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走向了你,暮色千裡皆是我的回禮。
將午未午時候的陽光,透過窗射進來,無法辨別那些交織絢爛的色澤。天貓播放著盛夏的果實(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
我樂時就高興地笑,小時候背著夕陽行走在田野的小路上,真像是在另一個世界了。人生和火車一樣在蒼茫間奔馳,原來我以為想留住的,沒有一個停留。我想可能不止是我留不住,眾生都一樣吧,不僅是因為時間最是無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還是個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擱稍一猶豫,他立馬幫你決定故事結局,他會把欠下的對不起,變成還不起,又會把很多的對不起,變成來不及。還因為不敢輕易打擾吧,怕舊人薄情怕自己多情,怕煙花易冷怕人事難分。人生就是這樣冷酷而諷刺啊。
念書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在山的那邊》,文裡是這麼說的「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沒想到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浸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在山的那邊,是海嗎?」可能真的是見慣了山的緣故,我現在不喜歡山,這些年朋友們約我出去玩的話爬山我是最不想去的。驪山泰山翠華山塔雲山之類確實也都爬過了,發現那些山跟我孩提時和少年時所見的山並無兩樣,頂多是加了一些人工修建的道路和棧道,再加了些人文歷史的魅力薰陶,其他的植物呀石頭呀山的形狀啊都基本差不多,所以後來我喜歡水,喜歡湖,喜歡海,喜歡草原,喜歡一切看起來曠遠和浩瀚的風景,唯獨覺得山是將這份豁達給桎梏了。山外的世界也見識了,跟書裡的和年少時自己想像得很不一樣,所以我就更不喜歡山,不偉岸不長情只牢牢地將我們拘住。
於是我一直在想如何在庸常不變的朝九晚五中尋找到人生的樂趣與價值,不在房子車子票子三座大山重壓之下日漸麻木,將年少時的所有夢想拋諸腦後。也許答案就是,每個人只能年輕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鮮的影視劇中那般轟轟烈烈,但至少要給自己一次機會試著推開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哪怕只從門縫中瞭望一眼也好。
生命的一切雖流光溢彩,但聲色犬馬卻不過是人間的一場走馬觀花,我想留下須臾片刻的雋永,我想幹一些瘋狂的事,好比蹦極,跳傘,去麗江火塘,去西藏西塘,喝很多的雪花,走很久的川藏線,去大草原策馬,去瀘沽湖划槳,在海風很大的海岸線飆車,醉生夢死在普羅旺斯莊園……我真的是很會想,也真希望有個能陪你喝雪花,也能陪你勇闖的天涯的人兒,是嗎?—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