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它們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並且發展至今一共有2.5萬多種,在世界各地都分布廣泛。在我國,蝸牛的種類有數千種,其中有11種具有食用價值,比方說我們熟悉的白玉蝸牛等等。不過,即使是中國吃貨,也並不是什麼蝸牛都敢吃的,在非洲,有一種體型如同兔子一般大小的巨型蝸牛,非洲人視它為極品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嘗試。
這種蝸牛被稱作非洲大蝸牛,它們的體長最大可以達到20釐米,與大部分蝸牛一樣,都是雜食性動物,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特別是下雨天和夜晚,是蝸牛們出沒的主要時段。非洲大蝸牛的從不挑食,當食物充足的時候,它們會吃一些農作物、林木、蔬菜、果子等等,不過,一旦遇到食物短缺的時候,它們不僅會吃同伴的屍體,還會吃水泥等,危害性極大。
動物學家表示,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物種之一,它們不僅對500多種農作物有危害,而且還可以作為寄生蟲、病原菌的宿主,可以傳播結核病、腦膜炎等等,如果吃了攜帶病菌的非洲大蝸牛,對人體絕對是百害無一利,這也是為何中國吃貨們不敢輕易嘗試的原因之一。不過,在非洲竟然是人們最好的食物。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非洲旅遊,在非洲的街頭經常會看到售賣這種大蝸牛的,而且一些街頭食品攤會將這種蝸牛給烤了吃,據說味道非常好。在非洲,每年超過1500萬公斤的非洲大蝸牛被非洲吃貨們吃掉,在世界其他地方對於非洲大蝸牛的入侵感到頭疼的時候,非洲人已經開始擔心未來繼續吃下去,會不會將它給吃滅絕。
根據記載,我國非洲大蝸牛的首次引入記錄,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臺灣引入了非洲大蝸牛,竟然給臺灣農業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臺灣農業才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而美國也曾被非洲大蝸牛的入侵搞得頭痛,在上世紀60年代,一個美國小孩覺得非洲大蝸牛有趣,就攜帶了2-3隻非洲大蝸牛回到了美國,沒想到非洲大蝸牛的繁殖速度驚人,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遍布邁阿密。
一直到今天,美國方面仍然在為了消滅非洲大蝸牛而進行著努力,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而這事件的罪魁禍首,僅僅是2-3隻蝸牛而已,由此可見,非洲大蝸牛是多麼的恐怖了。動物學家介紹說,每隻大蝸牛一次最多可以產下700多個卵,一年中可以產卵4次,算下來一隻非洲大蝸牛一年至少可以產下上千隻的小蝸牛,這速度實在是驚人。
目前,我國非洲大蝸牛主要出現於南方,特別是廣東一帶,對於農作物的危害極大,有人推測,大約是2013年前後伴隨著非洲人來廣東,攜帶來的非洲大蝸牛,後來快速繁殖,很快就在南方肆虐了起來,雖然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但是卻沒有辦法徹底根治它。大家見過非洲大蝸牛嗎?認為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徹底將它清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