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馬兜鈴酸致癌,這些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2021-01-20 澎湃新聞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作者

「天荒地腦」,留美生物學博士、科普譯者、作家

微信號「菠蘿因子」(checkpoint_1)

大中午的,來自四川的小學妹含著熱淚找到了我:「以後都不能吃折耳根(即魚腥草)了!會得肝癌!」

這個消息,來源於上海交大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用直接證據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而據微博上的消息說,魚腥草,正是含有馬兜鈴酸的物質之一。

馬兜鈴酸和癌症的關係,討論已久

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

最早引起人們警惕的,是馬兜鈴酸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關係——馬兜鈴酸早在2001年,美國藥品食品監督局(FDA)就發出過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產品。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馬兜鈴酸列為了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馬兜鈴酸對人類有明確的致癌性。

2013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出現了兩篇論文,非常一致地表示馬兜鈴酸與癌症細胞中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這個基因突變可相當不簡單——它在一般情況下相當少見,但在接觸過馬兜鈴酸的患者裡卻比例不小。

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又出現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正式揭開了馬兜鈴酸和肝癌關係的一角。科研人員找了共1400名不同地區的肝癌患者,統計了其中馬兜鈴酸相關基因突變的比例。結果讓人禁不住瑟瑟發抖:中國大陸47%攜帶有馬兜鈴酸相關的基因突變;在更愛用中草藥養生的臺灣,這個比例更高,是78%;東南亞地區(除越南外)的比例是56%。歐美的這個比例不到5%。

馬兜鈴酸導致癌症,有實錘了!

但之前的這些研究,都算不得實錘。

畢竟,就算最為知名的2017年的那篇論文,也只能說明馬兜鈴酸和肝癌有關,不能說就是馬兜鈴酸導致的肝癌。

而前不久上海交大發的這篇論文,簡直就是一個實錘,證明了馬兜鈴酸和肝癌之間那點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研究人員首先拿小鼠進行了實驗,發現注射馬兜鈴酸果然會讓小鼠患上肝癌。而且,給小鼠打的馬兜鈴酸越多,小鼠得肝癌的機率就越大,而且發病也越快,腫瘤也越大。

更可怕的是,這項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引起的特殊基因突變出現在細胞癌變的早期。這可就意味深長了——這表明,馬兜鈴酸引起的基因突變很可能是突變中的「老司機」,拉著其它後來發生的突變,開著細胞大車一路奔向癌變的不歸路。

研究人員也統計了國內肝癌患者接觸馬兜鈴酸的情況——在隨機選取62位中國肝癌患者中,有多於1/4的患者接觸過馬兜鈴酸。並且,和在小鼠中不同,馬兜鈴酸可以在人類中引起多個不同的基因突變,其中包括TP53等著名的癌基因。

總結一下就是,馬兜鈴酸確實能導致肝癌——如果致癌能力從強到弱有鄙視鏈的話,那它應該位置還挺靠近頂端的。而且,攝入越多,越容易得肝癌。

不少中草藥含有馬兜鈴酸

中國人之所以攝入馬兜鈴酸多,主要還是因為中草藥。就連不少常見的中成藥,比如複方蛇膽川貝散、風溼止痛丸、杜仲壯骨丸等,都含有馬兜鈴酸,連三伏貼裡都有(詳細名單見文末)。

網上反中醫中藥的呼聲又開始高漲,甚至有人評論說:「珍愛生命,遠離中藥。」

這就有點兒過分了:當大家說到某種西藥有副作用時,通常都是非常明確地說這種藥有某種副作用,一般不會隨隨便便把打擊面擴大到整體西藥領域。

可當事涉中藥時,大家的打擊面往往就沒那麼準確了。一類中草藥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引起對所有中藥的普遍懷疑,全然不管中藥林林總總,並非都屬於一類。回頭想想西藥,中藥的這種待遇,委實不大公平。

這樣的不公平背後,固然有我們對中藥的偏見,但真正讓人不安的卻是,我們對中藥並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那麼了解:

許多中藥,包括驗方、配伍,都沒有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我們並不知道哪些藥真正有用、哪些藥可能有害,能依仗的,不過是千百年前的幾本醫書;

我們不知道,那些中藥裡的具體成分是什麼,哪些成分可能有害,又到底是什麼或者哪些成分起到了治病的作用;

我們提到中醫,言必稱「老祖宗傳下來的」,但相關的科學研究卻少得可憐,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西方對中醫藥的科學研究;

……

所以我們依然只能籠統地稱一聲「中藥」,依然對它缺乏客觀冷靜的看法。青蒿素的發現得了諾貝爾獎,那麼它就是揚眉吐氣的民族驕傲;馬兜鈴酸可以致癌,那麼它就成了要避而遠之的迷信糟粕。

所幸,現在我們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了。上海交大這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研究我們自己常用的中草藥成分。

未來,這樣的科研也許會越來越多。

或許有一天,當我們談論起中藥,它不再是古醫書上佶屈聱牙的詞句,而是如現代醫典般簡明準確的描述;它也不再局限於經驗性的描述體系,而是與現代科學接通,用有跡可循的科學體系來解讀歲月裡沉積的古老經驗。

到那時,千百年的經驗才算是真正得到了發揚。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到底還能不能吃魚腥草?應該是可以的

論文裡有強致癌性的是馬兜鈴酸I,而魚腥草裡確定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BII、AII和FII類,不是同一種東西。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魚腥草裡的這些種馬兜鈴內醯胺有毒性或致癌作用。

再一次證明:獨立思考很重要,完全聽微博的可能會被帶到坑裡去。

嗯,我要趕緊去吃兩碗涼拌折耳根壓壓驚……

附: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及中草藥名單

最後,送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2017年發布的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及中草藥名單:

本文編輯:王真

部門主任:楊小明

稿件意見請聯繫:010-65363351

郵箱:tousu@jksb.com.cn

參考資料:

1. Nortier, J. N., et al.(2000) 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 Chinese herb(Aristolochia fangchi). N. Engl. J. Med. 342: 1686–1692 .

2. FDA warns consumers todiscontinue use of botanical products that contain aristolochic acid. 2001.

3. Poon, S. L., et al. (2013)Genome-wide mutational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screening tool.Sci Transl Med. 5(197): p.197ra101.

4. Hoang, M. L., et al.(2013)Mutationalsignature of aristolochic acid exposure as revealed by whole-exomesequencing.Sci Transl Med. 5(197):197ra102.

5. Huang, J., et al. (2012)Exome sequencing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Nature Genetics 44: 1117.

6. Ng, A. W. T., et al. (2017)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 Transl. Med. 9: eaan6446.

7. Qu, W., et al. (2011)Alkal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and Their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Activitie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大家都在看: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食品致癌的爭論:魚腥草/折耳根,還能吃嗎?
    折耳根(即魚腥草) 圖源pixabay.com近日,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研究有了實錘(詳情見知識分子8月1日頭條文章)。一方面,我們知道了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會致癌,另外一方面,微博上有傳言,西南地區人民喜愛的折耳根,也就是魚腥草,也含有馬兜鈴酸,因此可能致癌。這是真的嗎?我們的折耳根還能吃嗎?首發於「菠蘿因子」的一篇文章就目前的證據作出了解答。上次寫了《 實錘! 馬兜鈴酸致肝癌,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 之後,各界小夥伴紛紛表達了對魚腥草的關心。
  • 魚腥草會致癌? 專家闢謠:魚腥草裡沒有馬兜鈴酸
    折耳根會致癌?別緊張 重慶多位專家告訴你真相  華龍網10月25日6時訊(記者 黃宇)折耳根又名魚腥草,不少重慶人都喜歡吃。近日,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在亞洲地區,肝癌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有人指出,魚腥草就含有馬兜鈴酸,常吃可能致癌,這嚇壞了不少重慶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 研究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 魚腥草還能吃麼?
    這篇論文在老鼠的實驗裡用直接證據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而據微博上的消息所說,魚腥草,正是含有馬兜鈴酸的物質之一。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早就已經被嚷嚷了很多年了,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2017年權威科學雜誌《Science》子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刊登的一篇論文引起了熱議。這篇論文的主題是"The Dark Side of an Herbal Medicine(草藥的黑暗面)"。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馬兜鈴酸致癌嗎 這些中草藥裡卻含有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中藥一般是用來祛風溼、止痛、消炎等,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麼是馬兜鈴酸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中藥一般是用來祛風溼、止痛、消炎等。
  • 《科學》子刊發文稱馬兜鈴酸會致癌!這些中成藥還能用嗎?
    核心提示:近日,《科學轉化醫學》權威醫學期刊上的一篇「馬兜鈴酸是導致亞洲人患肝癌的重要原因」的研究引爆媒體圈,研究中表現,攝入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是引發亞洲人(尤其是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內地)患肝癌的重要原因。
  • 馬兜鈴酸:老祖宗吃了沒事,是因為他們死得早
    研究者建議大家避開含有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的中藥。中國有句古話:"是藥三分毒"。然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不僅僅是三分毒了。" 而且,"病人攝入馬兜鈴酸草藥20年後,活檢仍能找到馬兜鈴酸的代謝產物。"只要吃過一次,貽害無窮!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全世界共有600多種,其中中國的中藥常用65種。
  • 蒲公英、魚腥草能致癌?苦瓜泡水喝也能致癌?真相到底是什麼?
    經常在網上瀏覽的時候會看到,熱門食物的評選,像一些不喜歡吃的食物,還有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對於有害食物,大家的看法一直都不是很統一,像是蒲公英、魚腥草等。並且這兩種食物的出現,多數是和「致癌」聯繫在一起,說是蒲公英裡面含有膽鹼物質,嚴重情況會致癌,而魚腥草就是因為含有馬兜鈴酸,會誘發腎病,並且致癌。那麼這兩種植物真的能致癌嗎?其實關於蒲公英致癌這個說法不是非常準確,蒲公英中是含有很多對身體好的物質,而烹飪的方法也很多,不管是做菜吃還是泡茶喝,都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對於致癌這個方面其實是有說法的。
  • 魚腥草含馬兜鈴酸嗎 臨沂的吃貨們不要被忽悠了
    說起魚腥草可能很多臨沂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於頂級吃貨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在我國西南地區這也是一道美食,但有傳言稱這種草有馬兜鈴酸,這是真的嗎?   在說魚腥草之前,先要弄懂幾個名詞,馬兜鈴科、馬兜鈴酸、馬兜鈴內醯胺。馬兜鈴科是植物界的一個劃分,馬兜鈴酸是一種化學成分,馬兜鈴內醯胺則是馬兜鈴酸的一種代謝物。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原來吃魚腥草不會致癌?除了魚腥草,還有傳言的3種蔬菜都很安全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有很多人一看到吃某種食物致癌後,就嚇得再也不敢吃了,尤其是身邊常見的蔬菜,如魚腥草等等,卻對真正致癌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燒烤食物、鹹魚、檳榔無動於衷,今天和大家說說它們背後的事。吃魚腥草會致癌?闢謠!
  • 馬兜鈴酸致癌?權威部門給出了最新回應!
    早前報導  馬兜鈴酸是亞洲地區肝癌高發的元兇嗎?  連日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肝癌的科研論文在國內引發熱議。  馬兜鈴酸致癌的說法從何而來?馬兜鈴酸是亞洲一些地區肝癌高發的元兇嗎?  黃偉添解釋說,對於馬兜鈴酸「指紋」,  「所有(其他)已知誘變物都不會產生這種標籤,我們分析了肝癌患者的基因組,發現大量這類突變,其中一些突變位於一旦變異就可能致癌的基因中。」  至於攝入馬兜鈴酸與患肝癌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係,黃偉添說,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馬兜鈴酸造成突變的嗎?  二,這些突變致癌風險有多大?
  • 闢謠特工隊|馬兜鈴酸真會致癌嗎(Ⅱ)?
    伴隨著藿香正氣口服液「被黑」的境況,今天闢謠君就來聊聊我們應如何認識馬兜鈴酸的毒性。馬兜鈴酸的爭論史馬兜鈴酸曾兩次引起對中醫藥的爭論。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比利時某醫生將中藥用於減肥,卻違背中藥的使用規律,讓患者長期大劑量服用木通、防己一類的中藥,導致多人罹患腎衰竭甚至出現死亡案例的嚴重中藥中毒臨床事故。
  • 馬兜鈴酸致癌的官方回應:腎毒性是有的 肝毒性未明確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對媒體說,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是的,關於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本端記者也做過報導》》》(摘了雙腎和膀胱 浙江兩個女人怎麼活,馬兜鈴酸你認識嗎)鑑於此,我國自2003年以來採取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馬兜鈴酸腎損害病例數量已大幅下降。
  • 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他指出,馬兜鈴酸能誘導細胞內產生一種非常特別的突變,即「馬兜鈴酸突變指紋」。上述研究對亞洲各地肝癌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發現,中國大陸47%,臺灣78%,東南亞56%的肝癌樣本攜帶「馬兜鈴酸突變指紋」,而歐美的肝癌患者樣本只有不到5%存在這種特徵。為此,菠蘿呼籲:有毒的中草藥不要亂吃。  馬兜鈴酸是一種在馬兜鈴屬植物中發現的化合物,上一次被人們所熟知,跟它的腎毒性有關。
  • 馬兜鈴確認致癌 這65種中藥或要團滅
    此外,三伏貼中含有的馬兜鈴近來也被研究證實會致癌,來自微博科普大V@科學未來人的消息稱,馬兜鈴酸直接就能導致肝癌。之前發現馬兜鈴酸致癌,都是基於突變指紋數據。不管是2012年上交大韓澤廣團隊做的肝癌全外顯子組測序,還是轟動更大的新加坡亞洲肝癌研究,都是基於A>T顛換和統計學分析得出的比較確鑿的結論:馬兜鈴酸可致肝癌。
  • 腎臟殺手——「馬兜鈴酸」再認識_馬兜鈴酸_馬兜鈴酸腎病_腎臟病...
    而隨著該文章的發布,「馬兜鈴酸」這個不被重視的名字一時間被所有醫學媒體熱烈討論,其毒性作用再一次成為人們的關注點——畢竟,不論是傷肝、致癌、傷腎、傷泌尿系統,都不是鬧著玩的。今天,小編就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機制以及常見藥物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什麼是馬兜鈴酸?
  • 魚腥草能致癌?魚腥草的3種吃法,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
    魚腥草能致癌?魚腥草的3種吃法,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文/愛問360在現實生活中,有人不喜歡吃蔥花,有人不喜歡吃薑末,有人不喜歡吃大蒜、有人不喜歡吃香菜等等,而有一種草,可以當菜吃,但是人們卻不是很喜歡吃,是什麼呢?這種菜是魚腥草。
  • ...被除名的馬兜鈴是最強致癌物之一 這種常見食物你還敢吃嗎?
    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多達上百種,藥用的有20多種,如馬兜鈴、青木香、關木通、天仙藤、廣防己、硃砂蓮等。不只美國,比利時、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家都相繼禁止在本國出售和使用含有馬兜鈴酸的製劑。在上一版《中國藥典》中,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僅收錄有細辛、天仙藤和馬兜鈴3種。而馬兜鈴酸含量較高的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藥材早已被禁用。
  • 馬兜鈴酸會「傷害」腎臟?這些民間常用中藥裡,可能「藏」有它
    馬兜鈴酸,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一類致癌物,一般存在在中草藥上,而它的代謝產物具有一定的毒性。當含馬兜鈴酸的物質進入人體,需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洩,並導致腎臟出現受損的現象。不少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曾廣泛地被中醫經炮製解毒作為原生藥材入藥,因此,人們要慎用這些藥物,尤其是本身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馬兜鈴酸為什麼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馬兜鈴酸是一種草藥類中的化合物,它經常在很多傳統的中藥中所見到,有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中會存在一定的毒性,它的主要毒性成分為馬兜鈴酸I和馬兜鈴酸II,這種物質的代謝產物對腎小管上皮細胞有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