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華麗變身全國文明村,「古城」換新貌的「美麗密碼」

2021-01-08 玉林日報

古城村文體廣場成為村民遊客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在2020年11月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中,玉林市興業縣大平山鎮古城村赫然入列。這是古城村繼2016年獲評為自治區級生態村、2019年獲評為自治區文明村後獲得的又一個殊榮。

這個「十三五」貧困村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實現脫貧摘帽,又華麗變身成「全國文明村鎮」,其中有何「秘笈」?近日,記者走進該村,尋找它的「美麗密碼」。

紅花綠樹古城新貌惹人醉

即使是寒冬時候,在古城村依然能看到如春天一般的風景:田野裡,成片的油菜花像雪中臘梅般,搖擺著妖嬈的身姿,綻放著耀目的金黃;村東頭的文化園裡,幾株異木棉把花開得不管不顧,將公園的天空染出一片粉紅。處於村西頭的另一個文化公園,也是鬱鬱蔥蔥的成片惹人心醉的綠。300多年的古樟樹風姿綽約,生機盎然。周邊榕樹、黃花梨、紫荊花,也是綠的綠,紅的紅,目之所及,皆是賞心悅目的美景。

古城村因古代曾為潭慄縣縣城而得名。史料記載,「唐麟德二年(665年),置潭慄縣,故址在廣西興業縣平南鄉古城村背,屬鬱州。乾封元年(666年) 改屬鬱林州。宋開寶五年(972年) ,廢潭慄縣入興業縣。」遠古的文明,深刻影響著這個古老而年輕的村莊。

「潭慄縣縣城的古圍牆還留有部分牆腳,至今仍清晰可見。」古城村村委主任盧春衛介紹,古城村歷史韻味濃鬱,但也與時俱進,對於村裡的古蹟古樹,每個村民都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有加。村裡環境越來越好。「這是全民參與的功勞」。

公園裡的古樟樹在2017年開始被自治區列入古樹名木進行保護。而此前,村民也一直對這株古樹嚴加保護,從沒人砍過一根枝叉。因為保護得好還成為了網紅樹,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前來參觀。77歲的村民陶新告訴記者,村民一直都把這株古樟樹當成「神樹」一樣保護,數百年來都自覺保護著它的一枝一葉。

「近年來,外出工作的村民還回鄉參加美化家園大行動。」盧春衛說,2020年6月,全村開展了「三清三拆」行動,清理了村莊垃圾、池塘、溝渠等,同時還拆除廢棄建築20多間,並開展了綠化工作,在路邊種下了白玉蘭和三角梅等樹苗。

淳樸良善村風世代傳

2020年12月,古城新建的武館「英華館」正式投用。「古城村一直有習武的傳統。」盧春衛說,從清朝開始,古城村便形成了習武的傳統,一直傳承至今。逢年過節,村裡的年輕人都要舞獅習武,「現在成立武館,就是為了引導更多年輕人習武,把這項傳統的民間文化傳承下去。」同時,古城村還積極舉辦各類文體活動。目前,村中成立一支舞龍隊和一支舞獅隊,還有一支籃球隊和一支廣場舞隊。「每逢傳統節日,舞獅隊鑼鼓喧天,他們的精彩演出給村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古城村女子舞龍隊在村婦女主任覃會的帶領下,時常前往各縣市區進行表演。覃主任說,各類文藝活動的舉辦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動了鄉村文化、鄉風文明的發展。

古城村更有濃厚的「孝老敬老」氛圍。每年重陽節,村裡的年輕人都會組織慰問隊伍,帶著油、大米等慰問品上門慰問高齡老人。「除此之外,古城村不定時在古城村小學、村委會門前廣場等區域舉辦『道德大講堂』,宣講優秀傳統文化,深受村民歡迎。」覃主任說,多年來,古城村一直堅持開展這些活動,通過組織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送進校園、送進家庭,傳承弘揚「孝」「悌」「忠」「信」等傳統文化,培育淳樸、良善的村風民俗,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

發展經濟助力古城更美好

2020年,在火龍果上市的季節,古城村村背後種植的大片火龍果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拍攝,在朋友圈又「火」了一把。由於種植面積大,質量佳,吸引了南寧、廣東和四川等地的收購商前來收購。

火龍果種植最多的是陶文深、陶文超和陶文全兄弟3人。他們以前都在外打拼,後來看到村裡基礎設施完善了,便一起回來創業。目前,他們的火龍果種植面積達10多公頃,種植的全是優良品種「金都一號」,一年可採摘四批。2020年最後一批產量就達10萬公斤,收購價高達7.2元/公斤。

近年來,像陶文深3兄弟這樣回村創業的年輕人不少。「村裡的基礎設施完善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回到村裡發展了。」古城村黨總支書記陶春說。在致富能人帶動下,古城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目前,古城村成立了種植芹菜合作社,每年種植芹菜6.7公頃。同時積極發展養雞業和養豬業,養豬專業戶有30戶,年出欄生豬4000頭,養雞專業戶20戶。陶春說,全村種養業蓬勃發展,產品遠銷各地,給村民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讓古城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近年來,古城村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好了村小學球場、村級衛生室,硬化道路3條共1.7公裡;建設了6隊至11隊的休閒、文體娛樂中心;村主要道路全部裝上新路燈168盞、天網攝像頭3個。同時建成灌溉水渠600米、機耕道路600米,並安裝了30盞太陽能路燈,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的同時,村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舒適。

古城村,一個歷經千年的古村落,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記者 王耀前 周立華)

相關焦點

  • 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一個貧困村的華麗變身記
    從2014年到2020年,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從貧困村到出列村,從人均純收入不到三千元到人均純收入已超萬元,從雨雪天滿腳泥濘到戶戶通水泥路鋪設,從鄉村小路漆黑一片到條條大路盞盞路燈透亮,巢湖市蘇灣鎮包坊村用5年時間裝扮了自己,幸福了群眾。而這五年,包坊村定點幫扶單位—合肥市總工會,一路與之攜手共進,共建生態美麗包坊,助力包坊村華麗轉身。
  • 合肥市總工會定點幫扶村——蘇灣鎮包坊村的華麗變身
    來源:中工網從2014年到2020年,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從貧困村到出列村,從人均純收入不到三千元到人均純收入已超萬元,從雨雪天滿腳泥濘到戶戶通水泥路鋪設,從鄉村小路漆黑一片到條條大路盞盞路燈透亮,蘇灣鎮包坊村用5年時間裝扮了自己,幸福了群眾,而這5年,包坊村定點幫扶單位——合肥市總工會
  • 開化這位有想法的村支書,將貧困村建設成樣板村!
    2018-02-24 07:37 | 開化新聞網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5年內實現龍門村社會經濟大變身,使貧困村一躍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樣板村」。而今,他又提出了「龍門夢」的建設目標。汪德剛榮獲「最美開化人」十大年度人物敬業奉獻獎。
  • 包頭市青山區:山溝溝裡變出「全國文明村」
    東達溝村黨群服務中心。作為青山區2015年重點打造的美麗鄉村,東達溝村又修建了瀝青道路、鋪裝便道、鋪設上下水管網、安裝路燈,改造屋頂,改造院牆改造,粉刷外牆等。同時新建了村級辦公活動場所以及小型文化廣場,村莊整體面貌得到極大提升。
  • 餘姚沈福燦:全國文明村的好當家
    2005年,該村順利通過了首批全國文明村考核驗收。&nbsp&nbsp&nbsp&nbsp發展經濟,農工商齊頭並進是建設美麗村莊的基礎。「美麗村莊,幸福村民,關鍵要發展經濟。」沈福燦說。近年來,小路下村堅持走工業強村、農業穩村、商貿興村之路。目前,村裡擁有大小企業240多家,生產的電源線、接插件、燈具、小家電等主導產品遠銷歐美及中東地區。
  • 2019年全國「誠信之星」徐春華:一句承諾,換來家鄉舊貌換新顏
    江西省撫州市金谿縣秀谷鎮徐坊村理事長徐春華成為江西省唯一當選的全國「誠信之星」。「誠信之星」評選頒獎活動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主辦,每年評選一次,2019年共評選了10位。全國「誠信之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諾千金」的價值準則,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重信守諾、信譽至上的精神風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
  • 力將舊村換新貌,百姓冷暖掛心間,延平法院周善勇同志的駐村故事
    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 書聲琅琅的美麗校園 設施完善的休閒場所 蓬勃發展的鄉村產業 ……從過去養豬大村的到新進評選的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市級「美麗鄉村」和「文明村」,下嵐村的點滴變化中都浸透了周善勇的心血付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8月初的涇川縣飛雲鎮南莊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小康屋,一處處碩果纍纍的果園,水泥路蜿蜒伸向遠方,村莊內百花爭豔,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美麗畫卷。而誰又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南莊頭村還是一個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的深度貧困村。
  • 【新鎮新貌】川沙「娃娃魚」遊入海洋水族館!
    設置《故鄉故事》、《博聞博覽》、《古城古廂》、《新鎮新貌》、《百姓百家》、《名鎮名品》等欄目。
  • 蕭山29個美麗鄉村提升村名錄已出,有你家嗎?
    今年,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列入蕭山區民生實事工程,按計劃,今年這一批的美麗鄉村提升村將於6月底前完成規劃編制,9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2018年蕭山區美麗鄉村提升村名錄目前,蕭山區已經確定今年的創建名錄。按照「村申請、鎮申報、區審核」的模式,各鎮街依據自身實際,擇優進行申報,共計申報2018年美麗鄉村提升村44個。
  • 雲南600年古城樓被毀前變身「茶館」(圖)
    1月3日凌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雲南巍山古城拱辰樓,在一場燃燒了2個小時的大火中成為廢墟,僅剩幾根焦黑的木樑和斷壁殘垣。  「新華視點」記者現場調查時發現,這起火災並沒有以往古城火災常見的消防水源不足、道路狹窄等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如此慘重的損失?  一問 撲救是否及時?  拱辰樓位於巍山縣城南詔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 光影藝術來恆春 照亮百年古城
    透過光影藝術家巧手,屏東恆春東門古城樓散發讓人驚豔的典雅美感,光從上方的城垛透出,給人親近感。記者潘欣中/翻攝非報系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經屏東縣長曹啟鴻邀請,將世界級的燈光設計帶進恆春;今天起至下月2日,光影藝術家用巧思為有130年歷史的恆春古城,增添迷人風韻與浪漫氛圍,讓百年古城華麗變身。
  • 壽縣貧困村全部出列 千年古城實現貧困縣高質量摘帽
    如今,該縣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了貧困縣高質量摘帽。產業扶貧,打造「壽縣特色」壽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人口絕對數、貧困人口發生率都排在安徽省「第一方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縣四個班子負責人每人聯繫一個鄉鎮,25名縣領導擔任貧困村脫貧攻堅第一書記,338家單位參與包保,1.7萬名幹部職工參與扶貧幫扶等工作,所有村都有駐村工作隊幫扶、配齊扶貧專幹,實現全縣所有貧困戶包保全覆蓋。壽縣古城。
  • 見證幸福美麗時光,見證城市發展新貌,讓古都迎來更加燦爛輝煌
    2020年7月4日,我來到洛陽洛浦公園,看到晨光下的洛陽洛浦公園,景色優美、綠意盎然,晨練的人們迸發出青春的旋律之歌,勤勞的環衛工人在用行動譜寫著美麗和諧的美妙之樂。請分享今日洛陽,晨光下的活力與美。李成橋下、洛河岸邊、垂柳懸掛,太極拳路打起來。青春迸發、洛浦晨練。晨光下的最美環衛人。環衛工人的小拖拉。帶著孫子去遛彎。
  • 全國文明村——簸箕劉
    全國文明村——簸箕劉 2015-07-14 09:41 來源:德州新聞網 編輯:桑瑞
  • 鄉村史記丨鎮江高資水臺村:貧困村華麗轉身,唱響鄉村振興「近水樓...
    位於茅山革命老區的水臺村,地處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高資街道最南側,鄰近十裡長山大學城和新312國道,曾經是一個貧困村。近些年來,水臺村在村書記張志青的帶領下,依託秀麗山水,通過村莊建設、農村道路提升、產業發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等等,不斷發展村級經濟,實現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美麗嬗變。
  • 解決擁堵、體現文化 澳大利亞墨爾本機場將換新貌
    解決擁堵、體現文化 澳大利亞墨爾本機場將換新貌 2018-10-18 17:00: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小馬寶莉:四位馬兒變身神聖天使,雲寶造型炫酷,柔柔溫柔美麗
    在《小馬寶莉》中有很多美麗可愛的馬兒,他們深受大家的喜愛,如果這些馬兒們變身神聖天使會是什麼樣子呢?位馬兒變身神聖天使,雲寶造型炫酷,柔柔溫柔美麗。011.餘暉爍爍餘暉爍爍是《小馬寶莉》系列裡的人物,她原本是一位反派角色。
  • 國慶假期來古城吧,帶你解讀泉州語言密碼
    「言吾閩南」主展區有閩南語拍照打卡牆和泉州民俗娛樂活動展示泉州網9月30日訊(記者 李心雨 文/圖)行走在古城街巷中,咿咿呀呀的泉州話,就是一曲動人的旋律。今年的國慶假期適逢雙節,由泉州古城辦聯合泉州文旅共同策劃的「2020潤物無聲國慶展·言吾閩南」,以「語言」為線,以「空間」為點,多點聯動的展覽將泉州的歷史舊貌、百姓生活、時令風俗定格在空間中。「言吾閩南」主展區「2020潤物無聲國慶展·言吾閩南」主展區用溯洄、原鄉、清歡三個版塊,為你「說我閩南」,解讀這座城市語言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