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西龍州弄崗觀鳥賽,鳥浪第一波

2021-01-09 自然使者

廣西崇左市在2018年3月14-18日舉辦「2018中國龍州第二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暨觀鳥賽」,委託朱雀會承辦此次賽事。

朱雀會發出通知不久,這裡收到鳥友們的多條留言,有人要去參加觀鳥比賽,卻沒去過龍州觀鳥,希望自然使者能介紹一下龍州的鳥兒。

對於很多觀鳥人來說,廣西崇左市的龍州弄崗保護區可謂大名鼎鼎,這裡有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分布著很多別處少見、難見到的鳥類,鳥類多樣性相當豐富。

有林鳥,水鳥,從鳥的名稱來看,有多種卷尾、啄木鳥、鵯、多種樹鶯、柳鶯、鶲鶯、鵐、啄花鳥和太陽鳥,尤其是很多種的穗鶥鳥,讓身處北方的菜鳥小編眼花繚亂。很多鳥的名字是第一次聽說,有的字甚至都不認識,小編汗顏啊,例如鵙(音jú),(音jí)。

根據會務組給出的第一屆觀鳥賽鳥種名錄顯示,去年比賽期間錄得鳥種數為343種。參考鳥類在中國的分布狀況,考慮鳥種數比較多,篇幅又有限,大自然野趣通過6波鳥浪來簡單介紹其中的240種,以圖片名稱為主。

今天為第一波鳥浪,39種鳥。鳥浪中的領頭鳥是著名的小黑鳥--弄崗穗鶥。

弄崗穗鶥

被稱呼為「小黑」的弄崗穗鶥是弄崗鳥兒第一擔當。在2008年才被確認為新種,現在僅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發現。弄崗特有鳥種。

跟隨小黑的穗鶥鳥們:

金頭穗鶥

斑頸穂鶥

黑頭穗鶥

紅頭穗鶥

鉤嘴鶥屬的鳥:

長嘴鉤嘴鶥

斑胸鉤嘴鶥

棕頸鉤嘴鶥

中國是雉科的王國,在弄崗除了大菜鳥---雉雞之外,還有以下幾種。在中國觀鳥圈裡有「一雞抵十鳥」的說法,強調雉科鳥類的地位。

黑頸長尾雉

黑頸長尾雉目前的數量十分稀少,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褐胸山鷓鴣

沒有文字介紹的鳥名跟在圖片後面。

紅原雞

中華鷓鴣

藍胸鶉

棕胸竹雞

灰胸竹雞

白鷳

地處亞熱帶地區,還有很多種啄花鳥。

黃腹啄花鳥

純色啄花鳥

紅胸啄花鳥

朱背啄花鳥

還有花蜜鳥、太陽鳥、捕蛛鳥,它們都屬於太陽鳥科。

紫色花蜜鳥

黃腹花蜜鳥

藍喉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

黑胸太陽鳥

黃腰太陽鳥

長嘴捕蛛鳥

紋背捕蛛鳥

還有犀鳥。

冠斑犀鳥

還有神秘的八色鶇。

藍背八色鶇

辨識度高的冕雀。

冕雀

長尾闊嘴鳥

灰燕鵙

白腰鵲鴝

印支綠鵲

又名短尾綠鵲、黃胸綠鵲、青身鵲鳥、海南綠鵲。是多色型鳥類,而且有漸變的過度類型,如果觀察到非綠色型的,不要以為是新種。

白翅藍鵲

純色巖燕

褐背鶲鵙

又名褐背鵲鵙,為山椒鳥科鶲鵙屬的鳥類,俗名褐背花伯勞。

藍須夜蜂虎

弄崗觀鳥賽被譽為歷史上最虐的觀鳥比賽,活動強度巨大,第二屆比賽時間又延長到3天,參賽的觀鳥人們要掌握好節奏,悠著點參賽,輕鬆享受觀鳥的快樂。

當然,中國的觀鳥圈,是最友好相助的圈子,天下鳥友是一家。小編雖為菜鳥都深有體會,到哪裡觀鳥,只要在圈子裡問一句,就會有素不相識的鳥友伸出援手,令人甚感溫暖,也希望自己能盡力傳遞這份溫暖。

歡迎已經熟悉龍州的鳥的鳥友們在文後留言,補充說明這些鳥類更多的信息,比如,鳥兒較常被發現的位置是樹冠中,灌叢,地上,還是樹頂,還是其他位置?

更歡迎國內去過龍州的生態攝影師們提供後面幾波鳥浪的圖片,為參加觀鳥節的鳥友們提供幫助。

本文圖片來自自維基百科、HBW

編輯:葉脈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微信公號:ziranguancha

郵箱:ziranguancha@163.com

相關焦點

  • 有人說看到鳥浪了,鳥浪是什麼?
    葉脈 野外觀鳥多了,偶遇鳥類各種現象的機會增多,運氣好的時候可以見到鳥浪。比較容易見到的是各地常見鳥的群舞,比如成群的椋鳥、白頭鵯、金翅雀們,在濱海溼地容易見到鴴鷸鳥浪,成千上萬的鳥兒齊飛,飛演出各種形狀的鳥浪,非常壯觀。
  • 北方「菜鳥」與龍州菜鳥之美麗邂逅
    而我,正式走上觀鳥的道路,兩年零一個月,且基本都在北方看鳥,相對於不熟悉的非北方地帶而言,那是相當的「菜」。 「秘境弄崗」第二屆國際觀鳥賽結束了,官方數據給出了龍州「最菜之鳥」的前二十位排名。這個排名的統計標準有二:一是最多隊伍(共17支)記錄到,二是最多觀測點(共11個觀測點)記錄到。
  • 2018推廣觀鳥第二站:貴州觀鳥支教
    緣起:今年貴州畢節市的校長來協和小學交流學習,鳥會的副會長陳哲主任也前往畢節市實驗學校進行觀鳥推廣活動,兩地因鳥結緣。為了使觀鳥活動走進更多的地區,鳥會與畢節市實驗學校共同發起這次觀鳥支教活動。
  • 活了兩千多年的「巨無霸」就在廣西!昨天,他們相遇了!
    7月30日(昨天)由私家車930聯合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廣西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推出的「跟著博士去科考」系列研學課程【桂西南科考探秘研學之旅】進入第四天的行程,這也是整個研學之旅自然科考部分的>最後一天在7月29日進行初級的觀鳥課程之後,30日一早,弄崗保護區的研學導師就帶著學員們到保護區裡的觀鳥屋「正式」觀鳥,開啟進階模式。
  • 海南觀鳥培訓推廣活動
    正好行使廣州陽光鳥會職責,跟他們宣傳愛鳥護鳥,特別是愛打鳥的文舅舅。告訴他們雲南百花嶺,廣西弄崗,河南董寨等地的農民從打鳥到護鳥形成觀鳥拍鳥旅遊產業鏈,成功發財致富的事例。希望他們把鳥保護起來,把鳥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特別是找到稀有和特有種,我們就帶團過來,和宣傳…他們聽了很是心動,農民其實很淳樸,他們沒有環保意識很正常,單靠宣教用處不大,建立觀鳥護鳥經濟鏈是個實在的辦法!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貓兒山觀鳥被佛系的慘痛經歷│廣西觀鳥大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野外筆記 ,ID:Falco-peregrinu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這六七年來,幾乎每次我去貓兒山,都會被蕭敬騰附身,所以從六月開始吆喝的廣西觀鳥大年貓兒山站活動一直因為下雨而被迫延期至八月底,理論上八月開始至十月中旬貓兒山的天氣會好很多。
  • 廣西觀鳥目的地│欽州
    但是對於觀鳥這個活動來說,鳥就是要鳥人的眼睛看到了才被記錄到,才會存在。這聽起來有點唯心主義的意思——如果沒有觀察到,沒有被記錄,某一種鳥就真的不存在?好吧,至少蛇雕,或者鳳頭蜂鷹就是這樣。我們反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視角,但是在觀鳥的過程中就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只是留出了共情的餘地給被觀察到的動物,至於留出了多少,就因人而異了。
  • 廣西崇左行政區劃史,煙消雲散的臨塵,源遠流長的龍州
    此外還有與邕州平級的龍、籠、西原、思陵、瀼五州: 龍州即今龍州縣的前身,也是羈縻州,此時治所在今龍州縣東北,屬安南都護府管轄,轄境約當今龍州縣大部分地區。元朝時移治今龍州縣,延續至今,是今崇左市現存縣區裡,行政建制最早的一個。
  • 觀鳥賽 鳥友金門會師圖
    冬候鳥是金門的觀光特色,金門縣本月20、21日舉辦為期兩天的「鳥友大會師」,歡迎賞鳥朋友組團到金門參加冬季最震撼、最特別的觀鳥比賽。 金門縣政府表示鳥友大會師的觀鳥大賽,將取6名大會獎,包括「鳥多多獎」,取記錄最多只鳥者一隊;「金門我最熟獎」,根據觀鳥路線圖,取觀察點最多者一隊,都有精美紀念品及獎狀。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2018年1月,新出版的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列明雲南鳥種945種,亞種1162種。無論是新銳鳥類學家推崇的DNA分類系統(與IOC關聯更密切),還是老一輩鳥學泰鬥傳統分類學給予的數據,雲南在中國鳥類分布的地位都妥妥地排名第一,遠遠超出位列第二的四川(鄭光美名錄第三版四川鳥類691種,亞種798種)。無論哪種分類方法,雲南都佔據了中國鳥類的三分之二強。
  • 科學網—在中國觀鳥有它就夠
    受邀為《中國鳥類觀察手冊》進行手繪的十幾位畫師,大多數具有觀鳥的經驗。「這本書策劃時間起於2018年,但是對鳥類繪圖的積累卻早在5年前就開始了。」劉陽解釋說,「科學畫不是所有畫家都擅長的,在鳥類繪畫中,畫家首先要對不同鳥類身體各部分比例和細節都有充分的認識,了解各類鳥的標準姿態。」 繪畫者在下筆之前,往往會進行長時間觀察,最後將觀察到的細節融入繪畫中。
  • 生態環境越來越美,觀鳥拍鳥人群快速...
    近日,陽光鳥會在番禺進行鳥類調查時,在滴水巖森林公園附近意外記錄到了一種陌生的鷺科鳥類,經查證是黑冠鳽,為廣州今年的第三筆鳥類新紀錄。昨天,湛江鳥友啟鋒到滴水巖觀鳥,再次記錄到了黑冠鳽一隻,經過比對,兩個記錄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 進不進鳥坑,是一個選擇
    觀鳥賽的地點是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一個超級大的植物園,有將近300種鳥類,中國有1400多種鳥,其中一些鳥種只有在這裡才相對容易見到。(注意,是相對而已)所以版納植物園對於觀鳥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金礦,大家來參加觀鳥賽就是來淘金的。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三):梁河篇
    作為一個觀鳥人,我通常不走高速,省道是柏油路,兩邊多農田,視野開闊,觀察到四十種鳥類應該沒有問題。開個車走走停停,邊走邊拍,至少也要4個小時,有鳥的日子無限好,時間會過得特別快。山路較窄坡度也大,實在不方便停車,安全第一,觀鳥拍鳥第二嘛。林雕,博鳥攝從荷花溫泉開始,請注意路兩邊的電線桿,紅隼、黑翅鳶和普通經常有站立版,黑翅鳶繁殖比其他兩種要早,冬季已看到交配的鏡頭。
  • 3小時內觀察到42種鳥類,成都觀鳥賽新紀錄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0月26日從成都觀鳥會獲悉,昨日在成都錦城公園舉行的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誕生新紀錄:3小時內觀察記錄42種鳥類。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