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鼠首兔首將回國 盤點流失海外的國寶(全文)

2021-01-12 網易旅遊

2013-04-27 21:15:06 來源: 網易旅遊綜合

舉報

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圓明園鼠首兔首終於歷盡波折終回歸,圓明園獸首何時才能大團圓?流失海外的天價國寶又有多少?

網易旅遊綜合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國寶鼠首和兔首終於「回家」

「歡迎回家!」隨著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無數網民爭相留言送上美好的祝福。2013年4月26日上午11時,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在北京會晤了法國PPR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先生。皮諾先生代表皮諾家族表示,將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

皮諾稱,將在九、十月份完成兩件圓明園獸首的回歸。而中方希望能提前至七月份,鼠首和兔首可能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科普: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來歷

圓明園西洋樓建於清朝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由郞世寧、蔣友仁、王致成等歐洲傳敎士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西洋樓吸收了歐洲巴洛克建築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內有「諧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噴泉。

「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處園林景觀,正樓朝西,門前左右有弧形疊落式石階數十級,環抱樓下噴水池。池東高聳一尊巨形石雕貝殼形蕃花,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我國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青銅雕像。每個時辰由相應的生肖依次噴水,正午時分一起噴水,俗稱水力鍾。

青銅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細,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設一座噴水臺,南北兩岸則設12石臺,臺上各坐表示十二時辰的十二生肖像。

其中,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蔚為奇觀。 」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鴉片戰爭後百餘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

相關閱讀:國寶兔首鼠首將回家 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長啥樣

 |  

《國家地理》盤點人一生必去的20個旅遊地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下落

目前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3年4月法國人歸還鼠首與兔首,龍首被疑目前在臺灣,保存完好,但短期內不會現身。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圓明園獸首銅像已經成為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


眾所周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通過戰爭從亞非拉國家掠走大量文物。歷史無法重寫,但後人卻可以用行動彌補從前的過失。現在就隨小編看看那些流失海外的天價寶物。


青銅器象尊

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典藏中,青銅器象尊屬最為罕見的稀物。象尊應該屬於殷商晚期的作品,甚至可追溯到西周初期。傳說該尊出土於湖南長沙,但無處查證,不過其自然寫實的造型和紋飾風格使得專家判斷更傾向於「它出自長江流域中部盆地的工匠之手」。2004年,象尊曾被借到上海博物館,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為清乾隆年間宮廷畫師沈源、唐岱,根據圓明園著名景群繪製的絹本彩色四十景圖,由汪由敦楷書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題詠。《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是根據乾隆皇帝的旨意,於乾隆九年(1744年)由宮廷畫師唐岱等繪製而成的40幅分景圖,為絹本彩繪,各幅分別附有工部尚書汪由敦所書乾隆《四十景對題詩》,字體一律為大臣奏章所用的宮廷管和體。全圖分為上下兩冊,奉旨正式安設於圓明園奉三無私殿呈覽,人稱殿本彩圖。1860年,圓明園遭劫時,這套彩繪本被侵略者掠走,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目前被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1983年,法國學術界將四十景圖詠彩色底版贈予圓明園。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集中再現了圓明園盛時景觀被業內專家稱為「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全面展現圓明園盛時景觀的精品藝術畫冊」。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是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令宮廷畫師沈源、唐岱依據圓明園實景繪製。當時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共計約有百餘處景群但昔日僅繪製此四十景更突現出此四十景的顯要與華蓋群芳。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收藏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1928年,法國留學生陳演生首度在異國看到圓明園四十景圖,並拍攝帶回中國,使得整整失落了70多年的國寶第一次展現在中國人眼前。

虎卣

這件虎卣高35.7公分,口緣直徑10.4×9.0公分,重5.09公斤。即為西周時期精品,「虎食人卣」代表非凡的神話象徵,是虎食人?或護衛人?眾說紛紜,無法定啄,因此現今此件瑰寶只稱之為「虎卣」,去了中間「食人」兩字。該文言:「全器採用現代美學實用設計觀點。此器上有提梁,再以老虎的後兩足和虎尾,三個支點支撐主要器體;其裝飾性風格,出類拔萃,由上方的提梁,以至老虎的底足,通體滿飾各種動物的組合紋飾;圓形卣口,立鹿蓋鈕,提梁兩端各飾(象鼻)虎首,提梁本身加夔龍紋;老虎前足飾回首夔龍紋,後足虎紋,虎首扉稜,飾牛首紋,尾部鱗紋,器底琢刻瓶角形夔龍和魚紋,又,背部上下兩大獸面紋,鼻梁部分為立體象鼻形,一直延至尾端。正面凝視此器,虎威傳神,張口獠牙,前腳利爪抱緊一似人非人之物(手足四趾之故),該物側視紋身,雙手高攀虎肩,面無恐懼表情,腿部蛇紋,衣肩菱形方格紋,雙腳半蹲,踏於虎足上。

虎卣現被收藏在法國池努奇博物館。

圓明園鎏金佛塔

據說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內所藏文物大部分都是1860年法國從圓明園掠去的文物,件件都是無價之寶。在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圓明園鎏金佛塔是為數不多的後世保存下來的鎏金器物,顯得彌足珍貴。

《女史箴圖》

中國古代繪畫代表作——《女史箴圖》 年代:東晉時期(公元400年左右) 流失時間:1860年 現藏地:英國大英博物館

中國東晉繪畫作品。作者顧愷之。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縱24.8釐米、橫348.2釐米。此圖依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節,所畫亦為十二段,現存自「馮媛擋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態的表現,用筆細勁聯綿,色彩典麗、秀潤。故宮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遜,而多出樊姬、衛女2段,亦有研究價值。

帝後禮佛圖

《帝後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它創作於北魏年間,是中國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後被盜賣至國外。現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禮佛圖》藏於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藏於美國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帝後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行列。

北段刻孝文帝頭戴冕旒,身穿袞服,在諸王、中官及手持傘蓋、羽葆、長劍、香盒的近侍宮女和御林軍的前導、簇擁下,緩緩行進的場面。

南段構圖與北段相似,刻文昭皇后蓮冠霞帔,一手拈香,後隨兩個戴蓮冠的貴婦,在眾宮女的前導、簇擁下迎風徐行,方向與北段相對。

圖中人物密集重疊,顧盼照應,既渾然一體,又有豐富變化。不同於當時常用的以形體高低大小來區分人物等級的手法,儘管圖中人物形象並無顯著的大小之別,服飾也大致相同,但從人物的位置、相互關係,特別是風度威儀間的微妙差別,都顯示出作為全圖中心的帝後迥異常表的高貴與尊嚴,體現出創造者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

此外,從圖中人物的衣冠髮式和傘蓋、羽葆等儀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漢化的政策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因此,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

帝後禮佛圖分皇帝和皇后兩批人員,各佔三個版面,呈兩邊對稱排列。人物在大小上具有明顯區分,皇帝和皇后以及隨行達官貴人的身高要明顯高於僕侍,但經藝術化處理,在整體上是協調的,這是當時尊卑理念的反映。

另外,目前我國尚存完整的帝後禮佛圖,位於河南省鞏義市鞏義石窟寺。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鼠首兔首回國 盤點流失海外的國寶(三)
    舉報 流散153年的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
  • 尋訪圓明園鼠首、兔首、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銅像
    至此,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中,已經發現的鼠首、兔首、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全部被收藏於北京,分別陳列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和圓明園正覺寺內—— 1、鼠首和兔首2015年3月12日上午,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時候,在北廳的《復興之路》展覽之中,我看到了圓明園的鼠首和兔首銅像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七尊已回國 狗首真假難辨
    2013年4月26日,隨同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的法國大亨、億萬富翁弗朗索瓦·皮諾代表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的鼠首和兔首。日前,捐贈儀式已在北京舉行。  十二生肖獸首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鑄像。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自此流失海外。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回家之路漫漫
    此次拍賣事件,引起了我國官方的強烈譴責以及國內民眾、海外華僑的嚴重反感,這無疑再一次將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和收回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近年來,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強遭拍賣的事件屢見不鮮,2007年英國蘇富比的圓明園馬首拍賣,2009年法國佳士得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拍賣,都曾經引發過軒然大波。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正覺寺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第7尊圓明園獸首回家!(附回歸名單)
    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據悉,《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時對公眾開放。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它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 圓明園12生肖獸首銅像:馬首創天價,4個至今下落不明
    說起圓明園「12生肖獸首銅像」(簡稱銅首),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前幾年,成龍大哥還拍了一部關於它的電影。那麼關於銅首的來龍去脈,你又清楚多少呢?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這12件國寶的歷史。12銅首像造於大清乾隆年間,為紅銅所鑄,它的作用是作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噴頭。這個噴泉可不是普通的噴泉,它是一個「水力鍾」。什麼意思呢?就是靠噴水報時的一種計時器。
  • 他2.7億拍下鼠首和兔首無償捐國家,事後才得知:他是賴帳沒付錢
    在圓明園中,有一個叫做「海晏堂」的建築,觀賞實用性極強,取的是「河清海晏」之意,而海晏堂中最為精華的所在就是十二生肖銅像,這十二生肖銅像是郎世寧教士結合中西方文化設計而成,最巧妙的是他們以噴水報時,到了一定的時辰,相應的銅首就會朝水池中央噴出水柱,以此聞名世界。
  • 馬首銅像鑄造技藝堪稱巔峰 十二獸首又何日能大團圓?你想知道的都...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失蠟法的鑄造工藝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用此法鑄造的明星文物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國寶曾侯乙尊盤。失蠟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所要鑄造的器型,用柔軟的蜂蠟分毫不差地雕刻好,再在周圍嚴絲合縫地包裹陶泥,高溫燒制後,蜂蠟液化流出,留下帶有空腔的陶範,就製成了用來鑄造銅器的模具。
  • 圓明園12銅獸首的來龍去脈 它們是國寶嗎?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噴水(復原圖)大約260年前,一個義大利人跟乾隆講:大宅子前搞個噴泉才叫氣派!這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門前的12生肖噴泉。摘選一段媒體的話:「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掠走了這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國寶流失海外140多年。雖然目前已有5座銅像經各種渠道回到祖國,但圓明園和這12座青銅獸首像,已經成為我們民族那段屈辱歷史的代表和中國文物流失的縮影,因此,即將出現在明年法國拍賣會上的這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的命運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 圓明園的12尊獸首,已回歸7尊,還有5尊去哪了?真相令人遺憾
    以康熙為例,史書上記載他每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蹲在圓明園裡享福;雍正更不用說,就連去世都在圓明園。歷代的滿清皇室為了追求享樂,每年會給朝廷的工部撥出大量的款項,讓他們將圓明園修建得無比奢華。    但圓明園的鼎盛時期還是在慈禧臨朝稱制之時,她網羅天下珍奇匯聚一堂,直接將圓明園打造成了"萬園之園",乃是中式皇家庭園的巔峰。
  • 圓明園龍首現身價值引爭議 網友:蛇首羊首雞首狗首在哪兒?
    根據其回國後出版的《北京四年回憶錄》,謝滿祿曾多次到過圓明園遺址,還拍了許多照片。我們了解到,此次拍賣以前這個龍首一直為謝滿祿所收藏,從未易手,直到這次其後代委託拍賣。因此,傳承方面來講該龍首的真實性還是十分可信的。」
  • 好消息:十二生肖馬首回歸祖國,火燒圓明園實際上燒了更多的園林
    可以得見,圓明園地位非常高。康熙皇帝在康熙48年建立圓明園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也就是公元1709年。當年設計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雷金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重用,一直修建和改造圓明園。「圓明園」這個名稱是由康熙皇帝親自命名,御書三字匾牌懸掛在圓明殿的門上方。
  • 四獸首「回家」引出圓明園文物話題(圖)
    本報見習記者 侯健美  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難143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流失海外140餘年的圓明園海晏堂前十二生肖銅像中的牛、虎、猴、豬四獸首終於齊聚闊別已久的故園,向公眾免費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