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西藏的天堂令人神往,走過拉薩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唐朝,那一小隊風塵僕僕的商隊,為這聖潔的地方染上了節日的色彩。西藏之美,別具一格。同樣因為這一點,吸引了無數的人去觀光旅遊,甚至有很多人感嘆:這輩子不去西藏,將是最大的遺憾。
西藏地廣人稀,地勢險要,資源豐富。從古到今,人類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由於道路險峻,這片土地也被稱為「天險」,尤其是川藏線的各處,稱得上修路奇蹟。據了解,川藏公路自1950年4月開工以來,經過11萬軍民的辛勤建設,北線於1954年12月正式通車,2000多軍民在此中犧牲。與之相比,南線部分直到1969年才全部通車,其艱難程度簡直難以想像。
正是由於「險」,川藏線因此成為眾多自駕遊愛好者的必走之路。通向各處的「天險」處,那種刺激的感覺就到了頂峰。路上,還能看見一種高達2米的「大白菜」,很討人喜歡,但千萬不能去摘,摘了就麻煩了。本來這類植物形似大白菜,並非真大白菜,而是塔黃。該品種高1-2米,莖直立,粗壯,無分枝,具多數基生葉和大苞片。現僅見於西藏喜馬拉雅山麓和中國雲南西北部,生長在海拔4000-4800米的高山石灘和潮溼的草地上。
由於生長環境的特殊性,幾乎不可能進行植株移植,由於塔黃數量稀少,且生長緩慢,加上又是中國藏藥資源,因此價格一漲再漲,一斤能賣幾千元。在經歷了5到7年的營養生長之後,塔黃才開始開花,隨後就死亡了,而且一輩子只開一次花。開花期之前的塔黃並不起眼,第一眼看去,很像一棵大白菜,所以很多人會好奇地去摘。這樣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資源,而且還賠償了巨大的損失,所以說不要採,否則後悔也來不及。
這株植物之所以被稱為塔黃,是因為這棵成熟的塔黃是喜馬拉雅高山地區「身軀」最高的草本植物,遠眺,好似一座金碧輝煌的寶塔,格外顯眼,故名「塔黃」。去西藏的時候,看到塔黃不要採摘,總結起來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塔黃的生長環境極其惡劣,數量稀少,算不得珍稀保護植物,隨意採摘是一種破壞行為。其次,塔黃本身也是一種珍貴的藏藥,在未成熟前採摘是極其浪費的,而且還會給承包土地的藏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採摘者還會賠償金錢,這無疑會給你旅遊時的心情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