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在特殊部位,這種類型的白塞病如何診斷? | 指南時間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侯成成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腸白塞臨床必備指南來了!

白塞病是一種頑固性全身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和生殖器潰瘍及眼部和皮膚受累。日本白塞病診斷標準將腸白塞歸類為特定的疾病類型。回盲腸的火山樣潰瘍是腸白塞病的一個典型特點,此外在腸或食管也可以觀察到穿孔潰瘍。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在日本首次被批准用於治療腸白塞病,並已被用作標準治療。

2007年和2014年,日本發表了腸白塞的診斷和管理共識聲明。最近基於循證醫學的日本白塞病學會發表了白塞病的臨床實踐指南(日文版),關於腸白塞的部分以英文出版。28個重要的臨床問題(CQs),包括診斷(CQs 1-6)、預後(CQ7)、監測和治療目標(CQs 8-11)、醫療管理和一般聲明(CQs 12-13)、藥物治療(CQs 14-22)和外科治療(CQs 23-25)和一些特殊情況(CQs 26-28)被協會成員選出作為統一的共識。

這些聲明和推薦是依據已發表的科學證據得出的,隨後根據醫療信息網絡服務的臨床實踐指南對推薦水平進行了評估。協議的程度是用匿名投票計算的。指南還確定了腸白塞病的診斷和治療流程。本指南將有利於臨床實踐中的決策制定。

表1:臨床實踐指南推薦分類

CQ1. 腸白塞病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聲明:腸白塞病無特異性症狀。然而,我們建議當腹痛、腹脹、便血、腹部腫塊、腹瀉和體重減輕時,應考慮腸白塞。(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91)

建議:在腸白塞患者中可見回盲部周圍有典型的火山狀潰瘍(圖1),伴右下腹痛、血便。腸白塞病的診斷流程圖見圖2,診斷標準見表2。

 

圖2:腸白塞病的診斷流程圖

CQ2. 腸白塞病有哪些特徵性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

聲明:腸白塞病沒有任何特異的實驗室發現。高水平的炎症反應,低蛋白血症和貧血常見。在白塞病伴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情況下,8號染色體三體是常見的。建議當這些實驗室發現存在時,除了臨床症狀外,還應考慮腸白塞病。(證據級別:3,平均支持得分:4.64,建議:B)

建議:血液生化檢查沒有顯示任何特徵的發現,儘管觀察到高水平的炎症反應(含C反應蛋白)、低白蛋白血症和貧血,主要取決於病情活動、營養狀況和衰竭水平。

CQ3. 腸白塞病的特徵性內鏡表現有哪些?

聲明:一個典型的發現是回盲部的火山狀潰瘍。此外,在食道中還可以觀察到圓形或穿孔的潰瘍。當內鏡發現這些表現時,建議考慮腸白塞病。(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5.00,建議:A)

表2:系統性白塞病(部分型)和腸白塞病的日本診斷標準

CQ4. 腸白塞病的鑑別診斷是什麼?

聲明:建議腸白塞病與克羅恩病、腸結核、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誘導的小腸潰瘍、單純性潰瘍相鑑別。(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91,建議:A)

CQ5. CT對於腸白塞病評估有用嗎?

聲明:CT對於評估腸白塞是有用的,而且建議應用。MRI和超聲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有用,也被推薦。(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5. CT對於腸白塞病評估有用嗎?

聲明:我們建議,當深部潰瘍的組織學提示慢性活動性非特異性炎症時,應考慮腸白塞。(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82,建議:A)

CQ7. 腸白塞的臨床病程及預後如何?

聲明: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由於穿孔、出血或對保守治療無反應而需要手術。在這類患者中,術後復發率和重複手術率高。早期發病和診斷時較高的CRP是嚴重疾病病程的危險因素。我們建議留意上述臨床病程和預後。(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64,建議:B)

CQ8. 腸白塞的嚴重性如何確定?

聲明:我們提出依據症狀、炎症反應和腸潰瘍的發現進行一個綜合評估。(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9. 如何監測腸白塞的病情活動?

聲明:我們建議根據CRP和潰瘍表現(數量、大小和深度)的變化和內鏡治療的效果來判斷病情是否活動。(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10. 我們是否應該將血清CRP水平陰性作為腸白塞的治療目標?

聲明:以血清CRP水平陰性為治療腸白塞的目標是被推薦的。(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11. 我們是否應該將內鏡緩解(內鏡癒合)作為腸白塞的治療目標?

聲明:我們建議已實現臨床症狀消失和CRP水平正常的腸白塞患者以內鏡緩解(內鏡癒合)作為進一步的治療目標。(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55,建議:B)

CQ12. 腸白塞可用的誘導療法有哪些?

聲明:以下治療可用於腸白塞病:5-氨基水楊酸藥物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療輕中度病例;皮質類固醇,TNF抑制劑和營養治療中度和嚴重病例;以及頑固性病例的手術誘導治療。我們建議考慮使用這些治療方法。(證據級別:5,協議平均得分:4.83,建議:A)

CQ13. 腸白塞可用的緩解維持療法有哪些?

聲明:緩解維持治療包括5-ASA藥物、硫嘌呤藥物、TNF抑制劑和營養治療。我們建議考慮這些治療方法。(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83,建議:A)

圖3:治療腸白塞的流程圖

註:5-ASA 5-氨基水楊酸,6-MP 6-巰基嘌呤,AZA硫唑嘌呤,MTX甲氨蝶呤,TNF腫瘤壞死因子,TPN全腸外營養

CQ14. 5-氨基水楊酸對於腸白塞有效嗎?

5-氨基水楊酸藥物治療腸白塞,可以有效誘導和維持緩解,因此推薦使用。(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83,建議:A)

CQ15. 皮質類固醇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皮質類固醇對具有中等活性或更高活性的腸白塞或對其他誘導治療反應不佳的腸白塞有效,推薦使用。(證據水平:4,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16:免疫調節劑(甲氨蝶呤)對腸白塞有效嗎?

CQ16-1:建議對於那些依賴並耐受類固醇的腸白塞患者,以及那些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治療無效的腸白塞患者,應該考慮使用硫唑嘌呤治療。(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45,建議:C1)

CQ16-2:對於先前已接受部分腸切除的患者,建議使用硫唑嘌呤治療以防止腸白塞復發。(證據級別:3,平均支持得分:4.36,建議:C1)

CQ16-3:甲氨蝶呤單藥治療的療效尚不清楚。建議甲氨蝶呤不應單獨給藥。(證據級別:6,平均支持得分:4.82,建議:A)

CQ17:基因分析是否有助於預測硫唑嘌呤或6-巰基嘌呤的不良事件風險?

CQ17-1:在遺傳傾向人群中,建議在使用硫唑嘌呤或6-巰基嘌呤前對NUDT15R139C多態性進行基因篩選以預防硫唑嘌呤誘導的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和脫髮。(證據級別:3,平均支持得分:5.00,建議:A)

CQ17-2:不推薦對NUDT15R139C純合子(T/T)多態性患者服用硫唑嘌呤或6-巰基嘌呤。(證據級別:3,平均支持得分:5.00,建議:A)

CQ18. 腸內營養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該建議是考慮腸內營養(EN)可作為一種額外的治療用於耐藥性腸白塞患者。(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CQ19. 禁食下行全腸外營養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全腸外營養(TPN)治療腸白塞的療效尚不清楚。建議只給予那些有嚴重疾病活動的患者使用有限的時間。(證據級別:6,平均支持得分:4.64,建議:B)

CQ20. 秋水仙鹼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秋水仙鹼治療腸白塞的療效尚不清楚。建議避免單獨使用秋水仙鹼作為治療黏膜炎症和潰瘍的藥物。(證據級別:6,平均支持得分:4.55,建議:B)

CQ21.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治療完全和不完全類型的,對常規藥物,包括5-氨基水楊酸、皮質類固醇和硫嘌呤等治療無反應的腸白塞患者是有效的。在這種棘手的情況下,推薦使用TNF抑制劑。(證據級別:2b,平均支持得分:4.91,建議:A)

CQ22.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即環孢素和他克莫司)對腸白塞有效嗎?

聲明:建議對常規藥物治療無反應的腸白塞患者進行他克莫司治療,他克莫司治療上述情況是有效的。(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45,建議:C1)

CQ23. 外科治療腸白塞的適應證有哪些?

CQ23-1: 建議對伴有腸穿孔、嚴重狹窄、大膿腫和大量胃腸道出血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這是絕對的適應證。(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5,建議:A)

CQ23-2: 對於耐藥和因伴有腸道併發症(如瘻管)生活質量低的患者,建議進行外科治療,這是相對的適應證。(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5.00,建議:A)

CQ24. 腸白塞的術後臨床病程是什麼?

聲明:術後復發的腸白塞發生相對較早。穿孔、瘻管和吻合口復發多見於伴有深潰瘍尤其是火山狀的潰瘍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術後復發的風險被認為很高。(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82,建議:A)

CQ25. 是否應該考慮醫療幹預以降低術後腸白塞復發的風險?

聲明:推薦醫學幹預以降低術後復發風險。(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91,建議:A)

CQ26. 兒童起病的腸白塞有什麼特點?

CQ26-1: 相比成人起病的白塞病,兒童起病的白塞病的腸道表現和潰瘍發生率更高,應該留意。(證據水平:4,平均支持得分:4.64,建議:B)

CQ26-2: 在兒童起病的白塞病患者中,對腸狹窄或瘻管的外科治療需要相對頻繁。(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55,建議:B)

CQ27. 治療兒童起病的腸白塞應考慮哪些?

聲明:雖然兒童起病的腸白塞患者應該像成人白塞病患者一樣治療,但應儘量減少皮質類固醇的使用,以避免生長障礙。(證據級別:6,平均支持得分:5.00,建議:A)

CQ28. 腸白塞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相關的特點是什麼?

CQ28-1:應考慮到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相關的腸白塞患者,特別是伴有8號染色體三體患者的難治性治療。(證據級別:4,平均支持得分:4.82,建議:A)

CQ28-2:推薦治療方案應該與血液科專家討論,因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治療通常可改善腸白塞病情。(證據級別:5,平均支持得分:4.73,建議:B)

參考文獻:

Kenji Watanabe, Satoshi Tanida, Nagamu Inoue, et al.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intestinal Behcet’s disease 2020 edited by Intractable Diseases, the Health and Labour Sciences Research Grants. J Gastroenterol (2020) 55:679-700.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侯成成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風溼科

本文審核:陳新鵬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風禾 茜茜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轉載需授權

原標題:《潰瘍在特殊部位,這種類型的白塞病如何診斷? | 指南時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反覆口腔潰瘍,白塞病如何治療?| 你「藥」知道
    原創 格地章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來自專輯你「藥」知道白塞病怎麼治?一文讀懂!白塞病(BD)是一種以血管炎為基本病理表現的慢性、復發性、全身性疾病,以反覆發作的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為主要臨床特徵,並可累及關節、血管、消化道、神經等全身多個系統。
  • 腸道白塞病的影像學表現和鑑別
    隨著膠囊內鏡、醫學影像檢查的發展,腸白塞病在臨床中不斷被發現,腸白塞病是臨床少見的特殊白塞病類型,佔BD患者的10%~50%,病變主要位於迴腸及回盲部,形成局灶或彌散性潰瘍,易穿孔、出血,常引起致命後果。
  • 口腔出現的是潰瘍還是白塞病?或許可以用這幾招識別
    有的時候,因為區分不清楚哪種病是真的,哪種病是假的,所以最終會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對於我們所熟知的「口腔潰瘍」,就是一種經常會被人們混淆的疾病,因為與它類似的疾病,還有一種被稱作「白塞病」,這兩者外觀非常的相似。所以,當這兩者出現以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確的區分它們,其實要鑑別也不是很難,從這3招去識別,也能夠很好的分清楚它們真假。
  • 嘴巴裡隔一段時間就要長潰瘍,這是什麼原因?警惕這病
    於是轉到省裡的眼專科醫院,頭幾天經過檢查及治療後的反應,高度可疑為「白塞病」,主任的問診:「有沒有過口腔潰瘍、是否經常發作?有沒有過生殖器潰瘍?......」回答「有時一年有過一兩次口腔潰瘍,有時沒有,生殖器潰瘍在孩童時期有過一回」。最後進行針對性檢查,確診為「白塞病」,經風溼科治療,視力明顯好轉,目前還在治療療程中。
  • 母女同患罕見病「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警惕白塞病
    原標題:母女同患罕見病「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警惕白塞病   萬分之一的發病率,竟然同時出現在母女二人身上。據了解,白塞病是我國罕見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但多數患者,甚至醫生,都對此病認識偏低。專家強調,反覆口腔潰瘍警惕白塞病。
  • 白塞病可累及全身器官,病因雖不明確,但醫學治療方法效果顯著
    01白塞病全身系統均會受到連累,出現臨床症狀時間較長,主要會出現下面幾個症狀1、口腔潰瘍2、生殖器潰瘍75%的患者患有生殖器潰瘍。病變基本類似於口腔潰瘍,但潰瘍較深、疼痛、癒合緩慢,並且出現頻率較低且次數較少。
  • 反覆口腔潰瘍,一查竟是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一查竟是白塞病 專家提醒,反覆口腔潰瘍應警惕白塞病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通訊員 吳靖 記者 李傳新)口腔潰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都覺得是「上火」了,不會特別在意。
  • 反覆口腔潰瘍 小心得白塞病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經常性口腔潰瘍,或伴有生殖器潰瘍、皮膚損傷等症狀,就需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白塞病。對於這種疾病,多數人都是從未聽說,即便是非專科醫生也少有了解。她認為,口腔潰瘍只是白塞病的一個臨床表現,頑固的口腔潰瘍是白塞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與首發症狀。這種潰瘍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周圍環繞紅暈,單發或者成批出現在舌、頰、唇、上顎、咽部等,俗稱「口瘡」,疼痛劇烈,嚴重者影響進食。彭翔介紹說,由於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因此缺乏該病的流行病學資料,可能實際患病率更高。
  • 潰瘍檢查 潰瘍檢查是陰性是白塞病嗎
    潰瘍檢查應激性潰瘍在疾病發生早期,其症狀並不是很明顯,所以易導致忽略該疾病。那麼,如何在早期就可以發現該疾病呢,這就需要相關的檢查措施了,下面是關於該疾病的檢查方法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因病灶過淺鋇餐X線檢查沒有診斷價值。纖維胃鏡檢查可以排除其他出血病變,明確診斷。
  • 口腔潰瘍屢發作小心是白塞病!帶你認識這種罕見病
    5月20日是國際白塞病關愛日,帶你認識這種罕見疾病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黃桂勳5月20日是什麼日子?或許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5月20日還是國際白塞病關愛日。「白塞病?聽都沒聽過!」你或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但是,相信大家對口腔潰瘍都很熟悉,而白塞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復發性口腔潰瘍,因此很容易造成誤診、漏診。醫生提醒,如果1年內出現口腔潰瘍超過3次以上,就要警惕白塞病了。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種相當陌生的白塞病。
  • 反覆口腔潰瘍不簡單 | 白塞病—中樞系統血管炎
    醫生仔細詢問病史,發現老周從年輕的時候就反覆發作性口腔及會陰部潰瘍、結膜炎、頭皮毛髮覆蓋區有皮膚反覆泛紅,這種症狀很符合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白塞病。而其他輔助檢查也證實了,老周小腦的病灶不像腫瘤。頭顱磁共振波譜成像(MRS)報告,腫瘤症狀不足,考慮為血管炎。老周鬆了一口氣,不是腫瘤就好。診斷為神經白塞病的他。
  • 白塞病對身體的危害很大
    白塞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多系統疾病,其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不過與病毒和遺傳因素有關。嚴重患者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脅,不過由於前期症狀不是太嚴重,所以很多患者對此不重視。那麼白塞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專家介紹:白塞病對身體的危害很大,下面就為您做詳細介紹。一、胃腸道:白塞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反覆發作。胃腸道的危害也是如此。
  • 你可能得的是「假潰瘍」,真兇是這種無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孫韻口腔潰瘍的酸爽大多數人都體驗過,堪稱是「人間減肥利器」,不過好在用了藥或過段時間也就自愈了。一時潰瘍,一時爽,一直潰瘍,一直嗨。用兩個字形容,簡直「刺激」。不過你知道嗎?
  • 白塞病100%會口腔潰瘍?這些臨床表現也千萬要注意
    有時患者需經歷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相繼出現多種臨床症狀和體徵。圖2:中國白塞病患者的臨床表現02.除了口腔潰瘍,這些臨床表現也要注意口腔潰瘍圖3:白塞病患者口腔潰瘍幾乎100%患者均有復發性(一年3次以上)、痛性口腔潰瘍(阿弗他潰瘍),多數患者為首發症狀。
  • 口腔和外陰同時長潰瘍,沒想到是同一疾病!好發於16~40歲的青壯年!
    一個六十多歲的女性患者前一陣子不明原因出現外陰潰瘍,自己覺得有點疼痛。剛開始沒有在意,發現越來越重,所以就來找我看了。醫生做了一下檢查,發現她的外陰上確實存在兩個潰瘍。用手觸摸之後不是很硬,挨上去後會覺得疼痛。看到這種情況,問她有沒有接觸過別人,在性生活方面。她極力否定,當然我也相信。後來檢查就排除梅毒導致的硬下疳。
  • 白塞病相關性眼病的研究進展
    血管型指大、中、動脈和(或)靜脈受累;神經型指中樞或周圍神經受累;胃腸型指胃腸道潰瘍、出血、穿孔等。白塞病患者除少數因內臟受損死亡外,大部分預後良好,眼部受累者預後不佳。國內一項研究顯示56 例白塞病合併眼病患者中,葡萄膜炎佔 32 例(34 眼),其重要表現部位可分為三型:前葡萄膜炎主要表現為眼紅、眼疼、畏光、流淚,視物模糊。後葡萄膜炎以視物模糊為主要表現,主要體徵為嚴重的玻璃體混濁,視乳頭、黃斑及視網膜水腫、滲出,甚至由於視乳頭缺血,視神經萎縮引起不可逆的視力喪失。全葡萄膜炎患者視力明顯下降,可伴眼部其他合併症。
  • 白塞病能活多少歲 這些偏方治療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不少人得過白塞病,不過白塞病雖然常見,卻有許多人對白塞病不了解,那麼請問白塞病能活多少歲?白塞病吃什麼好?治療白塞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白塞病能活多少歲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經系統、消化道、關節、肺、腎、附睪等器官,很多白塞氏病的患者接受了很多種治療方法之後,病情依然沒有起色,不禁生出這樣的疑問,白塞氏病能活多久?
  • 9歲娃口腔潰瘍5年當成「上火」來治療 一查真兇竟是白塞病
    之前,夫妻倆認為娃娃出現口腔潰瘍是「上火」,發病的時候吃點清熱解毒的藥物,過段時間潰瘍就癒合了,也就沒有進一步檢查。直至10天前,樂樂右眼明顯充血,開始看不清楚東西,夫妻倆趕緊帶樂樂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風溼免疫專科門診就診,經過檢查,最終確診樂樂原來是患上了「白塞病」。
  • 不尋常的腰痛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診治一例罕見白塞病患者
    紅網時刻常德6月2日訊(通訊員 沈威)日前,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門診會診了一位因腰痛輾轉多家醫院仍久治不愈的患者,經專家們群策群力的診治最終診斷為白塞病合併脊柱受累,治療後患者病情明顯好轉。患者纏綿病榻,病情逐漸加重而診斷依然不明。後偶然因口腔潰瘍來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醫院醫務部主任、風溼免疫科主任肖偉查看患者後隨即申請多學科聯合門診會診,組織感染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影像診斷科、脊柱外科(骨科一病區)等科室的專家們對患者進行了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