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一些給觀賞魚隔離治病的方式,還不如不治,反正早晚也是個死

2020-10-2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某些新魚友給自己的觀賞魚治病,一般的方式都會選擇單獨隔離,這樣做其實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說,對於主缸觀賞魚沒有任何的傷害,也不會傷及到硝化系統和水質,最為便捷的問題就是,帶有顏色的藥物,我們可以隨便下,不必擔心黃水的問題,比如說黃粉、土黴素之類的。

由於需要拍攝視頻的緣故,我的觀賞魚患病,很少會去使用到黃粉或者土黴素整缸下藥,原因也在這裡,看起來總是感覺怪怪的,它和沉木黃水完全是兩回事。

因此在我這裡,塗抹法或者單獨浸泡,有可能常用到,只要是牽扯到整缸下藥,就會使用到新諾明或者甲硝唑之類的藥物,最起碼不必持續換水,直接扔到魚缸裡也沒事。

觀賞魚單獨隔離治病,大部分卻是死於缺氧和水質問題

由於各種飼養條件的限制,很多的新魚友給自己的觀賞魚隔離治病,根本不會去在乎密度問題,這是極其錯誤的一種行為,很容易給我們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的問題是,還會造成我們的誤判,這種藥物根本不好用,直接把觀賞魚給治死了,其實呢?

或許問題根本就不在這裡。

第一個最為主要的一定是飼養密度,尤其是比較大型的錦鯉、中大型熱帶魚、金魚等等。

如果我們再去按照一公斤水一公分魚的所謂飼養密度公式去照搬,結果可想而知。

甚至於有些魚友,三四十釐米的大錦鯉,也能把它放在臉盆中隔離,雖然說,這個水位淺,含氧量或許會有上升,或者說,即使不打氧,它也可以在水面呼吸。

但是,它們並不是可以持續水面呼吸的觀賞魚,再者水體過小,它們的體表分泌物,水體根本無法承接,結果照樣會加重病情,導致體表更加的潰爛。

這樣的極大密度隔離飼養觀賞魚,即使是打再多的氧氣,效果也是不明顯的,水位淺,本身氣泡析出的速度極快,而藥量,也是很難控制的。

水溫問題更是令我們容易忽略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冬季

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北方地區尚未供暖,如果是飼養的錦鯉之類的觀賞魚或者熱帶魚,室溫和水溫一定會有差距。

假設隔離容器過小,那麼,這個溫差一定是隨著室溫變化而在急劇變化,這個觀賞魚,如果在類似於臉盆、水桶之類的容器中隔離的話,感冒幾乎是在所難免的,這樣做,只能加重它們的病情。

而且,大部分習慣於透明水族箱飼養的觀賞魚,在不透明的容器中,極易出現跳缸情況,幾乎是頻繁跳、持續跳,特別是黑色的錦鯉,即使容器透明,如果過小,它也會跳,其他很多熱帶魚都是如此。

一跳缸就意味著最起碼的表皮傷,也就是體表磨損過重,接下來可能就是水黴前期,這條魚我們如何救得活呢?

熱帶魚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水溫就要了命,不管是小孔雀還是燕魚之類的,都是一個道理。

中大型觀賞魚,最好單獨設置隔離缸或者原缸隔離,塗抹、口服藥物為佳

如果是極小型的觀賞魚,室溫恆定,單獨浸泡時間較短,使用一般的小型魚缸隔離倒也可以,這也難免會牽扯到上述的問題。

如果是中大型觀賞魚,最好的方法就是單獨設置一個比較大的隔離缸,至少要保證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飼養密度絕對合理。

觀賞魚在這個水體中,絕對不會缺氧,更不會沒有適度遊動空間,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點就是絕對保持水溫恆定

較大的魚缸,就可以設置加熱管進行統一加溫了,這個水溫問題,首先就可以保證恆定。

第三點就是長期浸泡需要過濾系統維持水質

如果我們決定長期隔離觀賞魚,那就必須要設置過濾系統,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水妖精、小外掛、濾桶也不是不可以,無論如何,必須保證住這個魚缸的水質啊,否則這個魚,隔離和不隔離,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我們不能找到一個適當的隔離缸,或者根本沒有這個條件,可以選擇在原缸內隔離,這也不是不可以,當然傳染病是不行的了。

其他的小外傷、打鬥傷、腸炎、蒙眼之類的,都可以在原缸選擇隔離,然後通過塗抹法或者口服給藥,適度予以治療即可。

假設因為頻繁撈魚,可能會對其他觀賞魚造成驚嚇,或者對於病魚造成過度壓抑,那麼,我們還是要單獨隔離,或者就是最後的辦法,整缸下藥了。

再者,對於加溫的、較大的熱帶魚缸,小熱帶魚病了,我們倒是可以找一個隔離盒,沒有打眼的那種,或者隨便的塑料容器,裝點水,漂浮在原缸水面隔離,可以找其他東西,比如細鐵絲、扎線之類的予以適度固定。

就像以前繁殖孔雀魚,哪裡有什麼隔離盒,全部採取的都是罐頭瓶,那時候連礦泉水瓶、油桶之類的也沒有,一個魚缸掛滿了罐頭瓶,一個瓶裡一條魚,也是可以順利繁殖的。

當然了,如果瓶子太多,看不過來的情況也有,跳回原缸的、缺氧、難產憋死的、水質敗壞死亡的,大魚吃小魚的等等,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如何去照顧了。

總而言之,既然我們想要給觀賞魚治病,就要提供一定的合適條件。

否則的話,在給觀賞魚的治療過程中,我們既不能保證水質,又不能保證溶氧量,還不能保證水溫,又得防止觀賞魚跳缸,再去找個東西給他蓋上,那還不如不治的好,反正早晚也是一個死。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給觀賞魚隔離治病,不但病情加重,還會突然死亡?
    又可以避免它們在患病期間,由於體質虛弱,從而再次遭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再一個就是,單獨隔離下藥,可以不必在主缸裡整缸下藥傷及無辜,也非常有利於我們對於病魚的觀察。不過,如果我們在下列幾個問題上不去注意,可能病魚還沒開始治療,就已經走向死亡了,也就是說,隔離還不如不隔離的好。
  • 下述這種給觀賞魚治病的方式,不如直接把觀賞魚直接扔掉算了
    大部分都是在魚缸內或者單獨隔離以後,下了三、五種以上的魚藥,而且是持續不停歇地往魚缸裡扔啊,最後的結果就是,觀賞魚體表出現嚴重的發黑或者黑斑,然後呢,還在這裡不斷詢問,我再下點什麼藥,才能把這個黑斑給它治好呢?
  • 三種觀賞魚患上水黴病,為什麼要讓病魚在魚缸裡死掉,而不隔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要給大家講的這個觀賞魚治病的案例,還是很有意思和很有特殊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在給觀賞魚治病的手法上完全違反了我們以前的操作模式,那就是魚缸裡有重病號根本不隔離,讓它們死乾淨了再說。
  • 遇到下列情況,請收起往魚缸裡扔魚藥的那隻手,替觀賞魚謝謝你
    一、打開包裝觀賞魚有死亡現象,就讓它死,不要下藥了這個問題是最近幾天很多新魚友不斷遭遇到的,據某些新魚友反應,我們是在魚場裡購買的金魚,也是通過視頻選到的魚,而且購買之前看起來觀賞魚的狀態很好。但是,經過遠途運輸而來之後,有的金魚已經掛掉了,還有一些在那裡苟且存活。
  • 從觀賞魚的生產商、批發商再到零售商,還有魚友,誰的水平更高?
    一位魚友提出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太好回答,這位魚友問到的是,為什麼我們飼養的觀賞魚總是疾病多多,一旦患病如果到網上查詢的話,各種藥物各種操作手法鋪天蓋地,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結果治來治去,觀賞魚還是個死,是不是魚場、魚房或者魚店裡,他們的水平就是高呢?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到底是誰玩誰都搞不清楚,還怎麼飼養觀賞魚?今天給各位新魚友介紹一些,關於飼養觀賞魚心態上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想得開。我們的觀賞魚能夠繁殖,至少證明大魚基本上是養住了,只要有魚在就不愁它不繁殖,早晚它們都會順利繁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樣去想就可以了。甚至於對於一些產卵繁殖的觀賞魚來說,第一窩魚苗有它無它皆可,即使是順利繁殖了,也可以視而不見。
  • 往魚缸裡添加觀賞魚,需要開新缸隔離觀察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當然,一缸練手魚也就沒必須這麼講究了,死了再整一缸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上述是一位魚友的評論,養魚老道感覺評論的很好,在此引用一下,以供各位魚友借鑑。觀賞魚養定了之後,很多魚友就不願添加新魚了至少養魚老道是這麼想的,觀賞魚養定了之後,我是不願意再去往魚缸裡添加新魚了。
  • 為什麼觀賞魚會整缸出現問題?是因為加入了,敏感體質的配魚
    ,治也治不好的問題,就連農科院的教授也是無可奈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去理解?要不少買點算了,加個三兩條沒事吧?再說了,多了魚缸也裝不下了。忽然間,看到了七彩神仙魚,少加點,我就買兩條試試,死了也就死了,能有什麼問題?
  • 飼養小型熱帶觀賞魚,治療魚病的三大難題,如何才能有效避免?
    除非是我們之前有很好的養功,能夠根據觀賞魚的巡遊姿態和體色、魚鰭舒展度去及時發現問題,否則的話,那麼小的魚,有個白點病、爛鰓病啥的,幾乎是很難發現。比如說紅綠燈魚,經常出現白點和爛鰓,誰能去扒開它們的鰓部看看呢,直接整死了啊。
  • 塑料桶困水可以,給觀賞魚長期藥浴治病有可能要了魚命!
    那麼在隔離觀賞魚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是短暫的一天兩天,極有可能就是十天半個月,所以說對於飼養它們的隔離容器的選擇還是要慎重的,特別是中型觀賞魚更要慎重,小型觀賞魚倒是無所謂的,隨便找個容器也能夠裝的下去。一、配備過濾裝置最好但是即使這樣,小型觀賞魚的隔離容器,最好也能夠配備過濾系統,而不是氧氣,哪怕是一個小濾槽,加上幾塊白棉,也比氧氣泵要好得多,這是第一點。
  • 把一缸觀賞魚養順了很不容易,千萬不要在下列問題上再犯錯誤
    四、魚養的越順,在投餵上越應該仔細、小心,大部分的觀賞魚都能做個飽死鬼的 真正不會投餵觀賞魚的,並不是很多新手,往往都是些養魚老手,他們可能一眼就看出來了觀賞魚的索食慾望不強烈,所以更不敢再去投餵了,自己的心裡其實是很害怕的,因為知道這個東西的厲害。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任何一缸觀賞魚患上了某種疾病後,應該只會出現三種結果,那就是:治好了,治死了,或者久治不愈。比如說就連我們患上個感冒疾病,醫生還會提醒我們多多注意休息,多喝水或者適當延長用藥期,用來鞏固一下,更何況是觀賞魚的白點病呢?很多魚友採取加溫療法根本就不徹底,只要看到白點差不多消失了,就開始立刻停溫,這種治療方式,和不治療幾乎一樣,甚至於還不如不治呢。
  • 觀賞魚如果出現下列這種情況,不管它多麼貴重,該扔就扔吧
    比如說下列的這種情況,很多老魚友一看就知道,完了,這條魚命已經休矣,不管它是多麼貴重,或者多麼便宜的觀賞魚,我們已經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了,尤其是在其他觀賞魚還沒有任何疾病徵兆的時候,因為這一條魚,我們再去整缸下藥,根本沒有任何的必要。
  • 飼養觀賞魚永遠沒有整不明白的水,只有整不明白的魚!
    >一、養水時間不夠是個大問題,沒有整不明白的水質1、這個養水時間,很多魚友把它歸結於魚兒入缸之前,實際上這個觀點並不嚴謹,即使我們在飼養觀賞魚之前,把魚缸的水質調理的如何如何好,一切最終還是要靠觀賞魚它們親自來檢驗,對於這個即使是闖缸魚也不能算數,最終說了算的就是魚缸裡的主魚。
  • 養魚做到八不慌,什麼觀賞魚都能養好,就怕我們遇事慌張
    因此來說,我們至少要守住這個時間點,或者說不管困不困水,反正是整個水體的運行時間如果沒有一周到十天左右,水質不是一清見底,我們就不要去往新魚缸裡放魚。因此對於很多新魚友來說,剛到家的觀賞魚出現的各種不適應症,最好的方法只有四個字,就是隔離靜養,或者不聞不問,真的是即使下藥了,你也未必救得活、治得好的。還不如讓它們多活兩天靜靜地死去,不遭那份罪為好。
  • 常見的各種觀賞魚藥物,它們主要針對的,有哪些觀賞魚病?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因為對於任何的觀賞魚病而言,想要治癒魚病根本不在藥,而在於很多其他的配合因素,比如說魚缸的水質、隔離缸的水溫、每條觀賞魚的體質、以及心理因素等諸多問題。其實一句話就結了,誰用誰知道,適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症的,能夠治好病的它就是好藥,很多偏方、土方,中藥藥方,誰又敢說它一定沒用?再一個就是,觀賞魚畢竟不是人,有些藥物刺激也是避免不了的,目前來看,對於觀賞魚的藥物研究,它也不可能達到人用藥物那個檔次和地步。
  • 觀賞魚被過濾器吸死,注意這幾點,觀賞魚不再死!
    觀賞魚太小,過濾器的使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棘手的事情,現在有很多的魚友為了讓魚缸裡面的水質乾淨,使用大功率的過濾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很多的小型魚或者是魚苗,這裡面也包括了很多的弱勢魚類 ,過濾器很有可能把觀賞魚的眼睛吸附掉,就是失去了生命,對於這一點,大家一點要注意,針對於這些品種,我們可以選擇把水流量大約調成每小時循環五次就行了,沒有必要把過濾器的功率調的很大
  • 觀賞魚白點病怎麼治?
    點擊養魚 一鍵關注  【常見問題】觀賞魚白點病怎麼治也是比較管用對魚傷害最小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說將水升溫至30度以上就可以將小瓜蟲殺死了。  2、福馬林或者孔雀石綠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殺死作用,但是要控制好用量。  非藥物性治療方法:  紫外線殺菌燈,用兩個水族箱或容器,都配備紫外線殺菌燈,將魚放入裡面,不直接照射魚,即魚在這一魚缸內時將另一魚缸紫外線燈開開。
  • 觀賞魚開關燈害怕,就是因為下列問題,根本不必大驚小怪
    關於觀賞魚害怕的問題,我也是反覆提到多次,最近有很多魚友前來詢問,這個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就是源於下列因素:新魚入缸沒有不害怕的,習以為常就好了我們自己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去學習或者工作,還會有所拘束呢,何況是觀賞魚呢?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給觀賞魚足夠的時間適應即可。
  • 觀賞魚胸鰭上有個白點,可能要了它的命,這是病、得治
    反正不管怎樣,這確實是個病,得治,至於治療方法,文末告訴大家,我們先看成因魚店老闆可好,直接把這個事推給了我,而事實是,當一位魚友,急於給觀賞魚治病、總想著不斷下藥的時候,我們說什麼也是多餘,所以我也只能勉強解釋一下成因,自己看著調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