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觀鳥培訓推廣活動

2021-01-17 陽光鳥會

 海口站

  在海口的幾天,我們天天掛著望遠鏡,相機在村裡田頭晃悠,問人哪裡有鳥,村裡人對我們都好奇得不得了。正好行使廣州陽光鳥會職責,跟他們宣傳愛鳥護鳥,特別是愛打鳥的文舅舅。告訴他們雲南百花嶺,廣西弄崗,河南董寨等地的農民從打鳥到護鳥形成觀鳥拍鳥旅遊產業鏈,成功發財致富的事例。希望他們把鳥保護起來,把鳥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特別是找到稀有和特有種,我們就帶團過來,和宣傳…他們聽了很是心動,農民其實很淳樸,他們沒有環保意識很正常,單靠宣教用處不大,建立觀鳥護鳥經濟鏈是個實在的辦法!

  說說村裡的情況,生境有農田,灌叢,小河,水庫,人工種植經濟林,植物種類不多,原始林子少,因長期被人捉,鳥比較怕人。四天鳥種統計38種,1四聲杜鵑T,噪鵑,白胸翡翠,褐翅鴉鵑,八哥,白頭鵯,黑領椋鳥,絲光椋鳥,棕背伯勞,池鷺,11環頸鴴,戴勝,黑卷尾,雨燕,叉尾太陽鳥,珠頸斑鳩,領鵂鶹T,海南藍仙鶲,黑枕王鶲,某柳鶯,21暗綠繡眼鳥,鵲鴝,黑喉石即,白腰文鳥,蒼背山雀,朱背啄花鳥,長尾縫葉鶯,綠嘴地鵑,黃腹花蜜鳥,戴勝,31家燕,黑臉噪鶥,灰椋鳥,紅耳鵯,烏鶇,理氏鷚,小鷿鷈,中華山鷓鴣(確認村民說)

尖峰嶺站

博鳥


  幾天後,我們一行來到尖峰嶺,在天池避暑山莊住下。老闆網名叫雲豹,是懂鳥之人,對鳳鳴谷的鳥如數家珍,特別是塔尾樹鵲、淡紫,紅頭咬鵑、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鷓鴣了如指掌。鳥網某屆年會曾在尖峰嶺召開,看中的就是這裡特有的鳥類,雲豹向我們介紹。我們向他展示了春節前在百花嶺、盈江和弄崗拍到的鳥類的照片,期待他也能用這種方式來經營尖峰嶺這個鳥點,讓更多人目睹海南特有鳥類的風採。經過兩天多的溝通,雲豹表示準備嘗試一下。期待著春天到海南時能見到可喜的變化。

  來天池避暑山莊觀鳥的朋友,建議你住一棟,坐窗臺就能欣賞鳥浪,紅頭咬鵑是常客,要拍攝的朋友請到木棧道等候,有時它會落到棧道的護欄上……早晚天天能見。早上醒來,站上樓頂,環視周邊的樹叢頂部,綠嘴地鵑也許會安詳地曬著太陽,塔尾樹鵲也許站在高樹的頂端梳理著羽毛。


  鳳鳴谷觀鳥有固定的線路,沿著木棧道在原始森林裡可以走一圈即可,大約兩公裡的路。邊走邊觀鳥一般要2-3個小時。風景最美的要數空中花園,這裡鳥況也不錯,鳥浪一到,淡紫、紅頭穗鶥、淡鶥雀鶥、白腹鳳鶥、白喉冠鵯、灰喉山椒鳥、赤紅山椒鳥應有盡有,運氣好的,紅翅鵙鶥、塔尾樹鵲、銀胸絲冠鳥在不經意中就被你收入囊中。如果不是觀鳥者,領略原始森林的幾大奇觀:板根、絞殺現象、老莖生花、扁擔藤等,讓你眼界大開。


  另一個鳥點在舊的別墅區。有幾棵高大的古樹,大盤尾喜歡在樹頂上面露臉;別墅前面的灌叢裡,斑頸穗鶥也許就在等著你;早晚時間,淡紫、棕臉鶲鶯、海南柳鶯、冕雀、啄木鳥混中鳥浪中來向你襲來,讓你目不暇接。住在舊的別墅也是不錯的,但由於有點舊,房間有黴氣,房間的設備有點舊。


  晚上,你也不能閒著,黃嘴角鴞、領鵂鶹叫聲此起彼伏,但始終不讓你看到它的真面目。

儋州站

自由飛翔

        來到海南儋州市那大茶山村,住在嶽父的家,我在這裡繼續進行觀鳥的活動。這裡的村民主要是以種植橡膠為主要經濟收入,村子的周圍也有一些農田、水塘和小河。

以前人們有打鳥吃鳥的習慣,所以鳥兒還是比較怕人。現在政府比較重視,嚴禁打鳥抓鳥,把獵槍全部收上去了,村邊的鳥兒又多了起來,經常可以聽到褐翅鴉鵑(大毛雞)的叫聲,有時還能看到藍磯鶇就站在屋頂或圍牆上。在和海南的親友閒聊的時候,他們說在清晨割膠的時候,時常可以看到一群原雞(山雞)在橡膠林子附近走動,還有草鴞(猴面鷹)也是在林子裡面繁殖,運氣好的話還能見到鷓鴣。聽到有這麼好的鳥類資源,我也趁機向村民們大力宣傳保護鳥類的重要性,介紹百花嶺和弄崗的村民如何利用當地鳥類資源發家致富的經驗。當村民們知道保護好鳥類也能給他們帶來經濟利益之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並說以後會保護好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期待下次去海南的時候,能夠見到更多的鳥兒在這裡自由自在的生活。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海南觀鳥遊如何振翅高飛?(組圖)
    「海南觀鳥收穫的不只是一百幾十種鳥種,更重要的是收穫到了觀鳥的快樂。」自然之友的會員陳曉偉去年參加了自然之友組織的海南觀鳥之旅,他認為,像海南這樣的地方有著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民俗,如果與觀鳥旅遊結合起來,能夠使這種原生態的旅遊提高一個檔次,收穫更多更大。
  • 天涯觀鳥不覺遠——海南觀鳥人掠影
    馮爾輝 攝  編者按  上個月,我國知名野生動物攝影家奚志農在椰城海口的講座——《用影像保護自然》,在海南觀鳥愛好者中引起不小的共鳴。事實上,用望遠鏡觀看、用攝影機記錄野生動物特別是越冬水鳥的蹤影,海南觀鳥人一直在行動。
  • 2018推廣觀鳥第二站:貴州觀鳥支教
    緣起:今年貴州畢節市的校長來協和小學交流學習,鳥會的副會長陳哲主任也前往畢節市實驗學校進行觀鳥推廣活動,兩地因鳥結緣。為了使觀鳥活動走進更多的地區,鳥會與畢節市實驗學校共同發起這次觀鳥支教活動。
  • 霸王嶺觀鳥一日記-新聞中心-南海網
    今年的五一對我來說是個很有意義的假期,在盧老師引薦下,我很榮幸參加了海南觀鳥會霸王嶺的林鳥調查活動,這是我認鳥以來第一次真正的林鳥調查,讓我收穫匪淺,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路途中,我們被霸王嶺的各種動植物精靈們共醉,其中我們看到了屹立於山中的美妙女神——海南梧桐,粉白色的打扮,讓人迷醉於此山中,流連忘返。  我們經過了十八彎山路的洗禮,終於達到了目的地,開始了霸王嶺觀鳥之旅,一下車我們看到第一位精靈——白喉針尾雨燕,在空中繞飛,難道它知道我們會到來,來接待我們的嗎?也讓我完成了一個小小的夢想——觀白喉針尾雨燕。
  • 2020年中國(海南)柬埔寨熱帶農業技術培訓取得積極成效
    2020年中國(海南)-柬埔寨熱帶農業技術培訓班(第四期)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中方項目專題培訓班,於11月下旬在柬埔寨桔井省中柬熱帶生態農業合作示範區舉辦。主辦方提供中新網金邊11月26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2020年中國(海南)柬埔寨熱帶農業技術培訓班正在進行中。
  • 與貓頭鷹的奇妙相遇|海南的圓鴞(xiāo)們
    人在屋,心向野,就讓我們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足不出戶地看一看海南島上那些可愛的「圓鴞(xiāo)」們,一起來雲觀鳥,雲吸貓吧。在觀鳥圈裡有句話叫做「一雞勝三鳥」,其實我覺得把它改為「一鴞(xiāo)勝三鳥」也很合適,因為貓頭鷹不但有「滅鼠能手」的人設,其外表也特別軟萌,並且不像雉類那麼怕人,可以穩穩噹噹的站著讓你觀賞。
  • 海南鳥類種類佔全國1/3
    守著豐富且奇特的鳥類資源,面對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觀鳥旅遊市場,海南需要破解諸多瓶頸,才能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鳥遊未興兩屆觀鳥賽觀眾不到兩百人每年來海南旅遊的遊客中,其行程少有涉及觀鳥項目「我在萬綠園拍到白腹鶇了,這可能是海口的新記錄!」國內知名NGO組織、自然之友觀鳥組組長李強這幾天正率一個10多人的小隊伍,在我省各地觀鳥,收穫頗豐。
  • 南通市啟東市抖音推廣運營培訓多少費用【智邦培訓】
    南通市啟東市抖音推廣運營培訓多少費用【智邦培訓】常熟智邦教育電子商務培訓中心成立於2012年,是常熟一家專業提供電子商務培訓服務(淘寶培訓、天貓培訓、京東培訓、淘寶美工培訓、平面設計、阿里巴巴、淘寶攝影,抖音短視頻培訓,快手短視頻培訓,淘寶短視頻培訓)的培訓機構。本著「實戰電商運營理念,培訓實用人才」為核心的理念。
  • 野外觀鳥怎麼觀?重慶觀鳥地圖明年將出爐
    危騫表示,2005年,他開始組織身邊有相同愛好的朋友,一起觀鳥,並開始系統性的搜集一些資料。而這個組織,就是現如今重慶觀鳥會的前身。「我組織他們,主要是開展戶外觀鳥、科普宣傳、鳥類調查研究這三大塊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影響更多人愛鳥、護鳥。隨著活動一次次開展,組織裡面的人就越來越多,重慶觀鳥會也隨之誕生,目前觀鳥會活躍的愛好者都有三四千人。」
  • 「人道屠宰培訓」進駐海南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4月28日訊(記者光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海南羅牛山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今天在海口籤署「人道屠宰培訓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海南,也是在中國第一個與企業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的項目。  人道屠宰提升肉品質量  據了解,人道屠宰就是對將要失去生命的動物實行人道主義,減輕動物在屠宰過程中所受的壓力,實現無痛苦地安樂死。
  • 海南日報數字報-鳥明星黃嘴白鷺意外現身
    4月23日,海口東寨港溼地的灘涂上,海南觀鳥會的會員「唐唐媽」偶然間拍攝到了一隻水鳥,後經確認是黃嘴白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此次發現,也是海南近十年來對黃嘴白鷺的第二筆確切的記錄。  這對「唐唐媽」和許多鳥友而言,是驚喜,也是幸運。  偶然的拍攝  被相機鏡頭定格的黃嘴白鷺,形單影隻,在灘涂上踱步捕食。
  • Mako機器人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立
    消費日報網訊(柏林 胡文山 吳俁 記者 鄭紅梅)12月7日上午,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功啟用Mako關節機器人實施手術,並成立Mako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同時舉行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授牌儀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孫慧)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
  • 松鼠學堂,帶更多人讀懂海南的大自然
    在海南有一座「松鼠學堂」,它不是松鼠們的學校,而是一家自然教育學校。創辦五年來,松鼠學堂辦講座、組織生態旅行、培訓生態導覽員,讓更多海南的孩子們,甚至大人們,走進海南的大自然。讓他們了解到,海南不僅僅是大海和沙灘,還有熱帶雨林、紅樹林、溼地……,還有螢火蟲、長臂猿、坡鹿這些野生動物。
  • 打開湖北觀鳥圖
    有一種猜測是隨著稻蝦連作的推廣,青頭潛鴨受益良多,董雞的適宜生境卻在減少——二者對植被高低的需求不同。  沿海遷徙的鴴鷸類,在本區幾乎都已有過記錄,其中不乏灰瓣蹼鷸、斑胸濱鷸、長嘴鷸這樣的明星。  長江故道是本區內較有代表性的一種特殊生境。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當日,海南觀鳥會、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聯合文昌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在海南沿海50個水鳥棲息地開展同步調查。海南越冬水鳥調查自2003開始每年一次,從未間斷,至今連續開展了17年,調查既是一項科考活動,又是一項公民科學活動,除獲得豐富的調查數據外,還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本土鳥類愛好者,是海南島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鳥類調查活動。
  • 招行昆明分行「薪福通」企業推廣活動報名啟動
    招商銀行昆明分行近期啟動「薪福通」企業推廣活動,邀請各類企業客戶參加。助推企業薪酬福利數位化轉型據悉,"薪福通"包括薪資服務、平臺服務及權益服務等三個模塊。其中,薪資服務是其核心與基礎,具有流程便捷、預約代發、多科目代發、個性化電子工資單、上門服務等特點。
  • 著名觀鳥者Paul Holt來版納植物園觀鳥
    Paul Holt則是國際著名的觀鳥導遊,經常帶領來自西方的觀鳥愛好者前往尼泊爾、印度和中國觀鳥。在不少關於亞洲地區鳥類研究的學術論文上,也能看到他作為合作者的名字。2014年來版納植物園的丹麥觀鳥愛好者JesperHornskov也是國際著名鳥導之一。  隨著版納植物園學術地位和觀鳥知名度的提高,近年來接待了一批國際上熱衷觀鳥的知名學者。
  • 海南舉辦「國際長臂猿日」系列活動呼籲保護海南長臂猿
    2020年「我愛長臂猿,我愛海南島」系列科普嘉年華活動現場。吳興財攝中新網海口10月25日電 (符宇群)10月24日是「國際長臂猿日」,當天在海口舉行的2020年「我愛長臂猿,我愛海南島」科普知識決賽,吸引了來自海南6所高校的學生隊伍參與角逐。
  • 首屆粵港澳三地觀鳥大賽啟動
    12月21日,首屆粵港澳三地觀鳥大賽暨自然觀察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啟動,吸引了國內著名鳥類學、生態保育、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民間自然觀察人士、志願者約300人參與活動,共同促進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