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3日訊 (閩南網記者 梁君棟 文/圖) 「嚇死我了,走過去就突然感覺好疼,就是沒看到它」。今日上午,在泉州市中醫聯合醫院(以下簡稱「泉州中醫院」)外二科病房內,被蛇咬傷的孫大姐仍然心有餘悸。
泉州中醫院是泉州市唯一一家具有蛇傷專科、儲備抗蛇毒血清的醫院。夏季是蛇類活躍的高峰期,在泉州中醫院,像孫大姐這樣的蛇傷患者,該院每年接收數量達四五百人。
今日上午,閩南網記者來到泉州中醫院外二科,就泉州地區蛇傷的相關問題進行走訪。
常見的毒蛇種類
圖為護士在為蛇傷患者孫大姐整理被單
夏季蛇傷患者增多 田間勞作者居多
12日凌晨2:10分左右,南安碼頭的孫大姐從家裡出發要去工廠加班,路上卻被毒蛇咬到。「它跑得好快,都沒來得及發現」,孫大姐說,被咬到後就立馬趕到當地醫院進行簡單處理,而後轉至泉州中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孫大姐的傷情已得到有效治療,只是被咬傷的小腿仍有腫脹,還需住院治療、觀察。
泉港64歲的葉老伯,剛下田不到五分鐘,就遭到了毒蛇攻擊。「踩到花生地的草叢裡,一下子就疼得不行。」談及被咬傷的經歷,葉老闆仍感到後怕。11日下午5點多被咬到,在當地醫院簡單處理後,葉老伯當晚被送到泉州中醫院接受治療。
進入夏季,蛇類活動較為頻繁。外二科護士長楊梅玉介紹,今年入夏以來,該院接收的蛇傷住院患者逐步增多,目前已將近200人。
「患者以田間勞作者居多」,楊梅玉告訴閩南網記者,也有部分患者是在草地、公園被咬到的。患者的年齡,以五六十歲居多。
入夏以來,蛇傷患者增多。
泉州毒蛇種類多 被竹葉青咬傷患者佔八成
據楊梅玉介紹,該院每年收治的蛇傷患者有四五百人。那麼,目前在泉州地區發現的毒蛇有哪些呢?
「有眼鏡蛇、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烙鐵頭、蝮蛇等10多種,種類還是比較多的」,楊梅玉告訴閩南網記者,各地區分布有些不同,比如清源山地區眼鏡蛇較多,泉港則金環蛇、銀環蛇較多,石獅還有海蛇……
在泉州中醫院蛇傷科的患者,約有八成是被竹葉青蛇咬傷的。楊梅玉告訴閩南網記者,在泉州地區,竹葉青蛇分布較為廣泛,在田間出沒較為頻繁,因而被它咬傷的患者佔據主體。
泉州抗毒血清僅有兩種儲備10支偏方治蛇咬不可信
抗蛇毒血清是公認的蛇傷特效急救藥,但被毒蛇咬傷,除非傷情十分嚴重,否則並不需要使用它進行治療。
「目前全國只有上海一家生產商生產抗蛇毒血清」,楊梅玉告訴記者,目前該院只有銀環蛇和蝮蛇兩種抗毒蛇血清,且儲備量僅為10支,僅供危重病人使用。而普通蛇傷患者,則普遍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輔以中醫護理措施進行治療,例如中藥塗藥治療、刺血拔罐、穴位貼敷等。
「民間有偏方說被蛇咬到後喝酒有治療效果」,楊梅玉說,類似「喝酒治蛇傷」這樣的民間偏方,有些可能對輕微傷有效,但並沒有科學依據,被蛇咬到後應儘快送醫。
遇到毒蛇你該怎麼辦? 被咬到了如何緊急處理?
遇到蛇又該怎麼辦?南安市林業局林政站站長吳忠遠介紹,蛇喜好陰溼的環境,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遇到蛇時,應當鎮定,不能主動攻擊它,而應報警請求專業人士處理。在田間等野外區域,可先用竹棍等敲打草叢,達到「打草驚蛇」的作用,讓蛇跑掉。
被蛇咬到後,市民應做哪些緊急處理呢?楊梅玉說,被蛇咬傷後不要隨意跑跳,應快速把傷口簡單處理好,做到「一紮二洗三擠毒」,即在傷口往向心處用棉布、毛巾等進行綁紮,每30分鐘左右松結一次,以防傷口壞死,並儘量將傷口處的毒擠出來。緊急處理後,應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
責任編輯:蘇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