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劇院老中青三代飆戲,現代京劇《許雲峰》雲首演9.9元!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將於2020年6月7日19:30以單價9.9元的價格在「東方大劇院」進行線上首演直播。

譚正巖飾演許雲峰

杜鎮傑飾演徐鵬飛

朱強飾演華子良

現代京劇《許雲峰》改編自40年前北京京劇院創演的京劇《紅巖》,在遵循京劇藝術程式規範的基礎上勇於創新。

劇本創作上,主線更加簡明、劇情更加豐富、人物也愈加鮮活;表演上,除了借鑑話劇藝術現實主義的表演方法外,更有「老中青」三代同臺「飆戲」;舞臺呈現上,舞美、燈光、服裝、造型通力合作,打造視覺盛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強舞臺表現力和感染力,劇中還創造性地融入了多種音樂曲風,可謂亮點頻頻。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守正創新的主創團隊

「一群人、一段故事、一種精神、一份信仰」,在談到如何形容《許雲峰》這齣戲時,導演李青坦言。在他看來,這部劇的創新點在於:堅持京劇程式化表演的基礎上,學習了話劇現實主義的人物塑造和表演方式,「真和美是貫穿整部劇的創作理念,只有真情實感地投入才能打動觀眾,唯有真才能讓觀眾覺得美。」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忘我投入的不僅有導演。編劇王新紀早在2020年春節前後就開始著手現代京劇《許雲峰》的創作了。疫情期間,王新紀多次通過網絡、電話會議等形式與主創團隊進行劇本的溝通、討論、修改與完善。最終,幾經周折,三易其稿,頗具新時代創作氣息的《許雲峰》逐漸成型了。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相較於1984年原版京劇《紅巖》,現代京劇《許雲峰》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首先劇本結構上更加簡潔,從「多人群戲」中梳理出了相對清晰的主線,即圍繞共產黨人許雲峰的光榮事跡展開故事;其次在劇情上加入了「小蘿蔔頭」與許雲峰見面的環節,加深了舞臺的感染力,增加了一絲溫情與厚度。此外,為了平衡和調節整齣戲的氛圍,劇中將原來《紅巖》裡肅穆的追悼會改成了聯歡會,用吃飯的盆和筷子當樂器,用綢子跳舞……這也使得整場戲有喜有悲、有起有伏。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除了劇情的創新,作為表達劇目主旨極為重要的輔助手段,現代京劇《許雲峰》對唱腔和曲子也做了重新設計。為了將該劇的故事和人物更加生動、更具律動性地展現給觀眾,唱腔設計、作曲艾兵在唱腔設計上除了保證戲中三個流派老生之間的相互區別外,對同一個角色在不同劇情設定下的唱腔也做了相應的變化。

每段幕間曲也作為每場演出的一個過渡,來詮釋和表達每一場的思想情境。此外,為了讓劇目中的唱腔更加豐滿,艾兵還在劇中融合了很多風格的曲子,有國際歌、有傳統戲中《珠簾寨》的選段,也有民歌,甚至還有說唱元素。

鮮活立體的人物塑造

此次北京京劇院創排的現代京劇《許雲峰》大膽起用了包括譚正巖在內的大批青年演員,力求用新鮮血液延續經典劇目的舞臺生命力,真正意義上做到「傳承有序」。在創排過程中,青年演員們主動學演英雄,不辭辛苦的敬業精神也讓「老戲骨」們讚嘆連連。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據悉,為了演好、演活許雲峰,主演譚正巖反覆觀看《烈火中永生》等經典影片,仔細揣摩電影中趙丹所飾演的許雲峰的神情動作、人物心理,並將電影中的「局部鏡頭感」化用在京劇舞臺的「定格亮相」中。不僅如此,排練結束回家後,譚正巖還會與父親譚孝曾交流心得;飾演成瑤的青年演員周美慧,為了更加貼合人物,除了日常排練外,還在「課下」用功,向一位四川的老師求教,學習講四川話、唱四川清音。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杜鎮傑、朱強等「老戲骨」們在劇中也將帶來精彩表現。他們甘當綠葉的奉獻精神正是北京京劇院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傳幫帶」、「一棵菜」等優秀藝術傳統的集中體現;而他們塑造人物的方式及刻畫人物細節的心得,也成為了時刻激勵青年演員學習的榜樣力量。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許雲鋒》中,徐鵬飛的兩面性極為突出,他集豐富的文化修養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於一身,雖然足智多謀但陰險狡詐且兇狠毒辣。宴會上的虛情假意、百般引誘,計謀未得逞時氣急敗壞,主演杜鎮傑都將劇中人物的每一次轉變、每一個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致。關於如何飽滿真實地塑造這個角色,杜鎮傑認為:一方面要回歸角色本身,靜心剖析劇本、細緻揣摩人物心理、反覆推敲舉止細節,再有機地結合自身表演方式;另一方面要在與「對手」的碰撞磨合中相互襯託,豐富角色內核。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十五年牢獄生涯,三年來裝瘋賣傻,《許雲峰》中,華子良是一個極具話題性的人物。塑造「瘋老頭」,對於主演朱強而言也是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華子良初登場時,朱強通過彎腰駝背和踉蹌的腳步樹立人物形象;而當與許雲峰相見時,朱強用炯然有神的眼神替代了之前的呆滯神情,同志相認的激動和重任在肩的堅定表露無遺;在提醒同志警覺、完成聯絡任務時,朱強則用機敏的表演詮釋了人物。朱強表示:「首先要領會人物形象,堅定演員的信念感,主動感受人物在不同環境背景下的情緒狀態,才能舉動合宜。」正是秉持著「要把人物立起來」的表演理念,三重轉變中,朱強實現了對華子良這一人物的精準把控和立體塑造。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精益求精的舞臺呈現

優秀劇目的呈現自然離不開「幕後英雄」的點滴付出。在現代京劇《許雲峰》中,舞美設計楊鵬、燈光設計趙通、服裝設計杜娜、造型設計張姍姍通力合作,在符合時代審美的基礎上重構經典,致敬革命先烈。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在舞美設計上,現代京劇《許雲峰》注重一景多用和大量留白。楊鵬表示,豐富的空間與特徵場景組合轉換,會使空間重組形成流動感;而留白可以為演員和觀眾留出足夠的表演空間和想像空間。此外,劇中諸多場景和道具設計上也有意還原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地域特色和人文特點,以期在流動的空間和實際場景中營造出虛實相生的戲劇效果。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在燈光設計上,《許雲峰》作為現代京劇,著力於以光影的流動輔助人物塑造、配合舞臺空間感的形成。趙通解釋道:「我們以光影變化渲染革命歷史的場面和氛圍;以強光和陰影對比設置,並搭配服裝和造型的色彩關係,採取不同色溫和亮度的燈光設計,在視覺感官上幫助觀眾形成對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在服裝設計上,杜娜強調:「全劇服裝設計整體上還原當時時代背景下重慶地區的歷史人文風貌,並與角色形象相匹配。作為整齣戲為數不多的可以調節色彩豐富性的元素,宴會女賓、男賓和成瑤的服裝將會使得整齣戲的視覺色彩於統一中有變化、整體中有差異,最終達到渾然一體而不失靈動的藝術效果。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在造型設計上,《許雲峰》主要用冷暖色來區分正反兩方的角色,正面角色以米色、棕色等暖色調為主;反面角色以橄欖色、紫色等冷色調為主。此外,張姍姍還主張通過劇中人物面部特徵、髮型、髮飾、帽子等設計凸顯人物性格和成長經歷。如華子良前期身份模糊,妝發上採用雜亂長發遮擋部分面容,當共產黨員身份被知曉後,改為了五官露出較多的造型,以配合人物身份的轉化。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劇目從立意到創作再到舞臺呈現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不僅需要對以往的寶貴經驗和經典素材進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也需要融合時代精神不斷地認知和重塑,更需要歷經豐富的實踐和重重挑戰,方可到達既「守正創新」,又「春風化雨」的境界。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表示,未來劇院將上下一心、共同挖掘整理經典劇目並不斷創排演繹,為戲迷朋友們奉獻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北京京劇院現代京劇《許雲峰》聯排現場

更多詳情和內容請關注「北京京劇院」、「東方大劇院」官方微信。

來源:藝綻

編輯:金力維

監製:賈薇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北京京劇院聯合北京交響樂團創演《李大釗》
    從5月9日開排到8月6日首演,由北京京劇院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重點劇目,今晚將登臺大興劇院。作曲朱紹玉稱,這是其180多出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齣戲,「京劇的西皮二黃融入了《國際歌》和《黃河大合唱》,演唱形式也涵蓋了輪唱、合唱、重唱,這在京劇史上是第一次。但在大膽革新的同時,我們遵循的又是謹慎創腔。」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則將這齣戲稱作是「北京京劇院音樂創作的高峰。」
  • 走進歷史看京劇 「小花臉」粉墨登場展國粹魅力
    津雲客戶端進行現場直播  開放日現場,天津京劇院小花臉們粉墨登場,各顯其能,極盡詼諧之能事,將在座的戲迷和媒體朋友們逗得開懷大笑,樂不可支,充分展現了「醜中見美」的京劇丑角藝術。活動最後,活動主持人魏以剛表示「走進歷史看京劇」演出活動將長久進行,天津京劇院將與廣東會館持續開展合作。
  • 解小華從藝70年 "三代老旦情"京劇專場傾港城
    原標題:解小華從藝70年 "三代老旦情"京劇專場傾港城  26日晚,煙臺大劇院座無虛席,絲竹悠揚,京腔曼妙。由煙臺市文廣新局主辦,市京劇院承辦的我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解小華從藝70年專場演出在此舉行,助陣唱段精彩迭出,解小華一家三代同臺獻藝,演繹少有的梨園世家「老少三代老旦情」.臺下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廣大觀眾享受了一場京劇文化盛宴。  演出在膾炙人口的京胡協奏曲《夜深沉》中拉開帷幕,著名京胡演奏家周志強的弟子柳安明演奏此曲剛勁柔美,酣暢淋漓。
  • 京劇丑角藝術獨挑大梁 專場演出欲樂翻觀眾
    2010年4月16、17日,上海京劇院將隆重推出「中國喜劇饕餮盛宴:小丑挑梁——京劇丑角藝術」的專場演出。孫正陽、金錫華、蕭潤年、嚴慶谷、郝傑等老中青三代丑角「諧星」將齊集亮相、輪番登場,為觀眾帶來《盜銀壺》《海周過關》《打城隍》《十八扯》《連升店》《九龍杯》等京劇醜行的經典折子戲。
  • 國家京劇院"五一"開鑼國粹生香 《楊門女將》再現家國情懷
    屆時,巾幗英雄一展豪情的經典傳統劇目《楊門女將》,名家雲集、經典薈萃的《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以及家喻戶曉、人人傳唱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將一展「國京」風採,陪伴觀眾假日賞國粹,領略金聲玉振的國粹生香。該劇由青年演員郭凡嘉、張蘭擔綱主演,著名奚派老生張建國壓陣,國家京劇院三團的一眾青春勢力共同演繹。《楊門女將》作為國家京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自創排至今已演出千餘場,享譽國內外。該劇發揚了劇院精益求精的藝術風格,戲內戲外一派英姿颯爽,唱念做打間為戲迷們詮釋出巾幗英雄為國徵戰的英姿,舞臺上展示出意境深邃的歷史畫卷。   在這齣經典劇目裡,有說不盡的豪情,道不完的悲壯。
  • 一周記丨展現歷史風物人文故事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3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從敦煌文獻中整理取材創作而成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10月11日在蘭州大學首次演出。五言律詩《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主要描寫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共二十首。
  • 首屆青年京劇演員(北京)擂臺邀請賽獲獎人員名單
    一、擂主獎,按照行當,根據專家評委打分、觀眾評委打分的合計分數評出10名擂主獎(其中青衣組參賽演員較多,擬評三名擂主);老生:北京京劇院              張建峰青衣:戰友文工團              丁曉君北京京劇院              張馨月北京京劇院              竇曉璇花旦:北京京劇院
  • 大型古裝京劇《遊百川》舉行排演啟動儀式 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擔任...
    濱州日報3月19日訊 3月19日,大型古裝京劇《遊百川》排演啟動儀式在貴苑大酒店舉行。該劇由市京劇演藝有限公司排演,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擔任主創。遊百川扮演者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派老生楊少彭表示對該劇很有信心。
  • 京劇醜行生存堪憂? 看「小丑」如何挑大梁
    生、旦、淨、醜,唱、念、做、打,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京劇行當的這八個字,但是每個字背後意味著什麼樣的付出,什麼樣的忍耐,普通觀眾都無從知曉。走進上海京劇院排練廳,清唱、打鬥聲不絕於耳,進門左側的牆上「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十個大字躍然眼前。
  • 醜中見大美 「小丑挑梁」京劇丑角藝術展演第三季收官
    12月16日,「大美在醜中」老中青三代丑角諧星演唱會在上海黃浦劇場舉行,為上海京劇院2018「小丑挑梁」京劇丑角藝術展演第三季收官,現場精彩連連,掌聲笑聲不斷。據悉,明年「小丑挑梁」有望進行全國巡演,並將武丑經典《三盜九龍杯》搬上舞臺。
  • 益陽老中青三代花鼓戲「八筒牌子」傳承人「團圓」在舞臺
    春節益陽迎春花鼓戲大舞臺上演了一場特殊的大「團圓」,益陽老中青三代花鼓戲「八筒牌子」傳承人同臺表演,迷倒了觀眾。三代人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令人感動、感佩—— 「團圓」在舞臺益陽花鼓戲三代傳人同臺獻藝。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老中青三代傳承人的特殊「團圓」益陽花鼓戲又稱益陽楚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南益陽、南縣、沅江、桃江等地。清道光、鹹豐年間,益陽已有「大興班」活動,其主要唱腔為「八筒牌子」和「益陽川調」。「八筒牌子」由儺腔、宗教音樂和其他風俗音樂演變而來,是益陽花鼓戲重要的代表性花鼓曲調之一。
  • 國家京劇院首辦月琴音樂會 京劇名家甘當綠葉
    端午小長假期間,「李花月琴碩士畢業音樂會」在國家京劇院暢和園上演,這也是國家京劇院二十年來首次舉辦月琴音樂會。  當晚的演出顯得很特別,舞臺中央出現的是國家京劇院年輕的月琴演奏員李花,而張建國、魏積軍等京劇名家則只在舞臺左側甘當綠葉。
  • 京劇武旦(閻派)表演人才培養結業公演及座談會舉行
    武漢市、鄂州市等市級京劇院團。6月底學員順利完成在京集中學習並進行了集中學習匯報驗收,7月至9月,全體學員在各院團完成所學劇目的彩排或演出,10月8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進行結業公演,10月9日中國戲曲學學院舉辦了紀念閻世善先生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及項目結業式。
  • 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遺體告別儀式今舉行
    5月16日上午10點,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第五至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國家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顧問、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上午6時30分,李世濟的靈柩從友誼醫院起靈,7時30分到達北京八寶山殯儀館。
  • 京劇名家孫萍談京劇文化推廣:「要用別人聽得懂的方式講故事」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要用別人聽得懂的方式講故事」——京劇名家孫萍談京劇文化推廣  新華社記者白瀛、高蕾  她是中國第一代京劇專業大學生,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她曾三次在歐洲斬獲戲劇節大獎,被前輩稱為「知識型京劇演員」。
  • 緣起京劇,情系「大花臉」
    當時,正趕上省京劇院重排《奇襲白虎團》,而且宗璐大姐出演志願軍的「阿媽妮」崔大娘一角,我欣然前往觀看演出,提前到場,鑽進後臺拜見大姐。她見到我十分高興,並委託劇務人員幫著安排一個好座位。儘管我有票,但還是非常領情地接受大姐的好意,走了一次「後門」。到後來,我真的迷上京劇,時常參與票友活動,也唱得像模像樣了,主要是工老生,偶爾也學兩嗓子花臉。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時隔36年《真假美猴王》將重現京劇舞臺
    福建京劇院的猴戲曾在全國有名,《真假美猴王》作為福建京劇院的看家劇目,曾經轟動全國,據此拍攝的戲曲電影也是一個時代的經典回憶。5日,記者獲悉,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福建京劇院決定復排青春版《真假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