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不懂得與人相處 「愛心」可能害了孩子

2021-01-08 搜狐網

   整天愁眉苦臉甚至以淚洗面;宿舍太擁擠沒空調睡不著覺;不願意與同學交往而整天躲在宿舍……剛剛開學一個月,各高校的新生輔導員就接二連三遇到這樣的學生。而就在不久前,廣州一名剛入學幾天的新生跳樓自殺,更是讓社會關注的焦點集中到了大學新生的身上。

  根據華南師範大學幾年來對大學新生進行的心理測評結果,每年都有接近半數的大一新生需要心理輔導和幫助,其中10%左右需要「重點關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近日一項調查發現,「學習困難」、「人際交往障礙」和「理想與現實衝突」在大學新生心理挫折原因中名列前三名。(記者秦暉通訊員李宇紅、徐能源)

  獨生子女從小在與人交往中「缺課」

  近五成大一新生反映跟同學和老師相處感到吃力

  現象直擊

  鏡頭一:今年開學不到10天,廣州天河區某高校一名大一新生就從學校7樓上縱身跳下,當場死亡。對於這名學生自殺的原因,有說是因為「飯菜不可口」;也有說是該學生因為不適應大學集體宿舍生活,向父母提出要求去校外租房,父母沒同意,該學生就賭氣自殺。

  鏡頭二:某高校外語系一名來自農村的學生由於聽說能力稍弱,於是拼命努力想要彌補,早上很早起床,中午也不睡覺。可是他發現,別人也很努力,這令他有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從此,只要宿舍裡有人不睡覺,有人在讀書,他就不休息,一定要一起學習;看到誰捧著一本課外書在看,他也一定要買一本一模一樣的。沒多久,他找到了心理諮詢老師,說自己「快被逼瘋了!」

  48.3%新生存在交往障礙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許國彬教授等人近日對本科生進行的一次抽樣調查顯示,「學習困難」、「人際交往障礙」和「理想與現實衝突」在大學新生心理挫折原因中名列前三。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進入大學,對人際關係處理的「無能」更明顯地在大學新生中表現出來,在調查中,有48.3%的大一新生認為自己存在人際交往障礙。

  某高校的一名大學新生曾向心理輔導老師訴苦,說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回到宿舍,別的人卻還在說說笑笑,完全不理他的感受。他認為,自己心情不好,同宿舍的人就應該來安慰他,應該陪著他難過。

  除了與同學之間的相處外,不少新生還發現,進入大學後,見到老師的機會也少了,班主任也不像中學那樣天天都來管幾次,讓不少學生對人際交往感到恐懼,甚至產生「社交恐懼」。

  原因分析

  父母過分「愛心」可能害了孩子

  9月初,大學城各高校開學報到日,校園裡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孩子兩手空空,身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是大包小包忙上忙下:辦手續、買日用品、鋪床……

  廣州某高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還遇到過一件事:一名大一女生由於實在無法適應獨立的大學生活,在經歷了多次的請假、休學之後,最終選擇了退學。而據孩子的父親說,有一次孩子看電視時電視臺突然停止轉播,孩子在家大哭大鬧,要爸爸一定要去找電視臺恢復轉播,而這位父親居然真的跑去了電視臺……這位父親在講述這件事情時,居然一臉的溫情和得意。

  學生對大學生活期望過高

  除了從小到大的家庭生活外,學生本人對大學生活的期望過高也是導致大一新生心理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很多學生在入學前把大學生活想得太美好了,一入學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接踵而來,一些學生無法承受這種落差,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

  家長禁止孩子與陌生人交往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獨生子女從小就沒有什麼玩伴,而父母更是禁止他們與陌生人有所接觸,即使是同一棟樓樓上樓下的鄰居,也生怕孩子被騙上當。「我們小時候和鄰家的孩子很快認識、相熟、打成一片,這也是種交往能力,而現在很多孩子都缺了這一課。」某高校輔導員說。

  而市民王先生認為,不許孩子隨便與陌生人打交道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太複雜,整天都有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壞事情發生,社會的信任度非常低,沒有安全感。

  專家支招

  有問題及時求助心理諮詢老師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調查顯示,在遇到心理挫折時,49.4%的大一新生選擇「自己獨立解決」,只有8.2%的學生選擇向心理諮詢中心求助,而有25.6%的學生表示「想克服,但不知怎麼辦」。華南師範大學李江雪老師告訴記者,大一新生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認識到大學和中學本質上的不一樣,要在獨立生活中慢慢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遇到問題不能很快否定自己,如果自己真的處理不了應該及時求助於心理諮詢中心。

  心理挫折對大學生並非壞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國彬認為,挫折對大學生來說並不是壞事,可以激發人的鬥志和進取心,磨鍊人的性格和意志。關鍵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明白戰勝挫折最終還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時要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機制,遇到問題時學會轉移方向,尋找新目標。

  

(責任編輯:李靜玉)

相關焦點

  • 擇偶首選獨生子女家庭?永康人的選擇是……
    女生強勢、男生幼稚;不會愛、不懂如何示愛……這些都正在成為長輩眼裡獨生子女的通病。對於獨生子女來說,成長過程中的資源可能相比非獨生子女要更優越些,但是真正在婚姻市場裡,卻不一定佔優勢。「我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自然理解身為獨生子女的家長的心情,所以,我更希望曉蓓能找個有兒有女的人家。」陳女士認為,有兒有女的親家更懂得心疼兒媳婦,因為同樣有女兒的人才會知曉嫁女兒的心情。「現在,大家在物質上都很充裕。對方家庭人品好、會幫我疼女兒才是關鍵。獨生子的家庭免不了會寵著兒子,把女兒嫁過去,我還擔心她受委屈呢!」
  • 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
    長此以往,獨生子女就不願意自己主動的處理問題,什麼也不愛自己動手幹,對父母也就愈來愈依賴。1.3獨霸心理獨生子女在一切社會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來是沒有團隊精神,不樂於助人,不懂得分享謙讓並且喜歡強行佔有,覺得不管什麼東西都該是自己的。我帶過的班級裡也曾有個這樣的孩子,父母還有長輩們極度寵溺,什麼都由著孩子來,導致該名幼兒佔有欲極強,專橫霸道。
  • 如何有效提升,獨生子女教育質量?父母轉變觀念是關鍵
    表姐家有一個10歲的男孩軍軍,其實之所以決定不要二胎的原因,除了有經濟成本的原因之外,他們也曾和軍軍討論過這一問題,對於要二胎這件事軍軍更是極力反對,之後全家人商量之後也發現,一旦有了二寶後,很可能就會對軍軍的關注大打折扣,怕軍軍會因此不舒服,甚至對其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影響,因此決定將「獨生子女」進行到底。
  • 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幸福多了!網友:說這話的人,簡直太天真
    在大家基本各執一詞的時候,有網友一語中的地指出:歸根結底就是,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都不容易,各有各的難處罷了。在很多人非獨生子女看來,獨生子女享受著來自所有家人的關愛,生活得相當幸福,但其實他們也面臨著各種不為外人所知的難處。受父母關注多,壓力大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獨生子女接受家人所有愛的同時,他們也承受著他們所有人的關注,在這方面壓力比非獨生子女重得多。
  • 人到中年,獨生子女和多子女的家庭哪種更幸福?答案很意外
    支持生二胎的說,為什麼不生,兩個孩子就是先苦後甜,孩子小時候辛苦些,等孩子長大,自己人到中年就該享福了。反對生二胎的說,生什麼二胎,對於有精力,沒錢養的家庭來說,孩子就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大家都堅定不移的擁護自己的觀點。其實,不管生不生二胎,都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是獨生子女還是多子女的家庭年輕時都有各自的幸福和煩惱。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人到中年,獨生子和多子女的家庭哪種更幸福?
  • 為何很多人喜歡找獨生子女?4個過來人的經驗,也忽略了重點
    @往事如歌他也是覺得家裡面有幾個孩子的更沒那麼受歡迎,他說他的同事有一個女兒跟別的男生談戀愛,一聽對方男生有一個小的弟弟。他發現同事頓時就不高興了,甚至還想阻止這段感情的發展。不是因為彩禮的問題,而是想到了更長遠的以後,生孩子可能會沒人搭把手。因為他的同事就是這樣過來的,所以他不想讓自己唯一的女兒再經歷這個。
  • 獨生子女,容易產生6種「通病」,有獨生子女的家長建議收藏
    因為在甜甜的父母看來,既然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並沒有另一個孩子去給自己增添壓力,那麼就應該對這個孩子更加負責,對這個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愛。但是漸漸地,甜甜的父母就發現了問題,那就是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提的要求越來越多,想要被滿足的願望也是越來越過分。而且在家庭中也不懂得去尊重老人,經常對老人發脾氣,大吼大叫。對於甜甜的這種行為,家長想要去改正,可是卻不知道要從何做起。
  •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就是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很真實!
    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等這些經典俗語都是在說做人要懂得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個基本品德。懂得感恩的人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才能夠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加成功。試想一下,你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撫養成人,想著孩子長大之後自己就可以輕鬆一些了,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 養狗的人就一定會有愛心?養狗的人都是怎樣的人?
    喜歡養狗的人總會為自己找個高大上又冠冕堂皇的理由。 心理學分析顯示,養貓和養狗的人屬於不同點兩性格種類型。 養貓的人,從愛心角度勝於養狗的人。但是責任心和控制欲不如養狗的人,相對來說性格更平和易於相處,有愛心樂於奉獻,到可能會知難而退。不會是控制型人格。
  • 養狗的人就一定會有愛心?養狗的人都是怎樣的人?
    喜歡養狗的人總會為自己找個高大上又冠冕堂皇的理由。 心理學分析顯示,養貓和養狗的人屬於不同點兩性格種類型。 養貓的人,從愛心角度勝於養狗的人。但是責任心和控制欲不如養狗的人,相對來說性格更平和易於相處,有愛心樂於奉獻,到可能會知難而退。不會是控制型人格。 養狗的人相反,缺乏安全感,喜歡控制任何事。同時,也有即強烈的責任心,自己的事情會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 獨生子女身上的四個通病!不用等長大,進入幼兒園就顯現出來了
    文 | 幸孕姐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獨生子女越來越少了,不過仍有許多父母堅持只要一個孩子,就是為了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但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大部分孩子還是不能避免,並且在這個年齡就已經有了體現。2、脾氣大有些家長和長輩比較溺愛孩子,好吃好喝的都供著,孩子發脾氣也受著,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大。一旦遇到不順應他們心意的事情,就會通過大哭大鬧錶達不滿,或者通過摔東西表達抗議,不分時間場合。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好像很有主見,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實際上性格執拗、獨斷、霸道,情緒不穩。3、嬌氣嬌氣分為身體和心理兩方面。
  • 2020年我國獨生子女人數將近2億,當獨生子女到底有多難
    80後,90後城鎮戶口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作為一個90後獨生子,我很慶幸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父母家人沒有重男輕女,把所有愛意都傾注在了我一個人的身上,從小到大活得無憂無慮,我不後悔自己是獨生子女。我爸也是獨生子,沒有兄弟姐妹在老人住院時吵架,感覺非常良好。
  • 中國獨生子女成負擔最重一代人 家庭有五大風險
    一個出現大面積獨生子女家庭的社會,為自己未來的發展預留了隱憂.  2005年6月黑龍江寧安縣沙蘭鎮中心小學在罕見的洪災中,有105名小學生被奪去生命,其中獨生子女佔了56%。  據估計,目前中國獨生子女數量可能超過一億。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如此大規模的獨生子女群體,其風險問題日益引起關注。
  • 獨生子女父母每年可領幾千塊,99%的人都不知道!
    早在去年,國務院辦公室就印發了《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獨生子女補助標準提高,並表示從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據政策規定,計劃生育補貼目前大致包含以下4個項目:註:針對以上項目,其發放的標準是一致的,當然每個地方的具體落實政策不一樣,其他標準可能有所差異。
  • 獨生子女易有的7類「通病」,你的娃中招了麼?家長學會正確引導
    獨生子女容易產生的7類「通病」1、孤僻的性格獨生子女在家只有自己一個孩子,平時在家的話缺少一些玩伴。有的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如:自己上班忙、希望孩子在家能多學習等等不怎麼讓孩子出去玩。孩子長時間在家,不接觸其他同齡的小朋友。久而久之,會與其他小朋友產生隔閡。不知道怎麼與他人相處。害怕與別人交流,不知道怎麼交到好朋友。
  • 與男人相處,聰明的女人,懂得「留一線」
    愛上一個人容易,和愛的人相伴到老卻很難。相愛容易相處難,這是每一段感情的共性,只有摸索出正確的相處之道,感情才能更穩定一點。可是,又有多少女人,找到了最好的相處之道呢?大多數女人也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來,以為自己付出的,就是男人想要的。
  • 孩子以前有愛心,現在卻喜歡「虐待」小動物?背後三個原因別忽略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爸爸還不敢相信,直到看到視頻,才艱難地接受這個事實。讓爸爸想不明白的是,以前充滿愛心的孩子,現在怎麼變得有暴力傾向了呢?這讓爸爸非常鬧心。其實,星星的行為不是無緣無故地,之所以出現欺負小狗的現象,不僅是因為愛心的缺乏,還與孩子的心理變化有關。那麼,孩子為什麼喜歡欺負小動物呢?
  • 孩子適合養寵物嗎?小動物陪伴寶寶成長好處多多,但要牢記五原則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玩伴,童年未免孤單。如果養一個寵物,陪伴孩子的童年,會給孩子帶來許多溫暖快樂。孩子的童年如果有寵物作伴,那將會是別樣的風景,家裡養寵物還是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好處的,尤其是在幼兒時期。
  • 這幾種寵物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害了孩子!
    這也會給孩子的成長經歷造成不愉快,直接的看到自己喜愛的金魚被自己"照顧",還是死掉了。如果是買兔子,它的消化能力差,這兔子不能在不幹的情況下喝太多水,而且拉了粑粑很臭,孩子也不太懂得清理,也會導致細菌的殘留。而且很多孩子喜歡給兔子吃餵亂七八糟的食物,甚至給兔子喝不乾淨的水。然後這樣周而復始也會導致兔子死掉,兔子死掉熊孩子又難免傷心。
  •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容易有這6類「通病」,父母要正確引導
    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是從小就在父母完整的愛和照顧下長大,父母全部的愛都給了這一個孩子,也不存在有弟弟或妹妹來和自己分享父母愛的情況,也不會有孩子間互相爭寵的這種分歧,因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僅需要的花銷大,教育孩子也是需要父母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想要教育好孩子並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