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邊境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印度軍方武器更新換代的速度似乎一下子快了起來。據多家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從韓國引進的100門K-9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將在今年1月開始逐步列裝,預計到明年夏天全部到位。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印度陸軍都沒有值得信賴的新型火炮。為了改變這種尷尬局面,印度於2017年和韓國達成協議,以部分採購加本土組裝的形式引進100門韓製K9火炮。隨著這批火炮到位,印度邊防部隊的火力的確有所提升,不過,其實作戰性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
首先來說,K9火炮的確是近年來韓國對外軍工貿易的明星產品。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括挪威、芬蘭、愛沙尼亞等多個國家都成為K9的海外用戶。就其根本而言,這是由K9的混血屬性決定的。因為它的炮管專利技術屬於德國萊茵公司,動力系統來自德國MTU公司,火控系統來自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簡單而言,所謂的韓國製造名不副實,韓國本土企業僅僅生產一些小零件而已,主要做的就是組裝工作。即便如此,K9在數據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它的戰鬥全重為46.3噸,時速67公裡,最大射速為6~8發/分,最大射程為42公裡。
與眾多老式自行火炮相比,K9的自動化水平非常不錯,整體性能也高出一截。當然,K9在測試和實戰中屢屢出現紕漏,射擊精度不高也成為一大短板。比如,在2010年11月的延坪島炮戰中,韓軍的K9火炮在戰鬥中居然發生故障。不得不說,韓國人在組裝方面的質量管控還是讓人不放心。
K9火炮之所以能夠在軍售市場風生水起,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韓國人推銷得力。以2018年愛沙尼亞與韓國達成的採購協議來說,單價近在380萬歐元,這還涵蓋了包括後勤維護在內的附加條款。為了爭取印度這個大客戶,韓國人更是「誠意十足」。100門K9的總價僅有6.5億美元,這還包括了一系列附加條件。比如,除了10門K9由韓國製造提供之外,韓國還幫助印度在本土建立起了生產線,負責後續火炮組裝生產。目前,印度本土負責組裝生產K9的企業就是拉森特博洛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軍方的催促下,拉森特博洛公司一改印度軍工企業拖拉散漫的傳統,在不到1年時間內就完成了火炮組裝訂單。由於該生產線專為印度軍隊服務,這也意味著,隨著百門火炮訂單完成,拉森特博洛公司位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製造工廠即將停工閒置。儘管有印度媒體報導,該公司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要求追加訂單,但考慮到近兩年印度經濟低迷,軍費預算大幅度削減,這個願望很難在短期實現。
另一方面,印度引進K9生產線的同時,並沒有得到核心技術。因為K9本身就是混血組裝產品,韓國方面掌握的也就是總體設計和部分微不足道的零部件,其核心技術和重要設備都是舶來品。這也意味著,即便未來印度本土的K9生產線繼續開工生產,也無法徹底保障前線印軍的長期需求。因為眾多配套設備、彈藥等都需要海外進口,這會讓印度政府背負沉重的壓力。只能說,印度想要靠「買買買」提升軍事實力,其效果依然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