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到2020年,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從貧困村到出列村,從人均純收入不到三千元到人均純收入已超萬元,從雨雪天滿腳泥濘到戶戶通水泥路鋪設,從鄉村小路漆黑一片到條條大路盞盞路燈透亮,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用5年時間裝扮了自己,幸福了群眾。而這五年,包坊村定點幫扶單位—合肥市總工會,一路與之攜手共進,共建生態美麗包坊,助力包坊村華麗轉身。
壓實幫扶責任 設計出列圖紙
根據合肥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2014年11月份,合肥市總工會結對幫扶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同時選派1名副主任科員到村,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選派幫扶以來,合肥市總工會成立了選派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1名黨組成員任組長,直屬黨委具體協助選派幫扶工作,單位共有26名正科實職以上幹部結對幫扶包坊村26戶貧困戶,2017年5月又增派1名副處級幹部到村,強化幫扶力量。
截至目前,已連續兩批向包坊村派駐選派幹部,仍有9名幫扶幹部結對幫扶14戶貧困戶,其中副處級幫扶幹部6名,切實做到脫貧攻堅任務不完成不撤崗。且制定下發《合肥市總工會「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幫扶工作通知》,明確幫扶事項、計劃安排、落實措施等,推進選派幫扶工作有效開展。
項目實施,落實幫扶成效,裁剪脫貧樣板。自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以來,2015年1月,合肥市總工會到市交通局協調,幫助包坊村申請合肥市農村公路提級聯網延伸工程,同時幫扶資金10萬元,修通連接4個自然村的2公裡水泥路。2015年9月,協調合肥市體育局為村安裝一套體育健身器材,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2016年出資10萬元幫助包坊村對村農貿市場下水管網進行改造。2017年和2018年合計幫扶包坊村50萬元,用於村修建為民服務大廳和黨員活動室,改造衛生廁所,拓展服務功能。2019年認領了當家塘清淤項目資金10萬元,對澗河村和衝陳村當家塘的進行汙泥泵清淤。
利用巢湖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71.9萬元、扶貧資金20萬元,為31個自然村安裝510盞太陽能路燈,實現所有自然村路燈全覆蓋,照亮村民幸福生活。2020年,為了幫助包坊村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出資10萬元對龍崗衛生室進行了改造提升,解決周邊近2000人的就近就醫問題;同年11月17日,又認領了包坊村電商扶貧基地冷庫建設資金10萬元,幫助推動貧困村農產品上行。
鞏固脫貧成果 縫製致富內襯
合肥市總工會9名幫扶幹部每月入戶一次,聽需求、講政策、圓心願。2018年,合肥市總工會選派幹部湯賢德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率先開展「扶貧大講堂」這一特色做法,現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已在巢湖市全面推廣。
同時,形成了每月一次的例會制度,採取講思想、講政策、講故事、有獎競答的「三講一有」模式,通過集中宣講的方式,讓扶貧政策公開化,讓扶貧資金使用透明化,增強村兩委的公信力,增強老百姓信任度,提高工作推動力;讓身邊人說身邊事,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剔除「等靠要」的懶漢思想;以生活用品為主作為小獎品,提高勤勞致富的榮譽感,增強了群眾參與積極性。
截至目前,包坊村扶貧大講堂累計召開36期,貧困群眾參與次數達到1800人次。包坊村現有脫貧戶190戶417人,其中發展特色種養業69戶158人,參與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99人,外出務工138人,2020年家庭人均純收入已全部超過6000元,其中超過15400元的有82戶。
擦亮脫貧成色 點綴振興外衣
據統計,合肥市總工會利用節假日送溫暖、散愛心、講政策,5年來開展「六一」慰問留守兒童、「七一」慰問困難黨員、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免費義診等活動17次,累計慰問困難群眾270餘人,發放慰問金13萬餘元,捐贈棉被、棉衣共340床(件),為村捐贈辦公桌椅、電腦、印表機等。
選派幹部湯賢德擔任包坊村第一書記以來,積極對接合肥市總工會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為貧困群眾打開農產品高端市場,穩定增加收入。合肥市總工會近年來將包坊村作為「綠色食品」購買基地,青椒、稻蝦米、西瓜、玉米、大豆等購買不斷;在包坊村茶葉扶貧產業園和包坊村電商扶貧基地的基礎上,開展「跟著勞模去扶貧」活動,建設了集種植、養殖、加工、展示、電商為一體的「勞模扶貧基地」,全年實現農產品銷售額20餘萬元,切實打通產銷對接的「任督二脈」,真正讓群眾能夠產得出、賣得掉、有收穫、可持續,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先手棋」。
五年來,包坊村的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有力突破。2020年底,包坊村集體經濟超過50萬元,邁入了經濟強村行列,完成了貧困村的華麗變身。(周穎 湯賢德)
(責編:郭宇、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