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以「課程思政」助力生物科學一流專業建設

2021-01-21 青島農業大學新聞網
生命科學學院以「課程思政」助力生物科學一流專業建設

為加快生物科學一流專業建設,1月14日下午,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雲端召開課程思政建設交流會。會議由學院劉新教授主持,全體教師參加。

會議邀請聊城大學山東省一流專業負責人、榮獲多項山東省教師教學競賽獎勵的冀蘆沙老師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程思政教學能手、「金牌教師」史瑋老師分享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冀蘆沙和史瑋分別從課程充分準備-挖掘和梳理課程思政元素、課件細緻打磨-尋找課程思政的基本方法、教學實踐研究-課程思政實施的關鍵詞、農學類專業課課程思政案例與設計等方面介紹了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並與學院老師進行了交流。兩位老師的精彩報告,讓大家對課程思政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有了直觀的認識。此次交流會,對如何以課程思政的形式達到潤物無聲、潛心育人的目的,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為生物科學一流專業建設及學院課程大綱的修訂起到了推動作用。

生命科學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工作,1門課程被推薦申報山東省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3個項目獲校級課程思政項目立項。近期《植物生理學》(重點)《動物生物化學》《基礎生物化學》三門課程獲批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學院將繼續把「立德樹人」教學目標落實到每門課程當中,切實「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作者:易曉華 單位審核人:孫世孟 編輯:曲天澤    閱讀:0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生命科學學院非常重視本科教學,學院80%的本科生課程由正教授講授。同時,生命科學學院也是清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院系之一。在現有的專職教師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有長期在國外學習、工作的經歷,還有外籍專家在學院任職,幾乎每周都有國外學者講座。四門專業主幹課為全英文教學,去海外學習機會眾多,包括校際交換、系際交換、暑期學校等。
  • 思政元素融入課程 引領一流學科發展
    以第五輪學科評估為契機,該學院制定了一流學科發展規劃,建設成效顯著,2019年獸醫學科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排名第44位,2020年躍升至第27位。黨建引領學科建設,帶來碩果纍纍。2018年以來,該學院新增農村科技特派員85人,新增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東省特支計劃本土創新團隊2個,新增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學院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團隊教工黨支部,圍繞國家生物安全戰略需求,於近年先後獲批「國家禽流感專業實驗室(廣州)」和「國家非洲豬瘟區域實驗室(廣州)」。以黨性鑄魂,將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作為一座脫胎於鄉鎮企業『大學』橫店大學的高職院校,能在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我們六年如一日探索思政教育創新,以思政教育賦能專業建設。」學校黨委書記韋國清說,如果專業課程是支撐學校超常規發展的「骨肉」,那麼思政教育就是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靈魂」。
  • 河南理工大學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紀實
    強化頂層設計: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為構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育人體系,河南理工大學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統領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項目化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建立由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學院、基層教學單位、教師四級縱向聯動機制,加強部門橫向協同,形成了學校辦好、教務處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的「四好」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 復旦大學全面推進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建設
    「高校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 「十三五」期間,復旦大學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思路的轉換,為課程育人開闢出新路徑,也為教育者帶來了壓力與挑戰。目前,復旦課程思政已實現「三個全覆蓋」:在建示範課程412門,課程思政覆蓋所有院系專業課程;已建專業思政試點18個,專業思政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同時向理工科專業快速推進;「課程體系-跨學科隊伍-學術研究-實踐基地-案例庫建設」五位一體的醫學課程思政體系覆蓋所有醫學生教育。課程思政怎麼上?又帶來了什麼?
  • 交通學院舉行「三全育人」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及工作推進會
    為切實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和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學院建設,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於日前開展了「三全育人」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及工作推進會。學院黨委書記吳兵介紹了我校在2019年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系列中的立項情況,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介紹了交通學院開展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學院建設的政策背景和總體框架,動員全院教師以立德樹人的責任感積極投入課程思政建設。副院長肖軍華從教學管理的角度,以專業認證標準為導向,詳細解析了基於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知識體系而確立的學院課程思政整體規劃、設計原則和推進策略。
  • 探索課程思政,深化三全育人,高等職業教育金融管理專業建設結碩果
    金融管理專業負責人表示,本次獲得的高職高專院校辦學成果獎勵,是南方職院金融管理專業辦學史上的新突破。省級辦學成果獎的獲得不僅是教學團隊長期努力探索的結果,也是學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碩果,更是學院在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方面的特色與成效。
  • 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課、一流課程及課程教材的認識和實踐
    2016年初以來,中國高教學會教學研究分會聚焦課程思政與課程教材,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與實踐。4年來,教學研究分會承擔中國高教學會「十三五」重大攻關項目課題「網際網路+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群建設的創新與實踐」,與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李向東團隊共同打造《宇宙簡史》課程,打造中國大學課程教材報告論壇,與江蘇省高教學會、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以及江蘇高校共同創建江蘇高校「金課」工作坊。
  • 浙江中醫藥大學2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等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針灸推拿學等16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浙江中醫藥大學
  • 來浙大,開啟一場探索生命世界的奇幻之旅~
    一流支撐體系浙江大學生物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獲A類。本專業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以及植物學和生物物理學二個國家重點學科。一流專業:浙江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 ,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植物與動物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等6個學科均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一流教學:本專業擁有十門國家級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
  • 華師喜增53門省級一流課程!
    學校高度重視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本次入選的53門本科課程分為21門線上一流本科課程,16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1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及3門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由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等25個課程單位推出,彰顯了學校致力於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布局和確保高水平、高質量,不斷改革創新的課程建設標準和要求。
  • 江蘇大學18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優化課程教學目標、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創新課程教學方法、完善過程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與建設,學校培育了一批高水平課程,逐步構建起國家、省、校、院四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體系,為建成本科教學質量名校,創建高水平大學提供了重要支撐。
  • 廖祥忠:做強一流本科,建設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本次大會籌備歷時兩年,制定了覆蓋本科人才培養各環節的系統性改革方案,順應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時代要求,吹響了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的新號角。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圍繞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要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創新「課程思政」,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了系統部署。
  • 上海交通大學強基計劃,生物醫學科學介紹!
    生物醫學科學專業是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在國內首先設立的新專業,與相關專業相比,如「基礎醫學專業「,具備「穩基礎,站位高,學制短」的優勢。生物醫學科學 「強基計劃」的特色生物醫學科學專業作為我國和交大首創的特色專業,屬於我校一流本科和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希望在夯實人文科學、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據科學的基礎上,將一批極具創新潛質的學生和極具創新思維的優秀老師聚集在一起相互激勵,共同超越。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
    同時,本科生院對標教育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要求,結合同濟大學一流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2020-2022年同濟大學一流本科課程體系建設規劃」,擬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共建設700門同濟大學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20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00門、線下一流課程100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00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00門。
  • 堅守初心 勇於創新 河南大學生科院多措並舉培育一流人才
    2017年9月21日,河南大學順利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序列,生物學入選世界「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建校105周年來臨之際,河南大學重返國家隊,生物學學科也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時期。從生物繫到生命科學學院,河大生科體內流淌著「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血液,踐行著「學無止境,境如生命」的境界;從烽火洗禮到盛世清明,變幻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它謹於實幹的教學態度、敢於創新的科研精神。
  • 福建高校「硬核」抗疫,這些專業來助力!
    「中心」所依託的廈門大學生物醫學學部,是廈門大學整合全校生物醫學研究力量,跨院﹑跨系﹑跨專業組成的生物醫學聯合體,包括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及其各附屬醫院﹑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細胞生物學與腫瘤細胞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福建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等。
  • 華廣學院《高等數學》入選廣東省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布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粵教高函〔2020〕16號),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教授陽平華的《高等數學》課程被評為廣東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三、以智能製造為引領,助力西部汽車教育人才培養 吉利學院作為以汽車工科專業為龍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如今整體落戶東部新區簡州新城,將助力西部汽車教育資源與人才要素加速聚集,對成渝智能製造新城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貢獻。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3.堅持問題導向是思政工作助推「雙一流」建設的現實需要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啟動了高校「雙一流」建設。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爭創「雙一流」成為新時代高校改革發展的直接動力和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