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的媽媽是一名放射科醫生。周六的早晨,吃完早餐,明明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周五放學前,班主任給每位同學發了一張回執單,原來,下周一學校要組織同學們去市醫院體檢,需要家長同意籤字。明明拿出書包裡的回執單,問道:「媽媽,周一我們要去體檢,好像要拍片。小王說有輻射,對身體不好,這是真的嗎?」
媽媽聽完,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今天,媽媽就來給講講影像學的知識,然後你就知道X光、CT、MRI、B超的區別了。你說的『拍片』,就是指X光檢查。X光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檢查時就像給身體內部拍了一張平面影像的照片。當然,由於被照射的物體密度不均勻,拍攝之後,就會在底片上形成黑白不一的顏色。」
明明追問道:「骨頭是不是白色的呢?」媽媽回答道:「對,所以骨折或者骨質增生的輔助檢查,首選X光。」
「那CT又是什麼呢?」「CT檢查其實也是用X光給身體拍照片。不過,X光只是拍一張照片,而CT是在X光一層一層穿過身體後,從上到下拍多張照片,所以成像更加清晰準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X光檢查的加強版,不過,它的輻射也大於X光。」
話音剛落,明明又問道:「媽媽,我還聽說過核磁共振,這又是什麼呢?」媽媽回答道:「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MRI。它的原理是利用強大的磁場,讓身體中的水分振動起來,利用不同組織裡水分的震動差異形成影像,用來區分正常組織和患病部位。MRI沒有輻射,對肌肉、韌帶、神經、血管等這些軟組織的檢查結果更加清晰。不過做MRI之前,要把身上的手錶、鑰匙這些金屬物品都取下來,不然會干擾檢查結果。」
媽媽喝了口水,又接著說道:「最後,我們來說說B超,它是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反射回來,也就是說,反射的回聲就是B超畫像。」 明明恍然大悟,說:「是不是就像我們去買西瓜,邊敲邊聽,來判斷是不是一個好瓜?」媽媽笑了笑說:「是這樣的。B超可以用來探測軟組織和血流情況,而且,因為沒有輻射,也可以用於孕婦體檢。」
聽完,明明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我要記在筆記本上,周一去和小夥伴們分享。」 (作者 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