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2021-01-08 川北在線網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時間:2021-01-06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

  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在密宗傳承中,但凡涉及到法事,就一定會用得上法器。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藏傳佛教密宗法器之一——金剛鈴。

  金剛鈴,是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搖擊體鳴樂器。藏語稱止布、茲巴。漢族稱法鈴、西藏鈴。歷史久遠,原為佛教密宗法器,由印度傳入我國。流行於全國各地佛教寺院,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盛行。

  金剛鈴屬於密宗法器之一,又稱金鈴或稱藏鈴。為督勵眾生精進與喚起佛、菩薩之驚覺所振搖之鈴。即於修法中,為驚覺、勸請諸尊,令彼等歡喜而振搖之。其柄呈金剛杵形,以柄之樣式而有獨股鈴、三股鈴、五股鈴、寶鈴、塔鈴等五種之別,稱五種鈴,與五種杵共置於修法大壇上各相應之位置。

  法鈴作為藏傳佛教中的稱讚法器,主要用於佛教慶典、宗教節日、活佛坐床、開光儀典等重大喜慶法事活動中,它也是僧人吟誦時手中法器之一。金剛鈴是每個行者必備的法器。金剛鈴用久了,就是護法,可鎮壇,代表金剛神。

  在開始修法前,搖一下金剛鈴,代表攝心清淨召請。鈴的方向向內,向著自己,觀想金剛薩埵住頂,放白光,是清淨自己。鈴向外,是代表四周。搖金剛鈴時,用手腕的力量運氣,這是密訣。開始修法,拍掌,交叉彈指,觀想二道紅光,這是召請佛菩薩。遣送,一樣拍掌、交叉彈指,觀想白光,送佛菩薩回去。

  每節修法,在開始時搖一下鈴,既莊嚴,也有提神攝心的作用。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了解到了金剛鈴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

  四川成都知名佛教用品企業光輝印象就打造過這樣一件金剛鈴,通體由尼泊爾匠人老師傅採取S925銀手工鍛打而成的光滑素麵降魔鈴金剛鈴,精心優選材質堅硬,不易變形不易過敏的XXX。做舊工藝不僅讓整件作品更具年代感,甚至能讓金剛鈴越戴越亮。表面拋光仔細細膩,上手觸摸的手感溫潤如玉,珠邊樣式顯示出精工藝。

  當信徒虔誠祈禱,搖晃鈴聲,聲音清脆入耳,仿佛置身佛堂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用的是這樣一件飽含匠心工藝,製作精良的金剛鈴,想必功德更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西藏密宗的法器(圖)
    西藏密宗的法器:骷髏碗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 藏傳佛教法器「金剛杵」,到底有多神秘?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收藏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各類收藏品中,蘊含深厚歷史文化、精美藝術品味的藏傳佛教藝術品,也被收藏者們所認可和追捧。在藏傳佛教眾多的收藏門類中,除了傳統上的佛像和唐卡外,法器作為一個單獨的分支逐漸受到重視,在重大的拍賣中屢屢創下天價的成交。
  • 藏傳佛教密宗中恐怖的人骨法器,有什麼說法?
    理解了這點,我們就理解了藏傳佛教密宗拿人骨做法器的深意,當然也理解了藏傳佛教中有些佛像中為什麼會有骷髏頭、惡魔這些形象。下一個問題是,這些骨頭從哪來的?是什麼人的?網上傳的那些用活人煉法器的方法都是扯蛋,與佛法佛理不容。真正的人體法器,是有修為的高僧發願,死後用自己的頭骨做碗或腿骨做笛,用以供奉神靈或者舉行儀式,如此得來的法器才有效力。平常信徒想捐出身體部件做法器都沒有資格,不會要的。 下面再看看藏傳佛教密宗有哪些人體法器。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修法神器
    藏傳佛教法器的種類繁多,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轉經筒、念珠、海螺、金剛杵等。它們大多借鑑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加入了自身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法器大多用於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持佛法等。今天小編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比較常見的八大法器。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一——法鈴法鈴是喇嘛、僧人誦經作法時手中離不開的法器之一。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
  • 藏傳佛教密宗裡的一種材質特殊的法器,由高僧的骨頭製成的嘎吧啦
    還有關於藏地的眾多神秘傳說,有緣人可以在拉姆拉錯神湖看見自己的前世,布達拉宮下是否真的有通往香格裡拉的通道,希特勒為什麼兩次派手下來西藏調查。今天來了解一下材質特殊,普通人敬而遠之,而信徒虔誠供奉的--嘎吧啦。這是一種藏傳佛教密宗裡一種由人骨製成的法器,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恐怖,一般人還沒這個資格呢,唯有高僧大德的頭骨眉輪骨、指骨製成的才叫嘎吧啦。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元皇室信奉藏傳佛教,傳入內地,帝師成為皇室的精神支柱,皇帝繼位前要從帝師那裡接受灌頂與戒條,宮廷中經常舉行藏傳佛教法事,一年達數百次。修建了眾多寺院,如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白塔寺)。從永樂到明憲宗、明武宗都熱心藏傳佛教,宮廷內佛事活動頻繁。西藏僧人地位極高。明朝前期留住北京的藏僧常在兩千人以上。京內建了五塔寺、法海寺等不少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寺院。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
  • 藏傳佛教中為什麼會有人骨法器?它們是怎麼來的?
    佛教中的法器,是修行者舉行各類佛事活動,或佛法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在藏傳佛教中,法器種類繁多,材質各異,造型奇特,各種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義,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念珠除了上述常見的藏傳佛教法器,有時候我們還會看到用人骨做的法器,比如用人的頭蓋骨製成的念珠,通常在修降伏魔鬼的護法神時使用,念珠珠數均為108顆,作為修持念咒時計算數字之用,作100計。
  • 舊西藏的「人骨」密宗法器——嘎巴拉
    骨製品中有一樣較為神秘的物件——嘎巴拉。嘎巴拉,其實是西藏人骨製品的俗稱。它一般由已獲圓滿報身有修為的藏族人死後的骨頭所制,以頭蓋骨,指骨為主,是神秘的密宗法器之一。嘎巴拉翻譯成漢字的意思就是「頭骨蓋」,最早的嘎巴拉選用的材料是佛教高僧圓寂後的遺骨中的頭骨嚴格按照密教的儀軌和壇城,意在輔助密教信眾的灌頂和修行,十分珍貴稀奇。
  • 鈞魂分享: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藏傳佛教金銅造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藏傳佛教金銅造像鈞魂鈞魂:青銅專業委員會理事,愛好古陶瓷/青銅器/金銀器研究;熱衷於古代藝術品收藏。鎏金銅雙身金剛持坐像清 乾隆(1736—1795年) 高30釐米此像主尊兩手分持金剛鈴和金剛杵交叉於胸前,抱明妃。明妃為般若佛母,佛母雙手分持鼓與嘎巴拉碗。鎏金銅四臂觀音菩薩坐像明 永樂(1403—1424年)高21釐米此尊造像頭戴五葉冠, 雙目低垂, 面帶微笑。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這一簡單的劃分法主要從其流傳的地域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語言考慮。其中,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而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
  • 藏傳佛教法器:金剛杵
    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
  • "藏原星燦—藏傳佛教文化藝術展"亮相無錫靈山五印壇城
    為慶此盛事,「藏原星燦——藏傳佛教文化藝術展」在五印壇城內同期開幕,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呈遞來自雪域聖地的神奇傳說與瑰麗文化。此次展覽共展出約60件(套)獨具藏傳佛教風格的藝術精品,包括佛像、法器、唐卡、布糊畫、木雕等,全方位、多層面地展現了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博大與精妙。
  • 《密宗》:藏密的秘密修持之法
    摘自:尕藏加 著 《藏傳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7年1月 閱讀提示:本書對藏傳佛教及其密教的歷史淵源、各派代表人物、著作、教義和修持儀軌等進行了概要而通俗的敘述,同時對藏傳佛教下形成的文化習俗和建築
  • 古藏傳寧瑪派最殊勝威猛的法器護身符「惹呼拉咒輪」探密
    我痴迷於藏傳文玩,從最初喜歡它們獨特的外形、考究的用料和特別的質感。到讚嘆各種法器的巧奪天工。和後來對藏傳文化以及藏傳佛教傳承背景的敬仰。自此後,我對每一件藏傳文玩、法器的態度都開始變得與其它人不同。我想了解每一件文玩的歷史背景,想了解每一件法器的藏傳佛教文化。而不單純的為玩或炒作它的價值。因此我的每一篇都不僅僅只是書寫它們的材質、玩法、搭配。
  • 藏傳佛教「長壽三尊」之一:白度母
    一種除服飾、法器之外,姿勢和其他度母造型類似,左腿單坐,右腿向下舒展,踏於蓮花上。另一種則是跏趺坐,主要是為了顯示出掌心和腳心的慧眼。在藏傳佛教密宗,白度母和長壽佛、尊勝佛母合稱為「長壽三尊」。能夠賜予一切眾生以長壽。從身色而言,白度母象徵成就智慧,尤其象徵用女人之身成佛。作為觀世音菩薩大慈悲的示現,二十一度母分別有各自的威德。
  • 佛教養生入門系列之九:密宗的手印養生法!
    佛教養生,妙不可言,今天我們來講講佛教密宗的手印養生法!手印,即用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它是藏傳密宗「三密」之一---身密的主要特徵。多種多樣的手印,其含義均按固定的規則組成,左手一般表示禪定,以右手表示「方便」(辦事)。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佛教源於印度,弘傳於印度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南傳巴利語系佛教、北傳漢語系佛教和藏傳藏語系佛教等三系佛教。其中藏語系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歷經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關鍵人物,分別是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蓮花生和寂護等人在與苯教的鬥爭中提倡顯密雙運,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想基礎,規定了藏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阿底峽針對顯與密或止和觀,提出了修道的次第;宗喀巴集前人學說與各宗派觀點之大成,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學術爭論,解決了止與觀,或觀與行之間的矛盾,建立了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