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廉潔家風家訓及廉潔故事彰顯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2020年全州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中,州婦聯聯合州委文明辦、恩施日報社開展「廉潔好家風」宣傳教育活動,在全州範圍內徵集了一批「廉潔家風家訓」和「廉潔家風故事」。自今日起,我們將對徵集到的優秀作品進行宣傳展示,敬清關注!
父親喜歡他的搪瓷缸,一直沒變過。
婚後第二年,我的孩子出生,父親隨母親來我家幫忙帶孩子。父親來時背著沉重的背包,把他的「寶貝」一樣不落背了過來,其中就包括這個搪瓷缸。
搪瓷缸是父親當兵時部隊發的。起初,我並沒在意,只覺得是他隨身攜帶的茶杯。搪瓷缸上,印有雷鋒的圖像,圖像下方印著「為人民服務」字樣。後來,我的孩子兩歲多時,喜歡亂抓亂扔時,父親便偷偷換了個塑料杯。
父親是位轉業軍人,轉業後當過村幹部和鄉幹部,後來成了一名公務員。
母親告訴我們:「用糧票購買米、面的時代,我們從來沒用過你爸爸的糧票買過米,也不曉得有糧食摺子。後來才知道你父親的糧食摺子在他工作地方的老百姓手裡借來轉去,沒到過他自己的手上。」父親常說:「清苦日子沒有什麼不好,我寧願人人負我,我不負人」。
父親離世時,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的父老鄉親紛紛來家裡送父親最後一程。
劉婆婆眼含淚花拉著母親的手說:「黃書記是個好人吶,我還吃過他給的救濟糧。」田大伯說:「他給我借過錢的,我們關係好吶。」清理父親的遺物時,我在父親的背包裡翻到了那個搪瓷缸。看著瓷缸上的雷鋒圖像和「為人民服務」的字樣,丈夫感嘆道:「父親這一生,真正做到了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為人民服務」在父親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我想,把這種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就是對父親最好的敬重。
原標題:《廉潔家風故事(十)|李紅豔:父親的搪瓷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