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漢子,怕了江蘇方言

2021-01-09 中國新聞周刊

媽媽的媽媽,到底應該叫姥姥還是外婆,最近南北方又因為方言有了新的分歧。

現代漢語共有七大方言區,除了北方方言外,剩下的贛、湘、吳、閩、粵、客家方言都是南方方言。於是便有了「北方官話一統,南方鳥語遍地」的說法。

作為一個在江蘇上過大學的東北漢子,最懂這種分歧。

眼下正是高考填志願的季節,當年因為一紙志願,離家千裡,去江蘇南京上大學,遇到了一窩江蘇人。

剛上大學,對家還有依戀,每天晚上,大家都在宿舍裡給爸媽打電話。因為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總覺得聊天的內容很神秘,搞得跟諜戰片似的。而在鳥語遍地的宿舍,我操一口誰都聽得懂的普通話,感覺一年四季在裸奔。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下決心至少要聽懂室友們在說什麼。跟學英語一樣,先從詞語開始。

有個鹽城東臺的室友,跟爸媽打電話時聽上去情緒比較低落,忽然來了一句「沒得命了」,我當即嚇了一跳,以為他身患絕症,沒幾天好活了,便想著以後對他好一點。

他比較宅,我吃完飯後就順手給他帶,帶的飯不好吃,他有時也來一句「沒得命了」,我以為他在觸景傷情,到死都吃不到一頓好飯。我帶飯就更用心了,從食堂一路奔跑,就為了他能吃口熱乎的,結果他也說「沒得命了」。

說了那麼多句「沒得命了」,這小子依然活蹦亂跳的。後來我鬧明白了,原來「沒得命了」只是個感嘆詞,可以是難吃的沒得命,也可以是好吃的沒得命,總之不是「真的出人命」的意思。

時間一久,我聽懂了很多詞彙,甚至學會了發音,可一旦連成句子,我還是只聽得懂那幾個零星的詞。

再加上室友們說方言的語速極快,字詞之間的停頓黏黏的,除了開頭一句「爸」、「媽」聽清楚了,接下來就不知道他們在嘰嘰喳喳什麼了,總覺得他們是用日語在念經。

到最後,江蘇方言我盡學了一些罵人的口頭禪,比如罵人辦事不利索的蘇州話「啊汙卵」,比如罵人得意忘形的淮安話「神氣六國的」,以及罵人口無遮攔的鹽城話「掐屈子」……說起來也是倍兒溜。

在我老家那旮旯,大家講的普通話都差不多,調門略有差異,所以走到哪裡,都是兄弟,擼酒瓶子擼串兒甚至為你擼袖子,上下一條心。

來到南京後,發現江蘇的朋友互相之間也用普通話交流,剛開始還以為是學生氣,後來鬧明白了,原來他們用方言根本沒法交流。

同樣都是南京人,高淳同學的話大家竟然都聽不懂,而高淳距離南京城區只有幾十公裡路。

據說這是江蘇最難懂的方言了,在當地流傳的童謠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說鬼話」,抗戰時期高淳話還曾經被用作聯絡暗語,比密碼還管用。

比如高淳同學管豬叫孬孬,魚叫呶呶,蜻蜓叫槓槓,雞蛋叫嘎嘎,蛤蟆叫賴嘿寶寶……這話風聽得我一個東北漢子「把你接外」,哦,這是高淳話,表示「無奈」。

不到江蘇,還以為「十裡不同音」只是個謠傳。江蘇雖然沒有我家那旮旯地方大,但是方言分得賊細,整個江蘇分為吳語區、江淮官話區、中原官話區,吳語區又分為太湖片和宣州片,太湖片又細分為蘇滬嘉小片和毗陵小片……

在我家那旮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江蘇這邊,老鄉都是兩眼迷離,鬼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

同樣一句話,在江蘇能說出千百種版本來,比如一句簡單的「爸爸去那兒」,蘇州人要說「腦子,克以撓得?」揚州人要說「巴巴,到拿歪地了?」南通人要說「巴巴,鎖臘梨替?」鹽城人要說「巴巴,桑哪兒曲?」這還怎麼交流?

既然同學們都用普通話交流,我漸漸地從語言孤島的壓抑中走了出來,而且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心理建設——在給室友矯正口音的過程中重拾自信。

江蘇同學的普通話,實在是太塑料了,如果任由他們這麼塑料地說下去,作為聽眾我也只好把同寢室的友誼化為塑料了。

就拿我那個鹽城東臺的室友來說吧,說普通話舌頭都是直的,完全發不出翹舌音,而且鼻子不通氣,前後鼻音完全沒差別。最要命的,是「l」和「n」不分,連奶奶都喊不對。

這讓我使命感爆棚,一次次地帶著他打舌頭,甚至想過用女朋友的捲髮棒給他軟一軟。說普通話不會捲舌頭太要命了,就跟嘴裡塞了一塊肉一樣,話都含在嘴裡就算了,你能忍得了一個人一邊吃飯一邊跟你嘮嗑嗎?

沒有後鼻音的男人,說起話來一點都不man,可我那室友偏偏愛唱beyond的《冷雨夜》和劉德華的《冷冷的冰雨》,真讓我聽出了冷雨夜一個人歸家的孤寂,和那冷雨在我臉上胡亂拍的壓抑。

最難改的是「l」、「n」不分,一句簡單的「奶奶喝牛奶」,室友反覆練了一年都不見效果,而且效果還反彈。有時集中注意力,奶奶、牛奶說出個七八分了,天南地北一頓亂侃又打回了原形。有時這句說對了,換句話又不對了,比如「火奴奴魯」。

室友被我追得緊了,就想法子在碰到「n」的字眼上偷懶避開,跟我說話的時候總是繃緊神經,巧妙繞開我挖的每一個坑。

終於有一天避無可避,我步步緊逼:那個地方(火奴奴魯)叫什麼?

室友回答:檀香山。

(文中「我」為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俞楊

值班編輯:韓忠強

相關焦點

  •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19-10-05 16:23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鐵汁萌什麼意思什麼梗?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鐵汁萌什麼意思 鐵汁萌是一個諧音梗,主要是說的兄弟們,多是一種感慨,啊朋友這種感覺!鐵汁:指鐵子,老鐵,這是東北的一種方言,說的是兄弟的意思,然後這種方言的口音聽著就很像鐵汁。
  • 從東北方言老鼻子到《一個勺子》,陳建斌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
    前段時間,一套「漢語方言十級測試」刷爆了朋友圈,難倒了眾多網友,很多人在第一題就敗下陣來,紛紛發出疑問:難道學這麼多年的中文是假的?小編打開試卷之後,無奈也只能感嘆一句:原諒我還是太孤陋寡聞!比如這道「東北話」題目:你可別周六出去,人老鼻子了!請問,這句話中「老鼻子」的意思是什麼?
  •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20-08-05 17:14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眼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眼瘸是眼瞎的意思,形容一個人看東西眼花沒看清、眼神不好、沒眼力沒見識等。 眼瘸,東北方言,就是說你這人眼神不好使,比如眼瘸的時候會把米津玄師看成米玄律師什麼的啦。
  •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20-03-07 16: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娘們什麼意思什麼梗?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原意是東北話方言中女人的意思。 在遊戲戰地1玩家圈子中常用來調侃使用栓動步槍同時加裝光學瞄具 還往往打不中人 的偵查兵為娘們。
  • 東北官話發言人面試考方言 "麻雀""額頭"都咋說
    原標題:還問你「麻雀」「額頭」瀋陽人都咋說 7月13日下午1時,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遼寧漢語方言(東北官話)瀋陽調查點發言人遴選會在瀋陽市教育局進行,此次參加面試的共有18人,年齡最大的是今年77歲的瀋陽市鐵西區的那先生。面試遴選由北京語言大學博士、中國刑警學院講師、中國語保遼寧方言調查首席專家、瀋陽調查點的項目負責人崔蒙主持。
  • 圖解火風:唱《大花轎》的東北漢子成了活佛
    圖解火風:唱《大花轎》的東北漢子成了活佛
  • 大內鬥省——江蘇13市大亂鬥調查
    相比其他省份的槍口一致對外,江蘇俗稱——大內鬥省,因為噴江蘇人最多的,是江蘇人自己。憑藉一己之力,江蘇毫無懸念奪下「內鬥大省」的稱號。江蘇人為了哪裡的燒餅好吃也能吵上半天,南京的鴨油燒餅、南通的西亭脆餅、泰州的黃橋燒餅、宿遷的車輪餅、無錫顧山燒餅、江陰長涇燒餅、鎮江插酥燒餅、揚州草爐燒餅、徐州的火燒……這樣的王牌對決,時不時要上演一番,即便分不出勝負,也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吵著吵著,各種各樣的方言通通都冒出來了。
  • 用方言做廣告,東北話 PK 廣東話,哪個更好玩?
    你會說方言嗎?當然會了,不然怎麼和爺爺奶奶溝通?那你會用方言朗讀報紙嗎?這有點彆扭,但勉強可以試試。那你有沒有想過用方言語法和詞語來製作橫幅或廣告牌?這個真沒有,畢竟從小到大的語文課都是用標準普通話學的。其實,恰當使用方言語法和注音詞的傳播效果比純粹的普通話會更好一些。
  •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19-09-26 16:46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她扒拉我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東北方言了解一下 她扒拉我是什麼梗 她扒拉我是從抖音上大火起來的一個梗。其實這個梗需要一整段的對話,若是有人問你,你為什麼推人那小女孩,如果你回答的是她扒拉我,那就表示你承認你是對方的孫子。
  • 東北插班生太搞笑 東北話遇上臺灣話誰會佔上風
    近期,一部叫《東北插班生》的搞笑熱血電影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東北話和臺灣話充斥在影片中,當洗腦的東北話遇到嗲嗲的臺灣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奇妙反應呢?《東北插班生》這部電影告訴你,兩者相遇到底誰更佔上風呢。
  • 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
    偶爾聽到有人冒一句方言出來,非常驚喜,熱衷通過方言來猜對方是哪裡的人。中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廣東方言最厲害,外地人連粵語都聽不懂,更別提他們的地方方言了。東北話有意思,馬路牙子、嗑禿嚕皮了……一股大碴子味,非常親切。然而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那就是四川話。
  • 江西複雜方言
    江西算是中國方言比較混亂的省份之一,所以「十裡不同音」,很可能一個縣之中幾個村子之間方言都不互通,但是,如果總體來看其實江西的方言也還是有邏輯的,江西絕大多數人口屬於漢族江右民系,說的是江西話,也就是贛語(贛語分很多種,江西大概2/3的人口使用贛語);然後江西也有客家人分布,南部贛州,北部銅鼓縣等客家人地區說的是客家話;此外九江城和贛州城因為特殊歷史原因
  • 毛不易,《水鄉》,一個身上透露著江南溫婉的東北漢子
    作為一個純東北漢子,但是毛毛讓人看到了南方人存在的那種江南水鄉的細膩美好。採一片蓮葉清香飄在兩岸,長亭和垂柳作伴,暗下來薄霧不散不見遠山,一方天地風輕水軟。小編表示這歌詞寫的也真的太美了吧,正如一位大眾評審所說的那樣,毛不易的歌會讓人覺得身臨其境,有一種4D立體聲環繞的感覺。只能說真的是太有才華了。
  • 遼寧方言複雜 至少有幾十種
    核心提示 遼寧日報6月24日12版刊發《把東北官話保存在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瀋陽徵召純正東北話發音人》一稿引起讀者熱議,同時有讀者提出疑問,東北官話是啥話?跟東北方言有啥區別? 記者就讀者提出的問題採訪了語言研究方面的專家,對東北方言進行解讀。
  • 三孫子 腦糟 賣單兒 老鼻子 禿嚕皮 可勁造這些東北嗑你知道啥意思...
    今年66歲的李先生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整理出468條東北方言,大家來嘮扯嘮扯。市民整理468條東北方言「我給你們舉個例子,什麼叫『瓜拉』呢,那邊有事,離著遠點,別『瓜拉』上。」10月22日,長春市民李文貴打來電話教記者說說東北話。
  • 四川話為什麼屬於北方方言?
    小編今天就從北方方言這個大概念一個一個抽絲剝繭的給您展示四川話為何屬於北方方言。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現在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官話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 Step:3 西南官話是否包括四川?
  • 它不是中國最好聽的方言,確是最容易聽懂的方言,遊客:越聽越愛
    說到對方言的愛,從第一次去廣州旅行聽到的廣東話的第一聲開始,一開始被抑揚頓挫的語調所吸引,走在街上,到處的人用方言說話,小王把旅行日記中發現的事情告訴了之前認識的當地朋友,我告訴王先生旅行日記裡說廣東話其實很重視語氣,感覺很近可能是因為語調的原因,有廣東話經常使用的嗎?當旅行日記普及到小王的時候,他有時會說廣東話。
  • 東北孩子模仿英語老師爆笑走紅!老師上課講的方言夠你笑一年啊!
    」 → 點選「設為星標 ★ 」近日,一條名為《東北小孩模仿英語老師》的視頻在網上爆火,還上了微博熱搜,炸出了近800萬觀看人次和上萬條轉發。「……你們別在哪笑,跟你們沒錯似的。說這都能錯?也有一波網友感嘆,孩子神還原的老師的東北口音和方言也是精髓啊,腦海中當年老師們上課說方言的情景呼之欲出。
  • 東北三省,誰「最東北」?
    他們大多操著一口與普通話極為接近、又不乏新奇表達的「東北方言」;飲食則熱衷於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大鍋燉一切的燒烤啤酒和「硬菜」;更是滿身「幽默細菌」、熱愛澡堂文化、性情耿直樂觀、在演藝圈眾星雲集、在體育界人才輩出……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鄉話嗎?
    排名第十:東北話 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幾句,而且東北話從發音上就能體現出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