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圖)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資料圖)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有的是經大眾附議通過者,如布薩;有的是對大眾宣說佛法,如升座說法;也有於新春時為國家、檀那祈福祝禱者,乃至到山門迎春等;一年當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多次舉行等,方便社會大眾參與修持。今略述數條於下:

一、布薩羯磨: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前發露懺悔,稱為「布薩」。凡與大眾有關的決策,須經大眾三次決議通過,稱為三番羯磨。

二、懺摩請戒:三壇大戒中,每於登壇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導戒子懺悔發願,以便身心清淨,納受戒體。

三、護戒誦戒:僧團中受過菩薩戒的僧眾,每半個月誦菩薩戒法一次,藉以勉勵自己不忘發心,行菩薩道。

四、升座說法:叢林中,大和尚晉山就職,或逢節日慶典,乃至平日對大眾說法,都稱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對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慶祈禱:叢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課時,大眾一起唱贊、誦經,為國家祈禱國泰民安,為護法檀那祈求福慧圓滿。所以︿寶鼎贊﹀中有「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

六、山門迎春:叢林生活,僧眾平日不輕易走出山門,唯過年時,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課後,由大和尚或監院領導大眾,從大雄寶殿到山門外巡禮參訪,藉此接觸大自然。

七、上燈勝會:燈代表光明,點燈主要是點亮自己的心燈,因此,信徒在佛前點燈,是表示佛與人的心光互相輝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間舉行上燈法會,江蘇省的揚州,有所謂:「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開張。」在臺灣的北港燈會是從農曆二月一日才開始,佛光山則自農曆正月初一開始舉行半個月的春節平安燈法會。

八、結夏解居:結夏就是結夏安居,日期為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解居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於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講經:以講經為主,講演前先唱香贊、鐘聲偈等,並有信徒請法等儀式,是一種解行並重的佛事法會。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乃至「自性三寶」,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則是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的善行。

十一、八關齋戒:提供在家信徒學習出家生活,培養出離心,而於一日一夜遠離家庭,進住寺院,並持守八條戒。過去一般均於六齋日舉行,現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舉行,一個月舉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為聚會場所,一般均邀請法師主持並說法,透過輕鬆的佛法座談方式,增進參與者對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關信仰、行持上的疑問。

十三、供佛齋天:供養三寶並請諸天吃飯,臺灣習俗稱為「拜天公」,佛教則稱為「供佛齋天」。一般於農曆元月初九舉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農曆四月清明法會與七月孝道月的報恩法會,稱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與薦亡普佛。延生普佛用於消災、作壽、喜慶;薦亡普佛用於往生、超薦、冥壽。普佛者,即對三世一切諸佛普遍恭敬,普遍禮請,普遍結緣的意思。

十六、三時繫念:元朝中峰明本禪師著。屬淨土法門,主要目的是藉著繫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業海,直證不退,圓滿無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為超度亡者舉行的施食法會,有大小蒙山之分。源於宋朝不動法師(也稱甘露法師)於蒙山所發起,後由上海興慈法師大力倡導,今日一般寺院大都於晚課後隨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蘭盆會:是藉著供佛齋僧的功德,以解救餓鬼脫離苦趣,並且報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會。一般寺院道場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十九、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餓鬼得度,也是對亡者追薦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解除餓鬼的飢虛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二十、水陸法會: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著重對水陸眾生的普濟,除了施食,並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雖然接引眾生的法門很多,然而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不離佛語,重要的是,要能應機教化,應病與藥,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相關焦點

  • 佛教的水陸法會是怎麼一回事
    水陸法會,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這種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水陸」之名,始見於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謂系「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見《金園集》卷四)。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修法神器
    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今天小編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比較常見的八大法器。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一——法鈴法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
  • 南普陀水陸法會報導(二):外壇法事活動舉行(圖)
    11月18日訊  南普陀寺於11月16日至11月22日啟建7天「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法會名譽主法為南普陀寺法主聖輝法師,主法為南普陀寺方丈則悟法師。「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共設7個壇場,是佛教中最隆重的佛事。其間,將舉行灑淨、設齋、誦經、放生、供養、作法等各種法事活動,以利益三界六道、四生九有。11月17日,水陸法會主要舉行了外壇的拜懺、念佛、誦經與焰口等法事活動。早晨7時45分,各壇開始禮拜與念誦。
  • 生命大和解 興教寺為雅安災區啟建水陸道場
    法會由興教寺住持寬池法師主持,興教寺常住法師、護法居士及各地佛子、社會各界人士數百人參加了法會。流傳一千五百多年的水陸法會,有法會之王的稱謂。很多關於佛教的儀式、經文、信仰的知識,首先就是從水陸獲得。水陸法會是佛教中最大型的祭祀活動,參加人數多,供品及誦持的經典也比一般法會多。水陸法會的全稱是「啟建十方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也稱水陸道場、水陸齋等。
  • 佛教的十八種法器 絕對能演奏交響樂(圖)
    佛教的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準,例如晨鐘暮鼓以及各種報鍾、板聲等。寺院中用於莊嚴佛壇及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都是法器法物。
  • 中國十大佛教道場,具體包含哪些?
    二、浙江省普陀山──觀音道場坐落在杭州灣南面、舟山群島東面的「普陀山」,天然便是四面環海的佛教聖地,自古便有「人間第一清淨地」的美稱。此山一年四季特別分明,季季景觀不同,卻極其適合動植物生長繁衍,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尤其是這裡有著奇石金沙、潮音洞壑等旖旎的自然風光,再加上海天一色、山海殊勝的別致景觀,特別是千年之久的佛教信仰之美,讓人一見傾心,流連忘返。
  • 道教法事,你了解多少?
    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教法事。 道場——是指道教宮觀中道士設壇作法、上章奏表的一種宗教法事活動儀式,也是道教教義文化活動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道場有兩種含義:(一)凡是修宮建廟,設壇演道渡人的道教活動場所都可以稱之為道場,是廣義的一種。
  • 水陸法會:法會之王
    >水陸法會是佛教寺廟中最大型的祭祀活動,一般舉辦時間為八天七夜,最大的物色有「三多」一參加人數最多、供口最多及誦持的經典最多。水陸法會的全稱是「啟建十方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也稱水陸道場、水陸齋、悲濟會等,這種佛事是以供齋食為主,為超度水、陸、空一切的孤魂而設的,是中國佛教最隆重的一種經懺法事,有供養諸佛、懺除罪業、祈福消災、超薦祖先、普度鬼神、長養慈悲、增長福慧等等功德。
  • 燃燈古佛道場重慶金佛寺啟建2019年第五屆水陸法會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慶金佛寺)發符懸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慶金佛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保華)2019年8月3日,重慶南川金佛山燃燈古佛道場金佛寺啟建為期七天的水陸法會,祈願法界清淨、正法廣弘、眾生普度、國泰民安、世界和平,並祈祝現前行願大眾並一切有情健康平安,身心安樂,修行如意,道業吉祥,覺行圓滿。8月3日下午4時30分,重慶金佛寺2019年第五屆水陸法會舉行開壇灑淨儀式。
  • 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
    天王殿觀音殿共沾甘露法雨,內心得生歡喜。2019年12月19日至25日(農曆十一月廿四——三十),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並行焰口、供天、放生等法事,祈願十方檀那、護法居士遠離煩惱,業障轉消,福慧增長,諸事圓滿。《大乘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或《妙法華經》,是佛教中的重要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該經與《無量義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是天台宗和日本日蓮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今天小編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比較常見的八大法器。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一——法鈴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二——金剛杵
  • 法事做完沒效果,你的錢是不是白花了?
    一、法事為什麼要收法金?現在很多善信在遭遇一些不順之事、運氣不佳的時候,都會想到通過道教法事來尋求提升和改變,祈求以神靈之力幫助我們消災解厄,實現心願。在參加法事道場時,都會收取相應的法金,有的人覺得廟裡做場法事付出的並不多,為什麼要規定收多少錢?為什麼不把門檻設低一些,讓更多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呢?
  • 一文讀懂:佛教法事中的「焰口」是怎麼來的
    了解佛教,或者是參與過佛教法事的人,對其中一道程序一定不會陌生——焰口。祭祀、超度的時候,經常會有焰口的儀式,那麼焰口是怎麼來的呢?焰口法會《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有一段記載:阿難獨居靜處,夜三更,有餓鬼現前,名焰口,形醜陋,口中吐火,白阿難曰:「劫後三日汝命盡,將生餓鬼中。」阿難畏,問免之方便。
  • 佛教:懺法與打七是怎麼回事?
    在佛教中改惡修善是根本教義。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人生是由久遠生死相繼而來,今後還須經無數生的修行,以至於成佛。其間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以往無量劫中所造的罪惡,發願今後精進修行,永不退轉。因此,修習懺法便成為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儀。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簡介)之——淨土宗
    淨土宗創始人:慧遠大師祖 庭:江西廬山東林寺和陝西西安香積寺代表人物:慧遠、善導、際醒、法照、藕益、印光、聖嚴、昌臻......眾多佛經記載,佛在很多法會中均無問自說,宣講了淨土法門。在大藏經中,專談淨土以及帶說淨土的經論,有數百種之多。印度著名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均有淨土論著,解釋與弘揚淨土法門。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淨土宗獨尊念佛,以之為一代佛教歸宗結頂之法,所謂「《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淨土宗。
  • 參加法會的行前準備_佛教_鳳凰網
    每到農曆七月,寺院會舉行各種超度法會,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參加的法會? 答:雖然有關超度的法會很多,但仍應回歸到參加法會的人的主客觀的條件,例如允許的時間、相應的道場或是法會目的為主要考量。尤其在道場的選擇上,一旦找到相應的道場、法會,最好能夠長期參加。
  • 千年古剎大明寺重啟「報恩水陸法會」 新任住持助力文化自覺
    扶風縣2017年5月5日電 /美通社/ -- 五一小長假,當出門旅遊成為常規節目,陝西省扶風大明寺裡卻是另一道風景,一個沿襲古風、遵照完整儀軌的「報恩水陸法會」正在這裡靜靜地進行,吸引了眾多崇尚傳統文化及佛文化的都市人群。梵音繚繞中,人們慢慢放下諸多煩擾,放飛輕鬆的心情。
  • 佛教歷史——東晉佛教-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元帝(317—322)、明帝(323—325)都以賓友禮敬沙門,元帝又「造瓦官、龍宮二寺,度丹陽、建業千僧」;明帝也「造皇興、道場二寺,集義學、名稱百僧」(《辯正論》卷三)。習鑿齒《與釋道安書》中並說明帝「手畫如來之容,口味三昧之旨」。由於佛教收到崇尚,至鹹康五年(339),庾冰輔政,代成帝詔令「沙門應盡敬王者」,尚書令何充等以為不應盡敬,使禮官詳議,主張不一,往復三次不能決,於是擱置。
  • 法訊 | 仙姑寺.興緣講苑梁皇法會通啟
    依事題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護三寶令魔隱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種善根者今當令種已種善根者今令增長——《梁皇寶懺》燻壇灑淨,是大型法會開始之前的重要佛事,通過誦咒淨壇,令此道場清淨、大眾三業清淨,以期法會清淨莊嚴,遣除違緣,教化六道眾生,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