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簸箕劉

2021-01-09 德州新聞網
全國文明村——簸箕劉
2015-07-14 09:41 來源:德州新聞網 編輯:桑瑞

    歷史沿革
    簸箕劉的歷史,要追溯到明代。自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年),德州磚城建成後兩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經歷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性質最殘酷的為時三年的「靖難之役。明惠帝與燕王各出兵50萬在德州一帶展開了殊死鏖戰。惠帝為保衛德州倉儲和阻止燕軍南下,在城北修築了歷史上著名的「十二連營」。這場激烈而又持久的戰爭,造成魯西北一帶屍骨露於野,千裡無人煙的悲慘局面。
    明成祖(年號永樂)繼位(1403年)建都北京後,採取了從山西向山東,河北一帶移民的政策,恢復發展農業生產。 1404年(永樂二年)是從山西洪洞縣移民規模最大的一年,移民被官兵捆綁雙手,排成長隊,分別向各省、府、縣解押。簸箕劉先民及其周圍一些村莊的人,大多是此時前來定居的按1404年計,距今已有608年的歷史了先民們來此定居前,簸箕劉有朱姓、李姓董姓、周姓人家。後來,孫姓、董姓、劉姓、姜姓、高姓、張姓、王姓、許姓等相繼從各地遷徙過來。在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之後簸箕劉形成了多姓組合村落(十五個姓氏)。雖然姓氏不同,戶數不一,但他們團結、和諧,猶如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自有簸箕劉村以來,其隸屬沿革,是隨著上一級的行政區域的變革而變化的。有史料記載可查的自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德州規定為34裡,簸箕劉隸屬「依仁一裡」。沿至清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定6鄉34保,簸箕劉屬正東鄉一保。民國元年(1912年)德州改稱德縣簸箕劉隸屬德縣連城區。民國20年(193年),縣長李樹德將全縣9區共編為31鎮229鄉,簸箕劉隸屬第二區第一鄉。(簸箕劉、小溫莊、小申莊、十二裡莊)建國後,隸屬曹村區。 1957年隸屬宋官屯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隸屬先鋒人民公社(曹村)1959年隸屬十二裡莊公社。 1964年劃歸陵縣,隸屬陵縣十二裡莊公社。1965年十二裡莊公社與曹村公社合併,簸箕劉隸屬陵縣曹村公社。 1974年劃規德州市(現德城區)曹村公社,一直到1984年社改鄉,稱宋官屯鄉簸箕劉村委會。1998年開發區建區,簸」。。、,,2,箕劉隸屬德州經濟開發區宋官屯鎮。 2003年5月劃為新城建設管理辦事處,稱簸箕劉居委會。2008年5月,劃為德州經濟開發區長河街道辦事處。2010年元旦,喬遷新居後,稱簸箕劉·盛和景園社區,隸屬德州經濟開發區長河街道辦事處。
    村名由來
    元朝末年,由於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農民起義日益頻繁,再加上黃河淮河多次決口,水旱蝗疫,天災人禍,傾時而注,民不聊生,致使山東、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區田禾不收,人煙斷絕,城鄉荒墟。從而導致了元朝統治者的垮臺。明朝建立後,洪武年間開始了大量移民。生產剛剛有所恢復,又發生了「靖難之役」,百姓稱之為「燕王掃北(碑)」。戰亂四年,再次加劇了中原地區地廣人稀的荒涼局面。當時燕王的軍隊都頭戴紅巾,百姓稱之為「紅蟲」,「紅頭蒼蠅」,於是民間就有了紅頭蒼蠅傳播瘟疫,人死戶絕的傳說。
    當中原地區荒役兵亂之時,山西卻是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社會安定,人丁興盛,加之鄰省有難民流入,使山西人口密集。晉南洪洞縣又是平陽一帶人口稠密之縣。洪洞縣地處交通要道,北達幽燕,東接齊魯。因此明成祖即位後,便下令從洪洞移民到山東、河北一帶開荒種地,發展農業生產。所以,目前住在魯北廣大地區的人們,其祖先大多數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來的。
    先人們被捆綁雙手,在官兵的逼迫下,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踏上了魯西北平原。當時朝廷在德州沒有專管機構,從山西前來的人中有幾戶人家被安置在德州城東小劉莊(一說朱莊無據可查)。小劉莊本來是一個不大的村子,靖難之役中大部分人家人死戶絕,只有四戶人家因挖了地窖躲藏,僥倖死裡逃生。這四戶人家是朱姓、李姓、周姓、董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新戶與這裡的老住戶(土著)很快融為一體,他們擦乾淚水,重建家園,在這方黃土地上開始了艱辛的創業。
    清代雍正初年,村子裡來了一個編簸箕的手藝人。此人姓劉,手藝好,他編的簸箕暢銷四鄉。脾氣好,和村裡人相處融洽。時間長了,村裡人見他居無定所,四處漂泊,就容留他定居在村子裡。從此,小劉莊就稱作簸箕劉了。
    村落形成
    中國傳統文化,一貫重視世代定居,崇尚祖先,留戀熱愛自己的家園。然而,天災、戰亂會導致一些村落的萎縮或消失,而又會造成一些村落的形成。從歷史角度看,明初,大規模向魯西北移民是現在魯西北村落形成的起點。明成祖即位後,把大規模移民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對於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實現社會安定,鞏固封建統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給被移民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移民主要源流是山西平陽府一帶(今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編者注)。洪洞縣裡有座廣濟寺,廣濟寺裡有棵大槐樹,這裡便成了移民的集散地。剛開始的時候,政府貼出告示,說不願意移民者須到大槐樹下集合,於是十幾萬人紛紛來到大槐樹下,沒想到突然被告知大明皇帝有令,凡到大槐樹集中者一律遷走。之後便強行登記,發給憑照,人們踏上了移民之路。據《明實錄》記載,移民活動多在晚秋時節進行,此時百草凋萎,大槐樹也葉落幾盡,唯餘滿眼的老鴰窩。每當官差下令啟程,先民們無不淚流滿面,緩緩而行,三步一駐足,五步一回首地尋望家鄉故裡,越走越遠,越難見到家鄉景象,最後只能看到大槐樹上的老鴰窩。於是,大槐樹上的老鴰窩就成了記憶在移民祖先腦海中唯一的家鄉標誌。「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代代相傳,唱了600多年的歌謠曾讓多少個移民子孫留下思鄉之淚,引起思戀之情。
    先民們在官兵的押解下,艱難地行走,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德州。據說來早的移民自己圈地開荒,來晚的政府發給耕地,政府還給耕牛、農具、種子,免除三年的徭役和賦稅。先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含辛茹苦堅韌頑強,脊背壓彎雙手磨出繭子,把一片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先民們從山西遷來後,一般是按家族定居。一個家族在一塊相對集中的地方蓋房安家。如姜姓集中在村西南角,稱「姜家胡同」;孫姓集中在村中,中間一條土道分開兩部分,稱「北院」、「南院」;周姓居住在村東部;董姓大部分集中在村西北角;朱姓與李姓集中在村西頭;高姓遷來較晚(清代由河北髙莊遷來)集中在村東頭。之後又有劉姓中的四支分別從陵縣、齊橋、河北、東北遷來,王姓從賈莊遷來,許姓從宋官屯遷來,章姓從刁李貴遷來……。在經歷了多年之後才形成一個多姓組合村落(十五個姓氏:朱、李、周、董、孫、姜、王、張、章、劉、高、許、範、賈、鄭)。雖然姓氏不同,戶數不一,分別居住在村子不同的位置上,但民風淳樸,大家相處和諧,就如一個大家庭,分散在天南地北創業的簸箕劉人都將這個村子稱為老家或祖籍。
    現狀未來
    最初的村落經過若干年的行政、經濟、文化的融合交流,形成了獨特的村落風貌。村中一條彎曲的大街橫貫東西,通向村南、村北的是幾條小路。村裡有街巷、有老樹、水井;街道上、院子外堆滿玉米秸、棉花柴。清晨,錯落有致的房屋煙囪裡冒出嫋嫋炊煙。村外的田地裡到處是勤勞的莊稼人勞動的身影。一九八四年村黨支部、村委會開始村莊規劃,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一個全新的村莊展現在眼前:一排排整齊的磚瓦房,兩條寬敞的東西大街,前街鋪柏油路,后街鋪紅磚路;兩條街直接與村外的公路相連;村中間一條寬敞的公路穿村而過,北通三八路,南達東方紅路。村街兩旁龍爪槐,冬青俯仰生姿,每到夜晚,明亮的路燈下,村民們或敲鑼打鼓扭秧歌兒,或坐在路燈下打撲克,久久不肯散去。
    2009年4月,為迎接第十一屆全運會召開,進一步完善全運會場館周邊環境,簸箕劉整村拆遷。新村建設同步進行,集體企業"簸箕劉工貿開發公司"承攬了村莊改造開發項目,成為德州市唯一自拆自建的村莊。2010年元旦,簸箕劉居民搬進小區居住。 2012年,簸箕劉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今天,傳統意義上的村落已經消失,一個凝聚著新的文化觀念和意識形態的簸箕劉·盛和景園小區正在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勤勞智慧的簸箕劉人,正用自己的雙手描繪更加靚麗的明天。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鑑於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繫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繫,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繫,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簸箕劉居民的幸福生活
    ▲村民(左一)向記者介紹現在的幸福生活□本報記者周坤唐曉穎王露「簸箕劉,簸箕劉,簸箕劉富得流了油。人人手裡有股份,家家住上小洋樓……」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街道東風社區簸箕劉·盛和景園小區,流傳著這樣一則反映居民幸福生活的順口溜。 11月2日,記者見到東風社區簸箕劉黨總支書記董吉增,簡短寒暄後隨即向他求證。「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走,我帶你們去體驗下。 」他熱情地說。兩室一廳的房子窗明几亮,各種家電一應俱全。走進居民孫長軍家,最大的感受就是整潔。
  • 包頭市青山區:山溝溝裡變出「全國文明村」
    日前,在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中,包頭市青山區興勝鎮東達溝村榜上有名。在此之前,東達溝村已先後攬入包頭市文明村鎮和內蒙古自治區文明村鎮等多項殊榮。在農村,文明是什麼?是整潔乾淨的村容村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是鄰裡之間的和睦相處……關於文明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
  • 三在行動:簸箕劉社區村民變股民 幸福日子節節高
    夏玉豔 走進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街道簸箕劉社區,只見棟棟高層建築下,寬闊的街道旁樹立著一盞盞漂亮的路燈。
  • 餘姚沈福燦:全國文明村的好當家
    2005年,該村順利通過了首批全國文明村考核驗收。&nbsp&nbsp&nbsp&nbsp發展經濟,農工商齊頭並進是建設美麗村莊的基礎。「美麗村莊,幸福村民,關鍵要發展經濟。」沈福燦說。近年來,小路下村堅持走工業強村、農業穩村、商貿興村之路。目前,村裡擁有大小企業240多家,生產的電源線、接插件、燈具、小家電等主導產品遠銷歐美及中東地區。
  • 200條生態文明村昨動工:德慶年味添「佐料」(圖)
    有獎評新聞   本報訊大年初六,肇慶市德慶縣再建200條生態文明村工程正式動工。  據悉,德慶縣在過去3年共創建了312條生態文明村,佔肇慶市近一半,並建成了33條廣東省衛生村,分別佔廣東省的三分之一和肇慶市的85%,兩項創建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農村面貌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讓廣大農民津津樂道,於是出現了農民「上訪」到縣、鎮向領導要求及早規劃建設生態文明村的現象。
  • 掃帚與簸箕創意設計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一款好用的掃帚與簸箕就顯得很重要了。不過這裡要介紹的掃帚與簸箕主要不是用在地板上的,而是用於窗臺、家具等小面積的地方。它的外形設計非常漂亮,由天然馬鬃和山毛櫸製作的掃帚和注塑成型的簸箕。在簸箕把上還有一個小孔,掃帚把可以插入這個孔中進行收納,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孔可以用來向垃圾袋傾倒簸箕上的垃圾,這樣做可以更好地避免垃圾掉。
  • 貧困村華麗變身全國文明村,「古城」換新貌的「美麗密碼」
    古城村文體廣場成為村民遊客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在2020年11月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中,玉林市興業縣大平山鎮古城村赫然入列。這是古城村繼2016年獲評為自治區級生態村、2019年獲評為自治區文明村後獲得的又一個殊榮。
  • 「掃帚,簸箕」英語都怎麼說?
    >Jonathan-掃把簸箕請把簸箕放在雜物櫃裡。dust 灰塵pan 盤狀物體dustpan 簸箕broom closet 雜物間/清潔間我們有掃把和簸箕嗎?A: Of course, they are in the bathroom.有的,在衛生間裡。
  • 【鐵藝家居】白鐵皮簸箕
    我們小時候雖說做的也不多,從小學的時候就有大掃除一類的勞動教育,還有班裡的值日衛生,所以掃把和簸箕是我認識勞動的工具。今天我們就做一個白鐵皮的簸箕,再聊聊有關於鐵藝的話題。說起白鐵皮做的物件,我想和我歲數差不多的朋友肯定家裡都少不了,水桶、水壺、水盆、簸箕、漏鬥、等等好多,我能說出來一大堆。 現在雖說白鐵皮的物件隨著塑料製品的廉價,以及不鏽鋼製品的大量普及。
  • 指紋預測:幾鬥幾簸箕才是大富大貴之命?
    指紋預測之十六:籮、簸箕、簸箕、簸箕、簸箕大拇指:渦紋(籮)食指:流紋(簸箕)中指:流紋(簸箕)無名指:流紋(簸箕)小指:流紋(簸箕)【分析結果】性情溫和,善於誘人,為人熱情,固執己見。詩曰:天生執印楝梁才,一時磨鍊礪志剛。
  • UG建模一個掃把和簸箕
    最近看朋友圈都在立掃把,那我們今天就來快速的簡單建模一個掃把和簸箕,參與掃把挑戰!接下來做簸箕1 繪製草圖,並對稱拉伸8mm2 同樣拉伸一個長度為250的直徑7mm圓柱杆3 拉伸一個連接口4 繼續繪製草圖,
  • 簸箕終結者!帶真空吸塵器的掃把真是開眼了
    雖然我們有掃地機器人,但要說徹底扔掉家裡的掃把和簸箕,其實還是有點難。自帶吸塵器的掃把VaBroom從外形看與普通掃把差別不大,把手足夠長,打掃時不用彎腰,重點在於,它的「掃把頭」內置有真空吸塵器,透明集塵盒下邊還有硬質的塑料吸塵管,打掃時,將不易清理乾淨的垃圾掃成大致一條直線,然後將掃把傾斜一點,給吸塵管施加一點壓力,它就會自動啟動吸塵器馬達,此時,延著垃圾移動即可。
  • 指紋算命6個鬥4個簸箕是什麼命
    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本期相術欄目,指紋算命6個鬥4個簸箕是什麼命呢?聚財比散財快一般來說,簸箕都是散財的,而鬥是聚財的,所以6個鬥4個簸箕自然就意味著,這個人在散財這方面的速度,不如聚財這方面的速度。
  • 公示|2020年度武宣縣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十星級文明戶候選名單...
    2020年度武宣縣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十星級文明戶候選名單公示根據《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武宣縣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評選表揚及覆核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2020年市、縣兩級「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推薦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經各級各部門推薦,
  • 媒體暗訪海底撈 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圖】
    媒體暗訪海底撈;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圖】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暗訪組)老鼠在後廚地上亂竄、打掃衛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海底撈作為一家在各地擁有百餘家直營餐廳的大型跨省餐飲品牌火鍋店,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在海底撈兩家門店暗訪近4個月看到的卻是如上情形。
  • 指紋幾鬥幾簸箕是富貴命?!快來看看!!
    10個簸箕(一個鬥也沒有):直率,與人為善,埋頭苦幹,腳踏實地,不善於耍花樣。運氣中。愛一個人很愛,恨一個人很恨。十個鬥的人和十個簸箕的人是上天註定的姻緣,他們要受好幾世磨難不能相守,才可以換來下一生緣份,而且呀即使離去也不必再喝孟婆湯,這樣就可以生生世世都記著對方,不再分離。
  • 簸箕甑子當樂器 巧手編成「交響樂團」
    簸箕甑子當樂器 巧手編成「交響樂團」 原生態十足的竹樂器。他曾在勞作中仔細分辨過竹製品發出的聲音,「黃豆在簸箕裡來回滾動的聲音如波濤洶湧,使勁蓋甑子時發出的聲音,又別有一種質樸的味道。如果再能製作一些竹樂器,說不定就能湊齊一套了。」    2012年,殷超開始著手打造竹編樂器。對樂器並不熟悉的他,專門託朋友從北京借來《世界竹樂器》等專業書籍,了解到竹子除了做成竹笛、竹簫以及蘆笙等傳統民樂器外,也可以做成刮筒、竹鈴鼓、拍筒琴等樂器。
  • 靈山簸箕粉:保持了大米原本的米香,又融合了竹子淡淡的清香
    第三步就是用乾淨的大勺把適量米漿倒入簸箕內,兩手捧住簸箕稍微傾斜,讓米漿均勻的推開,讓它剛好貼合簸箕的邊緣,攤滿整個簸箕。隨後放入燒滾的爐內,停留片刻即可取出,趁熱用竹片將粉輕輕剝下並捲成條,要把控好粉出爐的時間,若是粉在爐內停留太久,做好的粉口感會偏老,吃起來沒那麼嫩滑。蒸粉時需要用竹編的簸箕,這樣做出的簸箕粉既保持了大米原本的米香,又融合了竹子淡淡的清香。
  • 你的手上幾個鬥,幾個簸箕?分別都是什麼命?對比一下就知道
    手相8個鬥,2個簸箕手指上 若是有8 個鬥,2個簸箕,則這樣的人,思維邏輯力比較強,有非常強的奮鬥目標,做事冷靜,早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對婚姻與事業的掌控非常清晰,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不用父母操心,一輩子不會出太多的差錯,要錢有錢,要名有名,婚姻事業皆能如意,註定大富大貴,晚年的日子不用愁,安心享清福就行。
  • 包括新城市花園、簸箕劉、馬市...
    受影響的用戶有:海納商務酒店、人民銀行、城市管理執法局、簸箕劉工貿盛和景園、新城市花園小區等。07  2017年7月7日7:00至17:30,因線損治理,10kV中向線至101環網櫃01開關之間臨時停電。  受影響的用戶有:郵政宿舍、馬市街1#配電區、聯合醫院宿舍配電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