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Airbnb黃昏已至?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領域 | 在線旅遊、民宿
投訴海量,差評需等14天
疫情下,途家網過的怎麼樣?
3天前,一條#攜程回應差評不顯示#的微博熱搜意外炸出了途家這個沉寂已久的共享住宿企業。
「門是壞的關不上,房頂發黴,牆上很髒…」,山東青島於女士稱在攜程預訂的途家網三亞某民宿入住體驗極差,而最讓她憤怒的是,給出差評後竟然僅自己可見。
針對高價訂民宿遇髒亂差給差評不顯示,攜程果斷把「鍋」甩給途家,稱該民宿由途家提供資源,根據途家點評審核機制,消費者點評後,途家會首先邀請商戶回復,回復後由平臺進行審核,審核無不良信息後才會立刻展示。
從網友吐槽來看,對途家這場新年即登上熱搜的「吐槽」邏輯很簡單:「如果消費者差評,民宿有14天時間公關處理,否則至少要14天之後才會展示」、「你叫民宿審核,商家能把不好的評論顯示出來嗎?」
截至旅界發稿,#攜程回應差評不顯示#衍生話題在微博熱搜上產生閱讀次數808.5萬,討論次數237次,這意味平均每天至少有260萬人在關注著途家。
雖然是一種頗為尷尬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但這樣的熱度對於成立十年之久的「中國版Airbnb」途家來說已經很久沒有過了。
途家在怕什麼?為何不能像美團點評一樣直接審核用戶評論呢?
一位熟悉途家交易模式的業內人士指出,「途家此前在和Airbnb、美團爭搶國內民宿房源數量時,對上架平臺民宿審核把關並不嚴格,經常被消費者投訴貨不對板,如果即時大量放出消費者的負面評價會直接影響每月的成交額。」
旅界查閱新浪黑貓投訴發現,涉及途家民宿的投訴量高達1437條,包括「不打款,投訴多次不處理」、「途家民宿在不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私自進行扣款」等諸多負面信息。
去年6月,更有媒體爆料稱部分途家民宿連地理位置都是假的,有房東利用外地遊客不熟悉當地情況,將民宿定位在距離上海迪士尼僅100米左右的位置招攬生意,途家網卻聽之任之。
對此,有途家用戶極為不滿,「這些問題反映在途家平臺上遲遲得不到解決,反而在第三方平臺投訴能解決的快一些。」
3年換3帥,員工4年蒸發80%
熟悉的途家去哪兒了?
上一次,途家被媒體們捧上熱搜還是2020年的3月,彼時,途家深陷裁員傳聞,有網友在脈脈平臺發帖稱,途家裁員40%,約裁800人,高管團隊整體有異動,業務條線也有重大調整。
而在此之前數天,途家宣布人事變動,去哪兒網CEO陳剛擔任途家CEO兼任去哪兒網CEO,原CEO楊昌樂改任途家CEO顧問。
熟悉的劇情近些年在途家再次上演,旅界2019年初曾深度報導去哪兒系原班人馬接管途家網,「老途家」創始人羅軍離任後創立線下民宿品牌斯維登(點擊連結可閱讀)。
2年時間,途家網CEO雖然從楊昌樂換成了陳剛,但去哪兒網勢力已經在途家網內部根深蒂固,連去年年初上任的CEO陳剛都是同步負責去哪兒和途家兩家公司。
「我們現在和途家就是樓上和樓下的區別,反正老闆都是陳剛。」3年換了3任CEO後,一位去哪兒員工戲稱。
去哪兒系接管途家後,隨著羅軍當年創業時期「老途家」員工們被清洗殆盡,人員也在急劇縮減。
2016年12月1日,途家網正式上線五周年。當時途家聯合創始人兼CEO羅軍尚在全員內部信中鼓勵途家5000名員工奮勇向前。
時至今日,旅界君查閱企查查發現,途家系旗下途家在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途家網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途家網網絡技術(天津)有限公司、途家在線信息技術(天津)有限公司、南通途家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繳納社保的總人數僅為1042名員工,這意味著近80%途家網員工在4年間已經「蒸發」。
脈脈上有途家員工諷刺道,「留下的都是混日子的,裡頭的人都想走。「更有知乎匿名用戶,以P圖的形式惡搞了去年陳剛上任時的內部信,稱」CEO臨時更換就是為了裁員而來。「
同時,令人頗為蹊蹺的是,途家網為何要成立如此之多的分公司?
有「老途家」員工回憶,2011年我們就已經從途家在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遷移到途家網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名下了,不知道為什麼兩家公司都一直留著。「
企查查顯示,註冊資本117731.6萬元人民幣且實繳的途家網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繳納社保的員工有330名,而註冊資本200萬元,法人為陳剛的途家在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名下參保員工卻有472人。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種『騷操作』一般都是為了規避用工風險,與員工有什麼勞動糾紛或者合同糾紛可以由200萬註冊資本的那家公司擔責,不至於像當年OFO、OYO這些企業一樣,公司黃了賠付成為無底洞。「
事實上,近兩年,去哪兒系接管途家後,勞動合同糾紛一度成為途家網的「心腹大患「。
去年4月,北京順義區人民法院發布通告,披露了前途家銷售運營張雷與被告途家在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日前一審判處被告途家網支付違法解除張某勞動合同,賠償金差額1.78萬餘元。
企查查顯示,途家網涉及法律風險56條,開庭公告37條,被法院強制執行1次,其中,勞動爭議案件途家網多以敗訴告終。此外,途家網還涉及委託合同糾紛、居間合同糾紛及侵權糾紛一類琳琅滿目的法律訴訟。
3年半未融資,上市夢成空
截至途家網最後一次融資,已經過去了3年3個月。
2019年3月,途家前任CEO楊昌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上市不會太久了。「
但拿下攜程領投E輪3億美元融資的是途家前創始人羅軍,這也是他為途家立下的最後「汗馬功勞「,此後這段時間途家網在資本市場遇冷,接替羅軍CEO職位的楊昌樂許下的」上市諾言「今日也無人再提。
畢竟,對於今天的途家網來說,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疫情籠罩下,途家網正在全方位受挫。
去年4月26日,途家網通知「自營業主」做出戰略調整,直營業主託管房屋所在地的途家自營業務停止運營,不再繼續提供服務。
通知顯示,停止業務運營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青島、三亞、天津、重慶等20個城市。這些都是熱門旅遊城市,此前也是途家民宿重點發展自營業務的主要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途家自營業務是途家集團2019年提出的「一體兩翼」戰略中的其中一翼,曾被途家集團給予厚望,成為在民宿業務領域發展迅速的業務版塊,如今卻早已是昨日黃花。
與途家自營業務一起逐漸「消失「的還有途家的海外業務,疫情讓途家的出海按下暫停鍵,這部分客源市場的停滯不前讓途家網此前為擴充海外市場收購大魚自助遊又成為一筆冗餘的投資。
據途家網官方披露,途家一直虧損,但在2019年8月實現盈利,只不過當年全年仍虧損,同比收窄了三分之一,至於2020年的業績,途家網諱莫如深。
途家網五周年之際,羅軍曾發下「讓天下沒有難分享的房屋」誓言,這聽起來與天貓「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樣鏗鏘有力。
數年後,羅軍轉身離去,途家網卻在水深火熱中倍加煎熬。
「沒了羅總,途家就是後媽帶大的孩子。「談及此,一位」老途家「頗為傷感,此時此刻,與途家一起落寞的是窗外北京零下10度的蕭瑟冬天。
近乎枯竭的資本、海量的投訴、換血後緊縮的人員、鋪面而來的爭議……陽光底下的網際網路危機從無新鮮事。
您如何看待途家網差評需隱藏14天後才顯示?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 END ————
專欄合作/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