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裡的梅花」——梭梭

2021-01-08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作為「花中四君子」之首的梅,從古至今為無數文人墨客所讚頌。然而,不是梅卻勝過梅、更為堅強的梭梭卻被人們遺忘在新疆茫茫的大漠戈壁之上。

       梭梭,古稱「鎖鎖」或「瑣瑣」,是一種既獨特又普通的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它耐乾旱、耐風沙、耐嚴寒、耐鹽鹼,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壽命可達百餘年以上;它遍地生根、開花、結果,防風固沙,綠染大漠。

       梭梭是樹中的「窈窕淑女」。它的身高一般約在1米~3米左右,成年的老梭梭最高可達5米~10米,而它的腰圍卻僅有50釐米~70釐米左右。就它這副乾瘦如柴的模樣,在為數不多的沙漠植物中,除了威武高大的神樹胡楊,梭梭算是最為亭亭玉立和昂然挺拔的了。

       初次目睹梭梭的人,一般是很難看到它的葉子的。為了適應沙漠生活,梭梭戰風沙、鬥嚴寒,在漫長的大漠旅程中已將葉子退化得極為細小,呈三角形。由於葉面極小,梭梭的光合作用已完全由瘦長的枝條所取代。每當春天來臨,它的主幹上就會萌生出許多幼嫩的細枝;到了冬季,梭梭的部分當年生的嫩枝就會自然脫落,來年再生。這一看似可惜的犧牲,恰巧減輕了母體樹幹的負擔,避免了招風惹沙、隨時折腰的危險。

       梭梭的枝條很多。一棵上了年紀的梭梭,你是數不清它有多少根枝條的。它光禿禿的枝條富有極強的柔性,任憑風吹沙打,生命依舊。它臨風招展的枝條,似乎在向魔鬼似的風沙搖旗吶喊:「風魔,風魔,你別吹!我在這裡笑微微;沙怪,沙怪,你別狂!我在這裡建堵牆。」

       是誰,賦予梭梭這般特有的豁達、忍耐和力量?是風?是沙?不,不對!是它自己。優存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梭梭「吃一塹、長一智」,自然就能夠笑傲風沙,瀟灑自如。

       梭梭的枝條雖然是光禿禿的,但它也有光彩照人的時候。每年的八九月份,梭梭都會綻放出紅白相間的美麗花朵。它的花長在又瘦又長的枝條上,一串串,一束束,毫不遜色於梅花。因此,人們便把梭梭譽為「沙漠裡的梅花」。

       梭梭的花一朵或兩朵齊開,有規則地對稱排列,呈現給人們的是穗狀花序;它的花共有5瓣,有紅有白,白裡透紅,紅裡滲白。梭梭之所以選擇在八九月份開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大漠風沙少而小,花瓣不會輕易吹落。於是,它抓住時機,趁勢而上,讓花瓣長得大而壯、厚而豔。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開花植物,花開就會花落,但梭梭卻不同尋常,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它使出渾身的勁兒,快速開花結果,並用花瓣嚴嚴實實的包裹著半圓球形的胞果,直至變花為殼、讓果實成熟。梭梭成熟的果實掛在枝條上,一束就是一串,幾串就是一把,在空曠而毫無生機的沙漠裡顯得極為耀眼奪目。

       每當看到梭梭絢麗多姿、飽滿風韻的花果,我就會想起宋代楊萬裡的詠梅詩句:「道白不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我似乎感覺到這優美的詩句,就是為梭梭而寫。

       更為奇特的是,梭梭的花,其實也是果的背部,還長著一對橫生的小翅膀。這對小翅膀緊緊連著半圓球形的胞果,就像孩童手中的陀螺。成熟的果實,藉助外來之力的抽打,隨風旋轉到大漠的角角落落。它落到哪兒,哪兒就是家,生根發芽,繁衍後裔,守望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

       梭梭是我國瀕危植物之一。目前,梭梭有兩種,一種為梭梭,一種為白梭梭(又叫波斯梭梭)。梭梭在我國西北各地的沙漠戈壁上都比較常見,但白梭梭原始林目前在世界上僅存兩處,一處在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面積約為37萬畝;一處在我國新疆的甘家湖地區,面積約為82萬畝。

       據報載,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土地沙化影響著全國近4億人口的生產和生活,部分地區沙化仍在擴展,而梭梭正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梭梭是鐵樹,梭梭是鋼樹,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寫到這裡,我的眼前就呈現出一幅梭梭笑傲風沙的寫意圖來。

       (蔣南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新疆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沙漠衛士」梭梭
    梭梭根系發達,具有抗旱、抗寒、耐鹽鹼、耐風蝕、喜瘠薄、喜乾燥等諸多特性,常生長於沙丘上、鹽鹼土荒漠、河邊沙地等處,在沙漠地區常形成大面積純林,有固定沙丘、改良土壤、改善小氣候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具有沙漠衛士之稱。
  • 「沙漠人參」的寄生者——梭梭
    蓯蓉,有「沙漠人參」的稱號昨天看一個公益節目,第一次知道了一個叫梭梭樹的植物。查了才發現,原來螞蟻森林梭梭樹項目種的就是這種樹。種著梭梭樹的荒漠然後我就知道了可以拯救它們的功臣,一種偉大的植物——梭梭樹。梭梭是沙漠地區原生的固沙植物,具有超強的抗旱、抗熱、抗寒特性,是在乾旱和半乾旱荒漠區僅能生存的幾種灌木之一。
  • 種植梭梭 增綠沙漠
    3月25日,工人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挖樹坑。時下塞外河套地區乍暖還寒,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綠化工程已經開始。近年來,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堅持烏蘭布和沙漠的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相結合,採取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模式,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沙漠治理,發展種植梭梭嫁接蓯蓉,種植葡萄生產葡萄酒等沙產業,形成多元化沙漠治理模式。新華社記者 劉磊攝3月25日,工人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種植梭梭(無人機拍攝)。
  • 沙漠裡的梭梭樹,因一首歌而被破壞,網友:不能在抖音上火?
    《沙漠駱駝》這首歌在各大短視頻app上火爆一時,讓不少網友都對在漫天黃沙的沙漠裡,騎著駱駝的意境有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有不少人都開始付諸於實際行動,紛紛驅車前往沙漠遊玩。有的甚至將過去那邊遊玩所拍下的小視頻上傳到了網上,可是從中卻看到了讓不少網友都很是難受的事情。
  • 《焦點訪談》 20140429 沙漠中的「梭梭」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梭梭抗旱耐寒,很皮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固沙植物。今天故事裡的這位老人和他的老伴,不愛舒適的城市生活,卻偏偏喜歡待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種梭梭,而且一種就是十年。他們是誰?又為了什麼呢?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你在網上種梭梭樹,他在戈壁沙漠種了18年
    年近70歲的圖布巴圖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一個小村莊他一直有個夢想要在這片戈壁荒漠種上一萬畝梭梭修復家鄉生態 讓沙漠變綠洲這一做就是18年18年種了4000多畝梭梭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
  • 為讓沙漠變綠洲,他在戈壁18年種了4000多畝梭梭
    修復家鄉生態 讓沙漠變綠洲這一做就是18年 18年種了4000多畝梭梭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方圓11.46萬平方公裡地處我國北方沙塵暴沙源地之一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如今,在沙漠的邊緣竟奇蹟般地豎立起了連片的梭梭林阻擋了沙漠的腳步
  • 你們在支付寶裡養的梭梭樹,它們長成什麼樣了?
    梭梭樹,對於常玩支付寶螞蟻森林的同學,一定不陌生。它在螞蟻森林裡,是這樣:螞蟻森林設置了多重遊戲規則,用戶可以通過支付、步行、繳費、地鐵或者公交出行收集能量,不夠還可以去偷好友,攢夠17900g能量,就可以在阿拉善種下一棵真的梭梭樹。
  • 《沙漠駱駝》火了,梭梭樹卻被毀了,下一個即將被毀的景點在哪裡
    《沙漠駱駝》火了,梭梭樹卻被毀了,下一個即將被毀的景點在哪裡?就說前一陣子的沙漠駱駝吧,兩個人用粗狂的聲音將這首歌曲唱的非常好聽,豪邁之中帶著些細膩,將人們的思緒帶去了漫天的黃沙之中,讓人們有了一種想去沙漠的願望,很多人將這件事情付諸了行動,走在漫天的黃沙之中,騎在健壯的駱駝背上,滿眼皆是荒涼,耳邊呼嘯的是「什麼魑魅魍魎」,是一場非常棒的旅行。
  • 他們是戈壁沙漠的「梭梭樹」 綠色生態的呵護者
    戈壁,成長成才的沃土一中隊駐地烏蘇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屬半沙漠地帶。「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鳥來不搭巢,人過不歇腳」的順口溜,是這裡真實環境的寫照。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靠著一茬茬中隊指戰員的努力,硬生生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一座「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營區。
  • 支付寶中的螞蟻森林,其實就在這片沙漠中,上千畝地的梭梭林真美
    在我國大西北的阿拉善沙漠裡,這裡有著許多被打上螞蟻森林字樣的梭梭林。其實這片梭梭林便是現實中的螞蟻森林,每一棵樹都有它自己的編號證書。阿拉善沙漠位於我國內蒙古的西部,甘肅省的北部。那裡氣候條件惡劣,萬裡無雲,茫茫的戈壁灘上不見人煙。
  • 「保護家鄉」,夫妻18年在沙漠種下4000多畝梭梭,網友送上祝福
    圖布巴圖,家住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邊的小村莊,退休後和老伴開始在沙漠種梭梭。1棵梭梭要澆2桶水,1桶水約9斤重。起初,二人要一瓢瓢舀水,為運水騎壞了20多輛摩託;後來好心人幫修了水井,緩解了取水困難問題。圖布巴圖的夢想是種1萬畝梭梭,「寧要做梭梭」,倒下也擋沙!
  • 從衛星圖上看梭梭
    這一片的流沙+鹽鹼地約有3.54萬畝,算是騰格里沙漠的最西端了。再向西北看過去,不遠處就是河雅公路,繼續向西北就是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地理分界線——雅布賴山。沒有多少遮攔的流沙,翻過雅布賴山,穿過平緩的戈壁灘,直接衝擊這裡的農田和村莊,附近的居民可謂苦風沙久已。
  • 阿拉善大沙漠夠你玩,我要去看我種的梭梭樹
    ,有網友說:想玩,我直接帶你去大沙漠,哪裡沙子足夠多的內蒙古竟然有沙漠?想玩沙子,哪裡沙子最多?很多人都說:沙漠沙子最多。夠小朋友好好玩了。小朋友都喜歡玩沙子,我小時候也喜歡玩沙子,只是沒地方玩,很小就夢想去大沙漠玩。離你最近的沙漠是哪裡?不是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而是阿拉善大沙漠。內蒙古這個地方,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地方只有呼倫貝爾大草原。
  • 你在螞蟻森林裡種的梭梭樹,顏值不高,憑什麼能成為荒漠守護神?
    這些樹的種類繁多,梭梭、胡楊、沙棘、沙柳等都有。為什麼其中梭梭樹最受歡迎呢?自己用那麼多能量換來的梭梭樹,你真的了解它嗎?很多人說它奇醜無比,還不如在沙漠裡種仙人掌,但事實是,梭梭樹仍被奉為荒漠地區的生態守護神,究竟梭梭樹有什麼魔力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荒漠地區的人們感覺極目遠望之處都在燃燒著熊熊烈火。
  • 一棵梭梭樹的自白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認識我, 都是通過螞蟻森林裡我的「卡通身份證」。 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而它就寄生在我的根繫上。
  • 媒體人走進阿拉善種下梭梭樹
    本報訊(記者 閆瑩)5月2日至4日,2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人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參與了以「只為遇見多彩阿拉善」為主題的華遠地產2019年媒體梭梭春種活動。5月3日,在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蘇海圖嘎查內,媒體團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種植了梭梭樹,為改善沙漠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 嘿,你種下的那棵梭梭樹在這呢!
    曾經,你是不是也有那麼一段時間,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臉,不是刷牙,而是打開手機,找到某某森林,先收取自己的綠色能量,再去好友的森林裡偷一波,然後才進入起床的日常步驟。我們勤勤懇懇、不早睡也要早起、甚至放棄友誼的小船,只為在沙漠裡種下一棵屬於自己的小樹。