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佛教法事中的「焰口」是怎麼來的

2021-01-11 走讀梵

了解佛教,或者是參與過佛教法事的人,對其中一道程序一定不會陌生——焰口。

祭祀、超度的時候,經常會有焰口的儀式,那麼焰口是怎麼來的呢?

焰口法會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有一段記載:

阿難獨居靜處,夜三更,有餓鬼現前,名焰口,形醜陋,口中吐火,白阿難曰:「劫後三日汝命盡,將生餓鬼中。」阿難畏,問免之方便。餓鬼曰:「汝明日對無數餓鬼與無數婆羅門等,施摩伽陀國一斛,並為我供養三寶。以此功力,汝延壽,且我亦免餓鬼苦。」阿難以言於佛,佛為說陀羅尼曰:「誦此陀羅尼施食,一一餓鬼當得摩伽陀國七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壽命皆增長。」

這裡將阿難尊者夜間一個名叫焰口的餓鬼的經過,說得很詳細。阿難尊者既為保全自己的性命,也為救拔餓鬼,請教於佛。佛說施餓鬼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僧俗修之。修此法,有利於修行者,也有利於餓鬼。

水陸法會

在另一部經典《釋門正統》中則說:「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來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靈受其飢餓苦惱,故假面然鬼王緣起,令阿難尊者以一搏食誦咒施智,今緇素通行,謂之『施餓鬼食』。」這裡更明確地說如來通過阿難尊者,以施食之法,解除餓鬼飢餓的苦惱。

原來,焰口是餓鬼,所謂「焰口」,便是希望以施捨餓鬼食物的方式,來積累功德,或是為延生之人、或是為往生之人——這實在是佛菩薩的慈悲啊!

超度

相關焦點

  • 南普陀水陸法會報導(二):外壇法事活動舉行(圖)
    南普陀寺供上堂齋    紫竹林寺供齋    紫竹林寺供齋    施放瑜伽焰口    施放瑜伽焰口佛教在線「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共設7個壇場,是佛教中最隆重的佛事。其間,將舉行灑淨、設齋、誦經、放生、供養、作法等各種法事活動,以利益三界六道、四生九有。11月17日,水陸法會主要舉行了外壇的拜懺、念佛、誦經與焰口等法事活動。早晨7時45分,各壇開始禮拜與念誦。上午10時,則悟法師在大雄寶殿領眾上供,各地護法居士於南普陀寺、紫竹林寺(閩院女眾部)設齋供眾。
  • 佛教的水陸法會是怎麼一回事
    水陸法會,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這種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水陸」之名,始見於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謂系「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見《金園集》卷四)。
  •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圖)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資料圖)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有的是經大眾附議通過者,如布薩;有的是對大眾宣說佛法,如升座說法;也有於新春時為國家、檀那祈福祝禱者,乃至到山門迎春等;一年當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多次舉行等,方便社會大眾參與修持。今略述數條於下: 一、布薩羯磨: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前發露懺悔,稱為「布薩」。
  • 焰口召請文:歡喜得失皆無常,愛恨情仇都成空
    《魯迅全集》為此作注說,舊俗於夏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晚上請和尚結盂蘭盆會,誦經施食,稱為「放焰口」。  注文中所言「放焰口」實際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施食餓鬼、追薦亡者的佛事,其中有不少密宗的真言咒語等,以期藉由諸佛菩薩的加持和願力,使餓鬼道眾生開喉進食,並幫助孤魂野鬼免於沉淪苦海。
  • 法事是怎麼一回事?
    首要前題,你要相信有天上地下這麼一回事,也就是鬼神之說。不然說啥也是白搭,好多人也說過我從來不信這一套,全是忽悠人的,這也正常,我們從小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只有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才慢慢體會到,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反正你愛信不信,事實就是如此!
  • 吾今說法度存亡|解讀道教的超度亡靈妙法——鐵罐施食、放焰口
    近來很多信眾問:什麼是放焰口?在此,特意開文闡釋一下焰口超度法會的涵義。道教的放焰口法會全稱為:青玄濟煉、薩祖鐵罐施食、放焰口超度法會。從稱謂中,能看得出需要水火濟煉、變食施食、破獄拔攝等等環節,從而放焰口……在古代,一般要做七天的水陸道場,大部分要仰仗十方叢林才能完成,是一種高階的超度法會;像戊戌年青城山羅天大醮最終的合壇超度,就是放焰口法會。
  • 道教法事,你了解多少?
    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教法事。 道場——是指道教宮觀中道士設壇作法、上章奏表的一種宗教法事活動儀式,也是道教教義文化活動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道場有兩種含義:(一)凡是修宮建廟,設壇演道渡人的道教活動場所都可以稱之為道場,是廣義的一種。
  • 浮惠:人間佛教絕不是讓法師、法事走向人間
    佛教的世俗化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其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宗教都面臨著世俗化的問題,因為宗教作為一種文化,它在傳播與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世俗化的侵蝕。但是,也面臨著在世俗化面前如何堅守的問題,因為宗教要保持其自身的神聖與出世精神,就必須與世俗的權利、政治、經濟、制度等區別開來。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修法神器
    文:圓光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法鼓法鼓是藏傳佛教中的禮讚法器之一,種類很多,如大鼓、銅鼓、腰鼓、曲柄鼓、羯鼓、嘎巴拉鼓等。主要用於佛教慶典、宗教節日、活佛坐床、開光儀典等重大喜慶法事活動中。曲柄鼓的鼓錘是彎的,就像一張弓,鼓面直徑約1米,下有一柄。誦經時,喇嘛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鼓錘敲擊伴奏。嘎巴拉鼓,藏語稱「扎瑪如」,鼓腰箍鑲寶石鏤花金片,墜飄帶,兩面蒙皮,鼓體有木、象牙和人頭骨幾種。法會上嘎巴拉鼓多與金剛鈴一起演奏。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四——法螺(右旋海螺)
  • 潭柘寺水陸法會功德項目及法事價格說明
    本人可參與內壇所有法事。6000往生蓮位、延生祿位合計9個,加一個名位600元;免費一人一餐/天;本人姓名在水陸文榜公布隨喜中牌位隨喜供齋若干3800 焰口合計三壇5800一大師   本人可參與內壇所有規定法事活動;6.本人姓名在水陸文榜公布。
  •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即於修法中,為驚覺、勸請諸尊,令彼等歡喜而振搖之。其柄呈金剛杵形,以柄之樣式而有獨股鈴、三股鈴、五股鈴、寶鈴、塔鈴等五種之別,稱五種鈴,與五種杵共置於修法大壇上各相應之位置。   法鈴作為藏傳佛教中的稱讚法器,主要用於佛教慶典、宗教節日、活佛坐床、開光儀典等重大喜慶法事活動中,它也是僧人吟誦時手中法器之一。金剛鈴是每個行者必備的法器。金剛鈴用久了,就是護法,可鎮壇,代表金剛神。
  • 嗣漢天師府道教科儀法事
    天師府的科儀法事探密道友們對天師道的法事非常感興趣,但是往往不解其中奧秘,現在小編對道教法事作一個簡單的闡述,希望給各位道友、善信稍稍解惑。一場完整的科儀法事由壇場設置、器物布置、誦經拜懺、踏罡步鬥、掐訣念咒等步驟組成,其中道士是串連這些步驟的主線。現以嗣漢天師府天師殿壇場設置為例,相應進行解說,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 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不過,《新約》中的四福音,的確是比較易讀的,四福音中也只有《馬太福音》寫得最好。佛經的特長是每以故事體裁的文學筆觸,寫出佛教的思想與境界──善用形象的描寫及比喻來表達抽象的形上理境。所以,胡適以為佛經的翻譯作品,要比中國的古文──駢體文率真得多。他說:「因佛教的經典重在傳真,重在正確,而不重在辭藻文採;重在讀者易解,而不重在古雅。
  • 武則天為何對佛教如此狂熱,並結下不解之緣?
    後來,武則天稱帝,一反李唐皇帝「道在佛先」的先例,對佛教盡力扶持。明確執行「先佛後道」政策。《唐大詔令集》卷三記載,天授二年(691),武則天下制:「釋典與玄宗,理均跡異,拯人化俗,也是教別功齊,自今以後,如有法事聚集,僧道應該齊行併集,今後已往成為永式,僧尼仍詔在道士女冠的上首。」從此,佛教在唐朝興盛起來,並達到空前絕後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