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超有紋藝範 專家建議納入非遺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人類最早的吉祥紋飾產生於巖畫,與繪畫、文字一起記錄了人類歷史,構成了人類文明的高級形式。
  3月20日,記者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漆木竹器、玉器、金器以及陶瓷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平面吉祥紋飾,再現了西漢時期我國本土原創的多種紋飾作品。專家建議,應給這些吉祥紋飾申請最高級別智慧財產權專利保護,納入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劉賀墓發掘的漆盤,團龍紋前所未見。 圖/記者許南平
  
  青銅錯金編鐘布滿各式龍紋。
  【賞析】
  ◆龍紋——氣勢磅礴
  團龍紋歷史可前推至西漢
  
  一件紅色漆盤的中央,黑色地子上用紅漆描繪著一幅團龍紋,三條盤龍相互銜接,遨遊天空,中間有日月星辰相伴,周邊有風雨雲朵相隨,構圖之巧妙、線條之精緻、色彩之豔麗,都是前所未見的。還有一套青銅錯金編鐘,將漢代龍紋表現得淋漓盡致,鍾架的套頭、紐鐘的鐘身都布滿各式龍紋,且成雙成對。整套編鐘共有140對龍紋,氣勢磅礴,蘊含著「天授神權」的政治含義。
  歷史學者王金中稱,團龍紋起源於唐代,至宋、元、明、清被廣泛運用於瓷器、家具、絲綢。這件漆盤把團龍紋出現歷史向前推進到西漢。
  ◆天象紋——神奇莫測
  反映出古人崇拜神仙的觀念
  
  出土的黑色貼金箔漆盒和貼金箔漆奩上發現不少等腰三角形的組合紋飾頂角均為135度左右,兩個底角分別為225度左右,如同一個大屋頂。遠古時期,人們把天空看做是一個巨大屋頂。因此,等腰三角形內的各種幾何紋飾都與星象有關。
  把這些特殊的天象用幾何紋飾形式記錄下來,反映出古人崇敬天帝、崇拜神仙的思想觀念。
  ◆鳳鳥紋——英姿颯爽
  寓意著生活的美好與吉祥
  
  鳳鳥紋,又稱朱雀紋,原型是鳳凰。鳳鳥在漢族傳說中為群鳥之長,飛行時百鳥相隨。
  海昏侯墓中的鳳鳥紋多姿多彩。比如,一組玉飾件是3隻美麗的鳳頭,長冠高聳後卷,眼睛圓睜,曲頸直伸,神氣十足。又如一組玉質的韘形佩上,透雕的龍、虎、鳳紋飾中,那隻回首而望的鳳鳥紋十分傳神。這些鳳鳥紋,無疑都寓意著生活的美好與吉祥。
  ◆龜背紋——富貴吉祥
  寓意代表「富甲天下」
  
  龜背紋又稱靈鎖紋或鎖紋,多呈六角形或五角形連續狀的幾何紋樣。海昏侯墓中的青銅龜鎮特別是青銅鎏金鑲玉石龜鎮,用青銅、白玉、黃金、獸皮,形象地展示了龜背的美麗。
  出土的銅鑲玉紐環是在羊脂玉上雕刻出來的龜背紋,其材質之晶瑩、色澤之油潤、造型之精巧,都是無與倫比的。在這裡,龜背紋的寓意顯然是代表「富甲天下」。
  ◆柿蒂紋——對稱如意
  隨葬品中使用的柿蒂紋較多
  
  柿蒂紋起源於商周,興盛於春秋戰國,流行於秦漢,形象美觀大方,線條簡單明快,藝術性很強。
  海昏侯墓隨葬品中使用的柿蒂紋較多。如出土的瓦當,中間圓圈內便是柿蒂紋,周圍是捲雲紋。又如鎏金青銅鏡,鏡紐周圍的花紋也是柿蒂紋。柿蒂一生都與果實相生相伴,因此寓意家族、部落始終團聚興旺、傳承祥瑞。「柿」 與「事」諧音,因此用於漆奩蓋、傘蓋或其他器物上,又寓意著事事如意、吉祥如意。
  ◆麥穗紋——金光燦爛
  反映西漢以農為本國策
  


  驚豔世人的麟趾金上鑲嵌著彎曲波浪紋連接起來的兩道豐滿麥穗紋,粒粒飽滿,閃爍金光。無獨有偶,海昏侯墓4件青瓷雙系壺上各有兩至三道麥穗紋,分外迷人。
  麟趾金和馬蹄金都是漢武帝賞賜給諸侯王的,用寓意豐收的麥穗紋裝飾,反映了西漢以農為本的國策。
  【解讀】
  墓中吉祥紋飾多達上百種
  「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紋飾,展示了古代生活的多樣性。」歷史學者王金中稱,目前,從海昏侯墓出土的各種器物上能夠收集到的平面紋飾有三四十個種類;如果加上變異紋飾和組合紋飾,多達上百種,生動反映了漢代農耕社會的物質生活,如種植、養殖、狩獵、紡織等等;也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如信仰、宗教、民俗、祭祀等等,成為認識2000多年前社會百態的一個窗口。
  王金中認為,海昏侯墓吉祥紋飾展示了漫長歷史的傳承性。從簡單的火紋、穀粒紋、乳釘紋、雲氣紋,到複雜的星宿紋、饕餮紋、鳳鳥紋、龍紋等,承載著幾千年的故事和傳說,也展示了華夏獨特的原創性。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吉祥紋飾融合中華各族兒女智慧,形成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原創藝術形式和風格。
  【建議】
  吉祥紋飾應納入非遺名錄
  「這些古典吉祥紋飾是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遺產,應當重視、保護、利用和開發。」王金中認為,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紋飾應作為一種獨立文化形態重視起來,組織專家學者從歷史、哲學、宗教、人文、美術、民俗等方面作多學科的系統研究。
  同時,把海昏侯墓發現的這些吉祥紋飾看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逐一提取、拍照、測繪、登記,記錄其基本特徵,申請最高級別的智慧財產權專利保護,納入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視和保護的目的,在於更好地開發和利用。」王金中建議,在海昏侯墓中選擇最典型的吉祥紋飾,作為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的商標,使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市場開發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人文價值的統一。文/記者陳文秀 實習生陳學碩 圖/記者許南平

來源: 中國江西網--江南都市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海昏侯5000枚竹簡千金難換
    竹簡在盛放純淨水的水槽中進行掃描確定竹簡擺放順序,分區剝離    有句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句話用在江西省博物館內參觀「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的遊客觀眾身上,則是普通群眾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馬蹄金、麟趾金、鎏金車軎、玉具劍、韘形佩等文物流連忘返,而懂行的觀眾則會在有銘文的文物前久久佇立,在2000多年前的竹簡圖片前驚嘆不已——哪怕目前展示的僅是竹簡中的「斷章」與「片言」。
  • 海昏侯墓中為何會有一面鏡子
    古代仕女照鏡圖(清陳崇光繪《柳下曉妝圖》局部)新近發現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亮相首都博物館,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海昏侯墓共出土一萬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一面精美的銘文銅鏡。這是一面什麼樣的鏡子?古人為何要在墓中放面鏡子作為隨葬品?沒發明鏡子前怎麼照面「觀容」?「仲尼說」提出「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從美學角度來看,鏡子是人類有了審美意識之後的產物,其實,鏡子的出現最早應是看清自己的需要。在鏡子沒發明前人們是如何照面「觀容」的?
  • 海昏侯墓出土伎樂俑 看來主人喜歌舞 排場相當大
    無疑,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出土的伎樂俑,就能知道那時候的情景了。據此前新聞通報,海昏侯墓出土的偶車馬和儀仗木俑,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詮釋。也就是說,當時海昏侯去世後,將自己的「儀仗隊」帶入了墓葬內。11月12日,本報記者對話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海昏侯墓專家組組長信立祥,請其解讀墓內出土的俑。
  • 海昏侯開棺新發現:胃部肛門發現瓜子 陪葬女疑中毒
    核心提示:在劉賀的食道、胃部和肛門部位,都有瓜子形狀的東西。考古隊員買了些南昌本地香瓜比對,發現它們的外形基本一致。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工作一直備受關注。
  • 南昌海昏侯墓傳來重大消息,快看...
    《規劃》還提及了專家的考古成果,基本確認面積達 3.6 平方公裡的紫金城城址即為漢代海昏侯國都城;明確了紫金城城址的範圍、平面形制、城址的防禦體系、城牆布局、結構與修築方法;明確了紫金城城址存在外(大)城與內(小)城的組成關係;初步確定了內(小)城為宮殿區(官署區);初步建立了城址內遺存的時代序列;明確了紫金城城址、墎墩海昏侯墓與鐵河古墓群的相互關係;確定位於城址南部的鐵河古墓群不僅包括蘇家山墓園
  • 小金南昌海昏侯滕王閣自駕遊費用,廬山純玩報團
    康輝旅行社為您匹配KqsDXh5小金南昌海昏侯滕王閣自駕遊費用,廬山純玩報團.更多諮詢請致電。來碗比《早餐中國》南昌拌粉更有嚼勁的冷粉加肉餅湯,再來根火遍抖音的油條包麻籽果,新鮮炸的酥脆的油條,配上滾熱的麻餈,這樣的搭配太絕了!,點擊下方文字連結,馬上出發【寶藏開箱計劃·瓷語景德】寶藏小城景德鎮看完了是不是意猶未盡還有座寶藏小城等著你要不要來猜下名字▼。
  • 阿城「山神節」重現千年古風 已納入市非遺名錄
    祭祀現場重現千年古風    昨日9時許,記者隨當地文史專家、藝術家、市民及採石企業工作人員,來到阿城區繁榮石場,共同參加「山神節」祭拜活動。活動中,山神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主祭人身著女真傳統服裝致開幕詞。隨後,市社科院金源文化研究所專家關伯陽現場介紹了山神節的來歷及其文化意義。
  • 海昏侯墓出土黃金,白麟腳趾和馬蹄形很吸睛,天然萌還是有深意?
    海昏侯漢墓黃金>自2011年江西南昌發現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以來,各界對此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與漢代歷史又有什麼聯繫?一、麟趾金、褭磃金的緣起漢武帝與秦始皇有相同的嗜好,都喜歡外出巡狩。秦始皇登上皇位之後,一共出巡了五次,並且死在第五次巡視的路上。漢武帝在位50餘年,外出巡視、封禪次數達到十五六次,和秦始皇一樣,他的生命最終也定格在不斷奔波的路途之中。
  • 【微資訊】司玉琢:交通運輸部《海商法》修訂專家座...
    專家對各章討論要點歸納(沒按討論時的順序)第一章 總則1、 有專家建議第1條調整對象不要改,仍然保留「船舶關係「、」運輸關係「。2、 沿海運輸權問題,有專家提出第三地到中國港口,可參考美國的航運法進行修改。3、 《海商法》不調整封閉水域,應有適當說明。
  • 濟寧小木匠創新的「小盒子」,蘊含非遺技藝的「大文化」
    雖然已是文旅展會上的「老面孔」,但他一直以「新學徒」自居,「每次來參展都可以學到很多新東西,對我們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這一次,他還有個目的,就是想要多和消費者直面交流,傾聽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建議。  他創立的山東魯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傳統木作技藝體驗為主的文化企業。
  • 「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在海南舉辦
    王子謙 攝中新網海口12月27日電 (記者 王子謙)「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大會」27日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展示多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的風採。圖為展出的海南黃花梨家具。 王子謙 攝該珍品展為期五天,以「互鑑交流、創新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圍繞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和技藝傳承展兩大展區進行布展。
  • 泉州「非遺」美食你知多少 吃貨版「非遺」你必須懂
    ­  你們的最愛,有人給你正名啦~­  以後咱這不叫貪吃,叫傳承非遺!­  昨日,泉州市文廣新局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3個入選項目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等近10個類別。
  • 重慶巴南擺「非遺」大戲迎中秋 18名「老外」學非遺做月餅
    來自波蘭的傿靜安到重慶不到一年,目前是四川外國語大學的一名波蘭語教師,他一邊做月餅一邊感嘆,「包月餅,真的很有趣,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學習捏重慶麵塑「太陽落山噻,照山巖囉,背起背簍囉兒囉,唱山歌囉餵……」木洞山歌國家級傳承人秦萩玥現場教授外國友人唱木洞山歌,「洋弟子」們依葫蘆畫瓢學得有模有樣。
  •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面向社會徵集卡通形象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面向社會徵集卡通形象發布時間: 2019-11-01 15:52:30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袁慧晶 | 責任編輯: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近日發布公告,從27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遺址公園卡通形象。
  • 園南中學:向陽而生的非遺文化傳承
    ▲ 熱愛非遺的史曉燕校長 從教已經25年的園南中學史曉燕校長,本身就是一位熱愛非遺的資深專家。每學年初,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報名的方式組成「紡車班」,在學校聘請的非遺技藝專家指導下(目前是市級非遺傳承人王梅芳老師),學子們分階段學習一錠、二錠、三錠技藝。
  • 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之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專家修訂建議稿)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8年制定,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期間雖然在「非典」而二十多年來有關對待野生動物的國際、國內理念和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實際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的立法工作無論在內容和技術、實體和程序上都有了一些改變,並有一定的進步。因此,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一些條款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實際和社會文明發展的要求,應當予以修改完善。
  • 給舌尖上的「非遺」起個英文名
    [摘要]現在大部分的非遺美食沒有具體統一的英文名,因而,在非遺美食在推廣時遇上外國友人就有解說的難題。小鳳餅、廣州蓮蓉餅、蓮香樓廣式月餅、沙灣水牛奶、廣式腊味、沙河粉、波羅粽等,這些廣式美食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遺保護機構以及非遺傳承人每年都會組織參加十多場展會去推介他們。但新快報記者近日了解到,目前,非遺美食在申報時暫時沒有要求一定要有英文名稱,所以現在大部分的非遺美食沒有具體統一的英文名,因而,在非遺美食在推廣時遇上外國友人就有解說的難題。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帶著問題,記者諮詢了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周麗青。專家:解放眉足蟹 是珍貴的海洋生物經專家鑑定,「海知了」的學名確實是「解放眉足蟹」,在山東,最先發現它的地方是煙臺,後來是日照,最近才在青島的海域上發現。「我在日照看到的是整個鰲是黑色的,這邊的旁邊發白,這是雌性的,像是生殖器還有遊泳足,都是雌性所特有的。」周麗青說。
  • 非遺文化展藝彩 繡娘繡出新生活
    據了解,近年來,為了提高全縣各族群眾對「非遺」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更好地保護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間文化,博湖縣文化館不僅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及發放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加強宣傳和展示,同時以節慶賽事為載體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