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60歲兒子為89歲母親畫了一幅畫 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2020-12-05 浙江新聞

  前天,杜應徵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幅畫。畫上是一位老太太,花白的頭髮、密密的皺紋、唇邊有一顆痣,嘴角緊緊抿著……畫得十分細緻。

杜應徵畫的母親 由受訪者提供

  但如果仔細看,會發現畫中人的眼神呆呆的,不笑,也沒有任何表情。

  這幅畫是杜應徵畫的,而他的「模特」正是自己患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的母親。

  這幅畫和杜應徵的其他很多作品一樣,都在深夜完成。

  每到凌晨,他89歲的老母親都會坐在床上,不睡覺。而這時,杜應徵只能坐在旁邊陪著。為了打發時間,他拿出紙筆顏料,開始畫畫寫字,直到老太太睡著,他才能休息。

  這種陪伴很折磨人。整夜不睡、晝夜顛倒、到處亂走、不停說話、神志不清……老年痴呆症的常見症狀,母親全都有。這時的她就像個不懂事的孩子,身邊一刻都不能離人。

  「很無奈,但還好我喜歡畫畫寫字,還能打發下時間,自娛自樂。」杜應徵說。

  在杜應徵的朋友圈裡,他給母親的畫像配了這樣一段文字:

  歲月帶走了芳華,風韻不再;

  病魔刪除了內存,記憶空白。

  可是我們會陪你到永遠,親愛的老媽!

  因為我們依然記得您給我們的愛!

  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很難

  但我不能拋下她!

  杜應徵今年60歲,住在湖濱街道嶽王路社區的老房子裡。

  走進他家,完全看不出這裡住著一位神志不清的老人,屋內乾淨整潔,收拾得井井有條。杜應徵是家中獨子,夫妻倆和父母在一起住了幾十年。

  客廳靠牆放著一張小床,老太太安詳地坐在那,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臉色也很好。

  另一邊的桌子上,放著杜應徵的字畫和工具箱。每天晚上,杜應徵就是在客廳裡一邊畫畫,一邊陪護老人家,和妻子換班輪值。

杜應徵的畫畫工具 記者 葉怡霖 攝

  最受老年痴呆症折磨的或許不是患者,而是他的家人。

  杜應徵舉了個例子:飾演電影《排球女將》中女主角小鹿純子的日本女星,曾經出過一本書,記錄了她照顧老年痴呆症婆婆20年的經歷。開篇的第一章,描述的就是丈夫因為受不了婆婆發病無理取鬧,差點動手打人的情景,「我太能理解她寫的那個感受了,真的很難受,家裡有一個這樣的病人,三四個人都對付不過來。」

  2011年春節,杜應徵的母親兩次突發腦溢血,之後並不像其他患者慢慢失去記憶,而是「斷崖式」地就有了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出去買東西錢算不清楚了,突然誰也不認識了,大小便不能自理,晚上整夜不睡覺,要起來做飯。」杜應徵說,有時,老太太還會把尿壺往飯碗上倒,經常打人罵人,為她做任何事,她都沒有反應。

  為了照顧媽媽,杜應徵成了半個醫生,對老年痴呆症「了如指掌」,藥分哪幾種類型,什麼時候吃藥,該吃什麼藥,他都搞得清清楚楚。

  退休前曾是工程師的他,還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把一切防護工作都做在了前面:杜家的門沿上,有一個特製的門栓,位置比較高,平時都插著,就怕老太太出門走丟。為了讓媽媽睡得舒服點,杜應徵還專門做了一個可以固定在床上的睡袋,這樣老太太不僅不會摔下來,還可以自由翻身。

  父親年紀也大了,需要人照顧,此時母親又病倒,杜應徵夫妻倆感到手忙腳亂。有一回,夫妻倆正忙著護理老爺子,結果老太太晚上爬起來,在客廳裡摔了一跤,摔壞了腿。因為年紀太大不能動手術,徹底失去了行走能力。現在,老太太洗澡,都需要兩個人合力抱到浴室去。時間長了,杜應徵和妻子的手臂都有不同程度的扭傷,膏藥不離身。

  兩年前,父親去世,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太太:「她這個病,太折磨人了,要是你們照顧不來,就送去養老院吧,我不怪你。」

  現在,杜應徵夫妻倆都六十多歲了,但他們還是決定把媽媽留在身邊。「我媽辛苦了一輩子,到該享福的時候,卻得了這個病,我不能拋下她一個人。」杜應徵說。

  雖然她不記得我了

  但我們還記得她的愛

  說起母親年輕時,杜應徵眼中閃光:「我媽是個才女,我從小就佩服她。」

  老太太出生於1929年,在那個年代,讀過書的女性很少,她讀了四年書,一直都是學校裡第一名,還寫得一手好字。直到老年,還喜歡從書裡摘錄優美的詞句,工工整整地抄成信,寄給朋友。

  在媽媽的影響下,杜應徵也很有文藝細胞,喜歡寫字畫畫。他記得,小時候飯都吃不飽,但媽媽還是會給他買字帖督促他練字,那本字帖他一直保存到現在。

  現在,杜應徵用母親都喜歡的方式陪伴著她:在她身旁寫字、畫畫,最近還玩起了篆刻。

  他畫妻子年輕時的照片,想起媽媽曾偷偷在他面前誇讚兒媳:「她是上天派來的天使!」

  他畫不少關於母愛的瞬間:公交車上抱緊媽媽大腿的小孩、大雨中一手抱娃一手買菜的母親……

  重陽節、母親節,他也都會應景地寫上幾幅字。

  說到照顧母親,杜應徵最感謝的還是自己的妻子朱玉梅,「去年我退休了,才有時間全天照顧老人,以前這麼多年,家裡兩位老人都靠我老婆照顧,真的很感謝她!」

  在別人看來,朱玉梅是難得的好媳婦。跟公婆生活了那麼多年來,從沒跟婆婆紅過臉,退休後還專職在家照顧兩位老人。

  老太太還清醒時,經常說自己福氣好,兒媳婦就像親生女兒。街坊四鄰也都誇朱玉梅,把兩個老人照顧得那麼好。朱玉梅還曾被湖濱街道表彰為「十佳兒女」。

  2011年老太太住院,朱玉梅前前後後盡心照顧了一個多月,醫生都感到驚訝,把科裡的護士們都拉來看:「現在這樣孝順的兒媳婦可不多喲!」

  對朱玉梅來說,現在照顧婆婆,都是為了報答她老人家的愛,「我們性格投緣,關係很好,以前我上夜班回來,媽每次都給我燉好吃的。」

  朱玉梅記得,有一次,老太太像突然想起什麼一樣,跟她說:「你把孩子放我床上我來帶,你好快去補覺。」而這時,孫子已經三十多歲了,老太太不記得了。

  說到這裡,朱玉梅指了指婆婆床頭的一束梔子花:「以前她最愛梔子花,經常買回來悄悄放我床頭。」她擦了擦眼淚,笑了笑:「現在輪到我買給她了。」

  老太太和她的梔子花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看著妻子給母親洗腳,杜應徵感慨萬千:「我記得以前我媽也是這麼給我奶奶洗腳的。」

  兒媳朱玉梅給婆婆洗腳 由受訪者提供

  在杜應徵眼裡,媽媽是個善良忠厚的傳統母親:「她喜歡為別人著想,一直在付出,從不講回報。年輕時認真工作,照顧我,照顧我奶奶,我長大了,她又開始照顧我的孩子。把孫子拉扯大。如果她知道自己現在的病讓我們很累,我想她寧願放棄自己。」

  杜應徵說,除非有一天他自己倒下了,否則一定堅持親自照顧媽媽:「雖然她已經不記得我了,但是我們還記得她的愛,這就夠了。」

  杜應徵陪伴母親 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8歲廈門娃「每天一幅畫」,三年畫了803個故事!
    >等問題放棄了自己設立的目標那麼不妨看看下面這些故事或許能讓你重新燃起鬥志故事1兒子用熱情和毅力兌現「每天一幅畫」的承諾三年畫了803個故事● 講述人: 程江南的父親程皓(廈門隆昌物流有限公司 員工)三年前,也就是兒子五歲讀中班時,我讓他報名學畫畫。
  • 4歲最年輕的藝術家,作品風格酷似梵谷,一幅畫賣2000美元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孩的畫時候,我看到了梵谷畫的影子,色彩濃烈,充滿夢幻色彩,猶如那《星空》,滿滿的童心。當你在不了解這是一個四歲的孩子畫的時候,肯定想了這又是哪個新銳藝術家的作品?這樣一幅畫又得賣多少錢?
  • 我想給天使阿姨畫一幅畫
    五月的陽光,使遠山愈加青翠,蔚藍色的天空透著幾分寧靜,和煦柔軟的風帶有絲絲甜意,讓人心曠神怡。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王春菊和同伴何早琴出現在一座嶄新的農家小院前。推開房門,看見突然出現在眼前的王春菊,正在家畫畫的四歲小嘉傑快樂極了,扔下畫筆,撲入到王春菊的懷中,撒嬌地拉著她向桌子邊走去。「阿姨,看哦,這是我給你畫的畫哦」。潔白的畫紙上,一個穿白大褂的護士和一個小男孩在陽光下大手拉著小手。
  • 藝術故事|「一幅畫和一個民族的命運」
    作者—林達有一件事我們一直想做,就是說出瑪利亞和她的家人的故事,說出猶太人在浩劫中的遭遇。現在,通過掛在牆上的這幅畫,這個故事被說出來了,它還會一遍又一遍地被人講述。這後面,有一個曲折而不尋常的故事。天價油畫的背後《阿德列布洛赫-鮑爾夫人肖像》作於1907年,畫上的婦人叫阿德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奧地利糖業大王費爾迪南布洛赫-鮑爾的妻子。克裡姆特同一時期為阿徳列所作的另一幅肖像畫《阿徳列布洛赫-鮑爾II》以及4幅風景畫,也被富有的費爾迪南所收藏。
  • 77歲老人畫64年素描雪景,作品充滿童話意蘊,背後故事令人感動
    一位77歲老人,從13歲開始學習素描,而且作品的內容也全都是雪景,一畫就是64年,64年來,他畫了超過1000幅以上的巨幅素描雪景,他的每一幅素描都極其細膩逼真,同時充滿了童話意蘊,作品背後的故事也非常令人感動,他的作品後來還被俄羅斯博物館收藏,就連普京看到他的作品都表示十分讚賞。
  • 四歲娃娃在英國上幼兒園,他畫的畫怎麼樣?
    兒子今年四歲,正在英國倫敦一家公立學校讀幼兒園。放學回到家沒事兒,總願意在小白板上畫上兩筆。這是他畫的一幅畫。從兩歲半開始,他在一家慈善機構的幼兒園上學,那所學校當時10-12個學生,每天只上3個小時課,由5-6個老師負責。這是他畫的一幅畫。
  • 快樂地畫到老 ,83歲的兒童畫家何豔榮
    畢業後被分配至東北工作,卻因母親堅決反對而無法成行。恰巧此時,東海電影院由三輪放映升格為頭輪,需海報繪圖師進影院坐班,而哥哥此時已擔任中學美術教師,無法兼顧。於是,在母親支持下,何老師代替哥哥進影院當上了繪圖師,從此走上專業繪畫的道路。從1952年至1966年,何老師一共擔任了14年的海報繪圖師。
  • 5歲女孩為母親畫畫,準確畫出母親腿毛
    國外五歲女童給媽媽畫像的時候把腿毛畫了出來,還是一根一根豎立的樣子。 大部分讀者看到都會覺得場面十分滑稽搞笑,覺得女童在惡搞自己的母親,她的母親則是十分的無奈。 一.為什麼要保護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嬰兒從呱呱墜地睜開眼睛的一開始,就對身邊的一切保持著好奇,正因為這好奇心他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開始學會爬,爬到嬰兒床更遠的地方去觀察身邊的一切,同時也想像著外面的世界,當周圍的事物不能滿足他的時候他學會了走,走到更遠的地方去發現去觸摸去觀察。
  • 一生畫了250幅睡蓮的莫奈,在愛妻去世後,為何甘願為情人養6個娃?
    所以獅子今天就談談王太太客廳擺的那幅《睡蓮》的主人——莫奈先生的情史,以及他的名畫,睡蓮背後的故事。 可那時,模特這個職業很卑微,就和中國以前的戲子一樣,被人瞧不起,莫奈的家人根本不同意,就這樣一耽擱,就是三年。 以至於兩人在舉行婚禮時,莫奈的大兒子「讓 莫奈」都已經3歲了,可是他的父母還是沒有來。
  • 故宮一幅怪畫,畫中猛虎如病貓,放大一看,是它嚇蔫了老虎嗎?
    故宮博物院裡藏著很多稀奇古怪的名畫,其中有一幅非常特別的老虎畫作,很多去過故宮博物院的人,也許都曾看到過這幅奇怪的古畫,為什麼說這幅畫很奇怪呢?因為這幅畫中的老虎看起來簡直太可笑了!
  • 20年前,他踱步來到沙灘,為母親畫下一條魚…如今這條'魚'...
    原標題:20年前,他踱步來到沙灘,為母親畫下一條魚…如今這條'魚',越來越大...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做Jim Denevan。到1995年左右,Jim的母親又患上阿茲海默症,生活難以自理,她漸漸變得誰也不認識,包括親密的兒子Jim.....生活的重重打擊,加上廚房工作的重壓,Jim的心中一股鬱郁的氣憋著....直到一天晚上:'那晚,我來到沙灘,想在那裡散一會兒步。大海的潮水離沙灘很遠,很平靜,我突然想蹲下來,用手指畫一幅沙畫。
  • 6歲男孩畫出父母婚變全程,原聲家庭的傷害,讓很多家長看後淚目
    然而,被很多人點讚量最高的回答是:「會,一定會!」近些年,離婚率的不斷攀升,讓很多的爸爸或者媽媽變成單身父母,讓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家長們你可知道,這對於孩子會有多少的影響?本期話題:6歲男孩畫出父母婚變全程,原聲家庭的傷害,讓很多家長看後淚目。我們都知道,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 母親生日送什麼禮物好,送一幅畫可好?
    送母親生日禮品,國畫葡萄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對於母親來說,子孫滿堂、家庭和諧、幸福美滿,就是她心中最大的願望,而這幅葡萄畫掛在家中寓意年年都有好兆頭,正寓意著多子多福、年年有餘的意義。福壽延年》,來自易從網 牡丹盛開勝似佛手招財,其雍容華貴的姿態,定能給家人帶來福祿永駐,自古牡丹便被賦予「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幸福美滿」的品格,這幅作品中還畫有松、鶴兩種吉祥圖案,增添了「松鶴延年」之意。
  • 9歲女孩一幅畫賣十幾萬,一畫難求!被稱為當代「梵谷」
    最近,網上有個9歲的小女孩火了!因為她的一幅畫賣到十幾萬,售價比李湘女兒王詩齡的畫都要貴!網友紛紛直呼:太優秀了!但真的去瞧了,就會覺得貴的有道理!這夢幻般的夜空,讓人感覺仿佛就置身在星辰之下,感受遙遠的銀河系的神秘。在夾板上輕輕潑灑藍底,再勾勒出緋紅的線條,就變得夢幻了。還有她畫的鎏金的銀河,沙灘、大象和仙女……每一幅都精美絕倫。
  • 68歲泰王太自信,畫3幅「卡通畫」展示才藝,稚嫩手法堪比提幫功
    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受家庭環境影響,也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他文能演奏薩克斯,武能開戰鬥機,個人生活豐富多彩。除此之外,68歲的泰國國王還有一項手藝,讓人始料未及。當地時間8月23日,泰國王室宮廷局在官方網站上將三幅手工畫作贈予社區發展部,鼓勵新農業項目的創建和發展。
  • 齊白石:27歲開始學畫畫,年過半百一幅畫換不來一顆大白菜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別人的生命軌跡你永遠複製不了。有的人26歲還很茫然,40歲勉強維持生活,67歲才買房,83歲還在戀愛生子,90多歲不斷精進畫藝。這個人,就是齊白石。每晚收工後,他就照著畫譜一幅幅勾畫花鳥、人物,樂此不疲。27歲時,阿芝遇上胡沁園老師。胡老師看阿芝畫畫題款缺個別號,而阿芝家位於湘潭白石鋪,就給阿芝取了個別號:白石山人。這就是齊白石名號的由來。自此,阿芝算是真正入了國畫的大門。在胡沁園幫助下,齊白石放下木工生活,為人作肖像養家。
  • 老人畫了一幅畫,賣1塊錢無一人買,送人之後轉手賣3.45億元
    黃賓虹先生雖然可以和齊白石並齊,但是對他有所了解的人並不多,他生於浙江金華,從小就十分聰慧,6歲就能六歲能臨摹家藏沈廷瑞山水冊,十三歲應童子試,名列前茅。二十一歲,補凜貢生,任兩淮鹽運使署錄事。他這一生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涉及較廣,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妥妥的別人家的小孩。一直到晚年之後黃賓虹先生才開始沉迷畫畫,因為喜歡遊山玩水,所以大部分的畫作都是山水畫。
  • 8歲女孩為救瀕危動物,賣畫捐錢,一場拍賣會可捐48萬
    當所有8歲的小孩都在玩樂時,國外一位小女孩卻已經知曉瀕危動物的境況,並用自己的才能為它們發聲。至今,這位與眾不同的小女孩已經為許多保護組織募集了不少的資金,用於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而她的方法便是畫畫。今年已經12歲的Bria Shay Neff在8歲的時候就喜歡上了畫畫,而她那繪畫的天賦也在眾人面前展露無疑。
  • 老人73歲開始學畫 81歲開畫展(圖)
    那年,長春息園為革命軍人開闢軍魂園藝術墓專區,卞大耀是第一位把骨灰安葬在這裡的英雄。  王懷秀老人告訴記者,為了照顧因革命一身病痛的丈夫,她一直沒有機會學習繪畫。丈夫去世後,她感覺很孤獨,開始到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參加一些活動,接觸到了一些學習工筆畫的老幹部,於是今年81歲的她從73歲開始學習工筆畫,至今已經開過兩次畫展。這次展出的幾十幅作品要一直展到9月3日。
  • 5歲女孩為母親畫畫,準確畫出母親腿毛,媽媽表示很無奈
    國外五歲女童給媽媽畫像的時候把腿毛畫了出來,還是一根一根豎立的樣子。大部分讀者看到都會覺得場面十分滑稽搞笑,覺得女童在惡搞自己的母親,她的母親則是十分的無奈。一.為什麼要保護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嬰兒從呱呱墜地睜開眼睛的一開始,就對身邊的一切保持著好奇,正因為這好奇心他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開始學會爬,爬到嬰兒床更遠的地方去觀察身邊的一切,同時也想像著外面的世界,當周圍的事物不能滿足他的時候他學會了走,走到更遠的地方去發現去觸摸去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