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聞成都丨川西草木物候記②薺菜鹿兒韭 喚醒了思念春色的胃

2021-01-09 封面新聞

山中的早春

□孫海 文/圖

立春之後,幾天的連續暖陽催發了無數花朵,然後天氣並未如人們期盼的那樣一天天的溫暖起來,反而像小孩兒的臉一樣陰睛不定。《月令》說: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終於,物候在雨水日之後,成都進入到了冷雨綿綿的早春。

雨水時節,連日陰雨陰溼難耐,剛剛被立春後成都明媚陽光撩拔起來的心,隨著氣溫的迅速降低又沉寂起來。許多年前,陸遊大概也有著同樣的心情起伏。「我昔薄遊西適秦,歸到錦州逢早春。」 在一個陽光和煦水光瀲灩的早春,已到天命之年的陸遊來到了成都,剛剛入蜀的他連連驚嘆錦城草木春色之美。然後,天氣又很快變成了多雨的季節,「風雨從北來,萬木皆怒號。入夜殊未止,聲亂秋江濤。」望著在風雨中墜落的花瓣,陸遊又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然而,哪怕相伴著風雨,物候的生發並不會隨便著人們心情的低落而有絲毫的停頓。春已至,萬物正在復甦,川西大地正接受著雨露的滋潤,雨水中孕育著生命與希望。

水井坊中的一株玉蘭花

中華蛇根草

隱於山野低調綻放

就在這紛飛的細雨之中,離成都市區不到80公裡的大邑西嶺群山山谷,在鬱鬱蔥蔥的常綠闊葉林間,山中溪水正歡快的奔流,溪畔,一叢叢中華蛇根草在雨中開出了嬌豔的粉紫紅色花朵。

山上的野花為誰開又為誰敗,靜靜地等待是否能有人採摘?中華蛇根草是來自茜草科蛇根草屬的草本植物,它們一直低調地生活在川西的山谷林間,這是一種在中國南方分布很廣泛的植物,雖然中華蛇根草也是一種我國的特有植物,不過和其它那些大紅大紫的中國原生植物相比,許多年以來,它們卻名聲不顯,毫不張揚,默默無聞。在一個群芳爭奇鬥豔的早春季節,低矮的中華蛇根草卻隱於山野道旁在雨中熱鬧而低調的綻放,雖然它們的小花也顯得極為可愛,但細雨之中的人從它們身邊匆匆路過,很少有人會為它們停下腳步,留意到它們也有如此嬌羞的容顏。

水井街邊的銀荊

小雨中的中華蛇根草顯得極為靈動清爽,無數的小花組成了一個頂生而多花的花序,上面還帶著晶瑩剔透的水滴。中華蛇根草的小花結構也頗為精緻,它們有著管狀漏鬥形的花冠,花冠從粉白到紫紅,花的喉部還有細小的絨毛。這種的小花還分成了兩種不同的型態,一種是雌蕊花柱異長的長柱花,長柱花的花柱常伸至管狀的小花的喉部或管口之上,柱頭2裂,短柱花的花柱卻隱藏在花冠管的中部。

絲管路上紅葉李的花枝流光溢彩

絲管路上紅葉李的花枝流光溢彩

小小的中華蛇根草的這種結構精巧的兩型花的背後,隱藏著這種低調的草本植物極為聰明的「心機」,在自然演化的歷史中,毫不張揚的蛇根草選擇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生存繁衍技能。這是一種以蟲媒作為主要的傳粉途徑的小花,當昆蟲採蜜的時候,它們的頭部會觸碰到花冠筒口部的器官而將其長長的口器伸入冠筒下部。但而每一朵花上的雌蕊想要授粉後懷上健康的「小寶寶」,就要避免「近親自交」,所以同一朵花中雄蕊上的花粉是不起作用的,它們需要的是另一朵花裡雄蕊的花粉。

兩型花的柱頭位置與雄蕊剛好相反,因此昆蟲頭部沾上的花粉定是短柱頭的花的,而頭部又只能碰到長柱頭,反之口器沾上的花粉又一定來自長柱頭的花,而只有碰到短柱頭的花時,口器的花粉才能接觸柱頭。這樣一來,傳粉的花受精率變得非常高效,便能夠充分獲得健康飽滿的種子。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看著中華蛇根草在雨中含羞帶怯一副小心翼翼的防備樣子,哼,你們的小秘密啊,我早已知道。

耳狀人字果

人見傾心我見猶憐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錦江的江岸,杜甫在早春的春色中漫步,紅的是桃,綠的是竹,白的是李,江中泊著的是通向東吳的船,西邊的天際是白雪皚皚的西嶺群山。

早春的川西山野,流水潺潺的峽谷林間,沒有桃紅李白,和開著粉紫紅色小花的中華蛇根草做好夥伴的,是開出白色小花朵的耳狀人字果。

耳狀人字果

耳狀人字果來自於毛茛科人字果屬,這種多年生全體無毛直立小草本,一眼看上去便會給人以貌美膚白、清朗俊俏的良好印象。人字果屬是分布於亞洲東部到喜馬拉雅山區一帶的毛茛科下一個成員不多的小屬,耳狀人字果主要分布於我國的西南,生活在1500米以下溼潤的低海拔山地,和中華蛇根草一樣,耳狀人字果也是中國特有的野生植物。

耳狀人字果有極為顯眼的二回鳥趾狀複葉,中間是一枚草質菱形的大葉片,兩邊側生著兩枚不等大的小葉片,就像兩個可愛的小耳朵,這也是它們名字中耳狀的來歷。早春二月,在細密的春雨的滋潤下,耳狀人字果開出了極為清純靚麗白色小花,在小花的「白色花瓣」之中,許許多多在花蕊間,還有五顆金黃的「黃寶石」閃閃發亮。於是,每當這種川西山野中的野生小草開花的時候,那種楚楚動人的風採,總是讓人一見傾心我見猶憐。

不過,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它的花,耳狀人字果在春雨的滋潤下開出的,並不是白花,那些清純動人的「白色花瓣」,其實是全都是它的花萼片,耳狀人字果開出的其實是金黃色的花,它們真正的花瓣只有五枚,便是躲藏在二十餘枚雄蕊中,那五顆閃閃發亮的金黃色的「黃寶石」。

毛茛科是一個成員眾多的大科,包括約60個屬2500餘種,它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有許多的毛茛科植物它們都已經沒有了真正的花瓣,比如美麗的觀賞植物銀蓮花,還有一些植物,它們的花瓣演變成了亮晶晶的蜜腺狀的樣子,不過它們的花萼片卻變成了花瓣的樣子,同樣的繽紛美麗。

耳狀人字果真正的花瓣就演變成為了極微小的金黃閃亮的蜜腺一樣的小花瓣,在川西幽暗的森林中,這五朵在白色的花瓣狀的萼片亮閃閃的金色花瓣,它們的作用就是去吸引和欺騙那些以視覺見長的昆蟲,就像在對它們唱著一首甜蜜誘惑的歌:

「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來啊,快活啊,我這有甜蜜的風光。」

鹿兒韭

苔蘚層中發出的誘惑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淅淅,成都平原和川山野之間,許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小草們紛紛冒出了頭,點綴著春色大地,小雨如酥,春雨如油,撩動著一個個成都人對山野的嚮往,也喚醒了思念春色的胃。

鹿兒韭

雨過天青,鳥鳴婉轉。陽光透過了雨水滋潤過的川西山地的森林,鹿耳韭兩枚油綠綠的像小鹿耳朵般的卵圓肥厚的葉片從厚厚的苔蘚層裡冒出頭來,透過林下的陽光,滿山坡肥美的小鹿耳朵就像是在對每一個懂得它的人輕聲地召喚:

「來吃我,我很好吃哦。」

鹿耳韭是來自石蒜科蔥屬的植物,是我們餐桌上的蔥、蒜、韭菜在山野中的近親。在過去,以蔥、蒜、韭為代表的餐桌美味一直是被分配在百合科之中,一度它們也曾鬧過獨立,成立了蔥科。只是後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對植物世界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入,於是蔥、蒜、韭菜它們就集體改換了門庭,告別了百合科加入到了石蒜科的門派。蔥屬植物作為一種很普遍的調味品或蔬菜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緊密,很早以前就被人類熟悉和食用。從此,以產生有毒植物如水仙、石蒜、朱頂紅聞名的石蒜科,也不再讓人聞之色變,無論是蔥、蒜還是韭菜,這些古老的食材,都帶著無比的誠意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不過,經過了一個冰雪覆蓋的冬天,只有最資深的吃貨,才能感覺得到這一場春雨滋潤過後,川西的高山密密的森林下無數的小鹿耳朵冒出頭來的樣子,那是鹿耳韭躲藏在厚厚的苔蘚層中,對你的渴望春天的胃發出的誘惑。

鹿耳韭在中國植物志中的名字叫做卵葉韭,這種蔥屬的野韭和我們常見的長條葉韭菜長得完全不同,它們總是成片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下和陰溼的山坡。和我們常見到的栽培的蔥、蒜、韭菜不同,鹿兒韭有兩片卵狀的小鹿耳朵一樣的寬大葉片,採摘下它,你會深刻的體會到汁嫩肥美的感覺,你的手上也會有一股濃濃的韭菜香氣,而它的味道遠比韭菜更加的鮮美醇厚。

薺菜

採採珍蔬不待畦

這個時候,在成都平原,在城裡城外,一種極不起眼的低矮小草也正在雨絲中努力地舒展起身軀,開出了白色的小花,甚至還有一些性急的植株已經結出了三角形像小錢包一樣的果實。它們是每個成都人都十分眼熟和親切的小草,總是好多株成片地長在一起,在早春的暖陽下,它們總是懶懶散散地樣子,微小的白花,十字型花冠和三角形的短角果就是它們身份的標誌。

薺菜

這種看起來極不起眼又十分熟悉的植物,是薺。薺也叫薺菜,古往今來,許多人對這種植物熟悉和喜愛超過了其它眾多的野菜,薺菜這種不起眼的野菜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滿足,最早可以追溯到來自詩經中的吟唱:「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如果沒有吃過這味苦的苦菜,你又哪裡知道薺菜的可口甘甜?

不過,說起吃薺菜,卻不能少了陸遊,「採採珍蔬不待畦,中原正味壓蓴絲。」這種挽起袖子挖薺菜的勁頭和幹勁,在今天也許只有錦江邊跳廣場舞的大媽才能相比。辛棄疾也不甘寂寞,「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雨水的時節,下點小雨算什麼,正是吃薺菜的日子,最明媚的春色當然就是在溪頭的那一片水靈靈的薺菜花中。

很難有別的野菜能有薺菜一般的地位,這種對薺菜的滿意,竟然傳承了上千年而不衰。做為一種春天草坪上的野草,極為尋常的薺菜從未被人忘記。它不但滿足了我們思春的胃,還浸潤進了我們的心田,哪怕直到今天,它仍然只是城裡城外,早春的野地與草坪之間,來自於十字花科薺屬一種廣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的野生植物。

相關焦點

  • 語聞成都|川西草木物候記28:天師洞前有銀杏 羅列青城百八景
    成都冬天的到來的時候沒有深秋冷雨連綿降溫時節的肅殺,也沒有北方城市的那種冰涼寒意。每年的十一月,成都立冬後,氣候反而會呈現出如春三月一般陽光溫暖明媚,俗稱「小陽春」。「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氣溫的轉暖,如果再連續遇上幾個好天氣,總會引誘城市中一些草木誤會了時季。
  • 語聞成都|川西草木物候記24:青城山上剪不斷的相思斷腸花
    暑氣在蟬聲中漸漸消失,伴隨著習習涼風,川西的秋天也隨南飛的大雁再次歸來。初秋帶來的不僅僅是詩意,也是一種心境。那一年,定居於浣花溪草堂的杜甫,斜倚枕頭感受著夏去秋來的物候變遷,微微涼意的秋風中,一片落葉自茅屋後的榿林中輕輕飄落。欹枕初驚一葉風,曾經的壯志雄心日漸模糊,時光流逝的繾綣苦悶於平淡中帶著一絲悲涼,和川西的新秋融在了一處。同樣的新秋涼月,不同的人更有不同的心境。
  • 川西草木物候記3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然而,成都的小雪和雪永遠都沾不上邊,這就是一個很容易被成都人忽略的節氣,哪怕已是立冬後的第二個節氣,城市街頭還是深秋的物候景象。只是天色開始變得陰晴不定渾渾噩噩,有了一種繁華褪去的倦怠。 隨著寒意步步緊逼,荷塘中的殘荷終難逃枯萎的命運,金黃色的銀杏開始飄落,草木呈現出斑斕的色彩。
  • 川西草木物候記:西嶺幽林 隱藏的神秘吃肉世界
    孫海 文/圖7月末,成都西嶺。城中酷暑難耐,山中風景正好。陰陽界高山山脊,雲起雲湧。雲霧繚繞中的岷江冷杉林鬱鬱蔥蔥。從靠近成都平原的數百米的低山河谷,地勢陡然躍起至3000米的高山,在此地的巖壁石隙、高山草甸和幽暗林間,在這個離城市極近的隱秘之地,隱藏著許多大自然的神奇秘密。
  • 湖湘自然筆記·我們的24節氣物候記丨穀雨
    從這個立春開始,新湖南客戶端聯合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邀請每一位熱愛自然的人,共同記錄身邊每一季的節氣物候,建設美好有序的內心生活。 在每個節氣的15天裡,可將您觀察到的物候用圖片(照片或手繪)、視頻與文字的形式,掃描以下二維碼投稿。
  • 川西草木物候記27:八月瓜 九月炸十月摘來誆娃娃
    秋色之中,川西的山野枝頭累累的果實,就像是喚醒童年記憶最好的承載體。山茱萸說起野果,大概秋天的山茱萸最讓人喜愛。山茱萸的果實深秋成熟,一顆顆明亮鮮紅掛於枝頭。山茱萸的果實,稱為朱實也叫萸肉,是一味傳統藥材,耳熟能詳的 「六味地黃丸」中就有「萸肉」的成份。東漢張衡曾寫下:「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 除了「胖娃上成都」 你還能唱出哪些川西童謠?
    五十多年前,母親和祖母搖著蒲扇,望著天井外的夏日星空,唱起的一首首川西童謠,至今都讓童華池念念不忘,脫口而出。今天六一兒童節,成都市退休教師童華池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曬出了自己記憶中,以及平時收集的川西壩子童謠。「上世紀50年代前後,我們童年時代的物質生活遠遠沒有現在這樣優越,娛樂方式也不如現在高級。但正是那樣的簡單快樂能讓人回味一輩子。」
  • 成都4女孩川西自駕失控墜江 川西環線看似天堂實則危險如「地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車上4位女孩,均來自成都洛帶鎮,是在稻城亞丁返回成都的過程中不慎墜江。其中,年齡的最大30歲,最小的僅24歲。
  • 薺菜是「花青素之王」,薺菜蘸醬糰子好吃又營養
    它就是薺菜,薺菜是一種營養十足的野菜,具有護肝、健脾、明目的功效,薺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因胡蘿蔔素為維生素A原,所以是治療乾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今天營養師大喬為大家分享的這道薺菜蘸醬糰子大家喜歡嗎?喜歡的朋友就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薺菜蘸醬糰子
  • 不進菜場,怎知春色如許?
    前段時間依靠生鮮網站下單買菜,見不著「蔞蒿滿地蘆芽短」,樹還是光禿禿的,走進菜場,滿眼都是綠油油的春意,生機勃勃,才發現春天早來了,倒有點像杜麗娘了,唱一句:不進菜場,怎知春色如許!
  • 去川西100遍,卻錯過了這個冷門仙境小縣,還打算錯過嗎?
    因為起來越難走的路景色越美…… 這個大美之地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多民族在這裡聚居融合,無論是自然和人文風光都獨樹一幟,還有讓人直流口水的美食,都讓人流連忘返。攝影/dirdir001地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日隆鎮這裡恍若一處世外桃源,藍天之下就是鮮花,花海之上就是白雲,花和雲似乎正在接吻一般的親近,所以這裡的花海也稱「雲頂花海」
  • 人境·物候|小寒
    小寒時節,冷空氣伴隨著降雪,川西的山地已是銀妝素裹的冰雪勝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過了小寒,成都人就在溼冷中開始數起了「三九」,成都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了,這時候,滿城人都在內心期盼著來一場初雪,也找尋著這個時節特有的花物。
  • 薺菜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薺菜的作用  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營養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痢疾、水腫、腸炎、胃潰瘍、感冒發熱、目赤腫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藥,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藥效。
  • 駕尋川西(1)遊走成都後花園-大川鎮
    #川西自駕遊#開始寫這篇圖文遊記的時候,不知道從何開始。作為總體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保康路穿越,不是牧民家的犛牛湯鍋,不是莫斯卡的土撥鼠,更不是臥龍大熊貓,至今難忘的是阿科裡鄉的孩子們。(有意可私信、評論區溝通哈)言歸正傳,遊記從成都說起。成都後花園?蜀地外的人知之甚少,當驅車百十來公裡深入之後,重新認識到了四川人的生活境界~這個地方絕對沒來錯,更有甚者讓我們在這連著住了兩天。故事還得從抵達成都後的改裝說起,兩臺北極卡車改完AT35基礎套件改裝之後,從長途自駕穿越的標準考慮,還有幾處需要加強。
  • 聽,薺菜的聲音
    春深了,草地上的薺菜「抽芯」了。芯越抽越長,在頂上聚起一簇淡綠色米粒大小的花苞。某一個清晨,外圈兒的花苞率先開了,哦,原來是一朵朵素淨的十字小白花。十字花科的植物一直是菜籃子裡的嬌寵。青菜、大白菜、捲心菜、花菜、蘿蔔、甘藍、芥蘭……這個家族人丁興旺,族系發達,佔據菜場半邊天。
  • 成都出發,看星月童話賞英仙座流星雨,川西最佳觀賞點你知道嗎?
    從今以後你的小長假、出國遊、避暑遊、賞花遊、徒步遊、成都周邊遊……等一切戶外活動選址我都包了,每天變著花樣安排旅遊地,保證你滿意,總有一個是你必定會到達的遠方~流星英仙座流星雨川西最佳觀賞點:紅巖頂自駕路線:成都出發—京昆高速(多營出口到318國道)—過二郎山隧道(出隧道約3公裡右手邊有個岔路口就是往紅巖頂方向,可自駕到幹海子停車場)徒步約2.5小時可到達紅巖頂山頂觀景臺
  • 成都少城現39塊文化地標標識牌 為川西建築風格
    木板上,近150字的中英文對照文字,配上歷史圖片,讓這個地方的歷史躍然紙上,而掃描木板一側的二維碼,成都文化地標更一覽無餘。本月底,成都少城片區39塊川西建築風格的文化地標標識牌將全部「出街」,帶回一段少城往事。  「『少城』是成都珍貴的獨家記憶,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巴蜀民俗專家袁庭棟全程參與這39個文化地標的選址,並親自撰寫所有介紹文字。
  • 20句暖心的句子,思念是一種美麗的孤獨!
    二、思念一個人有時候就像痛入骨髓一樣,撕心裂肺地難受極了,那種痛苦不是他人可以體會得到的。三、每到深夜都情不自禁的想起你,自從你外出工作後,我思念你的心就一直都在!好想你趕快回來,再也不分開!四、車子停了,愛的腳步卻不停,思念來了,城牆也擋不住,大海枯了,愛的潮水卻永流。
  • 我和我的村莊丨熱炕頭兒上聽大頂子山下的故事
    」 在小南河村的《黑金部落》旅遊基地 看木刻楞老房、雙耳鍋、柴火架 一窺赫哲族古老悠長的生活風俗 砍柴生火起鍋灶 聞著鐵鍋燉江魚的香味兒 總臺央視記者進村嘗到了 熱氣騰騰的 「全家福」是小南河村年三十兒一道特殊的「大菜」。五年來,每到年三十兒,冷書記就走家串戶拍下了一戶戶變化、一張張笑臉。現在的小南河村自然、自足、自養、自樂,小南河人越來越有精氣神兒,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 一鍋薺菜香
    吃薺菜人們一般以為是二月春來的時候,其實是一種誤解。你在菜市場裡見到的那些水靈靈的薺菜不夠野,多半是大棚裡埂邊長的,所以香味便淺許多。真正好吃的薺菜得去野外挖。      純野生的薺菜最肥碩鮮嫩的時候恰在冬末。當北風颳酥了雪蓋過的田野,擋不住的野草野菜便鑽出來。野油菜地裡,間雜生著最多的野薺菜。它們尚未經過暖陽初雨,冷冽封禁了它抽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