡單的生活,享受簡單的快樂
    這樣一種簡單純粹的生活,是不少人的心之所向。用簡單的心境,過簡單的生活,人生更容易快樂。人越簡單純粹,越快樂。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過得簡單,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1把精力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事情就會變簡單。正如當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得過的中國乃至世界的頂級獎項、榮譽數不勝數,但他更願意稱自己是農民。
  • 爺爺說:最喜歡豐子愷的處世格言,簡單的幾句話,都說到心坎上了
    文/芨芨草在一次喝茶時,看到爺爺正在看一本關於豐子愷的書,話題自然就從這位大師延伸開來。「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作家、書法家和翻譯家,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這些我都很熟悉,但爺爺卻從豐子愷的做人做事看出了端倪。
  • 豐子愷|以悲憫仁愛之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他不知道,一代大家就在這天呱呱墜地——豐子愷,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  說起豐子愷,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正處於一個變化轉型的時期。許多先賢在文學、藝術乃至宗教等領域裡有開山之功,湧現出的一批璀璨生輝的大師。豐子愷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認識豐子愷,是從他的漫畫開始。
  • 豐子愷——中國漫畫的鼻祖
    豐子愷是公認的中國「漫畫之父」,正是因為他在1925年發表的「子愷漫畫」,讓「漫畫」這個詞開始被中國大眾接受和使用。但他的作品既沒有諷刺,也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幽默,與今天我們認為的漫畫相隔甚遠。因此,他的創作被視為是一種「異類」。豐子愷出生在1898年的浙江嘉興,原名豐潤。
  • 豐子愷漫畫作品之一
      他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科的舉人  他的師傅是弘一法師  他是從小小石門灣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他是中國現代漫畫的開端  他,就是豐子愷     豐子愷(1898-1975),字仁,號子愷,浙江崇德人。
  • 「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解讀」主題講座在成都畫院開講
    你想聽豐子愷與漫畫之間的故事嗎,你知道豐子愷與四川又有著怎樣的情緣呢?11月22日下午,由《心語——豐子愷漫畫解讀》一書的作者,原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主任、研究館員趙幼強主講的「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解讀」在成都畫院開講。主講人趙幼強「豐子愷的作品看起來好像非常簡單,又是非常容易理解,但是當你深挖他的內涵,他的背景時,你們是無法想像所體現出的價值有多大的。
  • 豐子愷:萬般滋味,皆是生活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簡單甚好。這是民國畫家豐子愷的人生哲學。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俞平伯曾評價豐子愷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今天,讓我們再次觀其畫,聽其語,感受豐子愷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