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生出「豬鼻」娃?婆婆哭天抹淚,好在醫生的話給了他們希望

2021-01-12 侃侃育兒說

生孩子對寶媽可是個不小的考驗,不止要面臨生死大關,更有一些無奈的壓力需要面對。如果家庭成員普遍重視男孩兒,那麼寶媽就不免會擔心自己生下來個小姑娘。就算不擔心寶寶性別與預期不同,也怕生下來的寶寶不夠健康。

這不,小蘭一家人就差點因為孩子的「顏值」問題把醫院掀個底朝天。

原來小蘭一早就跟醫生表達了順產的想法,由於胎兒頭圍肩圍都在正常範圍內,所以分娩也還算順利。只是產婦沒有掌握好力道,導致寶寶頭部娩出速度有些慢。為了避免寶寶呼吸困難,只好選擇用產鉗輔助。分娩結束後,產婦家人看到寶寶鼻子的異常一時間難以接受,以為是醫生用產鉗時給寶寶「毀了容」。

看著懷裡寶寶「豬八戒」一樣的鼻子,小蘭的婆婆眼淚直流,哭著喊著說醫生毀了自己家的「獨苗」。好在醫生見多識廣,一眼就看出寶寶的「豬鼻子」屬於鼻部畸形的一種。等到小蘭家人冷靜下來,立刻告訴他們:「只要寶寶長大一些,情況穩定了,完全可以通過整形手術來把鼻子調整到正常狀態。」

其實,只要孕媽做好這幾點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寶寶出現「畸形」:

1.營養攝入全面

在懷孕的過程中,只有孕媽攝入全面的足夠的影響,才能保證胎兒的健康成長發育。否則胎兒成長所需的營養得不到滿足,就容易出現問題。

2.規律作息

早睡早起,保持每天至少連續8小時睡眠,是孕媽的基本修養。其實孕媽睡覺的時候胎兒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在平靜有質量的睡眠中,胎兒也在高速成長發育。如果孕媽長期熬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胎兒的發育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3.避免長時間呆在「危險」環境中

此處的「危險」是對於孕媽而言的,例如:噪聲嚴重/輻射高/灰塵大/油煙多等環境。偶爾去一次這種環境倒無傷大雅,可是如果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勢必會對胎兒造成惡劣影響。

除此之外,孕媽還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注意產檢在懷孕過程中,孕媽重視每一次產檢,盡最大的努力配合醫生檢查,才能準確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況。很多心大的孕媽以為產檢漏一兩次沒什麼,卻很有可能錯過一些重要的診斷結果。

其次:理智對待如果寶寶的身體確實有一定「殘缺」,寶爸寶媽一定要冷靜下來,理智判斷到底要不要把寶寶留下。一旦寶寶出生,家長就有義務和責任對他負責到底。這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跟醫生溝通孩子的情況,採取一定的醫療手段為孩子進行治療。

話題討論:產檢查出來寶寶鼻子有這樣的殘缺,你認為該把孩子留下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為啥有的產婦生娃疼到打顫,好久生不出,而有的產婦又快又輕鬆?
    強悍的產婦,買個菜、上個廁所把娃生了廣東的一位產婦去上街買菜,準備回家做飯,就在買完菜回家的路上,她「猝不及防」的生了娃!當時路人都嚇壞了,還是兩位大媽過去幫忙,把寶寶抱起來,扶著產婦去屋簷下休息。原本這位強悍的產婦想要一邊抱著娃,一邊提著菜回家,最後在醫護人員和路人的勸說下去了醫院。而哈爾濱的一名產婦正在如廁時,結果不小心分娩出了嬰兒!原本產婦只是想上個廁所,可能是過於用力,直接導致娃分娩了出來!
  • 生娃時這些「暗語」聽不懂,產婦容易鬧笑話,醫生也會很「囧」
    尤其是順產的媽媽們,生產的過程會比較長,因為要經歷宮縮,等待子宮口開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才可以進產房將孩子生下來。即使現在剖腹產比較普遍,無痛分娩也開始逐漸推廣,但對很多媽媽來說,順產始終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沒有特殊情況,醫生也會建議順產。但順產畢竟是個比較疼痛的過程,所以很多媽媽們進到產房,都是心情忐忑又緊張的,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的媽媽。
  • 媳婦半夜宮縮要急產,婆婆非要拖到早上,上午生娃真比晚上更好?
    醫生經過檢查,認為寶寶有可能會當晚或者凌晨左右順產「急產」出生。璐璐疼得受不了,恨不得立馬就把孩子生出來。一旁婆婆卻急了,說預產期不是明天嗎?能不能等到明天上午再生啊?醫生一臉嚴肅,說病人現在的情況非常緊急,宮口越開越大,馬上就要進產房了,生孩子人命關天的事,哪能隨意推遲時間呢?婆婆卻堅信說上午生的孩子以後要長得好些。為此,璐璐差點和婆婆吵起來。
  • 產婦一邊生娃一邊嘶吼,丈夫已一頭栽倒在產房
    產婦作為全家人的重點關照對象,有些家庭為了能夠在分娩時給予產婦鼓勵,幫助應對突發情況,會選擇一名家屬來進行陪產,而這名陪產對象的選擇往往要慎之又慎,否則不僅不能幫助到產婦的順利分娩,反而有可能會對醫生的工作添亂,幫上倒忙,真到了那時候產婦只能是追悔莫及
  • 丈夫陪產哭得太大聲,產婦:到底是誰在生娃
    文字/瑩瑩編輯/瑩瑩為了讓丈夫能夠更加直觀深刻地理解妻子生娃的痛苦,現在很多醫院都提供了產房裡陪產的"業務",鼓勵丈夫給妻子陪產,希望能夠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讓家庭更加和睦。前段時間,有一位孕媽到了預產期,滿懷糾結的心情來到醫院準備生娃,非常辛苦地熬過了分娩之前的等待時間,終於要進產房裡了。寶媽在產房裡等待分娩,這時候醫生護士還在做準備工作,丈夫趴在妻子身邊非常緊張,看到妻子疼痛的表情,丈夫心疼得愁眉苦臉,沒過一會兒居然哭起來了。這時候寶媽還比較感動,忍受著即將臨盆的痛苦,安慰了丈夫幾句。
  • 56歲高齡產婦生娃,本該當奶奶的年紀卻當了媽,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56歲高齡產婦生娃,本該當奶奶的年紀卻當了媽,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56歲高齡產婦生娃,本該當奶奶的年紀卻當了媽,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文丨飯飯媽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加入備孕二胎的行列。
  • 孕婦懷胎9個月突然去世,婆婆堅持取出孩子,剖開肚子讓醫生震驚
    麗麗頭胎生了女兒,所以婆婆一直要求她儘快生二胎,渴望生個孫子給她抱。麗麗性格原本就很軟,於是便妥協了,絲毫不管自己頭胎是剖腹產。 於是,才一年不到的功夫,麗麗又懷上了二胎。為了孩子著想,麗麗懷孕期間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聽從婆婆的吩咐乖乖在家養胎。誰知9個月左右的時候,麗麗突然腹痛如刀絞,嚇壞了一家人。
  • 早上生娃和晚上生娃,區別有多大?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依據的
    婆婆堅持讓兒媳婦在早上生孩子,不一定是迷信小美懷孕之後,婆婆非常高興,一再強調小美一定要在中午之前把她的大胖孫子給生出來。面對婆婆這樣封建迷信的言論,小美簡直懶得搭理。生孩子就是一件聽天由命的事情,自己是沒有辦法決定孩子出生的時間的,總不能夠還沒發作就強行把孩子先把剖腹產出來吧,這樣也太不合理了。
  • 「午時不生女,子夜不生男」?生娃時間有講究,別只看娃的感受
    相對於產婦生男生女,大家更擔心孩出生時間不妥當,其中「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流傳了多年,直到現在也有人將其作為生娃的參考條件。 不同屬相的寶寶性格確實會有些差異,那麼俗語中「午時」和「子夜」的差距又代表了什麼呢?
  • 「金豬寶寶」扎堆鬧豬年 醫生提醒:不建議產婦扎堆生娃 孩子健康最...
    為此,醫生提醒備孕的產婦及家屬,為了產檢以及孩子升學等問題,不建議扎堆生娃,凡是還應以孩子健康為重。  醫護人員累的回家就想睡覺  「我現在回家就想睡覺,啥活兒也不想幹。」長春市婦產醫院助產士趙爽疲憊地說。她告訴記者,不僅自己很疲憊,她的同伴有的已經連續多日晚上幫助產婦自然分娩了31個豬寶寶,由於產婦的個體差異不一樣,產程也有長有短,有的時候她們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 50歲產婦生下「外星人」,丈夫想丟掉這娃,醫生一句話救了孩子
    文/寧媽媽育兒經女人生孩子對於每個家庭都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對於女性,這也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下決定,尤其是一些高齡產婦,由於自己的身體素質遠遠不如以前,生孩子很可能就會變成一件危險的事,不僅不能保證孩子的平安,出生之後,還有可能出現各種疾病,最近就有一名高齡產婦,在醫院生下了一個
  • 產婦生完孩子半個月,上廁所流出「東西」,醫生檢查後:太無知了
    產婦生完孩子半個月,上廁所流出"東西",醫生檢查後:太無知了我國一直都有坐月子的這一說法,其在醫學上叫做"產褥期"。簡單的說,就是在孩子出生之後孕婦的身體恢復到健康水平的一個階段,一般為期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時是需要產婦及其家人特別注意的。
  • 要看這三個指標,若滿足便可出月子
    結果,媽媽竟然跟婆婆一個鼻孔出氣,警告小虹必須聽話,坐滿42天才行。不過,小虹偏不聽,30天後,她就鬧騰著必須「出月子」。小虹時常抱著娃玩鬧,還每日洗澡、下樓買菜,像個正常寶媽一樣照顧娃,甚至還熬夜帶娃追劇。婆婆看不下去了,氣得直接回自家住了,沒再理兒媳。然而,沒過多久,小虹就覺得身體吃不消了,時常關節酸痛,眼睛乾澀。
  • 孕媽逛街「吧唧」生下娃,2類產婦生娃很輕鬆,卻潛伏著共同隱患
    案例:孕媽走在路上,裙下掉出一物,路人慌了神就在這兩天,浙江一名孕婦和家人出門的時候,半路上裙子裡突然掉下一個「東西」,孕媽回頭才發現,原來是寶寶就這麼隨便的出生了。好在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母子二人身體狀況穩定,於是不久就出了院。不少網友感到驚奇,為啥別人生娃的時候陣仗大到不行,各種痛各種嚎叫,怎麼到這位媽媽身上,仿佛一點感覺都沒有,生個娃就跟吃飯喝水一樣順暢呢?其實多半是因為她是下面這幾種孕媽之一。
  • 「你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帶娃天經地義」丈夫的話,刺痛了妻子
    我們身體又沒問題,都在避孕,有趣的公公偶爾還會說什麼寶寶長得好不好,是看你有沒有去佛主面前獻花,寶寶五官面相也很好之類。都是誇獎的話,說到底是他們去給我求的子,才有我可愛的兒子。說一下婆家的條件。我嫁的是大兒子,家裡還有弟弟妹妹,結婚那年沒買新房,一大家子住一起。條件不太好,甚至略低。我們家也是打工家庭,一個弟弟,所以我也沒嫌棄人家的資本。
  • 孕媽在生娃時,不想被「粗魯」對待?以下幾件事就別做
    文\好孕姐女性從懷孕到生產,從一個小姑娘到一位媽媽的轉變,需要經歷十月懷胎的脫變,嘗受分娩時的萬分疼痛。尤其是在生娃的時候,她們太需要安慰和照顧了,希望產科醫生在協助生產時,能對她們多一點耐心。但為什麼大多數產科醫生,對待生產時的孕婦都比較「粗魯」呢?
  • 產房醫生性格對產婦分娩有影響嗎?幽默和嚴肅不同,一個笑一個哭
    所以,更多的產婦,期望自己在分娩時,能遇到一位性格「隨和幽默」的接生大夫,這樣,在大夫的指導下,自己生娃的風險性會低很多。產房醫生性格對產婦分娩有影響嗎?幽默和嚴肅不同,一個笑一個哭小雲和小花是比較要好的閨蜜,平常生活經常膩在一起,而機緣巧合,她們的預產期也在同一天,還住在同一間病房。
  • 產婦剛生完孩子想「上廁所」,醫生聽了神態嚴肅:馬上安排手術
    生寶寶的時候由於胎兒過大,醫生建議剖腹產,但家人認為順產對寶寶更好,所以堅持順產。可生產過程卻沒有那麼順利,折騰了20多個小時,在醫生及助產器的幫助下,胎兒才艱難娩出。寶寶出生後,朋友已筋疲力盡,在觀察室內幾度昏昏欲睡。沒過多久,朋友便感覺「想上廁所」,於是請身邊護士幫忙,不料護士聽後神色慌張,立馬喊來了醫生,醫生了解情況後神態嚴肅,聲稱幸虧發現得早,並趕緊安排手術。
  • 冬天生娃的孕媽,待產包裡要多準備3種東西,忘了的話會很麻煩
    寶寶的出生,會讓全家人都感到特別高興,但是寶寶在哪一天出生可不一定,雖然醫生會幫孕媽計算出預產期,但是寶寶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機率僅為5%。所以孕媽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還要把待產包準備好。現在已經是冬天了,冬天的待產包和夏天有所不同,需要多準備一些物品,如果缺了的話,到時候會很麻煩。
  • 哺乳期多吃水果好?婦產科主任:產婦再饞以下四種水果也不能碰!
    文丨木棉媽媽小時候很羨慕懷孕生娃的婦人,總覺得她們很幸福,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也不用幹活,還能在床上吃飯。後來慢慢長大,直到自己結婚生子才發現:原來懷孕生娃的婦人是不是最幸福的不一定,但一定是最辛苦的。沒生過娃的會認為:懷孕生娃多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