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蝸牛在非洲被稱作極品美味,大如兔子,中國吃貨卻不敢嘗試

2021-01-10 奇點使者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它們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並且發展至今一共有2.5萬多種,在世界各地都分布廣泛。在我國,蝸牛的種類有數千種,其中有11種具有食用價值,比方說我們熟悉的白玉蝸牛等等。不過,即使是中國吃貨,也並不是什麼蝸牛都敢吃的,在非洲,有一種體型如同兔子一般大小的巨型蝸牛,非洲人視它為極品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嘗試。

這種蝸牛被稱作非洲大蝸牛,它們的體長最大可以達到20釐米,與大部分蝸牛一樣,都是雜食性動物,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特別是下雨天和夜晚,是蝸牛們出沒的主要時段。非洲大蝸牛的從不挑食,當食物充足的時候,它們會吃一些農作物、林木、蔬菜、果子等等,不過,一旦遇到食物短缺的時候,它們不僅會吃同伴的屍體,還會吃水泥等,危害性極大。

動物學家表示,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物種之一,它們不僅對500多種農作物有危害,而且還可以作為寄生蟲、病原菌的宿主,可以傳播結核病、腦膜炎等等,如果吃了攜帶病菌的非洲大蝸牛,對人體絕對是百害無一利,這也是為何中國吃貨們不敢輕易嘗試的原因之一。不過,在非洲竟然是人們最好的食物。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非洲旅遊,在非洲的街頭經常會看到售賣這種大蝸牛的,而且一些街頭食品攤會將這種蝸牛給烤了吃,據說味道非常好。在非洲,每年超過1500萬公斤的非洲大蝸牛被非洲吃貨們吃掉,在世界其他地方對於非洲大蝸牛的入侵感到頭疼的時候,非洲人已經開始擔心未來繼續吃下去,會不會將它給吃滅絕。

根據記載,我國非洲大蝸牛的首次引入記錄,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臺灣引入了非洲大蝸牛,竟然給臺灣農業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臺灣農業才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而美國也曾被非洲大蝸牛的入侵搞得頭痛,在上世紀60年代,一個美國小孩覺得非洲大蝸牛有趣,就攜帶了2-3隻非洲大蝸牛回到了美國,沒想到非洲大蝸牛的繁殖速度驚人,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遍布邁阿密。

一直到今天,美國方面仍然在為了消滅非洲大蝸牛而進行著努力,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而這事件的罪魁禍首,僅僅是2-3隻蝸牛而已,由此可見,非洲大蝸牛是多麼的恐怖了。動物學家介紹說,每隻大蝸牛一次最多可以產下700多個卵,一年中可以產卵4次,算下來一隻非洲大蝸牛一年至少可以產下上千隻的小蝸牛,這速度實在是驚人。

目前,我國非洲大蝸牛主要出現於南方,特別是廣東一帶,對於農作物的危害極大,有人推測,大約是2013年前後伴隨著非洲人來廣東,攜帶來的非洲大蝸牛,後來快速繁殖,很快就在南方肆虐了起來,雖然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但是卻沒有辦法徹底根治它。大家見過非洲大蝸牛嗎?認為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徹底將它清除呢?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非洲大蝸牛,又叫褐雲瑪瑙螺,屬於瑪瑙螺科瑪瑙螺屬,在非洲,非洲大蝸牛可以說是超級美食,非洲加納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但是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之後,已經泛濫成災,可是中國吃貨卻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
  • 地球上最大的蝸牛,體型賽兔子,25000顆牙齒輕鬆啃食水泥!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它們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並且發展至今一共有2.5萬多種。蝸牛大都是體積很小的軟體動物,長度一般都在3釐米之內,體重只有幾克,不過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卻遠遠超過了這個長度,它就是非洲大蝸牛,又叫非洲巨型蝸牛。
  • 非洲大蝸牛在我國泛濫成災,是非洲人的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提起非洲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地方,大家腦海裡浮現的畫面一定各不相同。聯想到那裡貧窮落後的生活面貌、聯想到一望無垠的草原風光、聯想到生活在熱帶氣候的野生動物以及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植物。在非洲這片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都令人大開眼界、大長見識,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非洲大蝸牛。
  • 「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
    」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很多人喜歡旅遊,因為可以放鬆自己,瀏覽異域風景,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人生閱歷,品嘗其它地區的美食生活當中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品嘗美食,經常被大家調侃為吃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經常會想盡各種方法品嘗不同的美食。往往因為國家不同,地域不同,也是文化不同,所認可和欣賞的美食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說非洲有一種當地居民非常喜歡吃的美食,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不敢吃。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進擊」的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是陸地上最大的腹足類生物之一,平均壽命為5~7年,最多能活10年。在食物充足時外殼的長度能達到20公分甚至更長,比人的巴掌還要大。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需要經過人工培育,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中國人卻不敢吃非洲大蝸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20釐米左右,39釐米的蝸牛還經過了吉尼斯世界的認證,為什麼非洲大蝸牛會從非洲進入中國呢?,於是把它們引入了中國進行養殖,但是,缺乏經驗和環境的不同導致非洲大蝸牛的養殖並不順利,很多蝸牛逃到了自然環境當中,還有一些人把蝸牛當作寵物來飼養,飼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把它們放歸了大自然,所以非洲大蝸牛的數量在中國變得越來越多。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這種蝸牛用的是勃艮第蝸牛。在歐洲蝸牛簡直是每餐必備的美味佳餚,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至於為何如此被歐洲人喜歡,是因為它們營養豐富,其次是味道鮮美,還有「軟黃金」的美稱。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非洲大蝸牛。 被非洲人非常喜愛的大蝸牛,到底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蝸牛的體積相對較小。人工養殖的中國蝸牛大小只有1.6釐米,散養的大約3釐米。而非洲蝸牛成年後平均殼大小可達七八釐米,甚至能達到20釐米的長度。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成美味?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在非洲是非常受歡迎的,非洲的部分地區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的蝸牛,但是在這一物種入侵中國之後本以為它會像小龍蝦一樣被吃到滅絕,需要經過人工培育,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中國人卻不敢吃非洲大蝸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們中國似乎從來沒有面臨到這種問題,因為很多的生物來到中國之後貌似都成為了我們的一道美味。比如很久之前的非洲牛蛙以及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他們甚至被吃到了需要人工繁衍。由此可見中國吃貨是多麼的厲害呀!但也並非是所有的物種入侵都在中國失敗了。這不,風水輪流轉,這一次就輪到了我們,來自非洲的大蝸牛成功的入侵了中國,對此,很多中國吃貨也是表示實在是不敢吃啊。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但從其俗名就可以看出,非洲大蝸牛並非中國的本地種,而是其他地方來的。 而非洲大蝸牛「偷渡」到全世界的方式也都大同小異,吃貨和寵物愛好者可能需要背鍋。 在非洲,這種大蝸牛向來都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比較受非洲人民的歡迎。現在在各種視頻平臺上,我們也能看到非洲小哥演示如何烹飪非洲大蝸牛,吃法還不少。
  • 非洲吃貨要趕超我大中華?能把蝸牛吃滅絕,靠養殖解決食物需求!
    蝸牛在中國就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小動物,它們的動作非常緩慢。但是在非洲人民心中,蝸牛卻是一種非常好的美味,雖然我大中華的吃貨也是非常多的,但是要是論吃蝸牛還是比較少見的,這樣一比較看來非洲人民的吃貨屬性可以和我國人民相媲美了。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一隻蝸牛即能完成的一次「蝸牛面膜」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又名褐雲瑪瑙螺,其殼上有著棕褐色的條狀花紋,就像瑪瑙一樣。但從其俗名就可以看出,非洲大蝸牛並非中國的本地種,而是其他地方來的。
  • 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在我國泛濫成災,在非洲卻成為一道美食
    說起吃貨這個稱號,很多人都會想到非我國人莫屬,任憑外來物種在我國如何橫行,一旦被製作成美味的食物,就會瞬間被吃到瀕危。它就是非洲大蝸牛,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其原本來自非洲,體型和同類相比,要比較大。根據資料顯示,最長時可達39釐米,相當於一隻兔子的大小。那有好奇的網友可能會問,如此大的蝸牛吃起來不是更給力嗎?
  • 非洲人吃到快滅絕的動物,中國吃貨見後直言:這吃了不會生病?
    然而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下不了口,而卻被非洲人吃到快要滅絕,中國吃貨看見後表示:這吃了不會生病?這種動物就是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的體型,比一般蝸牛大好幾倍。在非洲,很多地區都有它的足跡。它們尤其喜歡雨天這種環境,每當下雨過後,非洲大蝸牛就會在當地泛濫。我國也存在這種動物的足跡,然而對於這種生物,我們都是避而遠之,因為它攜帶著很多細菌,都不敢把它拿來吃。
  • 繼非洲大蝸牛後,中國吃貨又被越南美食打敗了,廣東人:惹不起
    中國其實是一個吃貨大國,這個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感覺中國人不管是任何事情都能跟吃的扯上關係,而中國吃貨對於食物的探索也進行了幾千年,中國的美食種類也是多到數不勝數。基本上只有你想不到的,但是沒有中國食譜沒有的,當然如果是這樣東西真的味道不好,那就是不一樣了,畢竟中國人追求的是美食,而不單純是食物。繼非洲大蝸牛後,中國吃貨又被越南美食打敗了,廣東人:惹不起。
  • 非洲的「大蝸牛」,能取食同伴消化水泥,國內吃貨:束手無策
    相信之前有去過非洲這片大陸旅遊的,一定會對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即使不少國家都比較的貧困落後,但擁有的風景卻是獨一無二的,比如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大型野生動物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植物,這其中有很多都會讓人大開眼界,比如今天要說的非洲大蝸牛。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但是,不能因為一個個例來誤認為吃貨可以解決物種入侵,許多的入侵物種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光靠吃貨的力量根本是杯水車薪,更不用說還有許多無法食用的入侵物種,接下來我們看看那些打敗吃貨的一些入侵物種。
  • 被列入黑名單的美食,繁殖能力超強的 非洲大蝸牛,你認識嗎
    在不少外國人的眼中中國是一個美食之都,在這裡你能品嘗到最地道的美味,更有八大菜系供你選擇。不用多說光一個四川就能夠外國友人吃上好幾年。雖說我國的物種豐富,但是我國也不少什麼都吃,有些在國外響噹噹的食材在我國就沒什麼銷量。
  • 最愛蝸牛的不是法國?這個國家把蝸牛吃到滅絕,比中國吃貨還厲害
    蝸牛,除了農村的孩子們常見認識之外,大多數的城市小孩是在書本,周杰倫的《蝸牛》和法國國菜裡認識的。蝸牛作為食物這樣的事,即使是馳騁各種食材的中國吃貨也不敢恭維,很多人去法國被推薦蝸牛大餐的時候,都是拒絕的。但是吃蝸牛的國家可不止法國,有一個國家對蝸牛熱愛到把蝸牛都吃滅絕了。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這種蝸牛是陸的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