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懺法與打七是怎麼回事?

2021-01-09 紅塵禪緣

在佛教中改惡修善是根本教義。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人生是由久遠生死相繼而來,今後還須經無數生的修行,以至於成佛。其間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以往無量劫中所造的罪惡,發願今後精進修行,永不退轉。因此,修習懺法便成為大乘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行儀。歷來通行的懺法有兩類:一類是集諸經所說,懺侮罪過的儀則;一類是依五悔法門,修習止觀的行法。

懺悔罪過的儀則,據《唐高僧傳·興福篇論》中所說,最早是劉宋時代的藥師行事。其後蕭齊竟陵王簫子良撰《淨住子淨行法門》三十卷(全書今不傳,只有一卷收入《廣弘明集》中)。及至梁代有《大通方廣懺),又名《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其源始於荊襄,本以癘疾,祈誠悔過。感得平復,因約諸經抄撮成部(全書三卷,中士久佚,今編入《大正大藏經》第八十五函)。梁武帝曾制懺二部,一名《六根大懺》(今不傳),是梁武帝自己親行的,文中有云:「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一名《六道慈懺》,乃是歲中諸寺所行,即今所謂《慈悲道場懺法》,又簡稱《粱皇懺)。梁陳之際,懺法繁興,據《廣弘明集》卷三十六所載,有涅槃懺、六根懺、摩訶般若懺、金剛般若懺、勝天王般若懺、妙法蓮華經懺、金光明懺、大通方廣懺、虛空藏菩薩懺、方等陀羅尼齋懺、藥師齋懺等。

修習止觀的懺法,創始於天台宗智者大師,就是《摩訶止觀》中所說四種三昧的「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味」;也就是《法華三味行法》、《方等三昧行法》、《請觀音三味行法》、《金光明三味行法)《法華三味行法)根據《法華經》;《方等三味行法》根據《方等陀羅尼經》;《請觀音三味行法》根據《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金光明三昧行法》根據《金光明經》。除《方等陀羅尼經》外,其他三經都有智者所撰註解。其行法見於《國清百錄》,唐荊溪湛然又作了一些《補助儀》。其組織的程序,是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奉請三寶、讚嘆三寶、禮拜,懺海、行道旋繞、誦經、坐禪正觀實相。

在禪宗和淨土宗盛行以後,禪宗以直接參究心性的本源為要務,淨土宗以專心念佛願求往生為目的,於是此二宗的主要修行儀式,不是禮拜懺法,而是於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飲食睡眠外,專心參究,或專心持名,這叫做「打七」;或者分為「打禪七」與「打淨七」。

相關焦點

  • 佛教的水陸法會是怎麼一回事
    水陸法會,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這種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水陸」之名,始見於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謂系「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見《金園集》卷四)。
  • 淺談佛教經懺與社會倫理道德——妙果
    佛教在流傳過程中,深奧的教義往往只能被一些王室貴族,或知識分子們所理解,後來佛教漸漸深入民間,經懺佛事似乎成了民間大眾接近佛教的途徑和方式,並用經懺佛事的形式來理解佛教,從而在民間對佛教往往產生了一些誤解,甚至人們把經懺佛事就看成才是真正的佛教面貌,直到現在經懺佛事仍然盛行於民間以及各大寺院,許多寺院經常舉行消災祈福、拜梁皇懺、打水陸等各種大型的佛事活動,而有些寺院是每天大小佛事不斷,
  • 黃梅五祖寺舉辦「拜藥師懺消災祈福法會」
    黃梅五祖寺舉辦「拜藥師懺消災祈福法會」 (圖片來源:黃梅五祖寺)藥師懺現場惟道法師主法(圖片來源:黃梅五祖寺)眾僧人帶領信眾共同念誦藥師懺(圖片來源:黃梅五祖寺)鳳凰網華人佛教黃梅訊(通訊員 張濟公):新的一年為祈禱世界和平,法輪常轉,正法長久住世。
  • 今日禮懺 | 走進《金剛寶懺》,深悟其意!
    《金剛寶懺》全名《大乘金剛般若寶懺》簡稱《金剛懺》依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行的懺法《金剛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經書之一,經題的意思為:「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達彼岸。」《金剛經》不但開智慧,還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 曹山寶積寺將啟建消災延壽藥師懺法會 為眾生祈福
    曹山將舉行「消災延壽藥師懺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曹山寶積寺)從正月初四至初八,曹山寶積寺將不間斷地拜藥師懺,願眾生消災延壽,福壽康寧。願世界和平,國家昌隆。(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曹山寶積寺)
  • 大佛寺「藥師寶懺」圓滿結束 僧俗大眾共修拜懺法會
    梵音繚繞,大和尚主法拈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耀智大和尚為法會灑散清涼甘露。(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僧俗大眾雲集大雄寶殿虔誠禮懺,祈請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及諸菩薩光降法筵慈悲加護。(圖片來源:鳳凰佛教)下午禮懺法會臨近結壇,回向殊勝功德。(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6年10月30日(農曆九月三十),恰逢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誕,大佛寺啟建隆重的「藥師寶懺」法會。
  • 第二屆天聖山藥師文化節:安福寺圓滿舉行「消災延壽藥師寶懺法會...
    在下午的禮懺法會中,大眾恭誦《消災延壽藥師寶懺法卷》合掌稱誦諸佛聖號,懺悔發願為了傳承和弘揚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宏偉大願,普施法藥利樂有情, 藥師道場安福寺於2016年10月28日-30日,隆重舉辦「第二屆藥師文化節」系列活動,並在文化節首日隆重舉行了「消災延壽藥師寶懺法會」和禪修法會。
  • 知禮大師親撰《大悲懺》的大願和懺本特色是什麼?
    大師一生對佛教貢獻良多,本文專談知禮大師與《 大悲懺》。知禮大師(960一1028) 是北宋高僧,生平以著述、說法、禮懺作為修行的依歸。大師除致力闡揚天台教義外,更精研懺法和躬身禮懺,而且屢獲感應。有一年,明州大旱,知禮大師和遵式法師共修《金光明》懺法,發願「行懺光明,祈雨求福。三日無應,當燃一指。」到第三天,果然天降大雨!
  • 梁皇寶懺:梁皇為夫人建寶懺 佛門懺悔要徑
    梁皇懺(圖片來源:資料圖) 《梁皇寶懺》是梁武帝為了超度皇后郗氏而制的《慈悲道場懺法》,後來就簡稱為《梁皇寶懺》。她還妒忌梁武帝學佛修行,曾扯破佛教經書《妙法蓮華經》;她輕欺三寶,曾將蔥,蒜,韭等幾種汙菜以及腥羶之肉外邊用面包裹,假意供佛齋僧,破僧淨戒,壞佛清規。幸好僧人皆有智慧,自造齋飯,巧妙換掉郗氏的汙齋。她見僧人吃齋,以為自己的惡行得逞,便掩口竊笑。郗氏生活在宮中不懂惜福,更不知因果報應的厲害,天天在造輪迴之惡業。於是在她三十歲時突然死亡。因生前心懷嗔毒,死後墮落為蟒蛇。
  • 經懺是褒義詞嗎?
    經懺好像不是什麼褒義詞。恆傳法師答疑:為什麼要辦法會?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法會,對每種法會要理解透徹,哪種法會針對處理哪些問題,一定要清楚。法會和佛事的區別就是,法會一般時間相對長,佛事時間短一點,佛事一般就是1-5個小時,法會時間1-7天都有,甚至14天、49天不等。
  • 長春觀音寺舉辦「金剛寶懺」法會通啟
    此次法會由寺院法師及兩序大眾與信眾共同念誦《金剛懺》,並回向功德,共同祈願十方諸佛菩薩加被眾生,消除病苦,淨障增慧,正法久住,利樂有情,成就無量功德,祈願此法會功德能淨化大眾心靈、消災免難、身心康泰、幸福平安!歡迎四眾弟子踴躍參加,隨喜功徳!阿彌陀佛!【注】法會於當日早上8:30準時開始,請參加法會的人員不要遲到,進入大殿請將手機關閉或靜音!
  • 佛教:供養有十物,七法,四事
    所謂三寶也就是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佛可用十物供養,供養法可有七法,供養僧可用四事。供養佛十物第一:香供養(象徵意義:戒香)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燒香給佛陀,而是我們要懂得香的精神。第二:花供養(象徵意義:微妙,萬行開花結果)花能清心養目,用花供佛,莊嚴佛堂,讓人醒心悅目。
  • 參加法會的行前準備_佛教_鳳凰網
    第一次參加法會,什麼都不懂怎麼辦?如何參加法會,需要有什麼準備?如果無法到寺院參與法會,可以在家裡為往生親友進行超度嗎?消災、超薦牌位的對象和功能何在?兩種有何區別? 答:通常在法會中常見到消災、超薦兩種牌位,消災的對象是在世的人,牌位為紅色;超薦的對象則是過世的人,所寫牌位為黃色。
  • 佛教是復興佛陀教育,絕不是搞經懺佛事、法會!
    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佛教要復興起來是復興教育——佛陀教育,絕對不是搞經懺佛事、不是做法會。這樁事情不能不懂!如果路走錯了,不是佛菩薩、不是祖師的意思。世世代代都傳經,每一個宗派的傳人都是這一個學派裡頭的博士學位,人家稱你為「祖師」、「第幾代祖師」。你能不能把這個宗派的重要的經論講幾遍,在講經教學裡頭髮掘人才,傳宗接代,把這個經典傳下去。
  • 在家居士可以從事經懺佛事嗎?
    在家居士可以從事經懺佛事嗎?僧眾負有住持佛法、廣度眾生的任務;在家居士則可在寺院中奉獻服務、護法衛教,兩者各有角色,不容混淆。尤其在家居士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僧人做經懺佛事,或者作為謀生之道。在家居士不收錢可以做佛事嗎?
  • 初十《金剛寶懺》
    每個月初十,廈門中巖寺為祈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災障消除,諸事如意舉辦拜《金剛懺》法會。
  • 南普陀寺水陸首日各壇口如法啟懺誦經
    圖片來源:南普陀寺) 諸經壇(圖片來源:南普陀寺) 2015年11月26日上午7時30分,南普陀寺乙未年水陸法會在大壇如法啟懺按照儀軌,法會首日除內壇外,其他壇口:大壇、華嚴壇、楞嚴壇、法華壇等均已開壇。 慈光普照,龍天護佑,梵音陣陣。大壇法師威儀具足,諸護法居士在大雄寶殿禮拜《慈悲梁皇寶懺》。其他壇口恭誦各部大乘經典。法會各壇口,幢幡寶蓋,香花燈塗極具莊嚴,種種佛事井然有序。「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 淨空法師:所有經教懺法都沒辦法消除的業障要怎麼辦?
    他在批註裡有一句話告訴我們,我們遇到困難,求佛菩薩加持,用佛教的這些方法來化解災難。他說:你的業障很重,所有經教懺法都沒有辦法消除你的業障,什麼方法你用盡了,都消除不了,最後還有一個方法,肯定能把它消除掉,那方法是什麼?一句阿彌陀佛,一心專念。
  • 且看拜《梁皇寶懺》的七大功德不可思議之處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廣東潮州佛母寺將啟建為期七天的第71屆楞嚴實修講經法會。法會期間大眾每天上午誦持楞嚴咒,下午拜《梁皇寶懺》,晚上聖空法師為大家逐句開示《梁皇寶懺》。也許我們參加拜懺的機會有很多,但能聽聞法師如此詳細開示懺法的機會卻真的很少。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個千載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