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角度來講,深海中有可能存在超巨型生物嗎?

2021-01-09 怪羅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約36億年前,地球開始出現生命時,所有的生物體都很小,而進化出比單個細胞更大的生物差不多花了25億年。

多細胞生物出現後,生物演化速度開始加快,隨著體型的巨大多樣化,動物們趨向於變得更大。到了恐龍時代,似乎生物都變成加大碼的,但是之後似乎又開始變小。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現在發現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它在世界的海洋中僅僅遨遊了幾百萬年。

這種在進化過程中體型變大的趨勢被稱為柯普法則,以美國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柯普(Edward Drinker Cope)的名字命名。

可能很多人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柯普法則,因為它存在太多的爭議,反對的聲音太多了,不過生物變大好像確實是事實。

海洋生物越來越大

在2015年,有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從5.42年前寒武紀開始,海洋生物的平均尺寸和最大尺寸都在大幅增加,而最小尺寸卻保持相當穩定。

從某種程度上,生物變大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說脊椎動物更「高級」的話,那麼最小的脊椎動物肯定大於最小的無脊椎動物, 因為它需要一定大小的有機體才能將其全部包裹起來。

同樣,像鯨魚這樣的溫血海洋動物只有身長超過一米,才能避免體溫過低。

因此,今天的海洋哺乳動物的祖先們對海洋的再次入侵時,就已經給這一群體的最小體型設定了一個新的硬性指標,這反過來肯定又會影響整個群體的平均體型。

所以總的來說,海洋生物的發展非常符合柯普法則,只會不斷朝著變大的趨勢前進。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海洋生物都在不可阻擋地變得越來越大,直到海洋中到處都是龐然大物呢?

是否會進入巨獸時代?

答案是:不可能的!

首先,最小尺寸並沒有改變,從進化到生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大多物種都是很小的,變成巨獸並不多,就像現在75%的動物是昆蟲一樣。

這種小物種更多的情況在海洋中尤其明顯,因為海洋食物網通常具有高度的大小結構,簡單的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皮。

要滿足一條大魚的能量需求,需要大量的小魚,所以這些食物網能起作用的唯一方式就是小魚的數量遠遠超過大魚。

其次,所有海洋動物體型總體上的增長,大部分是由主要新種群的進化導致的,這意味著需要所有的解剖和生理上的創新。

在任何現有物種中,幾乎沒有變得更大的動力。

比如藍鯨,在陸地上不可能出現它這麼大的生物,因為地球引力會限制生物的體型,而海洋浮力卻給它變大的動力,但是食物又會限制它的體型,更大意味著要吃更多。

事實上,考慮到物理和生理上的限制,許多海洋巨獸已經差不多達到了它們能達到的極限了。

更大的海洋生物意味著新物種和新食物

深海中是否存在巨獸?

現在,就我們知道的大多數海洋動物群體而言,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明顯更大的成員,或者說,我們不可能看到更大的藍鯨或魷魚。

但是,絕對有可能出現一些新的龐然大物,它們的藍圖是我們還不知道。

不過它是否會存在深海中呢?畢竟捕撈的那麼多海怪都是來自深海的!

這說不好,我只能猜測,它可能像藍鯨一樣生活在淺海,會進入較深海域覓食。

深海的食物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可能還要靠上面掉下的殘羹剩飯,這很難滿足大型生物的需求。如果有這樣的大型生物,它沒有理由讓自己呆在下面,而放棄食物更多,更方便捕獵的淺海。

不過深海也有創造大型生物的條件,比如溫度更低,這可以降低它們的新陳代謝,對食物的偏好可以大大降低。

或許,像哥斯拉這種超出我們理解的生物真實存在也是不無可能的。

最後

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事實,人類的活動已經影響到海洋動物的柯普法則。作為一個物種,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能很有效地驅趕大型動物。

面對捕撈壓力和其他人為威脅,很多種群中的個體可能沒有達到最大年齡或最大體型就被我們吃了。

許多研究表明,我們捕大留小的法則已經讓海洋中的許多魚類體型變得更小了。

相關焦點

  • 深海中有可能存在比鯨魚更大的超巨型生物嗎?
    對於深海,許多有深海恐懼症的朋友是看到圖片都會頭皮發麻,在許多影視作品裡,深海似乎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極其的神秘。什麼大型烏賊,海怪,巨齒鯊等等……深海真有這些東西嗎?
  • 深海中有可能存在比鯨魚更大的史前巨型生物嗎?
    即使是傳說中的大王烏賊,也就是抹香鯨的最愛,也僅僅只達到了200M-400M而已,不知道深海的範圍指的是海洋的哪個深度?一、有哪些極限深度的龐然大物藍鯨是已知最大的海洋生物,深長可以超過33M,體重超過180噸!但藍鯨是一種淺海生物,一般捕獵很少超過100M水深,極限個體能達到500M,但僅為個案!
  •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18日 14:00 A-A+ 」號日前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學考察,共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樣品250多種。
  • 古老的巨型鯊魚還能在深海中潛伏嗎?
    這條古老的巨型鯊魚還能潛伏在海底嗎?但是,根據我們所知道的生活在下面的生物需要的生物適應性知識,沒有多少動物能夠引發深海消失的行為。如果巨齒龍仍然存在(那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那就不再是以前的樣子了。化石鯊魚的牙齒早在19世紀初古生物學開始興起之前就已經引起人們對梅格(Meg)的迷住了,當時科學家開始使用趣味性對化石進行分類。
  • 深海有什麼恐怖生物 深海未知巨型恐怖生物大盤點你見過哪個?
    你有深海恐懼症嗎?你是否想像過黑暗的深海?那真的是一個可怕的地方,裡面盛產著許多「黑暗裡誰都看不見誰,就隨便長長」的恐怖生物,多數都是面容猙獰形態各異,不少深海怪獸已經成為了人們恐怖片的素材,比如「極度深寒」。至今,我們的科技依舊無法探尋整個海洋,因而那些神秘的深海怪獸依舊會成為不少人未知的噩夢。
  • 盤點:深海中那些你聞所未聞的奇怪生物,隱藏在深海中的巨型魷魚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0%,海洋自古至今也蘊藏了無數的神話和傳說,雖然,我們現在科技水平看起來還湊合,但是對於海洋來說,我們的技術簡直是太LOW了,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先來看看深海中的那些奇怪玩意兒。▲Barreleye是有史以來最讓人驚奇的海洋標本,這種魚有一個透明的頭,我們甚至可以通過腦袋瓜子看到這種魚腦仁裡的結構,小編只想說,真TM會長,也不知道味道怎麼樣……失落之城,幾個世紀以來赫拉克來昂只存在於傳說中,甚至很多小夥伴們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這個城市在神話傳說中被描述為擁有巨大的財富,它於1200年前消失在地中海,沒有任何文獻記錄原因是什麼,專家估計,整個城市的挖掘工作至少需要
  • 深海中的"熊貓" 探索巨型槍烏賊用於深海環境保護
    巨型槍烏賊的這些特點,是西班牙人安吉爾·蓋爾拉帶領的國際研究小組成立的先決條件,而該小組的成立,目的是倡議「將巨型槍烏賊用於深海環境保護與維持」,其中,安吉爾是西班牙科學研究最高委員會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巨型槍烏賊可能是深海中的『熊貓』」,安吉爾·蓋爾拉在歐盟的討論中說道。
  • 重要事情說三遍,深海沒有大動物,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休矣!
    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這個問題真是莫名其妙,因為深海動物根本就不大,現有的科學發現是從海面越往下動物體型總的來說就越小,而且從深海惡劣環境、生態系統的營養等角度分析,深海也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動物。中層及以下,深海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有二:一是少量自養細菌利用海底火山的化學物質合成有機物;二是海洋生物泵將上層的能量源源不斷運往深海。海洋生物泵,主要形式是「海雪」。海雪是浮遊生物和生物分解殘渣、糞便團粒等懸浮顆粒相互碰撞形成的絮狀有機物,形成於上層,一直沉降到海底,在海中飄飄揚揚像極了雪花,因此而得名。深海尤其是深淵層、超深淵層的動物,主要食物就是海雪。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標本860號!「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綜合...
    新銳大眾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王敏6月22日,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順利靠港廈門。據介紹,本航次是「科學」號第5次海山綜合探測航次。
  • 海怪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認為或是巨型烏賊作祟,或不僅僅是烏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自11世紀以來,挪威和格陵蘭的漁民們一直在講述一個可怕的海怪,北海巨妖克拉肯。據說,這種巨型生物,體長155米,體重330噸,有巨大的觸鬚,可以把你從船上拽下來,拖到海洋深處。
  • 科普,深海沒有大動物,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停止了
    而且,從深海惡劣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營養來看,深海不可能有任何大型動物。在中下層,深海生態系統有兩種能量來源:一是少量自養細菌利用海底火山的化學物質合成有機物;二是海洋生物泵不斷將能量從上層輸送到深海。海洋生物泵的主要形式是「海雪」。海雪是浮遊生物、生物溶解殘渣、糞便顆粒和其他懸浮顆粒碰撞形成的絮狀有機物。它形成於上層,沉入海底。它像雪花一樣漂浮在海裡,因此得名。深海動物,特別是深海和超深海動物的主要食物是海雪。
  • 海洋中的巨型頭足類生物-巨烏賊
    而另外幾種幾個滅絕的頭足類動物中,如白堊紀託斯特巨型魷魚和奧陶紀房角石與巨烏賊相比,後者已經算很大了。不過有科學家曾在侏羅紀時期的魚龍和海鬣蜥化石上發現了疑似是巨型頭足類生物攻擊過的痕跡,認為古代可能有更大的未知頭足類生物存在,但因為沒有發現確切的化石作為證據。
  • 存在與深海中的十種恐怖生物你知道幾個?
    繼續看下去,了解在世界最深的海水裡有哪些驚人的海底生物,但是看完你可能再也不想到海裡遊泳了,或者你不會想潛到深水裡了。十、尖牙魚(角高體金眼鯛)這個名字有點雖然有點怪異但是確實是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的生物,馬裡亞納海溝在海底10668米至11公裡處。 想想那多深,雖然科學家們都知道馬裡亞納海溝的存在,但這裡也是全球最少被探索的地方。
  • 巨型生物驚現海灘百年 "深海巨怪"之謎被揭開
    好萊塢驚險片《極度深寒》就曾向人們描述了一種來自大洋深處的可怕水下生物———巨型章魚,影片中這隻龐然大物給遊輪帶來了滅頂之災。     不過,這些怪物跟近幾十年令人心驚肉跳、神秘至極的「深海巨怪」相比,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 深海1萬米有多恐怖,有生物存在嗎?網友:比想像中恐怖多了
    深海1萬米有多恐怖,有生物存在嗎?網友:比想像中恐怖多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可愛的小意。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是海洋,海洋是一個充滿了神奇的地方,在海洋世界中,生存著很多的動物和生物。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也一直都在持續著,那麼小夥伴們知道深海1萬米有多恐怖嗎?會有生物存在嗎?下面就跟隨小意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我們普通人能夠下潛的深度大約是10米到17米。
  • 大盤點: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
    蔚藍的大海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的同時,又因為深不見底而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感到恐懼,這種恐懼心理俗稱為「深海恐怖症」。英國《每日郵報》收集了一些能觸發深海恐懼症的圖片,讀者閱讀之前請做好心理準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裡聚居著各種各樣的恐怖生物,其中不少動物能造成極大的破壞。圖為在日本海洋裡發現的一隻巨型水母,它的長相嚇人,看上去很難對付,可伸縮的觸鬚長達37米,如同電影中的外星怪物。
  • 科學未解之謎:蒙古死亡蠕蟲,戈壁中的未知生物,真的存在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蒙古「死亡之蟲」真的存在嗎?渾身通紅、大概有5英尺左右長,穗狀的頭部讓人驚恐之間難以看清他的頭部器官。由於蒙古死亡蠕蟲至今也沒被證實為哪一種具體的生物,因而讓其具有科幻大片主演的特質,並且,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上映了一部同名冒險片。那麼,這個被當地牧民成為死亡之蟲的未知生物是否真實存在,為何見過它的人都談蟲色變,這種出沒詭異的生物只是一個傳說嗎?
  • 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
    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儘管海洋佔地球表面70%的面積,但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對海洋的勘探不到5%。蔚藍的大海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的同時,又因為深不見底而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感到恐懼,讓我們來看看海洋裡的巨型生物吧。
  • 深海萬米有生命存在嗎?
    10924米一般是目前科學界對馬裡亞納海溝的共識,有的人可能還看過11034米的說法,那麼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呢?最早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測量的是英國的挑戰者二號,測回的深度是10863米。緊隨其後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進行測算的是蘇聯的科考隊,得出的深度是11034米,但是這個深度在未來的測量中沒有再被測出,因此科學界對這個值的普遍認可度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