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百年孤獨《一句頂一萬句》:中國人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2021-01-20 育兒點金術

提起《百年孤獨》,想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有這樣一本書被稱為中國版的《百年孤獨》——《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作者是劉震雲,被公認為是他最成熟大氣的作品,獲得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故事的梗概很簡單,寫的是吳摩西過去的前半生與現在的後半生:吳摩西失去了唯一能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它,吳摩西選擇走出了延津。隨著歲月的變遷,吳摩西的養女之子牛建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去尋找「說得上話 」的朋友,而走回了延津。

一出一走,延續了百年。對話,不斷地對話就成了人與人之間,擺脫孤獨的重要手段。把小說的若干情節投射到我們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同樣的影子。

一累:到底誰才是朋友

小說中老段說老楊沒義氣的時候,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不是說這事,是說這理。不拿你當朋友的,你趕著巴結了一輩子。拿你當朋友的,你倒不往心裡去。倒對我愛搭不理。

在中國,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中上層中產階級們,由於其地位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社群利益會產生衝突,人心難測,誠信喪失,而能夠說句心裡話,彼此真心相互安慰的朋友越來越少,孤獨感便隨處可見。

很多人喜歡參與「淺層社交」,一杯酒下肚就稱兄道弟。但這樣的社交意義有限,酒醒之後真沒幾個拿你當真兄弟的。成年人之間的關係,最終還是得靠自身的實力。

酒桌上的熱鬧是暫時的,散場後的清冷和孤獨才是真實的生活。想找個能說真心話,能掏心掏肺的人都很難,此為中國人一累。

二累:好把的是病,難八點是人心

書中,人與老胡他爹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人說:咱治的是病,就別管他的心了。老胡他爹嘆息一聲:咋能不關心呢?又說:病相同,人卻不同,不同的人,開同樣的方子,藥也未必管用。

人的活動,大抵由利益驅動。人有著趨利避害的本性,很多人被金錢,權利的欲望所腐蝕,不知不覺,邁向深淵。為了金錢,可以違法亂紀,在被人背後捅刀子。為了權利,可以鋌而走險,玩下原本筆直的梁子。

人有的時候不是身體有病,而是精神有病。人心難測,真心對人對己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找,因此孤獨無處不在。為了擺脫孤獨感,書中的人們努力製造著聲響和喧囂,此為中國人二累。

三累:事情想明白了,反倒更憂愁

任何人互相有了衝突,就必須得有一個人屈服。吳摩西發現,順著吳香香的心思來,日子過得倒比過去安穩許多。但是一個人總順著別人的心思來,自己心裡就難免會有些彆扭。但是話說回來,一個人自己彆扭,也比再讓別人來彆扭自己要強。

漸漸的,人和人之間的相處與交流越來越少。聚會變成了各自看各自的手機。旅遊也變成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打卡。

牛愛國慢慢發現,事情想不明白,人的憂愁還少些。事情想明白了,人反倒更憂愁了。小說結尾,何玉芬送了牛愛國一句話:

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看不到終點的茫然和疲憊,如影隨形。這種累猶如亙古長夜,慢慢磨礪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此為中國人三累,

雖然人生來孤獨,但是好在還有愛。有愛便不覺天涯遠。我們可以在愛自己的人那裡,大膽的熱愛生活,對抗生活。

小說以《一句頂一萬句》命名,頗富深意。

牛愛國在結尾說道:「不停找,這一生都要不停地尋找。」

書中的這種孤獨,和我們每個人的孤獨如出一轍。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為了生計不停地奔忙,我們留給社交的時間越來越少,能說得上話的人,也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減少。

所有的鬱悶都打碎了自己消化,把自己緊緊地鎖在了孤獨裡。

劉震雲用這本《一句頂一萬句》引起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共鳴。

讓我們在面對如影隨形的孤獨時,能變得勇敢,能不同的去尋找,那個對自己來說,一句頂一萬句的人。

相關焦點

  •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一生坎坷,但也是一個好人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一生坎坷,但也是一個好人《一句頂一萬句》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劉震雲這樣一個很偉大的作家吧,那一定知道他得一部很出名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吧,小編個人也是很喜歡他的這部作品,雖然書中的情節讀來有很多的彎彎繞繞,但是仔細讀起來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尤其是書中的楊百順這樣的一個角色,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一生都在尋找一個知己,多像我們自己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一生都在尋找一個知己,多像我們自己《一句頂一萬句》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劉震雲老師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呢,小編認為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非常值得反覆閱讀。曾有人評價說這本書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因為書中講述的事情多像現實中的我們一樣。
  •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坎坷的一生,只為尋找一個知己
    《一句頂一萬句》之吳摩西,坎坷的一生,只為尋找一個知己《一句頂一萬句》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劉震雲老師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這部小說是劉震雲老師創作了三年的小說,耗時可謂是很久,同時也是劉震雲迄今為止最成熟最大氣的作品,曾經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 《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婚姻裡,這6句話穿透人心」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是根據作家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曾獲茅盾文學獎,可以說自帶光環。這部影片由他的寶貝女兒劉雨霖執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謂另一個看點。作品是關於婚姻的,主題是關於綠帽的。婚姻是剛需,一直存在,話題感長盛不衰;綠帽是趣聞,古今流傳,自然吸引眼球。故事的開頭。
  • 一句頂一萬句主題曲 李健《你一言 我一語》試聽完整歌詞
    當「音樂詩人」李健遇上「內心戰爭大片」《一句頂一萬句》,一劑良藥,就此得來。李健  由原著劉震雲擔任編劇、江志強監製、劉雨霖執導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  據悉,電影《一句頂一萬句》由西老莊影業有限公司、風山漸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途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這部備受期待的內心戰爭大片將於今年11月4日全球上映。
  • 東亞人為什麼會活得累?
    其中,日本人工作時間最長,中國人緊隨其後,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工作時間總體比東亞國家少三分之一。到今天,東亞的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等都已成長為發達經濟體。可是,在某些指標上,東亞經濟體始終落後於歐美,比如平均勞動時間等。有人把這些指標差距歸為文化差異,其實並非這麼簡單,那麼東亞人為什麼會活得累呢?
  • 人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經常聽人感嘆說「人活著真是太累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因為現在消費太高了,房價高、學費高、看病貴等等。這固然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末學不認為是根本原因。孔子的大弟子顏回,日子過得相當艱苦,但他依然過得很快樂,生活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壓力和煩惱。雖然我們比不了顏回,但我們應該受到啟發,現在人活得之所以這麼累,跟物質關係不大,主要還是下面這三種心態的問題。
  • 你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感覺活著累的人,其實是很認真的人,也是曾經努力過的人。在努力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們堅信總有一天自己的努力會得到回報的,總有一天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誇獎的。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之路會像現在這樣越走越窄。但是現在卻對人生感到疲倦了,什麼都不想做了。為什麼他們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
  • 人為什麼活得累?看完扎心
    感到這麼累,是什麼原因呢?01有時候,明明可以拒絕,卻學不會拒絕。太敏感的人,總是傷害自己,心軟的人,總是被人傷害。人與人之間,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有時候,只有照顧好自己的同時,才能更好地去處理身邊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歡《歡樂頌》裡的關雎爾,因為她人長得甜美,心地也好。但她也常常為人詬病:正因為心地太好,她不懂得拒絕別人。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經典的一句話,只有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在前段時間看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那麼一定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獨》」。這句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紛紛表示《百年孤獨》給予人生洗滌。這本書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該書的作者是馬爾克斯,他憑藉著這一本書在文學界名留青史。這本書需要慢慢品味,越看越有味道。
  • 《一句頂一萬句》:當愛已成往事時,放過對方就是放過自己
    可如今愛國退伍回來成了個修鞋匠,她還得在紡織廠做一名女工。失望不斷疊加,她已不再相信愛國的話。而愛國之所以和麗娜說這些,是因為聽姐姐說麗娜有可能和婚紗攝影店的蔣老闆好上,就親自跟蹤麗娜,發現她果真和蔣老闆有點有笑地在小縣城最好的飯店吃飯。愛國想趁結婚紀念日用愛將麗娜拉回來,說完藍圖便鼓起勇氣問麗娜和蔣老闆是什麼關係。麗娜對被跟蹤非常生氣,立馬和他翻臉。
  • 收入不低的日本人和韓國人,為什麼活得這麼累?
    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每天活得都很壓抑,生活壓力大,前途迷茫,身體還一天不如一天。似乎活在世上,除了勞累,沒有其他值得高興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太窮了?還是太忙了?按理來說,一個國家經濟越發達,國民的待遇就會越好,但是我們的鄰居日本和韓國的人民,過得也不幸福。
  • 你只知道《百年孤獨》有個偉大的開頭,但你知道它究竟偉大在哪嗎
    很多寫作者和讀者都知道,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有個著名的開頭,這個開頭甚至可以稱為偉大的開頭,它被作家們所津津樂道並爭相模仿。像我們中國的作家,陳忠實、莫言、餘華、閻連科等等,這些當代著名的作家,那都是受到了這部小說的影響,在他們的作品中,處處能夠看到《百年孤獨》影子。
  • 《百年孤獨》:唯有經典永恆,真正明白這句話的人,或不怕孤獨!
    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這部書在中國的影響特別大,從銷量上來說,《百年孤獨》在中國這麼多年以來銷量排行榜一直佔有很高的位置,不只是讀者們喜歡這部書,重要的是它對當代中國作家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比如:《白鹿原》,當時火爆全網,便迅速被稱作一代經典。
  • 《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有多牛?僅用一句話影響許多中國作家
    《百年孤獨》這本書,是大家人盡皆知的世界名著,就算沒有看過,但是也聽說過,尤其是裡面的經典名句: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更是讓無數人心靈震顫。《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孤獨就是宿命,輪迴往復,沒有人能逃脫
    也是妥妥地採用了同樣的句式,而這些精彩的開篇,他們模仿的都是《百年孤獨》著名的開頭一段:「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沒錯,莫言1984年買的那本盜版書就是《百年孤獨》,中國諸多知名作家們模仿的也是《百年孤獨》。
  • 錦鯉在中國這麼吃香,為什麼反而是日本錦鯉最牛,都怪中國人迷信
    錦鯉在中國這麼吃香,為什麼反而是日本錦鯉最牛,都怪中國人迷信好多年前就開始有各種轉發錦鯉保平安、升官發財、一夜暴富、考試必過等等朋友圈和微博了,這個時候的錦鯉還只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風氣,稍微迷信一下的東西,但是自從支付寶錦鯉「信小呆」一戰成名之後,「錦鯉」就不再是單純的錦鯉了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百年孤獨》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陌生,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到底這本書有多優秀才會讓眾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 毛孩未婚卻在《一句》深度體驗為人夫為人父
    毛孩完美詮釋小人物的「荷馬史詩」  搜狐娛樂訊 由劉震雲擔任編劇,江志強監製,劉雨霖執導,實力派演員毛孩、範偉、劉蓓、李倩等人共同出演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即將於11月04日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該片講述的是一個縣城裡復員退役的釘鞋匠牛愛國,因為和老婆「說不上話」,而經歷的一系列捉姦、出軌、離婚的糾葛情仇,堪稱是一頂綠帽子下的史詩。  毛孩「走入式」體驗 堅持與小演員同吃住  毛孩曾在《炊事班的故事》中,飾演的熱心活潑的炊事兵小毛被大家熟知。在該劇中,毛孩多次提刀只為切菜,而在電影《一句頂一萬句》中,毛孩提刀竟是起了殺心。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