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2021-01-17 樂居網

本報海口3月26日訊 (記者孫慧 實習生莫凡璐)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由灘涂、紅樹林、基圍魚塘組成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對鳥類極其重要,是遷徙候鳥非常重要的覓食地、棲息地。每年,在這片紅樹林棲息的水鳥數量為2萬餘只。

省林業局局長夏斐介紹,海南作為我國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熱帶大陸性島嶼,其中鳥類的種類超過420種,約佔中國鳥類總數的1/3。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同時,因為位於東亞——澳大利亞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每年遷徙季節有大量候鳥經過海南或者在此越冬。

但隨著海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密集的高樓大廈和交通網絡使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人類的某些活動正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鳥類的生存。

夏斐說,市民在生活裡很可能遇到受傷、受困或者幼小的鳥類,如果能及時地給它們提供正確的幫助,可以有效地增加它們重歸自然的機率。為此,省林業局嘗試建立基於市民參與的海南野生鳥類救助記錄平臺,提高群眾的動物保護意識,教育倡導科學的鳥類救助理念。

海口市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表示,向民眾科普生態溼地保護知識,對保護鳥類也有積極作用。盧剛說,海南可向香港的米浦自然保護區學習,在溼地生態修復區域種植本土的紅樹林植物,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原真性,將其打造成合適鳥類的棲息地。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海南鳥類種類佔全國1/3
    鳥源豐富全國有記錄的鳥類海南佔了1/3擁有不少珍稀鳥種記錄和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今天一位鳥友在東寨港拍到了一個好東東。」香港嘉道理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在「海南觀鳥會」的微信群裡興奮地發布了一個消息,很快引來「鳥友」們的跟帖。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5種!新增短趾雕等4個新記錄
    7月5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第二季度2020.04.01—06.30)》(以下簡稱《報告》)出爐。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170種不重複記錄96種。
  • 每年遷徙至雲南的鳥類多達420種
    會上,知名鳥類專家還分享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來自昆明、昭通等地的代表分別推介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明星物種。    據悉,該活動將重點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普及野生動物識別、保護、防範等基本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展示紅嘴鷗、滇金絲猴、黑頸鶴、西黑冠長臂猿、雙角犀鳥和亞洲象等雲南旗艦物種的保護成效,倡導廣大民眾關心、支持、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海南也是每年候鳥遷徙路線的中途站之一,曾經記錄過的鳥種達440多種。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但鳥類真正載入書籍,則是從海南有志書的年代開始。對鳥類的科學調查,則始於19世紀下半葉,由幾位來到海南島的外國博物學家開創,此後綿延百餘年。  近日,堅持10年之久的「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正式發布。
  • 短趾雕、草原雕、紅頭咬鵑、海南鳽到訪!成都又新發現4種鳥類
    2020年二季度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93種8614隻,相較一季度170種不重複記錄96種。一、二季度鳥類記錄累計達到266種,佔成都鳥類記錄的54.78%(266/491)。尤其在龍泉山,由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朱磊博士領銜開展監測活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根據朱磊博士主編撰寫的《2020年成都龍泉山春季猛禽遷徙調查初報》顯示,在14次調查中,共記錄到21種猛禽,包括鷹形目17種和隼形目4種,其中數量最大的是普通(Buteo japonicus)和鳳頭蜂鷹(Pernis ptilorhynchus),分別為691和652隻,除這兩種而外,還有10種的記錄超過了10隻以上。
  • 五指山攝影愛好者堅持周末穿梭雨林 記錄海南鳥類生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2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銀胸絲冠鳥、綠嘴地鵑、紅頭咬鵑、藍須夜蜂虎、白冠燕尾等,海南森林裡的鳥種類真是太豐富了。」11月22日,鄭美華分享了自己拍鳥7個多月以來的經歷。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這裡遷徙,到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 成都境內現有鳥類466種 最佳觀鳥點30個
    成都到底有多少種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的數名專家和觀鳥愛好者耗時一年,整理編撰了《成都鳥類名錄1.0》,當中收納了466種鳥類,皆為成都目前已觀察到的或是有過記錄的鳥類。根據統計,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佔四川總數的64.09%,全國總數的31.9%。
  • 海南又添鳥類新紀錄,長相呆萌還有特殊技能
    來,日報妹帶你一探究竟↓↓記者3月31日從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獲悉,經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統計記錄,並經過鳥類專家鑑定確認,此類鳥類為國家Ⅱ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屬於海南島鳥類新紀錄。據鳥類專家介紹,目前被救助的倉鴞多為在人居環境周圍發現。
  •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過450種,近全國三分之一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灰喜鵲、貓頭鷹、啄木鳥等農林益鳥,也有丹頂鶴、天鵝、黑臉琵鷺、黑嘴鷗、勺嘴鷸等珍稀鳥類。目前江蘇分布的鳥類有多少種?
  • 海南鳥類知多少?黑頭白䴉等10種鳥瀕臨滅絕
    海南的鳥類資源狀況如何?都有哪些鳥類大家族?近些年有何變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感到好奇。鳥類資源的狀況,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信號燈。但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海南島鳥類方面的參考資料眾多,但到目前為止,對海南鳥類物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海南島至今還沒有完整的鳥類編目。記者根據《海南島鳥類變遷》等論文資料,梳理出部分數據,以展現海南鳥類資源及其保育等狀況的冰山一角。
  • 上海城區記錄到95種野生鳥類(組圖)
    市綠化管理局今天發布的綠地公園野生動物多樣性調查報告顯示,那裡不僅記錄到了95種野生鳥類,共青森林公園、中山公園還生存著從不知何處逃逸的赤腹松鼠;徐匯綠地和康健公園則有被放養的巴西龜生長繁衍。近1年的調查顯示城區公園綠地內——  鳥類以本地留鳥為主,共記錄到31種;夏候鳥相對較少,在本市繁殖的僅10種  因缺少合適的水域或溼地環境,這些地方的鳥類以樹棲和地棲為主,水鳥稀少。這次調查僅在大寧綠地、植物園、共青森林公園記錄到磯鷸等10種水鳥  食蟲性鳥種類多但數量較少。
  •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原題:《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詳細介紹鸚哥嶺200種鳥類    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近日,由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編著的《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該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鸚哥嶺中有記錄的200種鳥類。    位於海南島中南部的鸚哥嶺,擁有我國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生物資源豐富,至今已記錄到4300多種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被記錄到的鳥類有250種,屬62科17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在內的珍稀瀕危鳥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孫慧)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
  • 第420種!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
    第420種!個鳥類新記錄誕生。根據《武漢鳥類新記錄認定規則》,在查閱《武漢鳥類名錄》,協會組織專題討論後,認定本次觀測到的叉尾太陽鳥為武漢市第420個鳥類新記錄。「叉尾太陽鳥屬於遷徙鳥類,這次能在武漢發現它們,我很欣喜。」鍾永樂說。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鍾永樂觀測到的這隻叉尾太陽鳥雌鳥,全長約9釐米,上體為橄欖色,下體呈淺綠黃色。
  • 冠以「海南」的鳥類都有哪些?來這裡一探究竟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海南虎斑鳽目前在長江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發現蹤跡,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我省再無確切的海南虎斑鳽發現記錄。」  根據現有資料來看,海南虎斑鳽的「輪廓模樣」不難被認出:翅膀上的覆羽為暗褐色,並藏著少許白色斑點,頦部、喉部和前頸為白色,中央有一條黑線直通到下喉部。而且,在繁殖期,它非常懼怕人們打擾,一有異常響動,便將脖子伸得老長,警惕地張望。
  • 第420種!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
    武漢發現第420種鳥類【第420種!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11月27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鍾永樂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觀測時拍攝到2隻叉尾太陽鳥,武漢市第420個鳥類新記錄誕生。「叉尾太陽鳥屬於花蜜鳥科,以花蜜為主食。」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根據近期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對全市鳥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天津市共記錄鳥類已達到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 又刷新記錄!德宏鳥類升至712種!
    原創 拾影 德宏團結報12月2日,德宏自然生態攝影師張海鈺在瑞麗市弄麼湖拍攝到3隻針尾鴨,經香港觀鳥會前主席張浩輝博士等人核查確認,這次記錄是針尾鴨在德宏的首筆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