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湘潭發現一塊墓碑,墓主是幾代皇帝尋找的人

2021-01-10 凡人摸史

很多朋友每日上班下班搞事業,行色雖勿勿,卻也肯定看到過,哪裡修路刷牆,總要立些隔板,有些上頭,畫著各種各樣的公益文案,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二十四孝圖。

古代皇家雖然經常父子相殺,兄弟相殘,然而一旦坐穩了金鑾殿,就會忙不迭把孝字推出來,以孝治天下。至於他們之前幹的那些不孝之事,誰去追究呢?

(劇照)

孝,就是家和萬事興,家裡不吵了,社會自然也就更穩定。

所以,關於孝道的那些故事,便會一直傳下來。

當然,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很多都不可行,太殘忍。

比如,郭巨為了省口飯給老媽吃,便想把兒子埋了——你想過老太太的感受嗎?她真的願意埋了孫子,自己活嗎?

但今日要講的這個,卻還比較中性。

它是「戲彩娛親」。

《藝文類聚》引《列女傳》中的記載:

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採衣,嘗取漿上堂,跌僕,因臥地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

意思是,老萊子對雙親很孝順,哪怕自己都快七十歲,還經常穿著彩衣,在父母面前又唱又跳,引他們高興。

有一次,他提著水桶進屋,突然跌倒了,急中生智,裝作小朋友走路不穩摔了跤一樣,伸著小手要媽媽來扶,惹得父母大笑。

這種遊戲玩久了,父母也就沒興趣了,他便又想了其他辦法,捉了些鳥兒,逗他們在老人面前唱歌。

《藝文類聚》乃大唐創業成功沒幾年就編修的,老萊子的故事被選入,等於得到唐高祖李淵的認證,自然就會引出一個問題。

(戲彩娛親)

名人故裡何在?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要大笑了。

想起有人爭諸葛亮的故裡,到底是襄陽還是南陽;

有人爭孫悟空的故事,到底是哪塊石頭裡蹦出來的。

連西門慶的故鄉,都有人爭呢……

其實啊,正如法國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裡所言的那樣:

一個國家,社會生活中,起作用最大,且最難改變的,就是傳統。

我們此刻所做的事,很多古人都做過。

搞清了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問,老萊子故鄉在哪呢?

為避戰亂,他隱居在蒙山。

蒙山太過寬泛了,導致至少有6個有蒙山的地方,都爭著說自己是老萊子的故裡。

問題是,真相只有一個啊。

怎麼辦?

這難不倒專家們。

有人考證了,他住在楚國蒙山南麓。

蒙山,位於湖北荊門,南宋之後,為紀念陸九淵,以其號象山先生改山名為象山。

由是可知,南宋人覺得,開創心學的陸九淵更值得紀念——儘管,老萊子被司馬遷認為,很可能是道家的開創者,初唐兩代皇帝,都下令尋找他的所在……

因此,老萊子故鄉到底在哪呢,還是疑案。

但是,他的墓在地哪,卻是有跡可尋的。

清朝康熙年間,湘潭一都良都鍛,發現了一塊石碑,洗乾淨之後,上面的字啊,是一個都不認識。

咋辦?

找個老學究唄。

好不容易找到了,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終於明白了,這是老萊子的墓碑。

我猜測著,當時應該也引起過小轟動,但很快,就被人淡忘了——雖然,朱元璋都下令找過他。

直到乾隆四十六年,湘潭縣令白璟,大概是巡訪鄉間故事,聽到老萊子墓碑之事,便從凌姓百姓家,買下了墓碑及旁邊的地塊,重修「石孝子老萊子墓」,改土墓為石墓。修萊子祠,門口有對聯:

靈鍾楚國

跡繼蒙山

等於是認定,老萊子在蒙山過世,葬到了幾百裡外的風水寶地……

忽忽又是兩百年,墓廬被燒過,光緒時又重立過墓碑。原屬湘潭的良都鍛,劃歸了株洲,老萊子墓讓位於工廠,如今,剩下石碑保存在株洲的仙庾廟裡。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其實啊,什麼墓啊碑啊祠啊,都不重要。

教科書裡不是學過嗎?

有人把名字刻進石頭,想不朽,他的名字比石頭爛得更快……

關鍵在於,老萊子孝順的故事,寫在書裡,留在世間,激發著人們見賢思齊,這就夠了。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與法國傳教士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五塔寺)耶穌會士碑陳列區佇立著與幾座眾不同的墓碑,墓碑上鐫刻著拉丁文和中文,這是清朝法國在華傳教團正福寺墓地的倖存之物。其中有法籍耶穌會士張誠、白晉的墓碑,今年是他們入京330周年。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歷朝歷代的君王的數目簡直是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連我們最熟悉的大清朝都有12位皇帝。而這些皇帝肯定有的人是比較無能的,而有的人是實力比較強的。
  • 明朝皇帝奇葩多?清朝皇帝個個聖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呢
    研究這兩朝歷史,會讓人大跌眼鏡:明朝的皇帝奇葩多,不知敬天法祖,不愛惜國家人民,與生俱來的禍國、害國,玩蛐蛐、當木匠、嗜春藥,有從和尚當上皇帝的,有從皇帝客串當道士的,好不容易出一兩個似乎要做點正經事的,又殘暴變態,令人恐懼厭惡。清朝皇帝,卻個個都是洞見萬裡、日理萬機的聖明天子。人與人的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呢?有人說,原因還不簡單?
  • 命運多舛的景陵,在慈禧年間起了一場「無名火」,預示了清朝的結局
    景陵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陵寢,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他的"萬年吉地"自然備受關注;但是人們關注它的原因,還有一點:景陵多次遭到劫難,命運多舛;尤其是慈禧年間一場無名大火,幾乎毀掉了這座園陵;大火的原因是什麼?
  • 清朝滅亡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資誰發?
    而且,因為清朝的情況比較特殊,為了防止皇陵被破壞,清朝的每一座皇陵都配備有專門的護陵大臣。清朝時期只有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這樣的上三旗子弟,才有資格擔任守陵大臣。除了沒有設陵的宣統皇帝之外,清朝的祖陵——永陵以及另外十一位清朝皇帝的陵墓,每一個陵墓都設有專門的守陵大臣。這12位守陵大臣的主要職責,除了保護各自所守護的陵墓安全之外,還負責陵園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 康熙皇帝的後宮生活,一定很亂嗎?
    那麼,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他又如何治理他的後宮呢?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曾經這樣寫過:「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王朝歷史上,在皇帝龐大的後宮中,究竟有過多少個女子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勾心鬥角?又有過多少個女子為了登上皇后的寶座,前撲後來?人世間本應有完美無瑕的愛情,在這裡扭曲成了另一種殘缺愛情的生活。
  • 史上壽命最長的人:一位經歷9代皇帝,一位如今還健在
    史上壽命最長的人:一位經歷9代皇帝,一位如今還健在文|最小草和野花人的壽命能有多長是由很多因素構成的,在古時侯由於生產與科技以及醫療各方面的局限性普遍人類的壽命都比現代要短,但也有例外。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史上壽命最長的人:一位經歷9代皇帝,一位如今還健在。陳俊陳俊是現在的福建永泰縣人,出生於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去世於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享年443歲。
  •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與明朝皇室後裔見面,是怎樣一種場面?
    中國數千年歷史之中的歷朝歷代,都擺脫不了一興一亡的輪迴結局,清朝也是如此!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末代皇帝溥儀遜位。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滿清皇室並沒有像之前王朝滅亡之時的那般悲慘的境遇,反倒可以享受民國政府每年400萬銀元的優待,並繼續住在紫禁城之中。
  • 清朝的八旗旗主,與皇帝平起平坐,為什麼一步步成為了閒散王爺?
    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因為人數多了,自然要同統一指揮,這個多人集體就稱為牛錄。牛錄多了自然也要有更大的單位來管理了,這個最大的單位就是旗。清朝入關後,在順治早期,八旗旗主們並沒有什麼改變,依然是愛新覺羅家族,他們這個時候成為了清朝的開國功臣,權力依然很大。等著順治坐穩了江山,自然希望將全力收到自己手裡,這個時候皇帝和旗主的關係,就變得非常微妙了。那麼,這些旗主的軍事權力和政治權力,都將被削弱。
  • 木蘭秋獮:清朝皇帝最喜歡的打獵活動,其實是一項閱兵儀式
    康熙皇帝對這項活動高度重視,康熙21年,他對隨同的親王們講道:圍獵之物,貴在整嚴,今左翼官在左,右翼在右,統轄而行。 而後,康熙還將這種軍事活動讓全國的官兵都實行開來。康熙為了勉勵身邊的人,還向他們吹噓自己這些年來在打獵有多牛,從小到大打了一百多隻老虎,野豬131隻,兔子381隻等等...一般人能做到我這樣,也是不容易的。
  • 西晉皇陵集體失蹤,司馬懿墓無墓碑不拜祭,千年後終發現線索
    世界上除了元朝皇帝的陵墓可能永遠找不到,還有一個朝代的皇陵也很神秘,那就是西晉皇陵,它們在深山裡藏了數千年,為了不被盜掘,當時的人真可謂是煞費苦心,但到頭來還是被發現了。人們對帝王的陵墓總是充滿了好奇,以為裡邊埋藏了無盡的奇珍異寶以及一些傳奇的隱秘。
  • 清朝前中期髮型是金錢鼠尾,為什麼康熙畫像的耳邊卻有頭髮?
    眾所周知,清朝入關之後,曾發布過極為嚴厲的「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執行口號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從清朝髮型的發展來看,雖然留髮面積在逐步增多,但至少在乾隆以前還保留著「金錢鼠尾」的髮型,那麼為何康熙畫像的耳邊會出現頭髮呢?
  • 清朝重臣鰲拜有多牛?以他的實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康熙皇位
    大家都看過鹿鼎記,對於鰲拜這個角色都不陌生,其實鰲拜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作為清朝的大官,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是大清王朝比較重要的一個將領,在戰場上有著顯赫的戰功,前後一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在大清屬於骨灰級人物的存在,在後來也是康熙非常重要的臣子,經歷三代皇帝的鰲拜前半生的功勞是很顯著的,後來的大清朝能夠成功入關
  • 令幾代皇帝迷戀的宮內奇女子 慈禧也曾俊美可人
    令幾代皇帝迷戀的宮內奇女子 慈禧也曾俊美可人 2015-08-21 09:49:19   來源:光明網
  • 清朝皇帝的名字胤禛、旻寧、顒琰,為啥都愛用生僻字?百姓:好皇帝
    人如其名!取名字是一門藝術,取一個好聽且文雅的名字是非常的重要,好聽的名字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皇帝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他們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名字好聽且好記。
  • 寶雞調查發現秦公大墓 墓主或為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近日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考古專家在寶雞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國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據了解,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是秦景公,依此判斷,這座秦公大墓墓主級別應與秦景公相當。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68年。在這268年裡,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先後有十二位帝王統治這個泱泱大國,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有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是溥儀,也有他註定的使命。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康熙皇帝並未將孝莊皇太后即位後即位,而是將祖母孝莊皇太后暫時安葬在清東陵外的「臨時安葬奉殿」,安葬時間長達37年。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將康熙的這一舉動歸結為「不孝」,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正是康熙太過孝順,才把自己祖母的屍體安放了整整37年。
  • 兔子皇帝康熙,曾一天之內獵殺了318隻兔子?
    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二個皇帝。在位61年,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皇帝。而《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等電視劇大熱,使得康熙皇帝也成為現今家喻戶曉的皇帝之一,似乎康熙就是個明君的代表,當然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錯誤!康熙不可否認確實有一定能力,但是作為閉關鎖國,一味阻止中國火器發展的代表,同時也是文字獄最熱門的倡導者,對於中華文明的璀璨是不用多說的。
  • 清朝發明世界最早機關槍,28發子彈連射,卻因康熙全毀了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前期國力強盛,後期逐漸沒落,被西方列強追著打,還籤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之所以被打,除了閉關鎖國思想落後外,還因為武器裝備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