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海洋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有的生物長相奇特,有的生物讓人覺得恐懼。
蝠鱝(fèn)就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它獨特的外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潛水者,不惜千裡,來到蝠鱝的海域,和這種生物一起暢遊海洋;
它體型巨大,有「毯魟」和「魔鬼魚」之稱,很多不了解蝠鱝的人,覺得這種生物非常可怕,但事實上,蝠鱝異常溫順。
海裡的巨型「飛毯」,最大可達8米以上
蝠鱝是軟骨魚中,蝠鱝科的幾種魚類的統稱,因其遊泳的姿勢和蝙蝠飛行很像,因此得名。
有「毯魟」和「魔鬼魚」之稱,身體就像一張張開的毯子,整體呈現不規則的橢圓形,一般來說,身體有50-100cm,最大可達8米以上。
2008年,在海南就曾捕獲一條超級蝠鱝,體重可達1500千克。
這樣的體型,加上還拖著一條細細的尾巴,因此也被稱為「海洋風箏」。
蝠鱝有一張超級大嘴,遊泳的時候,張開嘴巴,作為過濾器,大口大口地將浮遊生物從海水中過濾出來。
然而它們也吃其他的食物。
經過分析後發現,蝠鱝的食物中,浮遊動物只佔27%。
蝠鱝和許多鯊魚一樣,需要不斷地運動才能保持呼吸,當水流經過鰓時,才能保證氧氣供應。
這對它們來說是很不幸的,因為它們不能停下來睡覺或休息,若不小心被人類的漁網困住,無法動彈,將面臨著極大的死亡風險。
凌空出世的飛躍技能
蝠鱝最出名的,莫過於它的飛躍能力了。
別看蝠鱝體型巨大,但是它的力量也很驚人,可以拖著龐大的身軀,躍出水面。
它有自己獨特的飛躍技巧,先旋轉上升,快到海面時候,旋轉和遊速加快,衝出水面,有時可以一躍到2米高。有時還會在空中做出空翻姿勢,最後砰一聲落入水中。
一般來說,蝠鱝是不會飛躍的,只有當遇到危險時,或者身上有寄生蟲的時候,它才會如此行動。
蝠鱝擁有魚類最大的腦容量
蝠鱝非常聰明,它們的大腦是所有魚類中最大的,含有豐富的神經膠質細胞,這些細胞和智力有關。
據統計,蝠鱝的神經膠質細胞比家貓要多,這意味著它們的智商可能比一些寵物要高。
蝠鱝是一種非常好奇的動物。
和人類一起遊泳的時候,它們不會害怕,反而對人類很感興趣,個性也非常調皮搗蛋。
有時它們會用身體拍打船隻,或者拖著船隻跑,這樣的行為總會被漁民誤會,再加上蝠鱝巨大的身體,因此這樣的生物總是讓人很害怕,於是也就有了「魔鬼魚」的稱號。
蝠鱝的智商也很高,是第一個通過鏡子測試的魚。
人們發現,當蝠鱝被漁網纏住的時候,會向人們求助,即使面對鏡子,它們的反應也很奇特。
一般來說,動物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會表現出吼叫、攻擊等行為,但蝠鱝相反,它們都沒有把鏡子當成另一隻蝠鱝,而且做出了很多新奇的行為。
追上雌性蝠鱝的雄性,還有資格繁育下一代
蝠鱝的求偶行為是非常怪異的。
雌性蝠鱝從來不缺乏追求者,追求者數量很多,30隻或者更多的雄性會圍著雌性轉。
在海洋裡,雌性遊得很快,跟不上的雄性就會被淘汰,而其他的雄性像火車一樣,一個接著一個,緊跟著雌性,擠在「火車」最前面的幾個雄性通常會發生爭鬥。
最終由雌性選擇她認為最適合的配偶,一般來說,它會選擇與最堅韌的雄性交配。
值得注意的是,蝠鱝屬於卵胎生。
蝠鱝體內有一個子宮,它們的卵在子宮生長並發育成幼崽。
蝠鱝的懷孕期在10到14個月之間,最後通常出生一隻。剛出生時,幼崽的翼展已經達到1.5米。
最後
不幸的是,這些奇妙的動物是各種威脅的受害者。
對於蝠鱝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大型生物的捕食,而是人類。
人類對海洋的汙染已經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塑料類物品。
蝠鱝體型巨大,但很容易被魚線纏住,一旦纏住就無法遊動,不遊動就會缺氧,最後窒息死亡。
除此之外,蝠鱝的鰓,又被稱為畚鬥魚鰓,在民間,亞洲地區常將這種物質作為一種中藥,認為有清熱解毒等功效,蝠鱝因此也被大量捕殺。
但事實上,這些效果都是缺乏醫學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