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鳥類種類佔全國1/3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東方市四更鎮面前海,大批黑臉琵鷺飛來越冬。蘇曉傑攝(資料圖)

12月1日清晨,太陽尚未展露笑顏,但是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塔市站附近,一陣陣「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不絕於耳。冬天已經到來,大量遷徙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飛到了這裡,我省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最佳觀鳥季節。

隨著國人的收入節節攀升,人們的旅遊方式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細分,親近自然、生態環保的意識也越來越提升,觀鳥旅遊就在這種趨勢下,逐漸走進一些人的生活。

作為國際旅遊島,海南一直重視生態旅遊的發展。守著豐富且奇特的鳥類資源,面對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觀鳥旅遊市場,海南需要破解諸多瓶頸,才能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鳥源豐富

全國有記錄的鳥類海南佔了1/3

擁有不少珍稀鳥種記錄和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

「今天一位鳥友在東寨港拍到了一個好東東。」香港嘉道理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在「海南觀鳥會」的微信群裡興奮地發布了一個消息,很快引來「鳥友」們的跟帖。有人猜是扇尾沙錐,盧剛說「比這個高端多了」。最終有人認出來是長嘴鷸,盧剛高興地說:「這是東寨港首次觀測到這種鳥!」

從2003年開始,盧剛等人就開始堅持「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這成為國內沿海省份堅持時間最長的此類調查。

「前10年我們發現的海南鳥類新記錄有16種。」盧剛一一介紹說,這些鳥類包括:針尾鴨、琵嘴鴨、綠頭鴨、鳳頭潛鴨、鴛鴦、大勺鷸、長嘴鷸、流蘇鷸、黑尾鷗、灰林銀鷗、白琵鷺、翹嘴鷸、紫水雞、黑領椋鳥、金翅雀和灰林鵖。此外,還有白腹海雕和漁雕這樣極為難得的珍稀鳥種記錄。他們還發現了一批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

冬季水鳥數量較多的是東寨港、清瀾港、洋浦灣和三亞,種類較多的是東寨港、清瀾港、四更和新盈。這幾個我省最重要的越冬水鳥棲息地各具特色:東寨港以雁鴨類見長,鴴鷸類也不少;清瀾港一帶灘涂是一個很穩定的鴴鷸類越冬地,種類豐富;洋浦港是鷗類的樂園,在我省其它地方難得一見的大型鷗類可在那裡尋獲;四更則是我省最重要的黑臉琵鷺越冬地,並不時有驚喜鳥種出現。

「相比於海南的陸地面積來說,鳥類不可謂不豐富。」盧剛介紹說,海南島的陸地面積只約佔我國陸地面積的0.37%,但海南島所擁有的鳥類卻約佔目前中國有記錄鳥類的1/3。而且,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迄今已發現的我省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包括鹰鵰、白鷳、綠皇鳩、領角鴞、夜蜂虎、粟啄木鳥等。

鳥遊未興

兩屆觀鳥賽觀眾不到兩百人

每年來海南旅遊的遊客中,其行程少有涉及觀鳥項目

「我在萬綠園拍到白腹鶇了,這可能是海口的新記錄!」國內知名NGO組織、自然之友觀鳥組組長李強這幾天正率一個10多人的小隊伍,在我省各地觀鳥,收穫頗豐。自然之友已多次組織團隊到我省來觀鳥,去年他們曾在我省觀測到了140多種鳥。

「海南觀鳥收穫的不只是一百幾十種鳥種,更重要的是收穫到了觀鳥的快樂。」自然之友的會員陳曉偉去年參加了自然之友組織的海南觀鳥之旅,他認為,像海南這樣的地方有著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民俗,如果與觀鳥旅遊結合起來,能夠使這種原生態的旅遊提高一個檔次,收穫更多更大。

雖然自然之友的觀鳥團隊傳達出了積極信號,但據記者了解,作為旅遊大省,作為向著國際旅遊島目標前進的島嶼省份,雖然守著豐富的資源,但我省的觀鳥旅遊卻一直難成氣候。

作為海南的一名資深觀鳥者和NGO組織工作人員,盧剛每年都要「接待」來海南觀鳥的全國各地觀鳥發燒友上百名。然而在他看來,來海南旅遊的每年超過2000萬人次的遊客中,其旅遊行程中含有觀鳥項目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更不要說專程來海南觀鳥的人數了。」而在我省本地,觀鳥的人群也實在不算多。東寨港保護區已經連續舉辦過兩次觀鳥比賽,去年首屆時的觀眾人數才二三十人;今年由於賽場靠近熱門景點紅樹林景區,雖然觀眾人數增加了,但也僅百餘人。

與之相對應的是,雖然之前有名人山莊、古月山莊、鷺鷥天堂等景區,以鳥為媒搞農家樂等經營,吸引遊客前來消費,但都未將觀鳥真正發展成一個旅遊產品。

相關焦點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本報海口3月26日訊 (記者孫慧 實習生莫凡璐)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海南又添鳥類新紀錄,長相呆萌還有特殊技能
    來,日報妹帶你一探究竟↓↓記者3月31日從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獲悉,經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統計記錄,並經過鳥類專家鑑定確認,此類鳥類為國家Ⅱ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屬於海南島鳥類新紀錄。據鳥類專家介紹,目前被救助的倉鴞多為在人居環境周圍發現。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292種,全國1/4的野生鳥類在青海都有分布;  46種,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眾多;  從瀕危時的22隻增長到200多隻,經過多年努力,在我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擴大;  今年3月22日至28日,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來源標題: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3女2男,5名調查員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肩挎相機,手拿望遠鏡,苦苦尋找越冬水鳥。這是1月16日下午2點,記者在文昌市會文鎮南興村海邊看到的一幕。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從2003年12月第一次調查開始,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項目進入第十個年頭。近日,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發布了《「海南越冬水鳥調查」10年總結》。通過調查,盧剛他們基本摸清了海南冬季水鳥的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發現了多個海南鳥類新記錄,豐富了海南的鳥類物種多樣性;也提升了海南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鳥類監測能力,培養了一批鳥類調查員和觀鳥愛好者。
  • 廈門野生鳥類種類佔全國26.04%
    一直以來,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廈門,在保護鳥類多樣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廈門市觀鳥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底,廈門地區記錄到的野生鳥類共有383種,佔中國鳥類數的26.04%。不僅如此,用成立保護區的方式來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例子在我市還有不少。
  • 新聞資料:海南的熱帶動物(圖)
    種類轉自搜狐  海南陸棲脊推動物有561多種。其中,兩棲類37種(11種海南獨有,8種列為國家特產動物),約佔全國總數18.8%;爬行類104種,約佔全國總數33%;鳥類344種,約佔全國總數29.5%;獸類76種(21種為海南獨有),約佔全國總數18.6%。
  •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原題:《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詳細介紹鸚哥嶺200種鳥類    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近日,由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編著的《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該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鸚哥嶺中有記錄的200種鳥類。    位於海南島中南部的鸚哥嶺,擁有我國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生物資源豐富,至今已記錄到4300多種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被記錄到的鳥類有250種,屬62科17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在內的珍稀瀕危鳥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孫慧)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
  • 短趾雕、草原雕、紅頭咬鵑、海南鳽到訪!成都又新發現4種鳥類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7月6日,封面新聞從成都市林業部門獲悉,在一季度工作的基礎上,成都觀鳥會於2020年4月1日-6月30日實施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二季度工作。2020年二季度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170種不重複記錄96種。一、二季度鳥類記錄累計達到266種,佔成都鳥類記錄的54.78%(266/491)。
  • 海南觀鳥遊如何振翅高飛?(組圖)
    作為國際旅遊島,海南一直重視生態旅遊的發展。守著豐富且奇特的鳥類資源,面對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觀鳥旅遊市場,海南需要破解諸多瓶頸,才能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鳥源豐富  全國有記錄的鳥類 海南佔了1/3  擁有不少珍稀鳥種記錄和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  「今天一位鳥友在東寨港拍到了一個好東東。」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  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  「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
  • @三亞,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而我國著名動物學家黃正一也曾驚嘆:「在(海南)這個面積不大的島嶼上,兩爬動物種類竟如此之多。」  能讓諸多專家學者嘖嘖稱奇,海南爬行動物的世界究竟有多豐富?根據最新分類及新種研究統計,僅在佔全國國土面積比例不足0.046%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便記錄有爬行動物2目20科101種,這佔到中國爬行動物物種數比例的20.3%。
  • 最新觀測記錄顯示:四川有鳥類725種,居全國第二位
    四川地處長江上遊,是全國森林資源大省、生態建設大省、林業經濟大省和物種保護大省,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鳥類資源豐富。最新觀測記錄顯示,四川有鳥類725種,佔全國的50.3%,居全國第二位。
  • 五指山攝影愛好者堅持周末穿梭雨林 記錄海南鳥類生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2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銀胸絲冠鳥、綠嘴地鵑、紅頭咬鵑、藍須夜蜂虎、白冠燕尾等,海南森林裡的鳥種類真是太豐富了。」11月22日,鄭美華分享了自己拍鳥7個多月以來的經歷。
  • 海南鳥類知多少?黑頭白䴉等10種鳥瀕臨滅絕
    海南的鳥類資源狀況如何?都有哪些鳥類大家族?近些年有何變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感到好奇。鳥類資源的狀況,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信號燈。但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海南島鳥類方面的參考資料眾多,但到目前為止,對海南鳥類物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海南島至今還沒有完整的鳥類編目。記者根據《海南島鳥類變遷》等論文資料,梳理出部分數據,以展現海南鳥類資源及其保育等狀況的冰山一角。
  • 海南電網近年來累計為鳥類搭建近3000個人工鳥巢「入住率」達70%
    這樣特殊的人工鳥窩,近年來海南電網已經累計搭建了近3000個,為鳥類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新家」。海南電網為鳥類搭建人工鳥巢。海南電網供圖高壓線上有「違章建築」海南是鳥類的天堂。海南海岸線綿長,尤其是東部地區,常年受颱風影響,海岸基本沒有較高的樹木,因此高出地面許多的輸電鐵塔成為鳥類停留棲息和築巢的首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龜鱉半天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的龜鱉類十分豐富。我國有現生龜鱉類動物36種,分屬6科18屬,海南島分布有18種,分屬6科14屬,佔全國龜鱉總數的50%,是我國龜鱉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3個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