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餘姚泗門鎮小路下村佔地30畝的農民安置小區工程正在抓緊建設,村民馮才良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看一看,「到明年這個時候,阿拉村裡30戶住房困難戶就能搬進小區裡的新樓房了,這是福燦書記他們村裡一班人為阿拉老百姓辦的又一件實事啊。」老馮笑著說道。
    今年52歲的沈福燦,當村幹部已有近30個年頭,先後擔任過村治保主任、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書記等職務,2013年11月在村級班子換屆中當選為村黨委書記。在沈福燦的帶領下,小路下村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村民們都說,有福燦這個好當家,是他們的福氣。
    2004年,沈福燦被泗門鎮黨委任命為小路下村黨委副書記兼經濟合作社社長。當時的小路下村,剛與廟山路村合併,村級集體經濟缺少固定收入,還欠下了1080萬元的巨額債務,村西片除了個人投資的300米水泥路外,其它都是爛泥路。面對嚴峻的現實,主持村黨委工作的沈福燦沒有氣餒,在充分徵求村班子成員、老幹部、企業主和村民意見的基礎上,他將村裡的市場、廠房和工業用地等資源盤活後公開招投標,如村農貿市場,年租賃費從原先的8000元不斷提高,現在已達50萬元,村級集體年固定收入達到130多萬元。2005年,該村順利通過了首批全國文明村考核驗收。
    發展經濟,農工商齊頭並進是建設美麗村莊的基礎。「美麗村莊,幸福村民,關鍵要發展經濟。」沈福燦說。近年來,小路下村堅持走工業強村、農業穩村、商貿興村之路。目前,村裡擁有大小企業240多家,生產的電源線、接插件、燈具、小家電等主導產品遠銷歐美及中東地區。現代農業精品園面積達1500畝,種有葡萄、枇杷、楊梅、櫻桃、獼猴桃等精品綠色水果及各類珍貴苗木。畜牧基地每年產出肉豬1000多頭;蛋雞5萬多隻,每天出產3.5噸鮮蛋;奶牛600多頭,每天出產牛奶8噸,成為許多商場(超市)、寧波市牛奶集團的採購基地。此外,該村還積極創建現代商貿服務示範村,實施網絡化街區發展戰略,形成「T」字形現代商貿服務中心,飯店、超市、商店、農貿市場等現代服務業蓬勃興起。
    農工商齊頭並進,小路下村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為建設美麗村莊提供了強大的經濟保障,2015年該村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4萬元。
    打造省級精品村莊,是沈福燦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路下村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院專家對規划進行完善提升,為美麗村莊再添新風採,並依據規劃做到「實事緊跟」,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開展網絡道路硬化、零星村整治、節能路燈亮化、精品農業園區及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和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等工程,尤其是在「五水共治」戰役中,整治力度更大。該村制訂符合本村實際的「五水共治」水岸一體化實施方案,創新實行「五水共治」水岸一體化治理機制,並成立了4支「五水共治」志願者隊伍,通過開展集中整治和落實長效管理機制,使小路下村的水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達到了「三潔九無」要求,四塘橫江等骨幹河道已成為村裡的美景。
    美好生活,不僅需要物質支撐,還需要文化引領。在沈福燦和其他班子成員的帶領下,小路下村建起了佔地50畝,設有文化禮堂、家園館、文化宮、廣場、歡樂大舞臺等設施的文化公園,組建了木偶摔跤、門球、腰鼓、仿保齡球等10支群眾文體隊伍。這些文體隊伍經常利用重大節日,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與此同時,小路下村還十分注重把城市的時尚文化活動引入村裡,使城市的時尚與農村的鄉土特色互融共促,相得益彰。如今,小路下村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空閒的時候,村民自發到村文化公園跳舞健身、打球跑步、吹拉彈唱,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沈福燦用自己的努力,向村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他多次被評為市級優秀黨員,2015年又被評為市「十佳進取型村幹部」。(餘姚日報沈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