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就黨建「五彩繩」大港街道開展「端午話鄰情」活動

2021-01-08 瀟湘晨報

半島網6月24日訊 為全面推動社區黨建引領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社區居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增強社區溫馨感和凝聚力,大港街道昌樂路社區於6月24日上午在社區第九網格服務站舉辦「彩繩連民心 端午話鄰情」活動。

昌樂路社區黨委書記姜華介紹了活動內容,端午節即將到來,黨員、樓組長、居民代表和紅色合伙人共同來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織就大黨建「五彩繩」,並為鄰居送上最美祝福,為社區的和諧建設凝心聚力。

社區黨建指導員吳敏和第九黨支部書記唐玉榮為大家講解五彩繩編織的具體步驟。大家在拿到製作材料後,認真跟著繫繩、打結,五彩斑斕的五彩繩在每個人的手中很快就變成了漂亮有型的手繩,讓人愛不釋手,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把它戴在手上,希望能帶來一年的好運。

端午節也恰遇鄰居節,為了拉近居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大家還把「鄰居,我想對您說……」、「領居,我們一起為社區做……」寫在愛心便條上,貼在網格服務站的居民「微心願」牆上,共建和諧、友愛社區。社區以此活動為契機,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基層治理網格工作中來。

社區還邀請紅色合伙人優諾博士口腔為居民提供健康大餐,為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他們還細心解答居民提出的健康問題。

此次活動不僅引領居民了解傳統文化、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也為鄰裡和諧搭建了情感交流平臺,弘揚鄰裡和睦、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讓居民朋友們一起度過一個濃情難忘的端午節。

半島網記者 孫貼靜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為民服務送溫暖 市北區大港街道開展國際志願者日誌願服務活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今年的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12月1日,市北區大港街道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送溫暖」國際志願者日誌願服務活動。大港街道青海路社區攜手網格治理合伙人,為社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志願服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大港街道衛生服務站、泰山路診所、博厚醫療的醫療志願者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便民義診、用藥諮詢、中醫看診等專業醫療服務;交警遼寧路中隊、大港派出所面向社區居民開展了交通安全和社區治安常識宣傳,社區律師為社區居民進行現場法律諮詢服務。
  • 制香囊、編五彩繩,街道辦活動小學生體驗傳統節日之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制香囊、編五彩繩 、學習端午節文化……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80多名參與的學生體會了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與童趣。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在區實驗小學嶗發校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國韻初識」非遺體驗活動,80多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悉,這也是今年街道首場國韻初識活動。活動共包括傳統文化講座和體驗環節兩部分。10時許,活動在傳統文化講座中拉開序幕。
  •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7 1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戴五彩繩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有這一習俗。
  • 記憶中的端午——五彩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小金在這裡祝您,端午安康!端午端午的來源在民俗文化領域,五月節的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記憶中的端午端午節,系花線兒記憶中的端午,有一半是五彩斑斕的。這五彩斑斕的印象,來自於手腕、腳腕上系的五彩繩,那時候我家的五彩繩,不是像現在那種編手鍊用的很粗的繩子,它只是家裡普通的縫衣服用的線。
  • 社區一家親·端午聚鄉鄰——成都市金堂縣端午主題活動
    今年,成都市金堂縣以創建「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示範小區為契機,探索建立「五微」活力社區為方向的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致力於走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社區「微治理」之路。端午節前夕,金堂縣的部分村(社區)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了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日主題活動,吸引群眾主動參與、主動加入,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特色活動凝聚共建力量「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 艾草、粽子、五彩繩——端午的記憶
    家鄉的端午習俗與別地略有不同,但艾草、粽子和五彩繩則是不可或缺的標誌。艾草總要農曆五月初五當天日出之前帶露水的才好。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是起得很早到山坡上割艾草,割回的艾草用麻繩綑紮束於門頭上,一直到幹透才會取下來保存。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1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18端午節就要到來了,而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吃粽子,喝黃酒。同時也會佩戴一些五彩繩。
  • 編五彩繩 誦端午情 青島啟元學校學生「有聲有色」慶佳節
    國旗下的演講,一年級學生代表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班級故事大賽,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述端午節的龍舟、粽子等民俗文化;編五彩繩、製作彩色小粽子,誦讀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全體學生參與到異彩紛呈的活動中。
  • 帶五彩繩的禁忌 臨沂人端午節不要亂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吃粽子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還有一些地方端午的時候還會帶五彩繩,那麼帶五彩繩有什麼禁忌呢?   帶五彩繩的禁忌   一、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帶上。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藏在了外賣裡
    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這一端午時令的特色食品也成為了外賣平臺上備受用戶歡迎的寵兒。為此,美團外賣近日上線了"端午食記、粽享好味"的端午節活動,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滿減、減免配送/折扣等優惠,以及低至1元的1折超值神券。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 藏在了外賣裡
    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這一端午時令的特色食品也成為了外賣平臺上備受用戶歡迎的寵兒。  為此,美團外賣近日上線了"端午食記、粽享好味"的端午節活動,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滿減、減免配送/折扣等優惠,以及低至1元的1折超值神券。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彩繩,在端午節是非常流行的,不過戴的時候有一些禁忌。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
  • 端午節五彩繩的顏色是有規矩的,一定是這五種顏色!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就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各地的風俗在端午節這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會有一種習俗就是系五彩繩。那麼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天系五彩繩呢?我們來聊一聊。那麼這天帶五彩繩又是什麼意思呢?五彩繩的顏色一定是青、白、黑、黃、紅這五種顏色,即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元素,有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位。所以這五色編成的繩索有祈福納吉闢邪驅災的美好寓意在裡面。其實,五彩繩還有一種好聽的名字,叫做「長命縷」,同樣也是祈福納吉闢邪驅災的意思。那麼五彩繩中的青色,到底是一種什麼顏色呢?
  • 豐澤區各級各部門、各街道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黨慶生
    結合端午節,聯合社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邀請歸僑老同志、熱心鄰裡一起包粽子話家常,並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1歲高齡印尼歸僑離休黨員王天水老人送上愛心粽子,關心慰問老人的生活和身體狀況。豐澤區總工會豐澤區總工會舉辦「高舉黨旗跟黨走 建功立業勇擔當」三項活動,向黨生日獻禮。
  • 佩戴五色繩(五彩繩)的習俗
    好像沒有特定的顏色,是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並且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時剪下並扔出窗外。五彩繩一般都是長輩給未成年的孩子帶的,祛病闢邪。  為何要在端午節中系五彩繩  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  《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另外又有稱長命縷、續命縷、闢兵紹、五色縷、朱索等。
  • 江蘇的端午習俗—魯冰花小鎮帶你吃五紅、驅五毒、系五彩繩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掛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為什麼端午要吃「五紅」?以後,人們都在端午這天吃五種紅顏色的菜來嚇退那些有毒的動物,希望它們不進自己的家裡。於是,所謂的「五紅」也成了端午節餐桌上必定菜單。五彩繩的來歷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祥。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日風俗。漢代應劭《風俗通義》就有這樣的記載: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也有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
  • 河東區各街道開展豐富多彩慶元旦主題活動
    原標題:河東區各街道開展豐富多彩慶元旦主題活動   歲序常移,華章日新。全區各街道精心籌備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慶元旦主題活動,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豐富居民生活。
  • 五彩繩熱銷 五種顏色你戴對了嗎?(圖)
    馬欄街道文苑社區80歲的陳老太就想吃傳統的大黃米粽子,可兒女們走了市內多家市場和超市也沒買到。老人為此非常遺憾。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市場上確實少見大黃米粽子,大部分市民更認糯米粽子,還有的人竟根本沒聽說過大黃米粽子。  大連知名社會學家趙秀山說,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吃的就是大黃米粽子,古人還有大黃米利於解毒之說。但因為大黃米產量低,現在已逐漸被糯米取代了。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逛特色文化公益集市,制香囊、拼龍舟、舞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活動。6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的「情暖端午·傳承文明」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在紫竹廣場啟動。活動現場,伴隨志願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居民積極參加到現場「話文明·頌傳承」「舞民俗·迎端午」「棕香濃·傳文明」等多個互動區域體驗活動中。
  • 百人包粽子 皮划艇大賽……常州多彩活動迎端午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闢邪,帶銅錢、肚兜祈福……又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天寧區開展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首場活動,各街道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喚醒了我們記憶深處的悠久文化。百人包粽大賽6月20日,天寧區以「尋覓端午 傳承風物」為主題,在雕莊街道菱溪名居舉辦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活動,體驗傳統民俗,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粽子,是端午節的靈魂,也是最能代表端午的傳統風物。活動現場,「百人包粽大賽」吸引了百位民間包粽達人一展身手、一較高低,大家折粽葉、裝糯米、裹粽子、系粽繩……爭前恐後、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