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蛇類活動頻繁 我市近半個月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

2021-01-16 廈門網

 

  -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著救助的蛇到野外放生。

  -志願者們在給救回來的蟒蛇縫合傷口。

  -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肖家豪 陳鵬程 匡惟 圖/受訪者提供)最近蛇類活動頻繁,我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

  盤點

  大蟒蛇大王蛇水律蛇等,救助的蛇還真不少

  6月4日上午,連續忙碌了多天的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集中放生,品種多樣,有重達40多斤的大蟒蛇,也有一斤多的大王蛇(王錦蛇)、水律蛇(滑鼠蛇),均是近期林業部門從居民家中救助回來的,經過救治後,它們被集中放歸山林。阿寶介紹,從5月21日到6月5日,他就處理了46起捕蛇求助。

  阿寶從事義務捕蛇工作十年了,他說,近期蛇類頻繁在城區出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到了,加上廈門這些年綠化環境越來越好,近期雨水又比較多,蛇類比較活躍,才發生多次出現在居民區周邊的情況。「廈門多數蛇類的繁殖期一般在端午節前後結束,到時蛇擾民的情況將有所緩解,也有少數蛇的繁殖期在8月份。」

  講述

  騎行路上有條長帶子,靠近一看是條大蟒蛇

  家住嶽陽小區的劉先生,不久前在小區裡看到過一條蟒蛇,加上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也常見到類似的情況,他覺得近期廈門的蛇類數量可能有所增加,可能有傷人的危險存在。他擔心地說:「我那天看到的還好是一條蟒蛇,我知道蟒蛇沒有毒,但萬一是毒蛇,咬傷了人怎麼辦呢?」

  除了在小區,人們還常常在公園、山邊、環島路等地遇到蛇。騎行愛好者陳先生常和朋友在晚上約騎環島路,有一次鍛鍊途中,他們突然發現路中間有條長帶子,燈光昏暗看不清,車燈一照,靠近才發現是條大蟒蛇,躺在路上一動不動,「之前就聽人說環島路蛇多,我起初不相信,這次親眼見到才信了。大概是在椰風寨那一段,我車速很快,遠遠看到地上有個東西,靠近了才發現是條蟒蛇,肚子吃得鼓鼓的,一動不動,可能就是吃撐了。」陳先生說,「我們當即報了警。我們知道,無論是毒蛇還是無毒蛇都是保護動物,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大學校園裡不時也有蛇出沒。廈大管理學院吳同學說,自從來到廈大後,自己沒少受到驚嚇,「我從小就怕蛇,之前只在電視裡見到過蛇,來廈門後,在去上課的路上見過蛇,去白城沙灘散步,居然在海邊也見到一條黑黑的小蛇,當時我差點嚇暈過去了。看了這麼多蛇,雖然我還是很怕,但沒有以前那種起雞皮疙瘩的感覺了。環境好真是很棒的事情,但能不能多點可愛的鳥和松鼠,少這類蛇出沒呢?」

  支招

  最好保持3米的安全距離,不要撒驅蛇藥

  對於市民擔心的蛇傷人情況,阿寶表示,大家其實不用害怕,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更不會追著人跑。如果平時與蛇發生了「偶遇」,只需要與蛇拉開3米左右的安全距離即可。「蛇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可能會發起攻擊,但是攻擊範圍不大,一般都在1米以內,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就不會被攻擊。」阿寶說。

  阿寶近期上門幫市民捉蛇過程中,有好幾次空手而回。因為求助市民怕蛇,沒有及時跟蹤到蛇的具體位置,等他到場後,蛇已不知所終。阿寶建議,市民如果在居住區域發現有蛇,首先要撥打110求助,最好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追蹤蛇的具體位置,等專業捕蛇人員到場後指明位置,這樣就能避免「撲空」的情況,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阿寶提醒,小區的綠化帶最好不要撒驅蛇藥,因為這樣會影響蛇的活動空間,可能將蛇「逼」進居民家中,反而更危險。居民如果遇見蛇,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報警,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忙。

  教您幾招

  被蛇咬傷後最好拍下它的樣貌

  上個月,我市一名53歲的男子在戶外勞作時,被一條蛇咬傷了右手臂,很快,傷口處立刻腫了起來,右手臂開始發麻。簡單地進行了處理後,男子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外科醫師林澤偉立刻為男子清創了傷口,並注射了蛇毒血清,隨後收治入院。第二天晚上,男子出現休克,被轉到重症病房。經過治療和護理,兩天後情況好轉,男子在普通病房觀察一周後順利出院。

  林澤偉說,這名患者的傷口成兩點狀,是被毒蛇咬傷的表現,根據患者的描述及症狀,確認咬傷人的是眼鏡蛇。不同的蛇毒對人體產生不同的毒素,常見的為細胞毒、神經毒、血液毒。細胞毒會導致傷口腫痛明顯,甚至出現水泡;神經毒局部表現比較輕,但可以引起肢體乏力、張口困難等全身表現,嚴重的可引起呼吸肌麻痺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血液毒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造成多器官出血。

  林澤偉介紹,我市最常見的蛇是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竹葉青的主要毒素是血液毒,銀環蛇的主要毒素是神經毒,眼鏡蛇的主要毒素是細胞毒,眼鏡王蛇是混合毒。

  「4月-10月份為蛇咬傷人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島外居民更要小心。」林澤偉提醒,被蛇咬傷後,應立刻離開危險區域。如果能確認蛇的種類,有助於醫生第一時間對症治療,可以用手機拍下蛇的樣貌,但是切記不要抓蛇,被蛇二次咬傷,體內毒素增加,對健康危害更大。

  如果傷口有毒素,應儘量擠出。若身上帶有手鐲、戒指等飾品,應迅速取下,等到傷口腫脹,就不容易取下了。多數患者傷口在肢體上,應保持肢體下垂的姿勢,減少毒素回流。當然,如果症狀十分嚴重,且咬傷地點離醫院較遠,應第一時間撥打120,「要切記一點,被蛇咬傷後,不要自行塗抹民間草藥等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的東西。」

  相關連結

  各種土味驅蛇法到底管不管用?

  常有家住山邊的居民們煩惱,究竟有什麼驅蛇良方能讓這些不速之客過門不入呢?有人選擇使用大蒜末、風油精、雄黃粉和驅蛇粉等物品來驅趕。

  經捕蛇專家實驗,風油精和大蒜末在阻攔蛇類前進上並未見到明顯效果,市面上常見的驅蛇粉有些許作用,但效果不大;雄黃粉是幾種辦法中效果相對較強的,蛇類遇到雄黃粉會主動停下,選擇避讓並尋找其他途徑。

  阿寶說,蛇對氣味很敏感,尤其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如果發現有蛇進到家裡,建議及時報警,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夏季來臨蛇類活動漸漸頻繁
    5月18日,記者從蕪湖消防救援支隊獲悉,5月16日午夜,在市民報警後,消防部門成功將一條在居民單元樓下活動的蛇捕捉住,隨後帶至野外放生。消防部門提醒,從每年涉及蛇類活動報警記錄來看,春末夏初開始蛇類活動漸漸頻繁,其中不排除有些蛇具有毒性,所以市民晚間散步要小心,遇到蛇後不要主動接近逗弄抓捕,一些小區物業要及時清除雜樹、雜草。5月中旬開始蛇類活動漸頻繁5月16日0時許,在蕪湖市鏡湖區工農路附近,一小區單元樓下有蛇出沒,接到報警的轄區消防指戰員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處置。
  • 鷺島蛇蹤頻現 捕蛇者說環境好雨水充沛
    臺海網6月1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最近蛇類活動頻繁,廈門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 毒蛇馬蜂出沒民居,救援隊4天處理4起蛇患蜂害
    農房裡發現蛇蛋、銀環蛇爬進臥室、馬蜂在陽臺築巢……近期,蛇患蜂患擾民事件在我市頻頻發生。記者從市先鋒民防救援隊獲悉,該救援隊4天處理蛇患2起,蜂害2起。
  • 有人在廈門山區放生十幾條蛇?近期蛇類頻繁出沒,遇上了注意...
    原來,情況是這樣的↓↓↓放生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包括大蟒蛇、大王蛇、水律蛇等6月4日上午連續忙碌了多天的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集中放生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著救助的蛇到野外放生。
  • 廈門捕蛇專家教你科學應對「蛇出沒」
    廈門市資源規劃部門近期救助的十幾條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人民網廈門6月18日電(陳博)近日,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常年合作的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區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裡集中放生。
  • 遇蛇別慌 廈門捕蛇專家教你科學應對「蛇出沒」
    廈門市資源規劃部門近期救助的十幾條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人民網廈門6月18日電(陳博)近日,與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常年合作的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到集美區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裡集中放生。
  • 1米長眼鏡蛇闖入浙江男子家吃掉八哥鳥,杭州一天兩名女子求助抓蛇!
    當天下午,觀海衛鎮專職消防隊消防人員來到現場,拿出捕蛇器具。 消防提醒: 夏季是蛇類活動的頻繁季節
  • 再一看發現劇毒蛇!小心,最近蛇傷高發
    他趕緊拿出捕蛇器,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就夾住了蛇的頭部。蛇仍在掙扎,竟纏上了捕蛇器…… 消防員說,經過辨認,這是一條眼鏡蛇,隨後被送往當地野生動物救助站處理。 「我在整理花草,我家的狗一直在叫,很反常,我就過去看了下,才發現了那條蛇,魂都嚇丟了……」店主吳女士說道。消防員仔細看了看周圍,沒有發現其他蛇,但還是提醒店主,「如果狗再叫的話,還是得注意點。」
  • 寧波一商鋪驚現劇毒蛇!小心,最近蛇傷高發
    他趕緊拿出捕蛇器,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就夾住了蛇的頭部。蛇仍在掙扎,竟纏上了捕蛇器…… 在另一名消防員的配合下,這條蛇被「轉移」到了編織袋裡。「估計有成年人兩根手指那麼粗,身長約1米,看起來確實有點嚇人。」消防員說,經過辨認,這是一條眼鏡蛇,隨後被送往當地野生動物救助站處理。
  • 春夏蛇類頻繁出沒 泉州21天出現171起警情
    來自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數據顯示,僅5月1日至21日,該支隊便接到蛇擾民的警情171起。這還不包括在公園或者野外被蛇襲擊自行到醫院求醫的市民。記者從泉州市中醫院閩南地區蛇傷救治中心了解到,今年4月至今,該院陸續收治了約50名蛇傷患者。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提醒,春夏是蛇類活動頻繁的季節,市民不管居家還是出行,最好學會基本的防範和自救知識。
  • 夏季蛇類活動頻繁 遇到蛇、被咬傷該如何應對?
    泉州中醫院是泉州市唯一一家具有蛇傷專科、儲備抗蛇毒血清的醫院。夏季是蛇類活躍的高峰期,在泉州中醫院,像孫大姐這樣的蛇傷患者,該院每年接收數量達四五百人。  今日上午,閩南網記者來到泉州中醫院外二科,就泉州地區蛇傷的相關問題進行走訪。
  • 2米長大蛇鑽進市民被窩 專家教您夏季如何防蛇
    ­  廈門林業四月以來接到求助近200起,專家教您正確對待­  蛇,常給人冰冷、陰嗖嗖的感覺,它總是突然出現,而又無孔不入,讓人怕怕的。夏季,正是它們頻繁活動的時候。不過,林業人員說,蛇只是樣子嚇唬人,遇到蛇只要不碰它,不逗它,然後打個電話,其餘的就交給他們來處理。小編也很怕蛇,但聽這麼一說,就覺得不那麼害怕了。注意了,下面這些知識很實用,都是捕蛇者的經驗之談。­  夏季是蛇類出沒頻繁的季節。從今年4月以來,林業人員已接到市民關於蛇的求助和救助近200起。­  那麼,在廈門都有哪些類型的蛇呢?遇到蛇怎麼辦?
  • 職業捕蛇人兩月偷獵近千斤蛇類 大多是王錦蛇還有五步蛇等毒蛇
    職業捕蛇人兩月偷獵近千斤蛇類 大多是王錦蛇還有五步蛇等毒蛇 2016年06月26日 10:21:00來源:溫州晚報記者 葉雄偉 通訊員 林作祥 陳如麒   近日,泰順縣公安局筱村派出所民警聯合森林警察大隊破獲一起特大非法捕獵案
  • 消防員化身「捕蛇人」
    原標題:消防員化身「捕蛇人」■記者周燕紅本報訊夏季,隨著氣溫不斷上升,各種蛇類也活躍起來。近日,記者從電白區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6月期間,該大隊下轄的消防救援站成功完成了多起蛇類擾民救援。一天晚上,電白水東新街一巷2棟的一樓樓梯間內有蛇出沒,一名業主發現後及時撥打119求助。水東消防救援站接到報警後,馬上前往現場處置,到達現場後,消防員發現一樓樓梯間堆放大量雜物,據報警人描述,其看到的蛇不是蟒蛇,個頭不大,這無疑增加了搜索難度。消防員決定將雜物慢慢往外搬走,減少雜物對視線的幹擾。終於,在一輛廢棄自行車下發現了一條眼鏡蛇,並成功將蛇捕獲。
  • 海南天氣炎熱蛇類頻繁出沒 遇到「蛇出沒」如何處理?
    原標題:蛇出沒注意!  感北村不少人門窗拉起漁網防蛇進屋。(村民供圖)  消防提醒發現蛇趕緊撥119  消防部門提醒,清明過後,天氣日趨炎熱,蛇類活動逐漸頻繁,市民如遇蛇進入屋內切不可慌亂,可以報警請消防官兵處理,切莫擅自處置,以免發生危險。
  • 一小時兩起警情! 赤鏈蛇正值產卵期萬勿靠近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 通訊員李旭東 報導  半島都市報7月31日訊 7月31日,不到1個小時,寧夏路派出所民警就冒雨連接處理了兩起赤鏈蛇的警情,組織捕蛇專家,對兩條一米多長的赤鏈蛇進行抓捕。
  • 氣溫升高蛇頻繁出沒 合肥常見3種蛇中含毒蛇蝮蛇
    每年5月,隨著氣溫升高,省、市消防部門經常會接到市民求助:家中出現了不速之客——蛇。記者從省消防部門獲悉,僅5月以來處理相關警情就近30起,其中合肥2起。合肥野生動物園副園長江浩稱,蛇是變溫動物,隨著溫度的升高,蛇類也開始出來捕食,在合肥常出現的烏梢蛇、黑眉錦蛇等是無毒蛇,不過市民也一定要小心毒蛇蝮蛇。
  • 廣州夏季毒蛇出沒頻繁,僅上月全市接到25宗蛇警
    大洋網訊 伴隨著最近的大雨天氣,廣州捕蛇專家張亮有點忙,僅剛剛過去的一周就多次出動抓蛇。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7日,全市已接蛇警45宗,其中僅5月就接到25宗。5月份共捕蛇13條,其中毒蛇就有8條之多。捕蛇專家表示,廣州最常見的毒蛇是眼鏡蛇,與常見的「中華田園犬」一樣,他戲稱為「中華田園蛇」。
  • 近日廣安「蛇出沒」頻繁,消防抓蛇忙
    了解情況後,2名經驗豐富的消防員自告奮勇進行捕蛇,在做好安全措施後,其餘人做好現場警戒,協助抓捕。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捕蛇小分隊緩緩靠近這個「不速之客」,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用鐵鉗緊緊抓住了蛇七寸位置,成功將蛇捕捉。該村民一家終於放下心來,連聲感謝消防員。03小區驚現花蛇近日,廣安消防接到報警稱:在嶽池一小區樓道內有條蛇。
  • 廣西最近頻頻「蛇出沒」,一男子被眼鏡蛇咬死
    遺憾的是,他原本有時間尋求專業救治,但選擇自己處理,感覺不對勁才向朋友求助,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同行稱死者曾自己處理過眼鏡蛇傷該養蛇場在柳州市柳江區拉堡鎮塘頭村上屯的一個廠房裡劉某朋友告訴民警和醫生,凌晨1點多,劉某給自己打電話,說他晚上喝酒後,幾十分鐘前被自己養的眼鏡蛇咬傷了,自己處理了傷口後,感覺越來越嚴重。朋友聞訊趕到了劉某的養蛇場,發現劉某已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意識到事情嚴重,劉某朋友這才撥打120求助,但已錯失搶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